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Bertolt Brecht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Kammer 4 (Week 2)

Caspar Western Friedrich 2020.3.29 Kammer 4的第二周。这部话剧算是一种混搭,标题里的Caspar Friedrich是的著名的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光说名字不一定认识,但是肯定看到过这幅他的作品《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中间名不是指的西方而是西部。故事的情节就是一些在山原里的人唱唱歌,露露营,行走在山野之间等等。 一开头就是很西部的一首歌,后面的各种歌曲也都好听,音乐可以给这部剧加一份。唱词翻译的不全,观众都在狂笑也不知道在笑什么。为什么美国西部的乡村音乐可以那么国际化呢?西部的主题是什么,用在别的地域同样的精神,把西部的主题和这位德国画家联系在一起,竟然也一点也不突兀。中间有一段德语的更偏古典的歌,却也不突兀。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同的价值观不能共存呢? 就好像这位画家,厌恶现代化的东西,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大自然里探索感受,而美国西部荒凉而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这两者之间相差千里但是又是同样的向往与别人不同的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其实这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人与外部(自然或是社会)的关系的问题。联系到前一天看的《吸尘器》讲日本的宅在家的人,有人在孤寂的自然中生存,有人在啃老的家里生存,区别是什么呢?啃老和啃自然差别在哪呢?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Philippe Quesne, Caspar Friedrich, Trommeln in der Nacht 夜半鼓声 2020.3.30 这是布莱希特的出道作品,1922年首演于慕尼黑室内剧团。接近两百年后,慕尼黑室内剧团还在排演并且巡回演出,这次播放的视频是在慕尼黑室内剧团在俄罗斯演出的录像。有一些在开演之前观众陆续入座的画面,剧院里挂着若干横幅字条写着“don’t stare so romantically”。然后开演后,剧情里数次提到了这一关键台词,但是字幕翻译却是“take that romantic look off your face”,这两者的字面意义一样,但其实想表达的含义正好相反,我理解剧里想表达的更偏向于后者。 虽说是布莱希特的早期作品,但是还是看得出来有布莱希特的风格,比如开始的时候就会有人上来做一个剧情总结,还有对剧本身的介绍、首演的介绍等等,不知道其中多少是布莱希特的原作多少是现在的导演的改编。 故事讲的是男主参加战争一去不回没有了踪影,男主的恋人只好和另外一位青年才俊男二好了。谁知某天男主突然回来,发现女主已经怀上了男二的孩子,挣扎之下女主决定选择男二。男主便愤然离开,参加了一个政治团体,工作风风火火成了领袖。 第一幕,纸板搭建的女主的家里的样子,场景布局好像和1922年首演一模一样。一个好像置身事外的光头男还会来唱唱歌,唱了一首《Someone Like You》。男主和女主重逢之后,光头男还告诫观众要keep that romantic look。之后出现的现代的流行歌曲越来越多,光头男会在旁边观察,偶尔穿插唱点歌,和不知道是谁的人用英语复述故事、聊家常和吵架。 再接下来就好像有点看不懂了。首先是舞台场景的变化,整个原始的布景全部消失,变成了很有未来风格的科幻片。光头男变成一个DJ,剧中的所有人物都换上很有科幻风格的全白服装,连讲话的样子也是好像是神谕之间重声的诵读。好像外星人来侵略地球啊。演员们纷纷走下舞台,到观众席中间。然后,男主杀死女主和光头男,大家开始向观众问问题,男主开始搞破坏砸道具啥的,把木制道具墙放到粉碎机里。最后男二拿着一朵花来找女主,女主气急败坏地让他滚,说自己眼睛里都进假血了。(最后的这种角色把演员的感受讲出来,真的是高级间离啊,原来间离就是出戏啊。) 据说这部剧有两种结局,一个是剧本原作是男主放弃了政治生涯、和女主和好归隐山林,另一个就是这部Christopher Rüping导演的版本,男主选择抛弃了女主。我能理解的夜半鼓声的涵义,就是内心涌动的一种不安unsettling。最好的例子就是Master脑海里的鼓声,这种东西有时没有那么明显,平时好像也不怎么感觉得到,生活可以一如既往地行尸走肉,但是午夜梦回让人寝食难安、把人逼向崩溃的边缘,做出不可描述的事情。回头看这部剧中的主人公,男主的经历和结局,让人觉得这种不安不仅仅是爱情上的。正如贯穿整部剧的那句台词“take that romantic look off […]

2019乌镇戏剧节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只看了两部戏,本来想看5个小时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但是根本抢不到。好在我觉得自己看戏心态越来越好了,不看不一定是损失,千辛万苦抢到票说不定还是个坑现场还要坐得很不舒服地熬几个小时也很痛苦。好在今年看的这两部虽然不是满分,但我都觉得蛮喜欢的。 特洛伊女人 2019.11.2 水剧场 先说情节,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女人》讲的是特洛伊战败,城中的贵族男人全被杀光了,贵族女人被瓜分掳走做奴隶等等。我觉得可以把剧情分为两个部分吧,一个是比较长的上半部在挑战成王败寇,后面有一个穿插在下半部的比较短的绿茶婊批斗会。 上半部主要是特洛伊女人在诉苦、控诉战争以及战败的不公。我当时的想法是,我觉得很少有比我最近读的《皮》那本书对战争更精准独特的解读了吧,虽然这本书是在特洛伊战争那么久之后。对于战争的理解,我觉得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比较超脱,成王败寇/落后就要挨打的思维方式非常务实,不像西方人那样会在生存的务实之外去追问一个本质的对错。这个一追问,问题就出来了。问题一:如果把追问定义为一种进步的话,很可惜的是这种进步往往仅发生于受到压迫的败方,即这些特洛伊女人身上。战胜方,即施暴方,不会去考究自己做错的地方,但是世界是战胜方的、历史书是战胜方写的。这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问题二:这个追问自古到今一直存在,为什么还没有内化成为人们对于战争之恶和平之重要的基本认识呢? 海伦的出现,我个人觉得蛮掉价的。我的意思是,在海伦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出现之前,我会觉得这是一个挑起了世纪之战的美女,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但是海伦本人出现,来为自己的行为作争辩的时候,反而让人觉得她在越争辩越是她的错。 我之前在静安戏剧谷看过铃木忠志版的演出,也读过罗念生翻译的文本。有意思的是,我脑海中的特洛伊女人很苦地哭天喊地的情节记忆来源于铃木忠志版的表演,而原著文本里我只记得海伦的出场。 回到特佐普罗斯的这个希腊阿提斯剧院的版本。有好几个精彩的地方值得一提,比如一个人的歌队(murmur,高低音、唱歌、挥舞菜刀撒花)、从笑声到哭声很厉害、还有无麦演出。今年静安戏剧谷的时候见识了特佐普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同样是古希腊的剧作,但是观看的感受实在是不佳,就是觉得形式大过内容而且很压抑。但是这次的《特洛伊女人》,形式上依旧是特佐普罗斯式的,包括放满被丢弃的鞋子的圆形、演员用身体表演的节奏等等,却让我觉得很好看。我仔细思考了两者的差别,我觉得应该是场地的问题,上戏那个剧院除了老旧之外,字幕根本看不清,在黑暗中给人很负面的感觉,而乌镇的水剧场的开阔、在水桥旁的露天鸟语相伴、以及从黄昏演到天黑的跨度,看来古希腊戏剧真的是适合在这种开阔的地方上演。 Tag: Euripides, 提奥多罗斯·特佐普罗斯, 阿提斯剧院,   高加索灰阑记 2019.11.2 网剧场 现场电吉他大扣分,而且贯穿整部剧起承转合,但是太响刺耳音效又很差,好几次都被它的突然出现吓到、然后不得不继续忍受接下来的几分钟。把这个唯一的缺点先讲掉,后面全都是布莱希特的好。 古希腊的歌队就是布莱希特的故事叙述者(总结者),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人跳脱出来在向观众讲故事。这部由来自布莱希特故乡的柏林布莱希剧团的《高加索灰阑记》也是这样,刺耳的电吉他还伴随着这位故事的讲述者的出场。剧中的人物都很一致,思维一致,没有成长。可能是因为底层人物就是这样的吧,只有观众可能通过思考有丝毫的变化。 剧情是布莱希特借鉴了中国元代的灰阑记的故事,讲的是一夕政变,女佣收养了被大户人家遗弃的孩子,战后孩子的亲生母亲为了遗产来和女佣争夺孩子,刚上任的大法官借用所罗门式的灰阑记让两个女人抢孩子还决定谁是真正的母亲。 这本来是一个很苦的故事,80%的时间在讲女佣如何历经千辛万苦,遭受各种不公、欺负和误解,为的只是保下这个孩子。但是最后的法庭大戏一下子把整个故事扭转了,故事的意义也瞬间升华了。 对于法庭大戏,我的想法有这么几个阶段: 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女佣不把孩子还给亲生母亲。 法官一开始的时候说了一句女佣不是母亲,因为她不想让孩子一夜致富。这个逻辑好像和灰阑记是一样的,为什么结论是相反的,取决于外界对于母亲的价值观的判断。让孩子活下来享受荣华富贵,让孩子活下来挨饿受冻,让孩子去死免受世间苦难,现在想来哪个都有可能是亲生母亲的真爱的想法。 最让人玩味的是法官,到底是好是坏。如果是一个糊涂法官判了一个“几乎公正”的裁决,说明什么?世道不是坏法官当道吗? 最后是假妈妈赢了,等于是说明母亲=真爱是有漏洞的。我最觉得最厉害的地方是经过布莱希特的微调,把所有灰阑记的结局给反转了,然后把这个反转结合整部剧的最后一句台词来看,在一个颠倒的世界里获得的正义,也是一个“几乎公正的时代”了。 Tag: Bertolt Brecht, 柏林布莱希剧团,

四先生

四先生 贡萨洛·曼努埃尔·塔瓦雷斯 Gonçalo M. Tavares 瑞秋·卡亚诺(插画) 金文JING(译) 978-7-5321-5870-6 这位葡萄牙作家用四个文人的名字,讲了四个人的日常。四个人分别是瓦莱里先生(Paul Valéry)是一些图文并茂的短文,亨利先生(Henri Michaux)是每件事最终和苦艾酒打上关系的短文,布莱希特先生(Bertolt Brecht)口述了一些别人的故事,卡尔维诺先生(Italo Calvino)是一些自己为主人公的小故事。后来我还查了一下,发现原来作者写的街坊系列还有好多更多的人物,只不过没有收录在这本里面。 瓦莱里先生的个人很小,但很喜欢跳高。他解释道:“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能和高个儿一样高了。” 因为每一篇都超级短,想要从那么短的文章里汲取并理解其意义,词汇的运用非常重要。所以这样的文章的翻译尤为重要,可惜这本书的译者没有做到。我读整本书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晕了半天。初读这句话,我的理解是瓦莱里先生觉得可以通过跳高,很快地长高。但是后面马上说瓦莱里先生为了达到目的,换成站在凳子上面,“这样的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就可以喝高个儿一样高了。”这里我才理解,原来跳高的结果是在跳到很高的那一刹那和高个儿一样高,是那个“在很短的时间内”的语义的问题。觉得跳高可以长高,和觉得跳高可以刹那间保持和高个儿一个高度,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脑筋有问题的方向。 总的来说,作者写的有一点意思,但是更多的像是胡言乱语,没有升华出来一个令人惊喜的理论。四个先生里面,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或者说我觉得自己唯一能看明白的,就是布莱希特先生了吧。而且布莱希特的短篇感觉都相当政治。记下几个我比较印象深刻的。 快乐的国家 讲一个国家非常安逸,没人愿意去保卫边境。每一个侵略这个国家的人进来以后也都变得很安逸,也不愿意去保卫边境。于是不断有人来侵略这个国家,然后所有人都很安逸。 会叫的猫 一只用伪装老鼠叫来吸引迷惑老鼠的猫,被别的猫当作老鼠吃掉了。 镇压(这篇全文就一句话,原文如下) 政府通过数量的变化来修正社会的不平衡现状:在穷人周围安排两名卫兵。 迷宫 秉持“如果太容易得到,会贬低它的价值”的理念,把教堂的入口建造成了一个迷宫。 更严重的罪行 不尊重军衔等级要被判六年监禁,谋杀罪要被判二十年监禁。有一个人犯了这两项,法官根据较严重的罪行来定罪,犯人被判了六年。

2019 ACT

上海当代戏剧节已经办到第14届了,今年我才第一次关注到它。展演的剧目都是比较新式的(看不懂的),好不容易才选了两部我觉得自己比较感兴趣且应该勉强可以接受“当代”的元素的。而且两部剧在同一天,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中间还可以去一下上海图书馆,时间安排很完美。 法律的例外 Exception and the Rule 2019.9.2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今年可以算是我的布莱希特之年了吧,一连看了NT Live的《三分钱歌剧》、上话版的《伽利略》、这部、还有乌镇戏剧节要看《高加索灰阑记》。这部是来自格鲁吉亚的鲁斯塔维里国立剧院改编自布莱希特《例外与常规》的两幕喜剧。 本来是两幕很简短的喜剧,正好是我比较喜欢的长度和节奏。但是看的我蛮难受的,我就先把我对这个版本的不满讲掉吧,那就是配乐太糟糕了。一是因为配乐的选择很刻意也很肤浅,戏中还带有很多关于乐曲的纠结的内容,我非常怀疑是不是原著本来有的。二是因为这些配乐的使用非常简短又超级频繁,真的是讲到哪里突然来一小段想要陪衬的音乐,然后戛然而止。这样一来反而扰乱了叙事节奏,让人无法好好理解和体会情节的发展。三是因为配乐的质量差音量却奇高,喧宾夺主,让人感到不适。因为配乐的简单粗暴低劣,让整场变得很像学生制作的水平,让我想到我自己在中学时代有一次作业是给一个简单的故事配乐,然后几户每一句台词我都找了相应情绪的一首歌中的一句歌词,太惭愧了了。 回到布莱希特的故事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讲一个商人雇佣了两个仆人跨越沙漠勘探石油,其间遇到了竞争对手、酋长、神仙等等。故事的核心矛盾和高潮,就是在沙漠里快要渴死的时候,仆人拿来自己珍藏的水壶给商人,商人误以为仆人要来把自己敲死便先下手把仆人弄死了,最后神仙来判案水落石出。这里点题的法律的例外,就是把好心营救误以为谋杀的自卫。 我觉得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可以考虑。 首先是规则与例外,为什么两者是共存的。我想到前不久有一个同事来咨询某一个东西根据会计准则怎么记账,我告诉ta是方法A,但是ta心里希望的是方法B,于是ta立即反问“一定是方法A吗,这个会计准则有什么例外可以用方法B”。我非常惊讶,为什么有人对于规则的第一反应是它的例外是什么。我觉得这种思路的本质,并不是在探索规则的使用范围及其合理性,而是纯粹地想要不顾一切达成既有的目的,蛮令我瞠目结舌的。 然后第二个问题是,杀人偿命的例外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例外是什么呢?仆人送水是真心的,商人以为仆人要把自己弄死也是真心的。人总会弄错,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商人会觉得仆人想要谋杀他,原因要那个商人和所在的社会身上一起找。因为商人(有钱人)的世界观是唯利是图/等价交换,他自己不会舍身相救别人,在他心中也没有别人会舍身相救的默认设定。 仆人好心之举被商人当成蓄意谋杀而被杀,这样的故事成立;商人好心之举被仆人当成蓄意谋杀而被杀,这样的故事为啥感觉就不那么可信了呢?如果说商人误会仆人是因为执着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那我们是不是也被我们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所蒙蔽了呢? Tag: Bertolt Brecht, 鲁斯塔维里国立剧院 噼!啪!嘭! Overload 2019.9.2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开场之前,舞台上放了一个鱼缸,鱼缸里的游者两三条金鱼。开场白是一个自称David Foster Wallace的人在回忆自己死前的一段经历,又讲到金鱼的记忆是10秒,根据最新的研究,人类的短期记忆/注意力能持续8秒。然后开始交待这部戏的设定,有一块画着超链接图示的板子,一旦舞台上出现这块板子,并且现场有超过五个观众起身站起来,就会插入一段隐藏情节(情节后来被证明和主情节没什么关系)。 先从金鱼和人的记忆的研究讲起,刚听到这个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研究的结论不靠谱,假设这个研究/实验是真的,那也只是取的平均数,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同理的话金鱼的10秒记忆也不应该是整个物种的属性。过了一会,果然揭露了这样的结论不靠谱,但是是从子非鱼的角度来突破的。 超链接/跳出的设定,是和人类的注意力期限降低相联系的,让人最先想到的是观众可以坚持多久不看手机。我觉得比较好奇的是,至少我观摩的那个场次,观众反应都很积极频繁,每一个隐藏情节都被唤醒了。我是非常好奇如果一个隐藏情节也不被唤醒的话,David Foster Wallace能不能把他的故事讲完整。 其间还包括了另外一些和观众互动的内容,比如发白菜给场下的观众让他们朝舞台上扔、戴鱼头套的人请观众跳舞。我一直以为这个游戏和观众的互动总要以玩观众收尾,甚至以为他们要把白菜扔回来,结果并没有。 超链接情节也好,话剧的英语标题也好,剧中也一直强调想探讨的主题是at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信息获取是一方面,解读是另一方面。还提到脱口秀的问题是太多的嘲讽,反而是对现状的默认和无动于衷,所以需要有观众现场互动反应的东西. 最后一段演出结束演员们晚上驾车事故掉入水中全部死掉,鱼人再来相见。诡异中倒是蛮契合整部话剧的氛围。 来自意大利的剧团全程演美国人说英语,口音小瑕疵。 Tag: 地下剧团, David Foster Wallace

戏剧挑战月 布莱希特两部

The Threepenny Opera National Theatre Live 2019.7.4 National Theatre Live的版本,Simon Stephens的改编,YaY里的大哥Rory Kinnear主演Macheath。原作是1928年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基于John Gay的《Beggar’s Opera》创作的带音乐的话剧,讲的是那个年代的低端人口的故事,故事的设定在伦敦Soho。看到NT Live的故事背景是英国的时候,我还挺惊讶的,为什么一个德国剧作家写的要讽刺当时的前纳粹时期的东西要放在英国,是之后发觉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说实话,里面的歌都不是那么的动听,反倒是演员们要把这些歌唱出力量来还不会让观众觉得无法感同身受,蛮不容易的。正宫和小三之间撕得那首歌还真的蛮精彩得。不知道是不是布莱希特的“间离”的一部分,演员会像是突然跳出剧中人物来主动大声叫出scene change或者interval的指令。中场回来,Macheath说观众们要是是为了躲避生活中的繁杂与痛苦而来看戏的话,那来错地方了,(怎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紧接着他又说但是只要观众们自己有钱,谁有所谓呢。这又对观众的存在提出了挑战,看戏的人是这部戏的受众群吗?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会有机会去看戏,但是这些看戏的有钱人还会在意那些戏里面提到的低端人口的命运吗? How does a man survive in this damnation? 这些剧里面的低端人口是谁呢?丐帮,有各种预设角色的乞丐们,或者他们是爱国者,或者他们是可以有任务的芸芸众生。男主Macheath算是有历史的人渣吧,被寻花问柳的那些妓女们等等。他们的生存状态很艰苦,他们的眼光也很短暂,他们的生活选择很有限。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呢?什么都不要,要25个冰冻面包,吃一个,把剩下的都塞进仇人的屁眼。 男主在被判刑后,大呼“Please pardon me”,他的呼唤让我不禁去想一想为啥。最近在读《忧郁的热带》,作者讲到一旦人口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总会有那些最底层的混杂的人,我们时常会 dehumanize他们,这样就不会为了这些在我们眼里已经不是普通的人类的痛苦而烦恼了。但是所有人做所有事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理由的,最底层人做的坏事和高级有钱的人做的坏事相比,可能更是被迫的,更值得人们去了解去理解去原谅。 严格来说,这是一部戏中戏,是一部opera讲了一个关于Macheath和他身边的人的故事。一头一尾都说这不是一个追究道德规范的故事,这只是一部不值钱的opera,opera里面的主角是不值钱的。然后最后的结局是Macheath被大赦和封爵,布莱希特真的是太神了,这样突如其来的转折和矛盾又说明了什么?我觉得这是一种官方的解决方法,把低端人口的烦恼用一种随意的方法去除。首先这是编的,其次如果是真的,这也只是表面的和谐,即便如此,那些活着的低端人口和有权有势的人呢?他们的痛苦烦恼就此消失了吗? 伽利略 Leben des Galilei 2019.7.5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先说这次上话的演出,我觉得很好看啊。有蛮多出人意料又大胆的改编的地方,比如说萨尔提夫人和伽利略的学生们的转性演员表演、超人/美国队长/蜘蛛侠的出现、现场嗑瓜子聊哲学等等,效果都蛮不错的。舞台设计也可以,一个巨大的绿色圆筒,又当望远镜、又当作来呈现比较立体的布景。我感觉唯一的不足是讲话的时候台词太正规,太响,有时候反而有点听不清楚。 再回到情节本身,讲的是伽利略传,讲他有自己各种性格要求,同时又花大量时间投入研究,来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结果被当局逮捕威胁等等。这里讲的是,当真理(科学)被权威控制,被政治(宗教)、被经济(商业)控制的时候的样子。说到底,真理是为了人,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人的定义是什么呢?如果人的定义是那些已经被蒙蔽被腐浊的人们,那真理是为了这些人吗? 有一段讲的是懂科学的牧师来劝伽利略不要再宣扬日心说了,牧师担心的是那些最最普通的农民平民老百姓。因为说到底,到底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真理的本身对这些农民们根本不重要,他们几乎无所谓。但是他们每日辛苦人生赖以生存的信念是有这么一个宗教信仰宣扬的宗教上的回报,如果他们的宗教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会使得他们苦痛生存的价值意义荡然无存,这才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这里我又联想到了Claude Lévi-Strauss的《忧郁的热带》,他讲到印度的种姓制度,当他到访当地,没有遵守当地人以为的外国人的行径(比如拒绝吃凤梨),就会使得终身投身伺候别人的当地人的世界观崩塌。于是,我突然明白了小粉红的存在的原理,他们无法思考/理解/接受他们所赖以生存的既定世界之外的真理,唯有维护他们仅仅已知的制度才能保存自己活着的信念不崩塌。 这里,伽利略说他相信人类的理性。我要想一想。 中间突然查了一段关于哲学的讨论,好像和整部剧的科学的真理主题有一点差别,而且和情节又挺跳脱的。但是里面对话的每一句话都超级有道理,引人思考。但是我再去布莱希特的原作里面去找,却找不到了。 不知道真相的人是笨蛋,而知道真相却把真相说成是谎言的人就是罪人。 这句话是伽利略在被捕之前立的一个flag。前半段的剧情铺垫也全部是把伽利略塑造成为一个非常正面的科学的圣人。但是布莱希特太天才了,后面的伽利略为了自保而收回日心说的那段把整个故事升华了。要是真的不妥协,这就变成红色样板戏了。面对暴力选择妥协,才更真实。那句豪言壮志听着简单,但是我想到的更多的是那些被迫撤销微博、还要道歉的人,布莱希特竟然预测到了现在的网络世界。 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 伽利略的学徒一直相信自己的老师对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当当局以死威胁伽利略收回日心说的时候,他坚信伽利略会选择壮烈的死亡而非违心的苟且。所以当他得知伽利略收回日心说的时候,气炸了,他眼中的科学英雄形象陨落了,他说:“没有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伽利略反驳是:“需要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哇!太醍醐灌顶了。做不到的那句豪言壮语,我们又似乎习惯性地会去责怪“不坚持真理”的人的背叛,但是与其把悲愤投射到弱者的妥协上,为何不去谴责权威的暴力威胁呢?! 自从去年在现代戏剧谷看了《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我对布莱希特印象大好。之前听了一个关于布莱希特的讲座,讲到布莱希特的“间离”和他试图挑起观众的思考,我才突然觉悟为啥《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每一幕之前都有一个总结。我又想到YaY的最后一集的开头,奶奶的那段话是不是也在玩间离。奶奶讲的道理是,世界变成现在的样子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是每一个人的错,因为我们在出现10磅T恤的时候没有抵制,因为我们在出现超市无人结账机的时候也没有抵制等等。这个结论我认,但是这两个论证的例子我觉得自己认不下来(那我又是怎么认下来结论的呢?)。就像这部话剧说的,科学/科技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用是为了使人类减轻痛苦,那这些科学/科技的进步为什么要抵制呢?但是什么叫减轻痛苦呢,是指是否正确使用了科技,一旦正确使用了科技,那就不会不减轻痛苦。这又是一个用定义来定义的怪圈。 布莱希特是我的剧作界的新晋男神!

2018现代戏剧谷

现代戏剧谷已经好多年,今年我是第一次真正关注它。上海市区的戏剧节,剧院也全部在静安区(和闸北区),不比乌镇戏剧节差啊。一个月之内看了八部现代戏剧谷的作品,蛮开心的。而且质量普遍还是蛮高的,我最喜欢的三部是: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三姐妹>灵魂的故事。   学院 Institute 2018.5.5 上海云峰剧院 翻译标题的人到底有没有看过啊,这明明是(精神病院/医疗)机构的故事啊,怎么会扯到学院去。 舞台上的这个机构的设计非常的炫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类似图书馆储藏的柜子,每拉开一个柜子就是一段一段病人们的回忆。有时背景画面还有重复播放的跌入深渊的镜头,有点像德剧《暗黑》里面主人公们往下走向一处未知而神秘的地窖入口,只不过这里的人是很无助的像人偶一样摔下去的。 主人公们在这里“接受治疗”,相互安慰。这一切几乎全部是用肢体和舞蹈在表达,为数不多的一些语言其中还参杂着三分之一的法语,好像是故意不想让观众们通过语言来理解这个故事似的。舞蹈动作也蛮有趣的,可以说是一大看点,但是对我来说还是有点不知所云。 剧情部分,有两位比较明显的是病人,他们一个为事业一个为爱情所困。另外还有两个,有一点分不清楚他们的角色,其中一个讲法语的从一开始就在为其他人设计疗法,但慢慢发展下去他也经常出现在拉开的柜子里,并且越来越歇斯底里。所以说到底,其实里面的所有人都是病人,或者唯一没有什么戏份看上去就是无名配角的那个其实是唯一精神正常的医生?这样的故事细思极恐,倒也不是前所未见,德万尼茨的话剧《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以及西澤保彦的小说《神的逻辑,人的魔法》都有点这种感觉。 但是故事到底想要传达什么样的讯息呢?生活在现代世界的人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这些经历处处都潜藏着会让人失去理智失去控制的东西。会让人发病的那些人生的悲剧,比如事业、比如爱情,我觉得都还算挺容易理解,那么那个法国人的痛点是什么呢,难道是博学和智慧?   铸剑 2018.5.6 上戏实验剧院 这部话剧改编自鲁迅的同名故事新编,讲的是干将莫邪的铸剑师的儿子眉间尺为父报仇的故事。这次的特别之处是导演是来自波兰的大家。 舞台画面效果蛮好看,会有一些蛮现代的灯光的处理,还有点像科幻片,老外的大王出现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种在看初到外星领地的场景的感觉。音效实在让我很受不了,经常会出现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又很无聊又很很长怎么也中止不了的噪音,以一种自以为很高级很有哲理的态度播放。 最原本的故事讲的太长太慢,反而让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recap过去发生的事情真的蛮好的因为很简洁。在那么长的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里面填充的东西莫名其妙没有逻辑,我猜有点像《大护法》、又有点像《湮灭》,反正就是抛出很多意向但是却没有一条合理的线索。借助在背景上打文字,应该是作为每一个小章节的主旨,但是身、仇、侠、老茧、永恒重生的总结很刻意不合理没逻辑。 再有就是波兰导演crossover中国古代神话的奇怪的感觉。三颗头颅有点像古希腊悲剧的感觉,头颅(首无)的传承说不上是中国的、日本的还是西方的;中文、英语、未知外语(波兰语?)在舞台上演出的穿插,加上直接说出music和dna这样的英文单词夹杂在正常的汉语中,感觉消化不良。这么说中不中洋不洋的东西,并没有给我一种文化融合而把故事提高一个层次的进步的感觉,而是一种西方对东方文化的理解的偏失。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2018.5.9 大宁剧院 先撇开情节,现场配乐、舞台的肢体表演、舞台的设计(四方加层叠+非常非常恐怖的人形背景墙)都是很有心思和现代创意的。 故事讲的是战争年代,大胆妈妈(其实直译应该是勇气妈妈吧)带着她的孩子们游走战场,趁着兵荒马乱的战事倒卖各种物资,靠着战争的契机做买卖生存下去。渐渐地,大胆妈妈沉溺在这样的买卖中,而她的孩子们相继离她而去,被战争裹挟。 我看了一大半的时候还不是很理解,不是说这是反战的主题嘛,我怎么看不出来。因为大胆妈妈给我感觉就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那个“残忍的祖母”邪恶祖母,最多在悲剧发生的时候惨叫一下,其他时候都是生意第一见钱眼开。如果说大胆妈妈是一场悲剧的话,那她的悲剧也和战争无关啊,最多和贪婪或经商有关。 然后我突然想到,悲剧在于人们不会没有战争的生活了。大胆妈妈不会在和平时期做生意,大儿子天生的武勇和在战争中历炼出来的残忍无理在和平年代是罪恶,等等。这么说来,其实只要大胆妈妈一直生活在战争中就可以了,但是问题在于战争的生活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大胆妈妈的二儿子和女儿的死,正是因此。所以这是一个完备的证明,为什么要反战。 故事一开始的时候说,战争的好处是秩序。这句话一听之下有点道理,我也找不到足够有力的反驳为什么秩序并不一定是那么好的东西,但是我又不甘心。看完布莱希特的这部戏,让我意识到这么一个道理:恐怖的不是危害有多大,而是人们对此的依赖和需求。有点毛骨悚然。   哈姆雷特 2018.5.13 大宁剧院 这是一个蛮特别的哈姆雷特的故事。 首先舞台的设计。是一个类似阅礼台的背后,然后有很多很多的台阶。故事发生在后面,却也是观众的正面。 然后是故事的改编。如果不看画面,光听台词的话,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通过一些肢体语言、着装的不同,这简直在讲另一个故事。 最显著的地方就是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当哈姆雷特听到自己亡父的鬼魂的哭诉的声音的时候,在这里这些鬼哭鬼闹的效果全部是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一手策划而成的。也就是说哈姆雷特认定的作为一切开端的基础,竟然可能并不是事实。所有的一切变成了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的一场谋反? 第二个改编的地方是出场人物的性格,哈姆雷特好像没什么大变化(最多是假装的疯狂更真实了,或者也有可能这是很典型的俄罗斯式的疯狂),奥菲利娅一些摆拍的姿态显得她并没那么纯洁完美了,通过肢体的比比划划还暗示奥菲利娅已经怀上了哈姆雷特的孩子。 第三个改编的地方,也是最让我在意的、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是出场人物们的穿着。一开场的时候,大家都是穿着现在的衣服,作为皇室在参加一些宴席。然后一转眼,人们纷纷换成了莎士比亚笔下的那种宫廷古装。这种古装于时装的转换显然是刻意的,但是两个的区别是想要表达什么我却想不出来。古装是忠于原版的,时装是改编的?古装是时装的人物的想象中的故事?演出结束后,有简短的Q&A环节,也没有人问这个古装/时装的问题。看来看到相关的采访的文章,貌似主创也不打算回答任何对解读的解释。 这样的改编蛮有意思的,但是我总觉得它冲淡了原有的作品的重量。我个人觉得哈姆雷特这部剧的精华在于哈姆雷特本人对于人生的解读以及面对人生的挣扎奋斗。所以说这次的改编改出了新的意义,但是还是打着哈姆雷特的幌子却失掉了哈姆雷特的高度。   灵魂的故事 2018.5.17 大宁剧院 这是由伯格曼的同名电影改编的话剧,全场只有一个演员,通过她的自述来讲述她的人生的故事。 第一次看这种one woman show,比我预想的好看太多了,没那么多的控诉和抱怨(仅仅开始的时候有一点),更多的是自我暴露和剖析。看完整部剧,觉得很可怜很同情她,又觉得很唏嘘,这是一种因为她过得太差而给观众带来的优越感呢还是因为观众感受到了她的痛苦和自己的联系而带来的安慰感呢? 我个人总结这部剧的主旨在讲“虚无=真情”,主人公历经那么多段光鲜亮丽的也好、暗戳戳的也好、奇异的、骄傲的、虐恋的种种情感纠结,最终需要的还就只是温暖。浅显地追溯原因的话,是真实的自我和别人面前戴面具的区别,为什么要戴面具呢又是很无奈的。深一点的话,讲的是逃避自由,人们需要一些陪伴(温暖)因为自己无法独自面对人生和世界。逃避自由似乎没什么不对,说到底这只是人类的一种应对模式,但我又觉得无法完全接受这样的妥协/宽待/原谅,难道不是可以自由的人才最厉害吗?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抱自由呢,只有通过基因变异的皮很厚痛点很高的人才可以(又或者自闭的人)。但是这样的人才by definition无法把这种基因传递下去,所以存活下来的都是人渣基因。 电影版本是Sophie Marceau演的,这次的话剧是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应该是台柱演的。演员一个人太厉害了,表现得很丰富,语速的变化、一些肢体语言把一个原本貌似很催眠的独角戏演得非常生动。作为观众的我会很自然地跟随着她接受接连不断的新的剧情,但是同时因为这些剧情设计得很引人思考,我也容易从她的话语中自己引申出去想一些自己的事情。我最近在经历一些职场上的不顺利,所以心情很不好。此时的我,看美好的东西觉得自己不配于是破坏心情,看丑陋的东西觉得很恐怖现实于是破坏心情。看真实的东西发觉原来正常的人比我痛苦的多了,就会批评自己的痛苦很做作,要把皮养厚点学会拥抱自由。(这就是戏剧对我的意义?)   假面舞会 2018.5.19 大宁剧院 […]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 Der gute Mensch von Sezuan 2017.7.1 艺海剧院 孟京辉的改编看不下去。正如他的其他改编作品一样,标榜先锋,其实就是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的东西,比如说直播、现代舞蹈的动作、还有一些刘流行歌曲(黄老板的歌曲版权费给了吗?)。但是这些元素没什么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非常莫名。笑点又很刻意,一句话重复三遍添加很表面很literally的动作,很像是学生编的。还有很多北方话都听不明白。回想起以前看的不多的几部孟京辉的戏也都是这样的做作和画蛇添足,结论是再也不要上孟京辉的当了。演员倒是蛮厉害的,歌唱得也都不错。 好在还是看得出来布莱希特原著的故事是很稳固的而且有很多层次可以挖,有时间的话还是想再去看看剧本(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21953/)。透过糟糕的改编来看元剧情,有好多东西值得思考和讨论。 好人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神仙有自己的判断(对好人的定义非常狭隘),到最后神仙又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算是好人只知道女主是好人? 为什么要孤立好人这一点?好人一定是傻子和充满爱的人吗?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好同时把爱等同于好、把智商作为好的对立面去除,这太不公平太可笑了。这样的好overrated了。 女主分裂成为两个人的意义是因为无法承担神仙要求做个好人的要求,为什么分裂出来的那个就不是好人了呢?我没看出来哪里不好啊 最后生一个石头是什么意思?刚才撇了一眼剧本原著,貌似没有这样的剧情啊,又是孟京辉自作聪明的杰作。

2016乌镇戏剧节

第一次去乌镇戏剧节,给我的感觉很不错。有戏剧节的氛围,还有很多路边的各式各样的现场小型表演,乌镇的景色也比我料想的要美很多。要是游客稍微再少一点就完美了。另外,看戏真的是体力活。 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 2016.10.15 乌镇大剧院 这是一部改编自德国作家德万尼茨(Dietrich Schwanitz)的作品,讲的是在某精神病院里由戈多医生带领五个自以为是著名剧作家的人的对话,他们分别是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尤涅斯库(Eugène Ionesco)和贝克特(Samuel Beckett)。这部剧厉害的地方是它到处都是梗,到处都是相互引用,到处都是上一层的meta。 整场剧是以排练对词的形式表现的 每一个自以为是剧作家的人都在以那个剧作家的口吻讲话 最后每个人都自白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剧作家,其实是在假装那个假装剧作家的精神病人的研究人员 戏剧知识匮乏的我,对于剧情的掌握由于全部停留在最表面的程度,所以反而比较顺畅。但是如果真的要看懂这部戏,需要累积很多很多的知识,然后再看明白它对这些知识的运用和评价,肯定会更过瘾。而且因为一共有六个角色,每个角色都可以用自己所扮演的剧作家的角度和技法来评判别人的角度和技法,也可以用别人的角度和技法来评判自己的或者别人自己的角度和技法。这也是点题的地方,那第十八只骆驼的故事是说三个儿子分别得到了父亲17只骆驼的1/2、1/3、1/9,只有找到第18只骆驼并最终把这第18只骆驼还回去他们的分配才能圆满。在那么多看待世界的眼光和角度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则属于我们自己的,而当我们找到那第十八只骆驼的时候会有新的境界。 赌徒 2016.10.15 乌镇大剧院 这是德国柏林人民剧院改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赌徒》。舞台设计得很赞,四个不同的场景来回切换,其中一个是剧院模式的,会实时播放在第五个场景或者在其他地方现场拍摄的镜头。全程都是德语对白,节奏却又是非常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带人生道理分析的话痨式的。演员们都超级厉害,那么长的演出,却非常流畅。 活久见,第一次看了一场长达四个半小时的话剧。 我其实并没有理解为什么需要演那么长,的确是有一些大戏冲突性很强需要花一点时间,但是很多东西我觉得都可以很简略地带过的。 我应该只睡了上半场大概半小时的时间,中场休息喝了一罐可乐后下半场还都挺过来了。 堂吉诃德 2016.10.16 沈家戏园 很小的一个场地,超级简单的布景,是由两个来自西班牙的老外演出的木偶剧。全程没有语言对话,只有一些咿咿呀呀的用语气表达意思的对话。非常老实地讲《堂吉诃德》的故事。 这是这次乌镇戏剧节我看的最失望的一部戏。首先,它的场地太昏暗,剧情又演得太中规中矩很无聊,我这次真的是昏睡到靠平衡不稳的时候惊醒。然后,我心中的神作《堂吉诃德》被演绎成这样毫无新意的故事,感觉简直是在嘲讽堂吉诃德了。 说个和这场演出无关的话题,我最近想到一个支持我喜欢堂吉诃德的脑洞理论,叫做没有来龙去脉的厉害。每一本小说、每一个故事或者每一段历史,当我们得知背景介绍和历史介绍以后(有时我们会主动地去了解这些),主人公的行为会显得更合情合理(因为这样这样的背景于是ta作出了那样那样的行为),但是从反面却凸显了主人公作为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弱化。有因有果的水到渠成的成功,值得称赞的点在哪呢?但是做事没有逻辑的人,也不厉害。只有真正看清机械结果的道路而主动选择了另一条的才厉害,所以堂吉柯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