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郎新娘的婚礼 2023.6.11 AMG海上明珠影城 波兰电影原名叫“亲家”,讲的是新郎新娘都没出场婚礼两对亲家在婚礼上的对峙。蛮搞笑的,婚礼现场请的乐队唱的歌都还挺好听的,还有一首有点像MIKA的《No place in heaven》,但是我看到字幕最后也没找到。开场的那段一镜到底的两夫妻的对话感觉蛮厉害的,而且有一种话剧的感觉。 Tag: Jakub Michalczuk, 八座山 2023.6.17 曹杨影城 风景太美了,比书好看。有好多情节都是一笔带过,一点也不拖沓,或者是非常克制地极小化的描述,要不是我之前读过这本小说我几乎很容易错过。再加上两位男主角都留着络腮胡的时候,我真的有点分不清楚谁是谁,一度想用金发黑发来分辨,但是也不明显。中间有一段男主为了陪失意的朋友回到山中小屋黑漆漆的时候,只看到他的骨架轮廓,我都以为是扮演他青年时代的演员回来了,在玩一种实验性的表现方式,结果只是我看走眼了。 关于情节,蛮宏大的,也很感人的,我有点讲不清楚,但又觉得这部作品探讨地很好。是关于人和自然、城市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人和自己的寻找等等。读书的时候,我嫌弃男主要不远千里去喜马拉雅有点矫情,现在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男主本身就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不完美什么的也很正常。很美好的东西生存不下去,拥有一种美好却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些都已经是很高阶的东西了,人类用力过度反而是一种悲哀。但是不用力体验美好寻找美好,活在当下的热闹中虽然简单、虽然也并不可耻,却也很可怜。 Tag: Felix Van Groeningen, Charlotte Vandermeersch, Paolo Cognetti,
阿德的异想世界 2021.6.17 梅龙镇广场电影城 典型的法国话唠片,就是可以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引发出很多点,可以讲话停不下来,但是看着还蛮轻松的。惊喜的地方是法国喜剧院有好几个熟脸出场,最明显的是那个男主在树上看到别人的愿望里的那个女孩。后来发觉好像男主也是法国喜剧院出来的,男二是那个演bref的。 Tag: Laurent Tirard, Benjamin Lavernhe, 业余爱好者 2021.6.17 梅龙镇广场电影城 上老当了。本来看到是波兰的,又好像是戏剧主题的,我一度以为是演《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那个剧团的。结果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由唐氏患者组成的剧团,敲定一个很大很正规的剧院,但是必须要演出莎士比亚的剧目。用的是好像一半纪录片的感觉,看着这些患有疾病但又有热情和梦想的人们排演真的是一种折磨,其中还有穿插着很多没有唐氏的废柴的情节也有点老套。电影是不怎么好看,但是看到这样的剧团行走在贫瘠的城市中,随便一走就到海边了,有一种人生生来不幸却依旧可以享受自由幸福的感觉。 Tag: Iwona Siekierzynska, 大地之歌 大河之歌 大树之歌 2021.6.18 曹杨影城 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冲动之下买了这个三部曲的联映,三部曲的主人公都是一个印度小男孩(后来长成大人)。每一部差不多都是两个小时,在看第一部没多久的时候我就想回家了。太苦了,情节又超级琐碎。apu从小和姐姐妈妈生活在很贫困的地方,爸爸常年不在家在外找活打工,后来姐姐生病死了,第一部就结束了。第二部爸爸带着一家人到了城市打拼,好像一切重新有了希望,谁知道爸爸很快喝恒河水喝死了。apu是一个读书小天才,为了继续深造要独自离乡,妈妈在家等得憔悴死了。第三部apu辍学开始写小说,偶然间去了朋友表妹的婚礼,却意外把朋友的表妹娶了回家。然后是超级幸福甜蜜的新婚生活,apu的老婆却难产而死。apu选择放弃一切去深山里疗伤,把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婆家什么都不管。几年后,apu去把自己的孩子接了回来。把情节都记录一遍,就当我是看过了吧,在电影院里每一部我都小睡了一会。 第三部的前半段那么明亮,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导演的三部曲的同一个故事。第三部长大了的apu让人觉得他好像真的拥有了能动性,不像在前两部里面和他的父母那样完全被生活和生存所裹挟。Aileen说这个成长的三部曲,却似乎没有多提社会背景什么的,好像他是独立于历史的,但他的变化迁移升学却真的是和殖民发展密切相关的。 Tag: Satyajit Ray, 前程似锦的女孩 2021.6.19 曹杨影城 大女主复仇爽片(?)只能说Carey Mulligan太好了,这部电影不配她。 Tag: Emerald Fennell, Carey Mulligan, 浅田家! 2021.6.20 上海影城 主人公是一个摄影师,最喜欢把自己家里四口人扮演成各种情节,然后竟然就获奖了,并且专攻给别人家拍家庭照。311大地震之后,他去拜访住在东北的自己的第一个客户,偶然间看到有人在整理清洗遗落的家庭照片供人辨认领取,然后他也加入了。 nino演技太强了,怎么年纪那么大了还是有一种少年感。对这部电影我的不满是有点太赚人眼泪了,亲情也太浓了。 Tag: 中野量太, 二宮和也, 妻夫木聡, 黒木華, 菅田将暉, 犬部! 2021.6.20 沪北电影院 爱狗/猫的人们组织了社团,尽可能地减少杀戮,救助小猫小狗找到新家。一天看了两部日本的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怎么感觉他们都生活在那么有爱而美好的世界里啊。看完这部,就想立即冲回家和家里的狗团聚。林遣都的狗真的有点像多多。 Tag: 篠原哲雄, 林遣都, 中川大志,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妻夫木聡, 中川大志, 中野量太, 二宮和也, Benjamin Lavernhe, Carey Mulligan, 篠原哲雄, Emerald Fennell, 菅田将暉, 黒木華, Iwona Siekierzynska, Laurent Tirard, Satyajit Ray, 林遣都
|
Sunday, December 13, 2020
北斋HOKUSAI2020.12.11天山电影院 这是一部著名的江户时代的浮世画师葛飾北斎的传记电影,讲的是男主身处一个政治独裁的环境下政府对浮世画以及类似的广泛传播于来百姓之间的通俗的文艺禁止打压,然后男主先是在年少时遇到了提拔他的和当局抗争的书店老板蔦屋重三郎(我回家查了一下和蔦屋书店没有什么关系),老了以后到70岁高龄创作了举世闻名的那副《神奈川沖浪裏》,之后还为身边的身为武士却仍旧坚持写作终遭杀害的好友发声。 作为今年日本新片展的开幕影片,我个人觉得是我今年看的里面最好看的了吧。卡司阵容超级强大的,柳楽優弥太适合演这种不是正统门派出生的性格土土痞痞的角色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整个的节奏感有点不足,虽然主创在预告的时候就打了预防针说时间的转换可能会让观众不习惯,其实是指后半段男主从青年突然变成了老年换了一演员。可以猜想到这位老年演员应该也是一个老戏骨,但是他的表演太用力了,让人觉得反而很不真实甚至不够真挚。 这部的主题是在讲政府审查下的艺术,艺术家们如何反抗和坚持。放在这次的日本新片展里特别讽刺,因为正是有一部本来要上的作品,临开票前被撤档了。这里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因为举报才撤档,而不是一开始就没过审查。对艺术作品打压的始作俑者发生了变化。但这里也不排除举报人只是某些真正的始作俑者的工具的可能性。其次,是一个创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最后,是我们如何对待的问题,我最简单的想法是应该用脚投票,你不能接受的导演创作的电影你自己不看不就好了。但是我不在京东上买东西,这样似乎完全不够啊。这些问题以后有机会再展开吧。 tag: 柳楽優弥, 田中泯, 阿部寛, 永山瑛太, 玉木宏, 橋本一, 葛飾北斎, 周围有婴儿的哭声吗?泣く子はいねぇが2020.12.12大光明电影院 故事讲的是男主很年轻就有了小孩,自己却还没成熟。他会去所在的小镇帮忙生剥鬼节,就是扮成吓人的鬼去到人家里大叫“有没有哭鼻子不听话的小孩啊”来吓唬小孩。又一次他在这个活动中喝多了,成了全镇的耻辱,不得不离家弃子到东京。几年后他听说自己的前妻生活发生了转变,便回来想要看看妻子和孩子。 我是在《宽松世代又如何》里认识的柳楽優弥,在那部剧里面还有一个不满意就辞职还要告公司的小角色但是特别出彩,那位演员仲野太賀那时就给我留下的特别深刻的好印象,他在这部很走心的电影里饰演这位年轻的父亲也演的很好。 生剥鬼节的寓意在电影里的阐述是为了彰显在家里保护孩子的父亲,孩子知道自己被保护,长大了也变成保护自己孩子的家长。这部电影的起点可以有很多可能性,但是它没有好高骛远,而是非常平时而精准地讲了一个最现实最普通的点。整部电影不是说如何负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也不是说男主如何成长成熟,而是说男主内在的对小孩的一种感情。很好。我也蛮喜欢最后的结局的,为了看望自己的小孩,以前老外是扮成保姆,现在男主是扮成鬼。 但是我要郑重吐槽一下片名的翻译!我这个不怎么懂日文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标题原来是“哭泣的小孩”,怎么翻译就变成了“婴儿的哭声”?小孩和婴儿的区别就不去管它了,整个主语颠倒了。这个翻译的人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啊?意思完全不一样了呢。 tag: 佐藤快磨, 仲野太賀, 吉岡里帆, 希望望み2020.12.12大光明电影院 故事讲的是一个四口之家的男孩失踪了,他被牵扯到某个少年谋杀案中。然后一家人为此引发的种种反应。 我是冲着导演加演员的阵容来看这部电影的,结果有点失望。这是小说改编的,我可以想象如果是小说的话可能反而会比较好看。电影的节奏有点奇怪,主要还是因为想要传达的东西太多太满了,每一个人物关系、每一个器物的细节都想要表达出来完整的前后起伏因果啥的,反而让人觉得用力过度看得有点烦。从一开始的这家人的介绍,是从建筑师的男主人自己建的房子带客人参观开始,感觉这不像是一个真实的家庭,而是一个样板房的家庭,就是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不是凶手就是受害者”的预设,用这种预设来考虑问题是一条不归路。 Tag: 雫井脩介, 堤真一, 石田ゆり子, 岡田健史, 清原果耶, 松田翔太, 堤幸彦, 海边的电影院海辺の映画館―キネマの玉手箱2020.12.5广州百丽宫影城(IMAX猎德igc店) 最后插一部不是这次上海的日本新片展,是我上周在广州看的东瀛新风映画季影展里的一部日本电影。有三个小时超长的,前半段真的有点看不下去,但是后面力道就上来了。 讲的是一个老旧电影院里的一些观众来看电影,看着看着这些观众变成了电影里面的人物,还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很多很多各种时代地点的电影。电影的主题都是一样的,战争。其实最外围这就是一部反战的电影,里面的人物就好像《云图》一样在每一个电影轮回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的情感和记忆却是贯通的,正好像战争对于人们的影响是贯通的,老百姓们对于战争的认识也是贯通的。最后讲到这个老旧的电影院就位于原子弹爆炸的所在地,里面的人物包括那个女主小姑娘就是死于原子弹,后来又说电影院的售票员大妈是幸存下来的小姑娘。反正表达手法上相当玄幻,甚至前后矛盾和粗糙,像剪贴画或者学生作品一样。但是仔细一想,这些也都是故意的。 Tag: 大林宣彦, 中原中也,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吉岡里帆, 堤幸彦, 堤真一, 大林宣彦, 岡田健史,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 中原中也, 仲野太賀, 佐藤快磨, 石田ゆり子, 玉木宏, 田中泯, 阿部寛, 葛飾北斎, 雫井脩介, 柳楽優弥, 松田翔太, 橋本一, 永山瑛太, 清原果耶
|
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有点特殊,能够举办已经是意外的惊喜了。电影院上座率限制在30%,所以能够买到票已经是幸运了。今年看的不多,也没有五星的,最喜欢的是《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随便写写记记感想。 最初的晚餐 最初の晩餐 2020.7.26 上海世纪友谊影城 爸爸葬礼上的十道菜?用每一道菜来带出一段回忆,勾画出一个家庭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回忆很生硬,每一段回忆的解决方式很生硬(正能量到假:烤红薯兄弟、味增汤兄妹、鱼刺母女、爬山蘑菇披萨父子),菜也很牵强,所以整个家庭的存在是很生硬的。哥哥离家出走还要专门卖关子卖到最后,最后把包袱抖出来也一点不合理。 烂片的景色很好,想要活在烂片的景色里。 冲着男女主去看的,他们都超级卖力演技满分,但是心疼他们。 Tag: 常盤司郎, 染谷将太, 戸田恵梨香,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Narziss und Goldmund 2020.7.26 LUXE长宁来福士 简直就是偶像剧,海报里面的沙雕发行和造型不作数,影片里的两个主角太帅了吧,纳尔齐斯还有点像Ralph Fiennes。 算是中规中矩的演绎吧,很难想象现在有人愿意翻拍黑塞的作品。 做得不够的地方是对纳尔齐斯的描写,弄的好像是他一直在馋歌尔德蒙的身体一样。拍成卖腐剧我是死活不答应的。的确是歌尔德蒙的故事线比较好表现,所以好像歌尔德蒙是第一主角了一样,少了纳尔齐斯的内心戏。 歌尔德蒙死的时候说的话是我之前做笔记的点,现在听来好像更make sense了。因为歌尔德蒙一生寻找的是母亲。 是不是有删减,有的地方连不上啊。比如歌尔德蒙哭着离别纳尔齐斯,下一个镜头是歌尔德蒙很开心地踏上旅途。还有歌尔德蒙临终愿望是纳尔齐斯开心,结尾纳尔齐斯的微笑有点诡异,他怎么就开心了呢,这没说清楚啊。 友谊的好和珍贵让我反省,纳和歌的人生追求也让我反省。 Tag: Stefan Ruzowitzky, Hermann Hesse, Jannis Niewöhner, Sabin Tambrea, 剧场 劇場 2020.7.30 SFC上海影城 前面2/3真的想打两星,因为渣男太渣了,而且是自省渣。原来我以为自省渣有洗白效果,其实没有,好几次都想冲进画面打他。像这种艺术工作者,难道不是最理解人性的,最应该温柔对待吗? 一发工资,男主买新书和吃咖喱饭,弄得我也很想吃咖喱饭(后来中午吃了日式咖喱),女主买了男主想买的书,真实版的《麦琪的礼物》。女主太完美了,又让人信服,真的有这种天使。是什么让她爱上男主看到男主的好,而且最后还帮男主洗白,只有爱了吧。让我突然理解了爱的滤镜效用职强大和意义。 最后的结尾太催泪了,又吉又赚了一把我的眼泪,也是在舞台上。戏剧里有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也有现实生活中没发生的事,所以只要有戏剧就有希望。所以最后是男主心中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希望,让人想到了La La Land。 Tag: 行定勲, 又吉直樹, 山﨑賢人, 松岡茉優, 翻译疑云 Les traducteurs 2020.7.30 沪北电影院 我需要一部这样的看的时候不需要动感情看完不需要思考的电影。 […]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Alla Kovgan, 又吉直樹, 山﨑賢人, 常盤司郎, 行定勲, Hermann Hesse, Jannis Niewöhner, Merce Cunningham, Régis Roinsard, Sabin Tambrea, Stefan Ruzowitzky, 染谷将太, 松岡茉優, 戸田恵梨香
|
本届最爱《跑调合唱团》。 亡命大画家 2019.6.16 国泰电影院 两个老男人的友情,蛮无聊的,搞笑效果一般但是至少看的不讨厌。 奴隶制并没有消失,现在改头换面叫工作。 Tag: Gastón Duprat 我们都是木头人 ウィーアーリトルゾンビーズ 2019.6.16 SFC上海影城 好想吃青椒肉丝。歌有点好听。 femme fatale=无差别恋爱。 最后两次循环,一次是问游戏结束是否继续,不继续的时候我觉得蛮好,字幕出来以为结束了但是里面都是剧中人物的名字,继续的话因为之前没有存盘所以是从投胎重新开始,结局说僵尸有情感(废话)但是是真的情感。第二次循环是真正的字幕滚完发觉一切只是一开始的时候小男孩盯着葬礼仪式的黑白相间的墙壁的幻觉/幻想。 一开始的时候不喜欢,觉得这些是大人把自己对世界的想法映射到小孩身上,因为小孩的演出并不convincing,表现手法也是很中二,但是后来觉得这必然只是也只能是小孩的视角。大人总归已经死了,小孩虽然麻木没有反应,但至少还是僵尸还没死透。 地铁上看着手机走路的人真的太像僵尸了。 小僵尸一定要翻译成“木头人”,太可笑太落后了。 Tag: 长久允 行骗天下JP コンフィデンスマンJP 2019.6.16 SFC上海影城 虽然剧情反转都能猜到,但是还是好看好笑。 主题曲好听,再赞一下Official髭男dism。 开头的名言用的是王尔德,爱情和欺骗,用王尔德的再适合不过了。 Tag: 田中亮, 長澤まさみ, 東出昌大, 小日向文世, Official髭男dism 跑调合唱团 2019.6.17 大光明电影院 丹麦的监狱感觉很美好啊,还有电视、很健康的伙食、图书馆、娱乐活动,友谊更是一级棒。 白领犯罪和性侵哪个更严重,颠覆了我的固有想法,后者其实是无法控制自己,前者是主动贪婪。一开始以为是类似男子花样游泳的中年大叔文艺励志故事,后来的反转太出人意料了。本来几乎是站在男主和同情男主的狱警的立场来看的,原来是如此的卑劣只想着用权用钱来控制世界,又是那么真实。后半段我一直在想男主接下来会如何觉悟反省自己,最后结尾竟然就是男主一如既往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最后定罪还出书上电视节目风光无限,太绝了。 Tag: Frederikke Aspöck 我控诉 J’accuse! 2019.6.17 上海兰生典尚影院 名声很大才来看,原来是无声的,字幕加配乐,配乐超好的。 剧情有点狗血,有点搞笑。男二看到男一来当中尉的时候,赖在地上傲娇的表情太搞笑了。 反战,本来就是应该讲的是老百姓普通人小角色的故事,而不是民族、国家的战略兴衰。 原来是僵尸片,挺出乎意料的,非常大胆。 主角一个死了一个疯了,我本以为就这么结束。疯子带来了僵尸,死不瞑目的僵尸对比胜利游行的民众,非常震撼。但是我没想到僵尸控诉的竟然是自己活下来的亲友是否值得自己去死,而不是战争是否值得自己去死。我觉得low了。 最后再反转控诉太阳,一下子又高级了。本来我觉得这和太阳什么关系啊,但是如果和平正面地可以歌颂一样无关的太阳的话,战争疯狂死亡控诉太阳也合理啊。控诉的意义不断层叠变化,很厉害。 Tag: Abel […]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Abel Gance, Antonio Banderas, 小日向文世, Brian Welsh, Catherine Deneuve, 田中亮, 白石和彌, 長澤まさみ, 长久允, Frederikke Aspöck, Gastón Duprat, Julie Bertuccelli, Official髭男dism, Pedro Almodóvar, Penélope Cruz, Theodoros Angelopoulos, 東出昌大, 斎藤工
|
拖了那么久才写今年SIFF的观感,我也不高兴再展开了,简单把当场看完想到的列举式的点子复制上来。本届最爱《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冷战 Zimna wojna 2018.6.16 大光明电影院 最后到另一边去是什么意思是要死了吗? 有点像爱乐之城,男女主人公追求爱情但是也追求除了爱情之外的东西,两者并不是统一和谐的,所以必然有冲突和痛苦(男的追求自由?女的追求安全感和稳定感?) 一开始让人以为是政治题材,讲了文艺演出被政治控制,所以女导演走了,男主也走了,后面很多是依靠政治手段。但是后来发现就算逃离了政治控制来到自由的巴黎,主人公还是不幸福,但是这个不是说逃离政治控制不对、而是还不够。女主一开始是靠着小聪明进剧团的,以及身世,娱乐圈成功需要贴标签。 女主长得像大表姐。 波兰音乐厉害,古典+民族 秋日奏鸣曲 Höstsonaten 2018.6.16 上影影城新衡山店 最后最关键的落点,女儿给妈妈的信竟然没有字幕! 托宾《母与子》的母女版+话唠 随时随地感觉可以变成恐怖片,阿加莎的即视感,累积的恩怨要算老帐了 白天的样子和晚上或者独处的样子的对比,一个是面对外界的面具,一个是真实的想法和感情,但是人们就是没那么厉害,注定要遭到这些东西的折磨(并不是说特定的妈妈或者女儿的问题),所以这对母女都想要长大。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没那么夸张,一方面因为我们更多的活在外部世界(被现实种种的无谓忙碌占据了),另一方面我们更是婴儿阶段。 看了两部伯格曼比较后期的没那么有名气的电影,比起那些德国大师,伯格曼更合我胃口。 像话剧的表现,比如妈妈自言自语内容转换很快 坂道上的阿波罗 坂道のアポロン 2018.6.16 曹杨影城 虽然中二,但是毕竟感情真实美好再加音乐元素很好。 十年相隔很不合理、为什么之前没表白、为什么留念珠、为什么没联系了? 美好的友情几乎像是爱情了,这种应该是人生的高峰了才真实吧,因为美好而感伤。小田和正歌也好听。 电影院里的腐阿姨好多。两位男主颜太美了、还是因为我坐得太近了。 长篇连载漫画改编痕迹明显,感觉高潮的地方还蛮多的。 才发觉一天看的三部竟然都是音乐主题的。如果说音乐是人生的一种慰籍或者出路的话(第一部是生活的途径、出路;第二部是生活的佐料、慰藉、追求、逃离,第三部是favorite thing),但是其实音乐在在环境下还是只是一个设定,人还是要活着的。结果反而是第三部看完让我最放不下,因为第三部里面的主人公是唯一可以在茫茫的苦海中找到那一丝渺小的美好并凭借它得到幸福的。 精神病院12天 12 jours 2018.6.17 曹杨影城 这些judge的作用仅仅在于查看是否程序正确,程序正确是这里的点吗?难道不是要看医生的评定是否正确吗?但是又有哪个专业可以去挑战专业呢?应该设立怎么样的程序才对呢?取决于问题的关键,即病人有没有人权。没道理没有啊,没道理还不让人自杀和自己安排生活啊。但是如果有的话,那些通过精神病逃离罪行的人也太便宜了吧,说明这个定罪定精神病程序(口径)有问题。 不明白创作者的意图,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没有解释纪录片的methodology,有没有删减结果很不一样。为什么大家面对镜头都像没事人一样(唯有一个病人说要zoomer),如果把面对镜头表现不一样的人的镜头删掉,样本就不合理了。还有为什么所有的审判都和医生一致,这是事实还是删选后的效果? 山椒大夫 2018.6.17 美琪大戏院 有点枯燥,但是故事又有点像是古希腊悲剧可以作为经典。 为什么标题是这个? 我觉得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讲的故事现在也在不断发生,就是好人好心没有好报,心怀 mercy的人的命运是悲剧,残忍贪婪的人被捉到回复正义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官就做那么久,而且这个官也只是以暴制暴为所欲为强制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却也不管接下来如何维持),而厉害的地方在于片头说只是日本在黑暗未开化时期发生的故事,然而此时此地亦是如此。 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2018.6.17 […]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Alex Sharp, Arthur C. Clarke, 小松菜奈, 中川大志, 三木孝浩, Bill Nighy, 知念侑李, Elle Fanning, Emily Mortimer, Greg Berlanti, Ingmar Bergman, Ingrid Bergman, Isabel Coixet, John Cameron Mitchell, Katherine Langford, Liv Ullmann, luis Buñuel, Neil Gaiman, Nick Robinson, Patricia Clarkson, Pawel Pawlikowski, Penelope Fitzgerald, Raymond Depardon, Stanley Kubrick, Suzan Pitt, 溝口健二
|
Tuesday, December 5, 2017
全部是日本的新片,貌似有的还早于日本上映。但是好多片子我却也找不到很多我想看的,匆忙中选了四部看,都是在大光明。我要吐嘈一下,都已经是上海电影节的一部分了,为什么大光明的电影票不能像电影节那样正常点?我的意思是,大光明的电影票不但正正好好放不进豆瓣收藏夹,连电影片名都显示不出来,全部是“2017上海日本新片…”就结束了。 海边的李尔 海辺のリア 2017.12.2 大光明电影院 借用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的基本设定,把背景放在了当代的日本,男主也变成了患了老年痴呆的已退休的原国宝级演员。 演员都是老戏骨,但是很多独白式的表演尴尬到极点。借用了很多舞台剧话剧的表演形式,里面穿插了很多莎士比亚原著的台词来应证这部电影里的内容,但是和电影的气场不是很搭。如果这样的演技放在话剧舞台上,会让人觉得很厉害,但是在电影里面看到就会觉得很不真实不自然。我猜,把男主的身份设定为退休的演员,可能也是为了弱化这种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吧,可惜还是不怎么成功。很多时候,我实在无法分清男主到底是在演戏、说真话、还是说胡话。 如果把这部电影拿来和原著对比的话。我有一点记不清原著的李尔王的结局了,最后的结局和莎士比亚一样吗?为什么结局的电影画面时一顿一顿的呢,这又寓意着什么没看懂。不大接受全部抹黑大女儿,有点奇怪。读莎士比亚的悲剧,我感觉所谓的悲剧的来源是无法改变无法避免的。在《李尔王》里,我的解读是人类对亲情的依赖和信任。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也是这个吗? 美丽之星 美しい星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改编自三島由紀夫的小说,一家人都各自以为是外星人,太好玩了。这是我这次日本新片展看得最喜欢的一部。 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自己感觉异化,以为自己是外星人。但是可能原因不一样,这部作品以为自己是外星人的都是成年人,可能就是因为异化。 这些大人们以为自己是外星人的执着太可爱太搞笑了,而且还各自不同。爸爸是从浑浑噩噩觉醒热情,女儿是肯定并追求自己内心原有的想法,儿子是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想要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家里面唯一不自以为是外星人的妈妈执迷于传销,这种对比也太讽刺了。一样是被骗,是不是情愿被骗是外星人? 两个星球的人的对决,火星人是想代表太阳系联盟呼吁人类要重视自然环境,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水星人的逻辑是“美本来就是人的概念,但是人又往往觉得没有人的大自然最美,这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还不如全部结束重生人类。”双方观点还都挺有道理的:P 对待真相的逻辑。女儿说自己是异于人类的坚强,所以可以承受男方不是外星人的真相,这也是自相矛盾的,所以最后她执着地坚持。爸爸也是这样,就算知道自己要死了,还是不改变心意。最后带着爸爸临死前的偷偷出行,好像我最近看的什么片子阿,但是死活想不起来了。 总之好看! 不能犯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不能犯的概念,就是用不可能达成犯罪的手段导致他人的死亡不受到法律的约束。比如说你咒骂一个人被雷劈死,他马上被雷劈死了,那你是无罪的。这部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用的就是这个概念,男主就是一个不能犯,他作为都市传说一样为他人满足杀人的愿望,但同时要求他人的杀人愿望是纯粹的。 中二的台词/动作/镜头把悬疑惊悚片变成了搞笑片。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男主的设定是基于科学(心理学)的理论,还是超自然的能力,电影似乎也没有讲清楚。 女主(我觉得她长得好像大野智啊)作为警察站在男主的对立面,想要用希望来杀死坏人。讲到这里的时候,观众们都笑了。这个逻辑行得通吗?女主的说辞是不能用坏人的逻辑来对付坏人,不用坏人的逻辑是不是正中坏人的逻辑? 摇摆的心 ユリゴコロ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从一本杀人自白引发出来的悬念故事。 连着看了两部松坂桃李主演的电影,但是其实这部我是冲着松山ケンイチ买票的,结果他一直到电影演了一半才出场。看脸他看上去还是微胖,但是床戏身体又很瘦。 电影画面构图都很好看。一开始感觉很阳光的(郊外的自然田园美景美食),后来变得那么扭曲阴暗挣扎我个人有一点喜欢不起来。这个故事的巧合也太多了,但是也很好猜。故事交待得太慢了,所有都一个个演出来,很多其实都可以一笔带过的。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原田美枝子, 吉田大八, 吉高由里子, 小林薫, 小林政広, 中嶋朋子, 三島由紀夫, 亀梨和也, 仲代達矢, リリー・フランキー, 熊澤尚人, 白石晃士, 黒木華, 阿部寛, William Shakespeare, 松坂桃李, 松山ケンイチ, 橋本愛, 沢尻エリカ, 沼田まほかる, 新田真剣佑
|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夜明け告げるルーのうた 2017.6.17 美琪大戏院 虽然我以前只看过动画版的《四畳半神話大系》,但是导演湯浅政明的画风非常显著和统一,一看就知道这都是他的作品。这次电影节一起上了两部湯浅政明最新的动画电影,真的好厉害。 这部电影的剧情相当简单,贫瘠的海滨乡下小镇有着古老悠久却已经近乎失落衰退的文明历史(捕鱼和制伞),同时也有着迷信般的关于人鱼的神秘传说。然后就是几位少年和爱音乐的人鱼之间的动人的故事,之后发生的起起伏伏情节路线没什么惊喜都很容易猜到了。 说是动画片,其实更像是歌舞片。全片都是以歌曲来引导情节的推进,少年听着父辈表演录制的卡带里的歌曲,我怎么都听着动听耳熟,一看到是斉藤和義的我整个人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虽然并不是我的年代的歌曲,但是我是听了《火花》里的《空に星が綺麗》再去听斉藤和義的一系列以前的经典老歌的,这首《歌うたいのバラッド》又成为了电影《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的主题曲让我觉得真的有缘份的感动。男二喜欢女二偷偷关注她喜欢的歌,而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女二手机播放的歌是YUI的《fight》的呢!当年我那么喜欢YUI和这首《fight》的美好回忆一下子就涌现心头,散场之后就开始不断重温YUI的歌,这样的感觉也很好。 电影不够完美的地方我简单列了几点: 人们对于人鱼的态度表现得有点混乱,反面人物的刻画也不够逼真; 男主的父辈的情节没什么挖掘,反倒是把时间花在了很多更次要的人物(爷爷的妈妈、婆婆的儿子、陌生男子的狗)身上,有点可惜; 几位少男少女很率真很可爱,但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却好像为了剧情需要变得很窝囊很智障; 变成人鱼的条件设定蛮傻的,但至少那些狗狗人鱼还是很可爱的; 歌舞片只有歌没有舞蹈怎么行,但是剧情里面的舞蹈有一种很想营造成为宝来坞或者百老汇式的群舞的感觉,但是不够令人信服舞步也不够精彩。 会计刺客 The Accountant 2017.6.17 上影影城新衡山店 表面上是一个会计,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游走于明道黑道用自己的准则替天行道的专业杀手。我猜这样的情节设定从某种程度上是特意想吸引从事会计行业的观众的,而实际上也的确成功了,因为我正是因为“会计侠”这样的概念才来看的电影,而且显然不仅仅是我,因为电影里讲到CPA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但是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部我被片名骗来看的电影,而且它远没有达到我对它的预期。最大的bug是,他不配叫会计侠。一来,说他是会计,其实他在电影中的主营业务是审计。审计花样耍帅,不用电脑,看的全部是纸制版打印出来的报表,把各种科目数字写满玻璃墙。这样的虚假耍帅是在藐视那些以会计之名吸引来的观众的最基本的专业性啊。主人公天生智慧超群,但是自闭、不擅人际交往、不懂察言观色,这样作为会计可以毫无破绽地融入人群,确定这不是在刻板印象地贬低会计从业者?二来,人家蝙蝠侠、蜘蛛侠什么侠的,在行侠仗义的时候是运用了相关的技能的。但是会计侠典型的职业杀手的套路,丝毫也没运用会计技能啊,各种打打杀杀太无聊了。而且我到现在也没有看懂,为什么那个反派要请男主来审计他明知帐务有漏洞的公司。会计侠在运用技能的时候,全部都是在闪回小时候父亲各种扭曲的价值观以及自己因此而受到的创伤。没想到接着马上全盘洗白,一边把父爱捧上天,一边又在确认父亲的价值观的效用,我无法接受。 所以,唯一的解释是,会计侠不是认真的。这种解读倒真的也有迹可寻,因为电影中的绝大部分的笑点是尴尬导致的笑点。这么说来这是一部打着英雄片幌子的戏虐英雄的搞笑片?怎么看Ben Affleck的面部表情,都看不出来这部电影有一点点这样的觉悟啊。 至爱梵高 Loving Vincent 2017.6.18 上海影城 这部电影有两个很厉害好看的地方。 一个是它的画风全部是梵高的画作的印象派风格,而且还坚称全部的底片都是由一百多位艺术家手绘制成的。在看电影之前,我一度以为这部电影是正常的演员场景拍摄之后再加上了一个统一的滤镜电脑制成,没想到真的是手绘的。但是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全部都是手绘的话,那为什么还需要借用演员来演,而不是直接用虚拟的人物或者原画里的人物为原型画出来?我能想到的解释是:在结尾看演员表的时候,电影里直接把梵高的原画和在这部电影里面的演员被手绘化妆后的样子摆在一起,真的是惊人地相像。于是就觉得超级厉害,太加分了。 二是它的叙事角度。梵高的故事已经被重复得太多了,这部电影另辟蹊径,直接从梵高去世以后讲起,,让观众随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同村人(同时也是在梵高笔下画作作为被临摹的人物)去送回一封未寄出去的信的历程,来探访多位和梵高的生与死息息相关的人(这些人也都曾经出现在梵高的画中)来试图揭开梵高之死的真正的谜底。这几乎是一部悬疑解密的电影了,让我不是很喜欢,因为我一直以为生是大于死的,与其纠结一个人是怎么死的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这个人的人生上面,对于梵高更是如此。好在故事的结尾慢慢地把路子带正了,不再是探案节目,最后还只是鸡汤节目。 这部片子的卡司特别强大。要么就是演员长得特别像梵高画里的人物的,比如那个梵高和他的医生;要么就是各种熟脸来扮演路人角色。最出戏的地方是,明明是一个在法国发生的故事,大家全都说英语也不是什么bug,但是几位爱尔兰演员的口音太肆无忌惮了,太可爱了。还有就是我脸盲症又犯了,我一直以为男主的演员《Gossip Girl》里面的Chace Crawford,还在不断惊叹这个美国演员一点都听不出来美语的口音,直到回家看卡司表才知道自己弄错了。 疯癫之翼 Mad to Be Normal 2017.6.20 天山电影院 上世纪90年代的精神病学家R. D. Laing的传记电影,说是这位R. D. Laing的理论是不对病患使用任何当时可能在别处比较流行的电击或者或者伤害到病患的药物,而是把这些病人放在一起一栋房子里共同生活。他的理论听起来又有人性又有道理,他说疯子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远没有普通人多,人们因为害怕而对疯子做对他们来说不公平的事情,结果好像天下太平了,但其实是谁得到了更多的安静,肯定不是那些被电击的痛苦的疯子啊。然后他用自己最大的行动力来推行他的观点,就算代价可能是妻儿家庭。 这部电影想传达的东西,从主人公的理论来看,或是从主人公本人的经历来看,都是和谐统一的。本来我应该很喜欢这样的主人公这样的作品的,但是最近通过思考这一狂热阶段貌似已经逐渐度过了。做到很难做到的事情值得钦佩还是做到正确的事情值得钦佩?说不清为何,我没那么崇拜这位主人公了。 话说回来,当初让我想要去看这部电影的唯一的动力就是David Tennant。电影结尾的地方,他的病人被强制关进了施行电击疗法的医院,DT晚上溜进去看望他的病人们,然后突发奇想带着病人逃了出来,他说“Do you wanna go for a little adventure”,瞬间10上身,有种莫名的兴奋感和温暖。女主是最近正好在看她主演的《The […]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Adriana Ugarte, Aidan Turner, Alice Munro, Anna Kendrick, 加瀬亮, 君塚良一, 大友啓史, 中井貴一, 伊藤英明, 佐々木蔵之介, 志田未来, Ben Affleck, Chris O'Dowd, Cristian Mungiu, 神木隆之介, 羽海野チカ, David Tennant, Dorota Kobiela, Douglas Booth, Eleanor Tomlinson, Elisabeth Moss, Emma Suárez, 長澤まさみ, Gavin O'Connor, Helen McCrory, Hugh Welchman, J. K. Simmons, Jane Austen, Jerome Flynn, John Jencks, John Sessions, Jon Bernthal, Kate Beckinsale, Pedro Almodóvar, R. D. Laing, Robert Mullan, Roger Allam, Russell Tovey, Saoirse Ronan, Stephen Fry, Tommy Knight, Vincent van Gogh, Whit Stillman, Xavier Samuel, YUI, 染谷将太, 林遣都, 湯浅政明, 有村架純, 斉藤和義
|
以下都是今年上海电影节上的,但未必都是我在电影院看的。好看的电影人家都是正常上映,我们要等到一年才一周的电影节才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购票系统崩溃怪谁呢。 市场法律 La loi du marché 故事从男主失业在职业介绍所求职受阻开始讲,整个家庭的生活财务状况岌岌可危,后来终于男主找到了一个超市保安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抓小偷和违反规范的员工,然后他渐渐在那些被抓的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于是他离开了。 男主在失业的时候,职业介绍所的人、招聘人员以及银行职员对他讲话的语气并没有什么鄙视或者不尊敬,有的时候甚至是为他着想的,但是当他们都会用法国人专用的那种先是犹犹豫豫支支吾吾、然后突然很急促地把不好的消息说出来、最后补一句voila,就好像在说我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了就是这样但是传递这样不好的消息并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只是事实就是如此世界就是如此。 所以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有误,这里的loi其实是指客观的法则、定律(好像牛顿第一定律那种),而不是指人为制定的法律。我猜电影题目映射的是市场法则如此,现实如此的苦(找不到工作),不是男主也不是雇主的问题,更或许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仅仅是市场规律之下的结果而已。而如果这是法则规律的结果,那是不是法则的问题呢;如果不是法则的问题,那是不是市场的问题呢? 后面男主工作的时候,面对偷肉的老头顾客、藏打折券的收银员、刷自己会员卡的收银员,男主变成了那个说voila的人。我太能感同身受这部电影里的情节了,作为一个超市从业人员。我感觉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公司/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越是严格。有钱人有那个资本去任性,就算出了什么错也兜的住;而对于那些本来就在底层挣扎的人,反而有各种各样严格的要求。这一点和男主在求职时候的处境是一样的,找一份工作会那么困难是因为招聘者设置了超高的要求门槛(高到甚至要用情景再现的教程来分析)。 最后一幕男主的离开,我觉得回味无穷。一开始的时候有点摸不到头脑,男主突然之间离开询问室是要干嘛,换了衣服开车离开到底是紧接着的事情还是到了时间正常下班也有点混淆,但我理解这个最后结尾还是指男主实在无法在直面这样的苦境而决定离开了。我从两个角度来解读它:1)正如男主想放弃前一段解雇诉讼的时候讲的,并不是怕时间金钱不够什么的,只是不愿意再次经历一遍那样不幸的感觉。我也经常这样,很苦的东西虽然我知道它的存在也同情它的存在,但就是不想去看它。2)不能改变它,至少不成为其中的一员。这貌似又高档了一个层次。 布鲁克林 Brooklyn 2016.6.12 新天地UME 二刷《布鲁克林》,比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更好看了,因为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一些主角们的细微表情动作。 去年年底托宾来上海图书馆讲座的时候主题是小镇和城市,说是在城市里别人不知道也不在意你在做什么、而小镇则充满了人尽皆知的流言蜚语。这部《布鲁克林》正好见证了这一点,小镇和城市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正是成就了女主最终的选择。但这也并不能说是因为城市里的人冷漠或者小镇里的人狭隘什么的,否则也不会有几乎完美形象的姐姐或者是默默接受的母亲、或者女主在布鲁克林的那些热情助人的同事朋友们。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所处的硬件环境决定的生存环境。 我总觉得这部作品要是给在外打拼的人来看会有更多的感触。反观我自己,很奇怪的是我自己在离家求学的时候竟然一点也没有想家,也没有对家人的依恋。我的理论是,觉得家人离不开自己是小瞧了家人,觉得自己离不开家人是懦弱。但是在看到别人有这种对家人的依赖的时候,我有时又会觉得这种离不开的情感其实是美好的,它诉诸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巩固了人类最原始的关系。于是我又一次遇到了这样的矛盾困境,即我通过逻辑思考得出的结论与从小到大被潜移默化的道德的冲突。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是Saoirse Ronan完美地出演了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女性角色。当然这么一个角色的存在要全部归功于原著者托宾,这部电影再一次证明有时重点不在于情节如何反转跌宕,即使是被剧透的故事还能很好看才是真正的厉害。 特朗勃 Trumbo 2016.6.13 环球港 这部传记题材电影讲的是好莱坞著名编剧Dalton Trumbo,在20世纪中叶因为共产党的身份而受到迫害入狱并被冠以黑名单不能从业。在出狱之后,Trumbo以匿名身份继续创作并凭借《Roman Holiday》和《Spartacus》拿下两座奥斯卡。 我一直被这样的题材所吸引,我觉得这部电影当然不是为了给共产党人洗白用的,如果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是多么容易把共产党当作是恐怖的十恶不赦的敌人,但是最终主人公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他的信仰是多么正确,他所追求的也并不是要达成他的信仰所宣扬的东西,而仅仅是一个人有权选择信仰并且并不以此而被不公平地对待。这样总结下来好像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或者是现代的绝大多数的地方仍然是被忽略的。最搞笑的是,永远可以有可以套上来的大帽子,口口声声为了维护伟大的祖国的自由,却是在通过剥夺别人的自由来达成。 这部电影有太多层面了,每一个人物立场背景各有不同、而就算是同一战线的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可以说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面镜子。我甚至有点分不清楚究竟现实本身就是如此还是电影编剧通过提炼突出了这些人的特性。真的需要再看几遍,才能完全做一一的总结分析。剧中主人公才华横溢,好像每一句台词都可以作为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最让我感到颠覆的点,在于这样的与不公的世界的斗争,主人公另辟蹊径。他并不是纠结于敌人的无耻、也不把时间浪费在正面冲突(法律途径、抗议等等)上面,主人公拨乱反正的方法是自己厉害到爆炸。我要好好学起来! 最后主人公老年的时候在领某个类似终身成就奖的时候回顾自己的职场人生,强调重点在于那些受害者,而不是谁是好人坏人。我的理解是我们要回顾要直面才能避免未来,但是如果把回顾的重点放在针对某人的复仇那不是和某人就一样了。所以一方面不需要刻意地去复仇,另一方面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把过去给忘记。 这篇观后写的太烂,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再看重写。 莫西干回到故乡 モヒカン故郷に帰る 2016.6.15 曹杨影城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东京打拼完全没有创出什么名堂的男主携怀孕的女友回到老家,却正值发现父亲生了绝症,然后陪伴父亲一直走到最后的故事。 从某一个角度来,可以和《布鲁克林》对比着看,都是从一个小镇离开到了大都市又回到家乡。但是这部比《布鲁克林》差太远了。《布鲁克林》里生活在小镇里的家人日子过得苦,但是不管是妈妈还是姐姐都超级有骨气让人觉得很美好;《莫西干回到故乡》里老家里的父亲的形象我几乎厌恶到可怜他,要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像一部搞笑喜剧的需求是多么可悲。最坏的例子就是因为父亲要死了,所以儿子一再达成父亲的最后的一些愿望:吃披萨、参加婚礼啥啥的,与其说这是感人的亲情,倒不如说是伪装成为孝心的满足父亲私欲的愚蠢而无奈的行为。我想不出这样的事情和以死向子女逼婚的行为有什么差异,只觉得如果把这种事情大张旗鼓地扣上孝顺的帽子太霸道太凄凉了。不过再回过头来想,《莫西干回到故乡》里主角的家庭不也正是《布鲁克林》小镇里不开化的那些居民的典范吗? 比起欧洲电影,日本电影最大的优势是真的太好懂了;换句话说作为中国人的优势是可以非常容易地理解亚洲人的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我一直觉得男主的表演很到位、不过火。但是我最厌恶的父亲的那位表演太过戏剧化,笑点太刻意太low了,这个貌似反而迎合了很多现场的观众的笑点。 超新约全书 Le tout nouveau testament 2016.6.17 上海影城 又是一部期待很高失望很大的电影,按照门口黄牛所强调的,这是一部比利时电影。 说的是上帝其实是一个渣男,他的女儿反叛来到世上重写一部全新的新约全书。从这个基本设定来看,其实还蛮厉害的,可以发展出来很多想象力爆炸的情节。但其实之后的情节脑洞根本不大。明明可以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为什么女儿下凡做出来的事情那么普通,而且全部都是鸡汤类的温情故事?!一方面,这些故事有荒诞的地方,毕竟这是它吸引眼球的地方,但是致命的弱点是不够真实。另一方面,我所指的不够真实,其实就是太像童话故事了,而且里面的价值观都太老套了。荒诞和真实并不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只有把两者都达成了,才是好的讽刺。最后的结局传达的讯息我也无法接受,获胜的是不用脑子的母后,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有点矫枉过正了。 另外,我发现这部电影用小孩做主角,让这个小孩去接触那些人讲述故事,是因为一旦不是小孩(或者是小孩身边的无用的流浪汉)就很讨人厌。但是我实在无法忍受用童声发出的貌似很纯真无邪的却很装的那些哲理性的问题。 Avril et le monde truqué 没抢到票反而在b站上能看,所以期待度很高,没想到那么难看。原来我预期的是脑洞很大有很是烧脑的情节,毕竟动画是比真人 […]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Adam McKay, 千葉雄大, 前田敦子, Bryan Cranston, Christian Bale, Christian Desmares, Colm Tóibín, Dalton Trumbo, Domhnall Gleeson, Emory Cohen, Franck Ekinci, Jaco Van Dormael, Jay Roach, John Crowley, Karen Gillan, Michael Lewis, Rafe Spall, Ryan Gosling, Saoirse Ronan, Stéphane Brizé, Steve Carell, Vincent Lindon, 柄本明, 松田龍平, 沖田修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