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Caspar Friedrich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Kammer 4 (Week 2)

Caspar Western Friedrich 2020.3.29 Kammer 4的第二周。这部话剧算是一种混搭,标题里的Caspar Friedrich是的著名的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光说名字不一定认识,但是肯定看到过这幅他的作品《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中间名不是指的西方而是西部。故事的情节就是一些在山原里的人唱唱歌,露露营,行走在山野之间等等。 一开头就是很西部的一首歌,后面的各种歌曲也都好听,音乐可以给这部剧加一份。唱词翻译的不全,观众都在狂笑也不知道在笑什么。为什么美国西部的乡村音乐可以那么国际化呢?西部的主题是什么,用在别的地域同样的精神,把西部的主题和这位德国画家联系在一起,竟然也一点也不突兀。中间有一段德语的更偏古典的歌,却也不突兀。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同的价值观不能共存呢? 就好像这位画家,厌恶现代化的东西,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大自然里探索感受,而美国西部荒凉而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这两者之间相差千里但是又是同样的向往与别人不同的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其实这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人与外部(自然或是社会)的关系的问题。联系到前一天看的《吸尘器》讲日本的宅在家的人,有人在孤寂的自然中生存,有人在啃老的家里生存,区别是什么呢?啃老和啃自然差别在哪呢?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Philippe Quesne, Caspar Friedrich, Trommeln in der Nacht 夜半鼓声 2020.3.30 这是布莱希特的出道作品,1922年首演于慕尼黑室内剧团。接近两百年后,慕尼黑室内剧团还在排演并且巡回演出,这次播放的视频是在慕尼黑室内剧团在俄罗斯演出的录像。有一些在开演之前观众陆续入座的画面,剧院里挂着若干横幅字条写着“don’t stare so romantically”。然后开演后,剧情里数次提到了这一关键台词,但是字幕翻译却是“take that romantic look off your face”,这两者的字面意义一样,但其实想表达的含义正好相反,我理解剧里想表达的更偏向于后者。 虽说是布莱希特的早期作品,但是还是看得出来有布莱希特的风格,比如开始的时候就会有人上来做一个剧情总结,还有对剧本身的介绍、首演的介绍等等,不知道其中多少是布莱希特的原作多少是现在的导演的改编。 故事讲的是男主参加战争一去不回没有了踪影,男主的恋人只好和另外一位青年才俊男二好了。谁知某天男主突然回来,发现女主已经怀上了男二的孩子,挣扎之下女主决定选择男二。男主便愤然离开,参加了一个政治团体,工作风风火火成了领袖。 第一幕,纸板搭建的女主的家里的样子,场景布局好像和1922年首演一模一样。一个好像置身事外的光头男还会来唱唱歌,唱了一首《Someone Like You》。男主和女主重逢之后,光头男还告诫观众要keep that romantic look。之后出现的现代的流行歌曲越来越多,光头男会在旁边观察,偶尔穿插唱点歌,和不知道是谁的人用英语复述故事、聊家常和吵架。 再接下来就好像有点看不懂了。首先是舞台场景的变化,整个原始的布景全部消失,变成了很有未来风格的科幻片。光头男变成一个DJ,剧中的所有人物都换上很有科幻风格的全白服装,连讲话的样子也是好像是神谕之间重声的诵读。好像外星人来侵略地球啊。演员们纷纷走下舞台,到观众席中间。然后,男主杀死女主和光头男,大家开始向观众问问题,男主开始搞破坏砸道具啥的,把木制道具墙放到粉碎机里。最后男二拿着一朵花来找女主,女主气急败坏地让他滚,说自己眼睛里都进假血了。(最后的这种角色把演员的感受讲出来,真的是高级间离啊,原来间离就是出戏啊。) 据说这部剧有两种结局,一个是剧本原作是男主放弃了政治生涯、和女主和好归隐山林,另一个就是这部Christopher Rüping导演的版本,男主选择抛弃了女主。我能理解的夜半鼓声的涵义,就是内心涌动的一种不安unsettling。最好的例子就是Master脑海里的鼓声,这种东西有时没有那么明显,平时好像也不怎么感觉得到,生活可以一如既往地行尸走肉,但是午夜梦回让人寝食难安、把人逼向崩溃的边缘,做出不可描述的事情。回头看这部剧中的主人公,男主的经历和结局,让人觉得这种不安不仅仅是爱情上的。正如贯穿整部剧的那句台词“take that romantic look o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