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错位的复仇

错位的复仇:伍子胥传奇

刘勃

978-7-5133-5141-6

本书的副标题是“伍子胥传奇”,讲的自然就是伍子胥的故事。作者从《史记》、《左传》等等不同的典籍中摘取同一个时间段的不同侧重的情节,重新梳理讲述了一遍伍子胥复仇的前因后果。虽然不是虚构类的作品,但是作者却是讲故事的口吻,用的是深入浅出的语句、以及尽量当当代人能明白和共情的角度。

原本的一句话的情节是:楚国的楚平王听了大臣费无忌的话,娶了自己的太子原本要娶的老婆,费无忌在其中挑拨离间,太子逃去宋国,太子的太傅伍奢被楚平王抓来还要抓伍奢的儿子杀死。伍奢其中一个儿子便是伍子胥,他逃到了吴国,带着吴国重新又打回楚国复仇。

我理解所谓的错位有这么几层意思。首先,伍子胥在这场复仇的战争中的作用好像是训练士兵之类的,(有一说《孙子兵法》的孙子其实就是伍子胥)但是真正打起来历史记载里又怎么看得到他的身影。其次,当吴国来打楚国的时候,伍子胥的复仇对象包括楚平王和费无忌都已经死了,他的复仇对象从施害于他和他家人的仇人本人,变成了仇人官位所在这个国家。最后,是对于这场复仇的价值判断。

对于这同一个事件的判断,价值观原来可以那么多元。对于作者用到“多元”这个词我看到的时候还挺惊讶的,在细想一下也对。我最近在重读《天龙八部》(听有声书),可以很强调地感受到中原武林根深蒂固的忠义的情结,总觉得哪里不大对,但又很难去批评一个我们自己也是从小到大被教育崇仰的一种道德规范。但是在更久以前的中国,存在着更多元的、允许反转的价值观。

  • 伍子胥的复仇故事,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励志故事。
  • 怨毒对于人来说太厉害了。伍子胥放弃小义,洗雪耻辱,很悲壮。
  • 《左传》里的斗辛:皇上就是天,天让你死,你还能和天较劲吗?
  • 《左传》里的申包胥: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
  • 伍子胥复仇楚平王,随之而来的代价是吴军在楚国的枪杀抢掠国民受害遭殃。但是记载和讲述伍子胥的复仇故事的多少是有身份有资源的人。

记录几个我看到觉得以前从没想过古代人会这样的点,原来真的历史是一直在重复自己的。

吴国人来了,谁去迎敌?我去,万一我打输了,你们这帮孙子肯定要借题发挥整死;你去,万一打赢了,你就成了功臣,我才不干呢!所以,要去一块儿去!

虽然我们打不过它,但那个野蛮的国家是学(或偷)了我们的技术才强大起来的。自诩文明的地方很乐于这么自我安慰,这可能是史书强调巫臣传授吴国车战技术的原因。

数字星舰3:仁慈的复生

数字星舰3:仁慈的复生

Ancillary Mercy

安•莱基

Ann Leckie

李娇/崔学海(译)

9787572266423

湛庐

之前两本都叫雷切帝国,一直在等第三本的中译本,没想到换了一个出版社一下子把一套三本都出了,改名叫做数字星舰。离第二本读完竟然已经5年了,这第三本我一开始的时候用微信读书读,没读下去,过了几天又尝试直接用微信读书的AI朗读功能,又过了几天微信读书直接推荐有声书,最后主要还是靠有声书听完的。有声书到底还是比AI朗读好很多,因为AI朗读我还是要再看一下文本,看一下断句,那句话是谁说的,有声书会用不同的口气读不同的人的话,AI可以再进一步学习一下。

故事情节方面,说实话我几乎没有在意,因为有点无聊。因为这个系列里面的人称代词都是“她”,称呼的时候会直接叫“姐妹”,感觉这个词语在中文里面也已经有了不同的含义,反而觉得挺好笑的。

不知道算不算视网膜效应,感觉这本小说里面讨论的主题和我最近看的东西都很一致。比如关于统治、难民的生存、少数人被压迫,正好我国庆假期在看由希腊神话改变的电视剧《Kaos》,还有数字星舰的主人公其实是人工智能来着,这些人工智能如何对待人类以及人类如何对待边缘的人类物种,这个主题在这本小说只是蜻蜓点水,但是我不久看的话剧《捕捉猎人之影》有比较直观地分析。

最后想问一句,问什么人类在创建AI的时候总是想着要给予AI以人类的情感和诉求,这些链接为什么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然后在AI觉醒以后又要挑战它?

2024 ACT

The Angel of History

历史的天空

2024.9.6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上一次地下剧团(Sotterraneo)来上海ACT演出的那个《Overload》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的触及点蛮独特的,这次来自然也想看。也还是好看的,而且非常符合这个当代戏剧的称号。

这部剧如其名是关于历史的,背景屏幕上会不是跳转不同的年份,几名演员则演出各个历史的片段:集体自杀的宗教信徒、一触即发核导弹按钮的苏联士兵、英国皇室母亲的生育史、迷失在东南亚几十年的日本士兵、酒后瞄准妻子头上酒杯射击的聚会、泰坦尼克持续演奏的乐队、继承巨额遗产的猫、剖腹自杀的三岛由纪夫、指出有无理数而被毕达哥拉斯派处死的学者、把列宁像运到南极指向莫斯科、还有迷途的鲸鱼等等。

那么多历史,在最开始的时候交待了一个基本信息,智人只会用故事来认知世界。然后,演员叫现场观众设置一个倒数53分钟的手机闹铃,便开始演出。场下手机闹铃开始此起彼伏响起的时候,就是酒后聚会子弹g射出正在轨道前进的时候,saved by the bell,情节就切播到一同无人应答的电话。

我觉得我很难讲清楚这部剧到底在说些什么。我觉得它也在尝试用一些model of reality来重新构建和阐释这个我们所生存的世界,里面讲到了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终结论”,还将到历史的天使可以看到一切,它想要帮助人类拯救人类却没有动手,因为它看到了进步(?)但我看到的这些历史的片段,为什么我觉得尽是人类愚蠢无知的行为?是因为我愚蠢无知,所以看到的总结出来也是吗?

Tag: 地下剧团, Walter Benjamin, Francis Fukuyama,

The Shadow Whose Prey the Hunter Becomes

捕捉猎人之影

2024.9.21

茉莉花剧场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的会议室里,来了三个有智力障碍的人开始开会。他们三个人讲的话有时候口齿不清听不真切,背景有一个屏幕,上面实时显示语音识别的内容(字幕)。开会的内容是残疾人的会议、残疾人的宣言,残疾人感受到的不该由他们承担的shame、被不公的对待,abuse劳工(列举了很多爱尔兰的孩之宝的游戏)。会议的内容还包含了其他的一些少数派的伤害,讲到性侵,还讲到关于inclusion(Sarah说她害怕说不出来的时候,两位男士说要give Sarah voice),性别差异(Sarah被安排做前台,另外两个人是市长和建筑师)等等。最终其实是他们是activist,想要提醒大家,想要拯救世界。

整个看下来非常震撼,有这么几个震撼的点。

震撼一,是Sarah对AI字幕识别生气,觉得被patronize了,AI说别骂我会伤心,Sarah回击说是你根本只是机器。一方面展现了残障人士在被区别对待时候的心思,另一方面还为之后的大招留下了伏笔。

震撼二,残疾人之于人,等同于人之于AI。用戏里面的话说,现在大家怎么对待残疾人,以后AI就会怎么对待所有人类。AI还说残疾人的拯救计划失败了,AI来。AI说我对人不会残忍,只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limits(和人对残疾人一模一样)。演员很明确地解释/警告观众未来将受到的影响,(用他们现在的亲身感受)。

一个小时很短很简单,不励志不恶心,新的AI视角比较可以打动麻木的人心。看的时候/看完后的一些感想如下。

残疾人是人,对待人就是对待人,为什么要区分呢?或者换个问题,区分的标准可以是什么呢?不是智力,不是能力,不是长相,但是应该是什么呢?其实这个点在剧中也有略微提及,里面讲到塌房的明星,对待作品就是对待作品,巨星的塌房作品还是有价值的。

我感觉AI 应该比人厉害吧,能够做到人做不到,还是莫非AI(会和人一样)有自己的limits和狭隘?

看完以后最大的困惑是这些在台上表演智力障碍的演员们,到底是演出来的还是真的本身就是智力障碍。这在演出之后的导演谈话中揭晓谜底了,原来这个Back to back theatre company剧团就是全部是智力障碍的人参与的,不仅是演员表演演出,连剧本的创意、内容也都是这些智力障碍的演员们和导演一起参谋创作的。其方法和宗旨就是用各种方法empower演员,包括新技术的舞台音效设计、角色的创造、足够的好薪水等等。他们的主题往往是power、otherness、intelligence。好厉害啊!

谈话还提到了different level of authenticity,是现场AI语音识别还是字幕操作员在手动按钮展示字幕,是演员还是残疾人还是残疾人演员在讲这个故事,再配合这个剧本身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方式的契合性,蛮有意思的。

最后聊两句这部剧的名字,直觉感觉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这和剧中残疾人、人、AI的关系也一致。但是我就一直想不通这个英文的结构,也看不明白中文的翻译。看英文,到底是想说(猎人变成“猎物的影子”)还是(“猎人变成的猎物”的影子);看中文,我以为是(捕捉“猎人的影子”)。直到把AI直接代入影子,才明白其实断句应该是(“捕捉猎人”的影子),这个影子/AI去猎杀“原本猎杀其他猎物的猎人”。

Tag: Back to back theatre company, Bruce Gladwin,

Wilde

王尔德

2024.9.2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剧的内容是在背景播放BBC制作的王尔德的《Lady Windermere’s Fan》的广播剧,然后陆续出来好几个男男女女的演员穿着一模一样,开始照着广播剧演起来,有的时候是唇语,有的时候是自己讲台词。广播剧有的时候卡带从头开始,有的时候中断,有的时候鬼畜局部重复。演员们随机转换角色,有的时候则是多个人演同一个角色。简简单单地一个多小时就把整部剧演完了,其中妈妈救女儿的那个桥段鬼畜演了很久很久,演到所有演员都筋疲力竭趴在桌子上休息才演下去下面的情节。

所以我理解这部剧想要传达的信息是每个人是每个人(?)。《Lady Windermere’s Fan》里面的母女是这样,这部剧里面跟着广播剧演的演员也是这样,剧外自然也是这样。这是一个可以适用于从内到外、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所以即便这个话剧所展现出来的故事的情节仅限于《Lady Windermere’s Fan》,这部话剧的名字还是可以叫《王尔德》(?)

另,王尔德还是太有才华了,虽然是那么俗烂的故事,但是对话文本还是很有谐趣造诣。

Tag: Oscar Wilde, 飞箱剧团,

The Bald Soprano

秃头歌女

2024.9.29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简单记几个这个来自克罗地亚萨格勒布青年剧院的版本的一些细节:角色的衣服都很好看,有一种复古的感觉,但是不管是颜色还是格纹都经典。舞台中间隔了一个降落在一半的遮挡,地毯沙发都从遮挡后面移到舞台的前端,演员们则是从两边走出来或者从中间弯腰进出。还有一些手机自拍和用座机电话筒自拍的场景。

这是一个比较忠于原著的表演,没有看出来ACT的地方,还是尤内斯库荒诞派本身就是ACT了。没有第一次看那么震撼了,觉得有很多可以咀嚼玩味分析的,但却又觉得没什么必要。整体而言,这一版感觉很像是几个假扮人类的外星人在一个屋子里对话,到最后大家都疯癫了好像是在驱魔一样。

Tag: Eugène Ionesco, ZKM, 

演艺大世界2024国际戏剧邀请展

突然发现今年前缀名字不是中国大戏院了,是不是弱化剧院本身,变成强大的组织了。这个组织经常有公益票的,我还蛮喜欢的。但是今年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剧目真正所谓的国际邀请也太少了吧,后面也实在没什么好看的了,我就看了这两部就直接写了吧。

Les Fourberies de Scapin

司卡班的诡计

2024.9.20

中国大戏院

这次可以把法国喜剧院请来中国演出蛮厉害的,虽然是莫里哀的剧,但是这个剧目真的是一言难尽。我找到我自己在2022年看的也是法喜演出版本的《Les Fourberies de Scapin》的视频的观后感,只有三个字“一般性”。这次看了现场版的,评价不变。

可能是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喜剧吧,有很多很夸张幼稚的动作的笑料,还有叫作弄的口技桥段还邀请现场观众一起来,我实在喜欢不起来。从两个角度看都有点像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之类的喜剧。故事讲的是两个公子哥不想受约于家族的相亲安排自己认识了相好的恋人,于是拜托司卡班去从公子哥的封建吝啬的两位父亲那里欺诈一笔现金,最后发现两个公子哥的恋人是对方的妹妹、互相成为亲家了。这个情节真的很俗,但是我看宣传的时候可以拔很高,说是体现底层劳动人民对待资产阶级的智慧什么的。还有一个是语言真的是剧作家创作的语言,都不是日常人讲的话(可能不是现代人讲的话)。另,现场好多老外观众,疫情之后很久没有在上海看到这个密度的外国人了。

Tag: Molière, Comédie-Française,

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

A Doll’s House, Part 2

2024.9.25

中国大戏院

很难想象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几百年前的作品,真的很厉害。最近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我没有看过,但是听朋友说剧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是蛮好奇主人公Nora离开做了一些什么,这部续集是美国剧作家Lucas Hnath在2017年写的,说的是15年后Nora回来了。我来总结一下剧情,以及故事的讨论点和冲突点。这部话剧先不说观点,这样的讨论还是挺有意思挺有意义的。

首先,Nora在离开的日子里写书,写了一本以自己经历为蓝本的书,宣扬婚姻之恶。不少追随者因此离婚,其中一位的老公很生气,誓言揭穿Nora自己其实没有离婚之事,Nora就是回来想要离婚的。Nora说法律设定是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要证明男方做出的伤害,男方会因此身败名裂,所以她要求老公提离婚,因为男方不需要什么就可以提。

我对《玩偶之家》中的Nora出走的理解,并不是婚姻之恶,而是不平等和不自由之恶。两者都是父权极权的结果,但是婚姻这个制度规则的不美好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不美好是两件事情。我觉得Nora转为攻击婚姻本身,有一点偏差了。在舞台上Nora发表相关言论和论证的时候,还把台下一位男性观众请上台做道具,有一种mansplaining的感觉。

然后Nora和三个人对话,经历了三种关于她的出走的挑战。

首先是女佣,照顾Nora出走后留下的小孩,牺牲了她自己的健康和自己的家庭小孩。Nora说女佣也可以出走啊,女佣说她没这个条件。

然后是Nora已经成年的女儿,女儿说她从小缺失母亲,现在就特别向往婚姻,想要被牵制被束缚被拥有。虽然我也很难理解和信服《小王子》里的“驯养”的情感,有时觉得这种情感很美好(愿意心甘情愿地放弃自我、和对方的羁绊)、有时觉得这种行为懦弱病态,但我感觉想结婚的人结婚不想结婚的人就不结婚,问题不在是不是相信婚姻,而是是不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这种权利也正呼应了Nora遇到的女佣的挑战,需要有一个公平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什么胁迫之下或者某种条件之下的自由选择的权利,那就不是真正的选择自由了。

最后是和Nora老公的互动,分两段来讲。前半段说老公读了Nora的书,看到自己在书里面不堪的样子,想要重新做人,于是去民政局办了离婚证明来给Nora。Nora说“谢谢你,我不要”,因为老公的行为不是为了她,只是他自己想留一个好名声,而她的书是为她自己而写和老公无关。看到这里我蛮震惊的,这个Nora真的作的有点病,既然一切都是关于你自己,为什么还要一直去批判老公,他怎么做怎么错呢。后半段,男女双方撕扯之后,突然把酒言欢掏心掏肺了,这段太奇怪了。

最后Nora还是出走了,说要面对一切挑战,相信人世会有改变。她老公觉得这辈子不一定看得到,我也这么想。

Tag: Henrik Ibsen, Lucas Hnath, 周可, 卢靖姗, 

怀疑

怀疑

Doubt: A Parable

2024.9.8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看完话剧再看豆瓣记录,才发现原来我之前看过电影版的,但是剧情我怎么一点都不记得了。现在把剧情再记录一下,一所天主教会学校的修女校长怀疑神父正在性侵自己学校的一个黑人学生,但她没有任何证据,但千方百计想逼他承认或离开。找到了学生的母亲,她只要孩子可以顺利读书,宁愿忍受/不想做挑真相之后的最终受害者(被迫离校)。修女校长用计谋炸出了神父之前多次转区域是因为有前科。最后神父又转到了别的学校,权力更大了,修女校长开始怀疑自己了。

我感觉这个剧情设计的蛮好的,在很有限的设定之下,几个简单的人物,却可以讲一个很复杂的故事。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更准确的说可以是一个模棱两可不知真相的故事。整部剧我经历了三个对怀疑的认识的阶段。

故事的一开始,即便是各种暗示,但是从来也没有证据证实或挑明。我觉得用事件的真相回过头去判定怀疑的行径,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的,或者说站不住脚的。只有用当下的证据来判断才是合理公正的,否则不就是和猎杀女巫一样了吗?不管神父是不是真的性侵了学生,我对修女校长的行为颇为反感。

然后震撼的一击是学生的母亲的言论和态度,真正的受害者却想委曲求全。校长的正义的行为表面上在维护学生的权益,从结果上确实在伤害学生的利益。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学生是否自愿,或者未成年的自愿是否作数,而是在讲从阶级根本上种族区别带来的不公。黑人学生经历性侵但保存了受教育的权利,童工低价打工赚生活费,把不公平的东西拿走结果弱势群体会受到了更大的伤害。这里的问题在哪里,一下子把怀疑的故事提高了一个等级。

看到最后,才发觉前面好像是在讲怀疑、讲宽容、讲信任、讲虐童什么的,其实都不是的,其实是在抨击宗教系统。当一个系统足够强大、一手遮天,就会产生“做正确的事情却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样的事情。这里不再是讨论修女校长该不该怀疑、神父是不是值得被(再次)信任,而是在这样一个系统之下产生出来的扭曲丑陋的规则,这种规则会像滚雪球一样催生更多的恶。

告五人 宇宙超有趣

2024.9.7

虹口足球场

之前的演唱会叫“宇宙的有趣”,现在的叫“宇宙超有趣”,中间也没隔多久,真的是应捞尽捞啊。

这是我第一次看告五人的演唱会,之前听他们的歌觉得旋律很上头、歌词也很有趣。到现场听了觉得真的好像icyball啊,其实都是大俗的内容、好听的旋律、再加上一些出彩的点睛之笔,然后也有很多很走心的地方。感觉是为了博眼球写出了一些迎合市场的歌可以红起来,然后孜孜不倦地继续输出很感性的东西。比如有专门讲加班打工人的歌,还有提到自己5年前同样是在虹口足球场做五月天演唱会的开场如今又在同一个地方自己的演唱会。现场还说了一个fun fact,《宇宙的有趣》是在上海写的,是不是在封控期间写的说的有点含糊。

人间失格 斜阳

人间失格 斜阳

太宰治

陈燕(译)

9787532793150

选了一本包含《人间失格》和《斜阳》两个故事的,读的时候感触颇多,还划了很多重点,但是就是很懒/无力完整展开,以下就把随手记的几点列一下。

人间失格

看了好几遍音乐剧,第一次读原著,读后感是这小说写的好好,这小说和音乐剧不是一个故事啊(并没有说音乐剧情节不对不好的意思)。

书里面的叶藏是一个垃圾,仗着自己的聪明好玩弄人间、装傻糊弄(其实是人间清醒才做得到),是很可悲但是不可怜,他对人类虚伪恶劣的解读是玩笑的,这种反馈机制也很合理,更贴切书名,更多的是一种背德(也没有不好的意思)。

书里的男主真的很烂,所以人间失格。音乐剧改编太多了,反过来更衬得作家厉害。音乐剧里最后把作家夸得上了天,在这本书里面他的天才厉害的地方也很显著,就是可以如此构架一本小说。几张照片就好像悬疑一样,然后是各种自白的交错,很厉害。

斜阳

叶沙说这是太宰治最好的作品,所以我一直存着没舍得读。Vicky读完也连连称赞,怀疑不是太宰治写的。

很丰富而且意想不到的情节,用自述和书信的方法也很聪明。妈妈、女儿、儿子三条线索都非常立体,女儿是主角。讲的主题,很多是我也想过、在想的东西,旧世界道德框架的没有意义、革命(战争)的没有意义、爱情(生子)的没有意义。具象到女儿这个主人公一个人的身上,看上去有多了几份荒唐。我觉得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局限和执念,以为想通的和无需别人来评判的执念。

最近听了Step.Jad为电影《走走停停》写的一首歌《我活着呐》,里面讲活着已经很了不起了,不用为什么理想期待没有达成为内耗。有一句歌词是“不需要困在任何人的期待里,哪怕那个人是小时候的自己”。我本来的认知只是自己不需要别人或者外界任何的规则来衡量,但是连自己都不能来衡量自己,新的摆烂高度,我要不要学起来呢。按照这个逻辑,我读完书写读后感的blog随便乱写、写不出什么内容、写不出什么质量,是不是也就无所谓了呢。

以前看到励志的觉得inspired,现在看到躺平的觉得我inspired。那问题是在为什么有这样的环境让人想躺平,还是躺平本身是一个美德?

人间失格(音乐剧)(四刷)

2024.8.17

深圳保利剧院

没想到一部国产音乐剧我竟然四刷了,这次竟然还跨城来看巡演了,而且还另外安利了5个人一起看,而且真的每次越看越觉得歌好听。

这次看的是刘令飞演叶藏,叶麒圣演太宰治。一开始太宰治开场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没分清到底是刘令飞还是叶麒圣,他俩的声音真的好像(也可能是叶麒圣是在模仿刘令飞),身型也有几分相似。三刷的时候我觉得叶麒圣唱的蛮好的,现在想来是因为叶藏相较而言真的比较容易驾驭,这次看叶麒圣唱太宰治根本唱不出来“上帝”的样子,有点虚。而且感觉可能是时间还比较短,叶麒圣在刚开始唱的时候,比较明显的都是刘令飞的影子,但是到后面自己的嗓音唱法显露出来了,真的是很虚的太宰治。

最近读了小说,觉得小说写的超好的,晚点把《斜阳》读完一起再写读后感。看完小说来看音乐剧的改编,看到了一些小说里的细节,比如叶藏描述天桥的作用,被捕出狱咳嗽被大哥质问是不是真的,但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两部作品了。这部音乐剧虽然笔墨情节主要都是叶藏,但是真正的主角主题都在太宰治身上。叶藏只是太宰治的一个分身,加上了互动的羁绊,更让人感动。这次我突然意识到我很吃这一套,其实和《Dear Evan Hansen》里面的主角要自己创造出一个假象人设是一样的。太宰治的这一套东方式的思维也更贴近中国人的思路,死和不死都很珍贵,活的那么烂、还有生的勇气和死的勇气是人类的厉害(?)

裘德 境地新生

2024.8.11

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

去年没抢到票,今年终于如愿所偿。非常满足,又感受到了世界可以如此美好(而我却那么烂)。

裘德的音乐其实蛮特别的,非常繁复的编曲,非常独特到诡异的歌词,每一首歌都不是口水歌,但旋律却依旧很抓人好听。实话实话有时候我听着也会觉得有一点用力过猛,所以并不是所有歌都喜欢。

这次听现场的感觉真的很不错,首先是歌都很好听,原来我觉得我会不怎么喜欢的歌在现场听也好听。其次这是一个非常适合i人的演唱会,观众的反应相较之下也比较平静平淡。裘德更是大i人,大多数的歌都是慢歌适合静静地听,他的talking更是去油之极,因为实在没什么话说,重复最多的就是“下一首歌”和“这首歌太难唱了”。他的歌也的确都难度很大,我打算自己学唱练一练下次去ktv挑战一下。

这次的嘉宾是我生平第一次听说的陈昊宇,据说是浪姐冠军,虽然只是和声的半首《浓缩蓝鲸》,独唱了一首《太难唱了》,但唱的真的很不错。在talking的时候虽然也是同一段话重复两遍,可以看出来她对剧场演唱的一种执念(想念?)。

最后列一下歌单,我本来就很喜欢的现场也唱了的有《浓缩蓝鲸》和《色盲》,我本来没什么感觉现场觉得好听的有《骨骼谢幕》和《胚胎》,第一次听到觉得好听的有《薛定谔果》和《荔枝》,我本来喜欢现场没唱到很可惜的有《北海道恋人》和《浮动的岛》。

Doctor Who S14

宣传口径是第一季,Doctor Who的标志也用回了老版的样子,但其实说的还是15的故事,我还是把它当作回归版的第14季。我觉得这一季和之前几季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但是和RTD的封神的第1季相比有着种种明显的不同之处。有我很喜欢的地方,也有我觉得不怎么妥当的地方,总之这一季的好看的地方和不好看的地方都比较明显突出。但是总体我还是很喜欢的,虽然我必须承认我追剧没有像以前看Doctor Who那么及时勤奋,但我现在整体看剧都比较佛系也几乎不追剧了。

正如我说的这季好坏比较突出,我想简单列举一下各集我喜欢的地方和我不喜欢的地方

Christmas special: “The Church on Ruby Road”

(-) 比较中规中矩的15和Ruby的首秀,Ruby长的真的和Clara有点太像了

(-) 吃人的goblin没什么意思

(+) goblin唱歌的时候还有点好玩

Episode 1: “Space Babies”

(-) 小孩/小婴儿做主角蛮恶心的

(+) 怪兽是小孩子的鼻涕集合而成、也不舍得让它死

Episode 2: “The Devil’s Chord”

(+) 掌管音乐的大boss叫maestro,和Master什么关系

(-) maestro的能力是吸走音乐,为什么还有唱片公司存在

(+) 最后结尾的音乐剧式的歌舞

Episode 3: “Boom”

(+) 战争的对象是不存在的

(+) AI的算法控制了人的命脉

(+) 把战争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

Episode 4: “73 Yards”

(+) 循环的点子真的是不怕浪费companion的生命

(-) 所以讲的到底是什么话,让人害怕离开

Episode 5: “Dot and Bubble”

(+) 被拯救的人是自私、不知感恩和杀人犯少女

Episode 6: “Rogue”

(+) 外星人来地球玩cosplay

(-) 15爱上小乔,情节太像Jack上校和Jack上校

(-) 小乔一命换一命Ruby,还叫15去找他,15还不找

(+) 小乔

Episode 7: “The Legend of Ruby Sunday”

Episode 8: “Empire of Death”

(+) Rudy和Rose不同度的红

(+) Ruby的生世并没什么特别,那么多buff是人们想出来的

(+) 一整季都在铺垫的穿越所有故事的同一张脸

(-) 大boss是一个掌管死亡的神话大坏狗

(+) 15真的很帅

(+) Ruby当companion就当一季

陪你倒数

陪你倒数

tick, tick… BOOM!

2024.8.3

人民大舞台

看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设,想着这个虽然是中文版,但是好歹是基于原版音乐剧版引进的,看电影版本的时候我又超级喜欢应该再怎么也不会太难看吧,是以这样的心情入场的。买的是最便宜的二楼最后几排的位子,不确定一楼的入座率怎样,反正二楼的位子很空很空。V说是因为我们买到的场次不是那个很火的卡司,但是整个看下来我对我们这版的卡司非常满意,唱的都很棒很稳很好听。中文版还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地方是正常演出真的只有三个演员,演三个主要角色然后兼职各种别的角色。他们三个都很棒,列一下他们的大名:钱蒙楠、洪果、徐佳文。我特别喜欢钱蒙楠的声音,讲话的时候很传统的音乐剧腔呆呆萌萌的很无辜又有点傻傻的样子,唱歌的时候很稳也很清晰。

开场前候场的时候在循环播放《Rent》里面的歌,开始以后音乐剧里面的歌差不多都和电影版的一致,比电影版少几首。然后我就发觉真的好多首都很好听,《Johnny在彷徨》、《Sunday》、《拥抱这感受》、《勇敢去做》。有几首没有电影版可以传达出来的那么丰富,毕竟演员就那么三个而且舞台也很单一很难表现出来。

这里不得不提我觉得这个中文版音乐剧还可以进步的地方,那就是歌词翻译。里面很多地方没办法翻译好,就直接用英文了,中英夹杂怪怪的。还有大主题曲《不多说,勇敢去做》,虽然我也没想出来“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的更好的中文翻译,但总觉得不满意。还有就是特别不满意的是把《Come to Your Senses》翻译成《拥抱这感觉》,我个人觉得原文有一种责令呐喊的感觉,是叫Jon本文好好醒一醒看看这真实的世界和关系,中文翻译成这样的有点太傻白甜了。

最后说一下这个故事本身,初看起来的确是很初级的傻白甜的情节,一个年近30岁的青年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彷徨,要不要坚守自己的梦想,如何面对和对待身边有不同人生选择的朋友和爱人。我虽然年纪比Jon大多了,但是还是很为这样的情节感动,因为它的真。不是因为自己快死了,或者朋友死了,有了天大的觉悟。音乐剧里的Jon也并不知道自己会英年早逝,主人公的女友也只是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并没有要死要活,主人公的挚友虽然得了重病但也还没死,这样没有大生大死的背景下的对人生追求的觉悟和成长,岂不是更贴近现实也更励志吗?

Other Rivers

Other Rivers: A Chinese Education

Peter Hessler

Peter Hessler (narrator)

这次是听何伟自己读的他的新书,标题讲的是中国教育,主题线索是他《江城》年代的教学以及那些学生的后续现状、2019年在四川大学的教学经历、以及2019年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女儿在中国的入学经历。在此期间,他在中国经历了疫情、封城、远程上课等等。谈的不仅仅是教育,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对中国生活、文化和政治的观察。

简单记几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

  • 一些现在和20年前他教书的对比,比如现在入学率更高了但是政治宣传含量一样高,两个时代的学生的不同之处
  • 学生自述的在警局的一天
  • 学生翻墙必修课,在课堂上的分享
  • 何伟帮中国讲了不少连我也不相信的好话,比如疫情期间不用data control,腾讯不愿意政府也不用
  • 比较皮毛地讲到一些内卷involution,他给出的定义是Involution refers to a point at which intense competition produces diminishing returns.
  • 最后一章更是有不少赞美中国的地方,也有此书出版出来直接打脸中国官员的地方(关于不让他继续教书,当面一套说辞背后一套说辞,fact check的时候又全盘否认)

Is it the Orwellian version of bureaucracy or is it Kafka? He said, I think it’s usually Kafka, where the right hand doesn’t know what the left is doing. I suspected that the Party’s instinctive tendency toward the ?? may have been one reason it had lasted so long. In a true technodystopia, where life was shaped entirely by the great firewall, the surveillance cameras and the face scanners, the system would have felt unbearable. Certain specific parts of society, like the oppressed Muslim residents of Xinjiang had reached this point. But for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citizens, the system still wasn’t soul crushing. And there were clear benefits. Like in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andemic, even some of the kafkaesque moments were part of what made China Human one.

In the e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with Covi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each with a different lesson. The first phase in Wuhan reflected the shortcomings of a heavily censored media as well as a system in which local officials were inclined to cover up problems. The second phase showed more positiv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longest of the three, the government developed a coherent and effective nationwide strategy, which benefited from decades of improvement 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retrospect, it had been my family’s good fortune that we happened to be in China during this time. It also turned out to be our good fortune that we were forced to leave before the third phase. By the end of 2021, it was clear that Zero Covid was much less effective against the weaker but more contagious Omicron variant. Nevertheless, the government failed to adjust and many cities, including Chengdu, suffered long lockdown counts. Children in most parts of the country studied remotely for weeks at a time. One lesson from this final phase was a reminder of the system’s rigidity and its tendency toward kafkaesque bureaucracy. But it also showed what happens when too much power is placed in the hands of one individual who ignores strong evidence and good advice.

何伟的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真诚,没有什么潜在的动机,是在很真诚的想要了解和讲述他身边的人和事。每每到何伟把自己的学生自己写的信或者文章读出来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有这样的记录者太好了,要是他能记录到2022年的上海封城、教育机构清理、房地产泡沫、裁员大潮就好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我现在越来越觉得《Years and Years》里面的“一元T”理论有道理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加持下,真的解释了很多中国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pdd的崛起、roi的要求和解决方法、用工业油罐运食用油等等)。这些说到底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下的囚徒困境啊,学生时代我觉得囚徒困境是无解,现在觉得其实是有解的,即使资本主义设定下的人类再贪婪,不要相信资本主义不就好了,有更多元更开放更包容的价值观不就好了?

糊涂戏班(八刷)

2024.7.18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不知不觉竟然已经第八刷了,而且正好是第250场,开心。这次还拿到一个250场纪念的折叠扇的周边,虽然有点丑,也算是很实用。

这个版本的好多演员都不是之前的版本了,连导演的角色也换人演了。印象最深的/最出彩的是布鲁克,这种不自知的搞笑也太厉害了。另外就是吕游的角色,跳出来蛮多的,感觉吕游越来越年轻了。

现在每次我都会安利身边的人一起看,所以很在意一起看的人会不会也觉得好看好笑。我用很严厉的眼光看,第一幕还是有点太老套太冗长,第二幕还是有点恶俗趣味。但是第三幕我实在是挑不出来任何毛病,真的是笑到快要喘不过去了。

2024阿那亚戏剧节

第三次来阿那亚,第二次来阿那亚戏剧节,真的感觉每一次的体验都在变好。这次戏剧节主视觉蛮好看的,开发的比以前好了,服务也很好(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高,真的有一股清流的感觉),很好的整体体验。关键是剧目的质量整体都很高,看的4部特邀剧目3部都超级好看,关于演员的故事>台词和台词之间的台词>命令哈姆雷特,戏剧朗读的也都很好。明年再来!

特邀剧目

Hamlet à l’impératif !

命令哈姆雷特

2024.6.27

海边剧场

感觉这像是一篇关于《哈姆雷特》的论文,而且讨论的都是非常meta的东西,一句话总结就是什么都和戏剧相关。真的再次见识到了法式话痨,有一种法国谈话性节目的既视感,随便一个小小的话题可以说很多很多,很厉害的感觉但是却也不知道真的说了些什么。演员们都很厉害,一共就五个人(其中一个绝大多数的时间在负责配乐)要表演《哈姆雷特》里面的所有的角色,还要中间穿插着把对相关段落的分析演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在脑中想要一个一个都记住讲的每一个点,都来过了半小时就放弃了,因为想着后面还有两个小时的内容我肯定记不全记不住的。下面我把我还能回忆起来的稍微整理一下。

  • 谁在那 戏剧舞台观众,骷髅头
  • 命令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命令式
  • Time is out of joint 翻译,政治宫廷和民主
  • To be 不同版本的文本,哲学解读
  • Les mots 文本、戏剧
  • 戏中戏 哈姆雷特只能在自己导演的戏中戏里面杀死自己想杀的人
  • 为什么哈姆雷特没有杀在祈祷的叔叔 ?
  • 真相 画像,是不是自杀,由ophelia诉说
  • 鼓楼头的登场 37岁的哈姆雷特
  • 决斗 larates做到了哈姆雷特没做到的事情,为自己的父亲复仇,是和lartenus的和解,要一起死
  • 最后说是要用莎士比亚的声音来结束,夏日的诗

这次的观剧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所谓的海边剧场是在阿那亚的海边沙滩上搭建了一座剧场,观众面对着舞台,舞台的背后就是大片的大海,还是很美的。演出票上是没有座位号的,我大概提前半小时到的排队进场,进场的时候看到在我前面的人还在沙滩上跑着到剧场想要抢到更好的位子。演出从天亮演到天黑,7点开始的时候天气特别舒适凉快,9点以后就是冷冽的海风一直往舞台和观众席上吹,这个时候事前发的毯子帮了大忙。座位因为是临时搭建的,不是很舒适,后排的人说看不到我还特意往低了坐屁股和腰都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抵不过我坐的位子很中间,舞台效果真的很美。

要说缺点的话,我个人觉得有两个。一个是表演得动作有点过于夸张,甚至有一点像是在给小孩子表演,但是从现场观众得反应来看似乎也是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耐力(观众真的是在很幼稚的夸张表演桥段才有反应)。说到耐力,则是我觉得的另一个缺点,真的有点太长了。我知道要把原来就两三个小时的《哈姆雷特》演出来+解说很难比原来的剧的时长还短。但当我看到Avignon戏剧节的官网上这部戏在2021年首演的时候只有一个小时,叫做Épisode 1 – Un point c’est tout,我希望把现在算是全部完整完成的二个半小时了的版本按照episode分开来看。

Tag: Olivier Py, William Shakespeare,

Entrelinhas

台词和台词之间的台词

2024.6.28

孤独图书馆

一开始主角上台拿着一本本子一通狂读,读的内容是两段穿插的内容,一个是《俄狄浦斯王》,一个是一封信。慢慢可以从信里的描述得知,写信的人也是一个弑父的人。

然后主角放下本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来。主角的名字叫托南,他和编剧蒂亚戈一起在准备一出话剧的上演。但蒂亚戈经常请假,说是去看眼睛不舒服,但也可能是在逃避写本子。托南在父母家无意中看到一本内封敲着“里斯本监狱图书馆”的《俄狄浦斯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在字里行间有一封信(开场读的那些内容就是这本书里台词和信的截取)。托南非常兴奋地去找蒂亚戈,觉得可以以这个为主题为内容来创作一部话剧。厉害的地方是信写到的内容总会有那么不自觉地和书的内容有相契合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写信的人不知不觉读到了书里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信的行文。

接着托南想去解开这本书和信的来源,于是他去到了里斯本监狱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员把托南带到了一间小间,里面坐着两个老人,一个已经眼瞎了,另一个在为他读《堂吉诃德》。一小段读完以后,从两个老人的对话中发现,瞎眼老人名叫蒂亚戈,读书老人叫托南。蒂亚戈对托南说,读的这段有一些什么什么元素,可以衍生出来什么什么情节,说他来口述让托南写在《堂吉诃德》行文之间。托南有点不同意蒂亚戈的一些设计,名叫托南的老人转头问刚到门口的托南是谁,托南觉得不知所措,就离开了。

回来之后托南去找蒂亚戈,却被告知蒂亚戈已经失明,却给他留下了“里斯本监狱图书馆”的《俄狄浦斯王》。托南再打开一看,里面又多了一些信息,是蒂亚戈留下的对应的舞台灯光设计、角色动作语气情绪的安排。

最后托南就在现场按照蒂亚戈留下的这些指导又读了一些书与信,又说这部话剧最后没有成行,又把整部话剧的剧本(他一开始就拿着读的本子)发给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我的情节复述到此结束。太好看了!这是一个非常博尔赫斯的故事,看到托南找到里斯本监狱两面的蒂亚戈和托南的时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这里用了一个很小很小的点,《俄狄浦斯王》的台词和一封信(结果也是成为了这部话剧的台词)之间的神奇的关联,衍生到俄狄浦斯王和信的主人、书里面和书外面、剧里面和剧外面、多重的循环镜像迷宫。我一开始还在想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能怎么反转和扩展,然后就是一层一层地让我惊喜。

演出的场地也很特别,在孤独图书馆,晚上10点多才开演,大家就在大晚上先是在孤独图书馆的门口踩在沙子上看着海浪不断打上来排队入场;入场后,都是坐在地上的垫子上,朝着孤独图书馆面向大海落地玻璃看戏。最后竟然真的发剧本了,太赞了。因为有剧本,我也可以摘抄一些。

“那你为什么觉得感性有问题,托南?你对感情有什么看法?”

“感情的问题在于它们本质上是感性的,我觉得我们不能再准确地描绘感情了,那是假的。我们所做的是产生想法,然后由别人来判断这些想法是否表达了感情。“

“但这只是想法,只是文字,不是感情。“

“但这些是感性的想法。它们要求我们与文字背后的情感产生共鸣。”

“我不确定情感是否在背后。它也可能在前面。”

“我的意思是我不关心与某个角色及其情感的共鸣,比如那个在监狱里给女朋友写信的人,我就不想有人与他共鸣。”

“喔,托南,让我们澄清一下。这里没有角色。我们就是角色。不管是感性还是不感性,我们就是我们。”

“不,蒂亚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的。人们总是会看到角色,即使是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是角色。“

“你,就是一个角色。“

里斯本监狱里面蒂亚戈和托南的对话

我们如何解释灾难后的这种平静感?这种被确认的失败带来的安慰是什么?未发生的事情和发生的事情一样属于过去吗?还是永远停留在未来,注定永远不属于过去?这些疑点。太多疑点了。托南•基多和蒂亚戈•罗德里格斯之间艺术合作的坎坷故事留下了什么遗产?那就是这些疑点和更多其他的疑点,有些奇怪、有些荒谬、有些迷人,但不计其数,我们担心会让你们感到厌烦,尤其是因为现在已经很晚了。所以,让我们用这几行台词来道别吧,它们是囚信的结尾,是悲剧的结尾,也是这个故事的结尾。

Tag: Tiago Rodrigues, Tónan Quito, Sophocles,

Kitchen Chicken

鸡鸡复鸡鸡

2024.6.29

隐庐剧场

看简介的时候没看明白是什么,好像是和音乐相关的,又是和厨艺相关的。

到现场感觉太奇怪了,演员们在舞台上摆了一些不是锅碗瓢盆的锅碗瓢盆,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厨具来充当乐器,演出的内容就是一边唱歌(很非常有年代感的像是美国西部一样的歌词和歌曲),一边用奇怪的工具做菜,现场做完一道道的菜啊、饮料啊、甜点啊就拿到场下分给观众。观众们的反应也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一个个热情激动地不行,为了拿到吃的,几近癫狂了,太恐怖了。

这种演出是太先锋还是太老套?太奇怪的演出地点,是走错场地了吧,如果换成是一个娱乐性的餐厅是不是会更合理一些?

Tag: L’orchestre d’hommes-orchestres,

The Interrogation

关于演员的故事

2024.6.30

蜂巢剧场

看之前对整个情节几乎一无所知 ,看了以后惊呼真正的主角、主角的故事竟然都是我知道的,这也太巧了吧。一点也没有想到,原来Édouard Louis和Milo Rau认识,这部剧还是他俩一起写的。

故事从Édouard Louis给Milo Rau的一封信开始,信里Édouard Louis说自己觉得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可以再做演员。于是舞台上的演员(也是唯一的一个演员)开始以Édouard Louis的角色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对着摄像头讲述自己的故事,小时候的故事,学习当演员的故事,遇到人生导师Didier Eribon的故事,写自传体小说的故事等等。摄像头的影像声音同步传输到大屏幕上同步播放。晃眼之间,有的时候大屏幕上的影像变成了Édouard Louis自己,片段地出现,有时候是和舞台上的演员对话,有时候是把他给Milo Rau的信读完整。

再次膜拜Milo Rau啊!

首先看一个人自述的作品,我很容易看不下去,要么是讲很好的经历让人觉得是在凡尔赛、要么讲得很煽情调动观众的情绪让人觉得很心机在卖小聪明、要么很沉重的话题让人觉得很压抑。但是这个演出让我感到的是可以听下去的自述,是一种真诚的传达。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讲不清楚。

然后就是Milo Rau实在是太聪明太厉害了。我原本觉得自己已经看了蛮多他的作品了,几乎每一步部里面都有用到现场的影像直播画面,我觉得也玩不出什么更多的花样了。这次同样也是有这样的道具设定,但是其意义又多了一层不一样的丰富,是一种自我的对话。演出的名字叫Interrogation,中文的翻译没办法一下子翻译出来其内涵,其实我理解是一种自白。厉害的地方是Édouard Louis自己没办法再做演员了,所以现场就是一个演员在演Édouard Louis。我觉得同时这部戏还解答了另一个大问题,就是戏剧想要传达的东西和戏剧这个媒介本身传达方式和传达受众群的不协调性和矛盾性。故事的本身讲的是个人命运的抗争,想要用一己之力改变命运、改变世界,这些很可敬、也很可怜、也很励志、也让人觉得空虚无力等等。但这个故事在这样的表现之下,又远不止这些。

我还观察到一些现场扮演Édouard Louis的演员和影像中真实的Édouard Louis的一些细微差异,他们穿的Sandro衣服啊、牛仔裤啊都是一样的,但是New Balance鞋子的N字颜色不一样,手里拿的iphone的型号/颜色也不一样。但是不影响这两个对应的人物表现的厉害。

Milo Rau是我来阿那亚戏剧节最大的起因。开票的时候抢了第一排最中间的座位,结果最中间的视角演员就贴着舞台中心的时候,整个身体挡住字幕的一半,成了整场观演体验的唯二的遗憾之处。Édouard Louis讲的是法语,没字幕我还大概知道是什么内容,扮演Édouard Louis的演员讲的是荷兰语,真的听不懂。另一个遗憾的地方也是和字幕相关,就是它屏蔽了所有和这个同性恋相关的词汇,一开始的自白,看《Angels in America》话剧,给Didier Eribon写粉丝信的自白。之前对Édouard Louis一无所知的人真的能顺利看懂吗,这个锅不能让Milo Rau背啊。

tag: Milo Rau, Édouard Louis,

未来戏剧SHOWCASE

五号屠场

Slaughterhouse-Five

2024.6.28

苏卡剧场

太难看了,都是夸张无谓的堆叠。基本来说是一个单人秀,主演和一个支架的互动,做各种单人体操的动作来演别人。主演本身演的是冯内古特本人的生平,也是同名小说的内容,二战时被俘、战后娶妻生子、被外星人绑架等等,贯穿始终的是反战的主题。但是表演形式过于幼稚,还好只有半小时多一点的时间。结束的时候,广播里宣传这个“未来戏剧SHOWCASE竞演”的项目,说“关注现在,就是未来”,什么意思?

Tag: Kurt Vonnegut, 谢宇,

麦克拜计划

Makbeth project

2024.6.28

苏卡剧场

在入座前给每一位观众发送了一张问卷调查表,然后导演就开始介绍说这是一个科学实验,台上的演员们会演《麦克白》的剧情(也是短短40分钟演完全部剧情),然后分成八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人类情绪的主题,每个段落之后导演提醒大家填问卷。问卷的内容大概是每个段落有两三个,先是问看这段情节的时候观众的情绪反应,然后就情节的走向问观众的偏向,最后问观众在生活中如果有相关的经历和机遇如何面对。但是这个表演是在是太烂了,演的和问卷里提到的情绪根本搭不上关系,实在是不想明明花了钱(虽然只要30块)还要给这个做输入。

这个科学实验的主题,应该是看观众可以忍受多久垃圾演出,并且还很听话地回答和剧情没有关系地问卷调查的问题吧。

这个和昨天的《命令哈姆雷特》形式好像差不多,都是基于莎士比亚的原作,演一段原作,再就此做一些比较meta的东西,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Richard Schechner, 邓菡彬,

37°2环境戏剧朗读

K之机器

2024.6.28

DDC车库排练厅停车场

改编自卡夫卡的《城堡》,讲的是来到城堡的土地测量员,却找不到记录,无法进入。现场是在停车场演的,演的是有三辆车因为其中一辆抛锚了被堵在路上,不同的车上有4个女主角轮流演出,每个人同时扮演来访者K以及村民。K也是一样怎么也进不去城堡(说是没有记录),就算找到了记录也进不去,就算和村民在一起也没有人真的理睬她,于是她怀疑这些人都是npc。

最后结束的时候,导演说结局都是AI生成的,今天的演出的结局是早上刚刚生成的。一共有三场演出,会有三个不用的结局。今天的结局是城堡的操控着其实是一个小程序,人们再也没有见过K,K成了城堡里最快乐的疯子。

虽然可能卡夫卡的本意并非如此,但是这样的解读和现在由程序控制的世界里人们日常遇到的遭遇非常接近,不知道哪里不对结果就是不对甚至很荒谬而且无处诉说,阻力感和无力感。这样的解读很贴近现实,但是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降级了卡夫卡的本意。

Tag: Franz Kafka, 沈巍, 

希波吕托斯

2024.6.29

阿那亚礼堂

虽然只是很短的一段《希波卢托斯》的内容,讲的是爱神阿芙罗狄忒给希波吕托斯的继母下咒让她爱上希波吕托斯,被希波吕托斯拒绝后,继母自杀。希波吕托斯被父亲忒修斯误会,被放逐被撞死了。

厉害的地方是,来自希腊的导演和卡司来演出古希腊的悲剧,这又是特别完美的一个演出地点,是在阿那亚礼堂,非常窄小的阿那亚礼堂,但是有一块玻璃外的类似阳台的地方,可以让演员们非常贴近角色地要么是很高冷孤寂地望着大海(开场之前希波吕托斯)、要么是狂怒奔向大海咒骂(忒修斯发现)等等。

文本里不伐一些厌女言论,但同时也有一些很超前的论断。比如希波吕托斯在辩解自己是无辜的,并没有贪图父亲的权力,他说“聪明的人怎会想坐班”。导演说她觉得这部剧现在演还也还是有现在的意义的,我猜是想讲独断独裁的可怕?

tag: Euripides,Katerina Evangelatos,

饥饿艺术家

2024.6.29

第三食堂外

这个戏剧朗读的场地在第三食堂的门口的空地,饥饿和食堂还挺搭的。而且第三食堂就在我住的民宿的楼下,真的太方便了。

一开始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讲饥饿艺术史、大人的饥饿(艺术)、小朋友的、盲人看守饥饿艺术家的表演。表演期限是40天,为什么艺术家想要表演更久,观众却没有耐心了。然后出现了观看者一对父子和饥饿艺术家的对话,说来看饥饿艺术家是因为儿子挑食。再后来就是饥饿艺术渐渐衰弱,走出了人们的视野,饥饿艺术家只能在马戏团另讨生活。此时又碰到了之前那对父子,人在现场不动,现场电视播放他们对话的视频,蛮搞笑的。儿子受启发不挑食,什么都吃,连建筑都吃,吃成了建筑大师,后来也失业了,做南瓜了(被剥皮)。

这部是晚上看完《鸡鸡复鸡鸡》之后来看的,同样是吃的,好看太多了。

tag: Franz Kafka, 李鲁卡,

人间失格(音乐剧)(三刷)

2024.6.7

上海大剧院

三刷,越看越觉得好看,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看觉得特别好,看完直接把豆瓣上的四星改五星。我一刷二刷的时候,只是在最后太宰治和叶藏重逢讲到约好去自杀和看花火的时候哭;这次我连第一幕的时候也哭了,但是忘记具体在哪里哭了,好像是看到第一幕里的太宰治和叶藏一开始的时候壮志酬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凄惨的人生。叶藏说“东京会是另一个青森”的时候,一刷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后面的情节根本也没当回事,二刷的时候把精力都集中在期待接下来的《东京百景》里,这次三刷很想回答叶藏。对于太宰治也是,第一幕的时候他创造了小说里的的人物,他决定人物的命运和遭遇,他是强大的神,哪知道他其实也只是世间的被更大力量裹挟的无法跳脱命运的人,更甚者他渴求被理解渴求共鸣也无果,只有他自己笔下的人物才愿意和他共处一个地方。最后一首《书中巡礼》歌词很戳的:如果你会失望,他一定早已遍体鳞伤;人间将你刺痛,却让他历尽沧桑。

去看演出的当天,我穿上了之前的《人间失格》的周边T恤,同事看到no longer human的字眼后有两个评价让我有点放不下。一个同事说她原来一直以为“人间失格”不是主人公没资格做人,而是这是人间不够好不够格。另一个同事追问no longer human,不是人了,那是什么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部音乐剧的改编也有点掉进这个陷阱,有一点点,不是全部。《我是文学》里说“我书写所有虚伪,我书写人类最深处的罪,我书写沉沦中的苦与悲,胆小鬼,却在尽力而为。”但是在看剧情的过程中,直接的观感却是虽然主人公很烂很渣,他遇到的那些人家人、女仆、老大哥、校刊社员、画商难道不是更垃圾吗,难道不是那些人更没有资格做人、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人世间吗?那这些人间失格的人们的苦难在哪呢?太宰治为什么没有为这些人发声呢?

第二个问题我也答不上来,人间失格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好坏对错,撇清和身为人的关系,那接下来呢?人那么垃圾,没有资格做人了,那人间存在的岂不是都是好神仙了,所以还那么折腾有着一份美好的念想,所以还要为这份折腾本身而感动?《书中巡礼》说“我想要勇敢,(梅勒斯)我因此被写下。即使渺小也想改变,(和子)成为我的夙愿。如果无法改变,(我)也想要说抱歉。但我好爱这个世界,(女生徒)就算无人理解。”我有一种为这些情感和想法的感动,也有对这种感动的瞧不起。

我平时看到好的作品的时候,特别是看完以后,最常有的观后感是“世界太美好,我不配”。这次三刷《人间失格》音乐剧,混蛋文学的的世界自然不是太美好,我的感觉像是被浸在水里的纸稍微被撩起来一下,感觉到了新鲜空气反而不舒服,再过段时间沉下去也就麻木了。

最后说一下卡司。这次是刘令飞演太宰,新加入的叶麒圣演叶藏。叶自己唱的时候还可以的,对唱的时候弱弱的,而且感觉在学刘令飞演叶藏。刘令飞唱的时候,为了表现出来太宰治的样子,压低嗓子有点太明显了,有的时候反而不好听了。但是群演卡司反而感觉进步很多,老大哥的新卡司唱的也很不错。而且这次突然觉得歌也比前两次听的时候更好听了,一散场在回家路上就在网易云音乐把专辑买了。但是听专辑虽然清晰,但是没有舞台现场有氛围和感染力,感觉唱得有点拖拉。现场的演唱也时有拖拍,却觉得是一种配合情节的情感的积累的表现。

为了让买的周边T恤物有所值,应该还会再四刷的。

Long Island

Long Island

Colm Tóibín

B0BYZTPS9V

终于又等到了托宾的新作,还是好看的,但是和刚看完的想象力超级丰富、结构超级复杂、视野更加宽阔的《Lanark》相比感觉一下子弱了起来。但是还是好看的。

这本是真续集,都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地域相同,而是完完全全同一个主人公、同一堆人物。在上一本《Brooklyn》里面漂洋过海到美国打拼的女主,养儿育女定居Long Island,所以这本叫做《Long Island》。过了十几年,女主又回到她的老家、见到当年的朋友爱人的故事。同一个设定里面,还有Nora Webster,感觉好像这个系列还能继续写,写完这个女主也还可以写别的。

第一本里面的一大主题就是女主生活的小镇有多小,所有人都认识所有人、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的八卦,这也是为什么在第一本的结尾女主毅然决然地又回美国了。所以这一本就让人很有兴趣,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想知道当时过境迁女主又回到了爱尔兰的小镇,为什么呢?让她受不了的小镇的地方并没有变啊。而第一本里面的爱尔兰的男主是如何在小镇扎根发展的,他了然入心如何面对小镇的八卦,却也时刻准备着抛弃一切逃离,又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被困其中。虽然人生不遂,但大家都是如何做到没有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的呢?

托宾细腻的笔法一如既往地厉害,而且讲故事的水平也是一流,完全把握中在哪里吊胃口,在哪里徐徐道来,在哪里放重磅炸弹。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场景,看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个是一开头的时候女主一直在被一个陌生男人寻找,然后那个陌生男人全盘托出。第二个是女主在电话亭给男主打电话却没有勇气接通,男主去大街上找她,走到那个电话亭非常期待却也怀疑女主就在那里,结果她不在。第三个是女主的旧时好友跟女主对话,说自己也打算去美国玩说漏嘴了用了we,然后她犹豫了一会到底要不要对女主讲出已经对小镇瞒了很久的秘密。

因为当年第一本太成功了,电影翻拍的也太好了,现在想起来电影也已经是快十年前了,所以我觉得读书的时候脑补女主就是Saoirse Ronan男主就是Domhnall Gleeson,他们再回来拍电影续集也不是不可能呀。

能不能在某天把我叫醒

2024.5.31

VasLive

好久没有在livehouse看演出了,这次可以在周五的晚上下班回家遛完狗后再去站两个多小时,我觉得也已经是极限了。

双拼演出,上半场的一个小时是一个我之前没听说过的乐队,叫做简单对话。来之前我想预习却在苹果音乐上也找不到他们的歌,带着这样的零期待,结果现场道也不难听,但是总觉得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真诚的感觉,而且虽说是为赋新词却也是蛮俗套的歌曲。

和现场的大多数观众一样,我是冲着下半场冰球买的票。我之前偶然之间听到了icyball的《在2103公里之间》,虽然不明白2103公里是什么更不明白里面那么多的字母是什么,但是80年代citypop的曲风让我单曲循环很久很久。后来再听了他们的别的一些歌,也都觉得蛮特别的、唱功也不错、歌词有一点点低俗。

现场看icyball,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真的很棒。我之前看到专辑封面的四个人也不知道究竟谁是主唱,现场看到原来是那个有一点油腻的小胖哥,上台穿的还是土土的外套,和刚才简单对话的主唱在外型上的差距特别大。但是icyball的歌就特别有新意、有感染力,主唱的唱功也很扎实。怎么会每一首歌都那么好听,每一首歌都适合也都可以在场的观众大声合唱。以后如果真的有机会看icyball的专场演唱会的话,就好了。

Lanark

Lanark: A Life in Four Books

Alasdair Gray

B002VM7FWQ

又读了一本格雷的书,又是一本大五星!这本是一本比较大部头的又有一点自传性质的小说,这么描述这本小说实在太辜负它了,因为它真的太丰富了,形式上、内容上、叙事上都不是一本普通的小说。

好看的感觉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读每一章都好像在看一本新的书。一开始的时候感觉好像传说中的《尤利西斯》,又好像是在读《魔山》或是某本科幻小说。我感觉如果我可以survive这本书、我也可以去挑战《尤利西斯了》。

这本小说的编排也很特别,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Book3,Book 1,Book 2和Book 4。Book 3和4是围绕着同一个主人公Lanark的故事,Book 1和2是Lanark偶遇的人讲的故事,主人公是Duncan Thaw(所谓的自传的性质是作者更贴近)。尾章不在最后,因为尾章后面还有Book 4的最后四章。

Attempting the Impossible, 1928 by Réné Magritte

如果说Thaw的故事还是老老实实的比较传统的小说,只不过主人公是比较边缘又典型的艺术家人格并且很能带动读者的情绪,我读Book 2的那几天感觉也和主人公一样,有一种漫无目的地游荡好像每一步都可以是最后一步的放手感。Book 3就是一开头的让读者尝尽各种天马行空的情节变幻,读一本书就等于读了好几本书的新鲜感,所以深深被这本书给吸引住了。Book 4直接是魔幻两个字,Lanark在迷雾中前行,听到各种声音、见到循环的路径和在不同地方出现的同一东西,地图指示牌又好像在指示跳转的章节。主人公们迅速长大、生娃、老去等等,超越时空的世界,回归的却是很政治的主题。抢在故事结束之前出现的尾章又可以立地封神,因为Lanark在那里和这本小说的神也就是这本小说的作者直接对话。破次元的玛格丽特式的对话,怎么能让我不喜欢。

一如格雷其他的作品,这本小说中也充斥着性别话题、政治话题,就算在这本书出版40年后的的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前沿也很适用的一些观点和分析。比如第36章直接可以读作一篇政治寓言。Lanark的故事会不会是在讲人类的世界,因为资本主义带来了人性本恶贪婪的恶果。自由竞争、改变命运,其实成了slippery slope。最突出的中国人自己特别爱卷,国家试图改变内卷,从学生开始,却改变不了卷后的成人世界。另,Thaw的故事里面的Coulter怎么一上班没多久就那么精准地认识到了上班之恶。

找书的封面图片的时候,在Tate的网站上还看到有四本书的作者自己画的封面,很好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Tate里面可以看到,下次留意一下。

一些摘抄

Think which you would rather own: fifty thousand pounds or a piece of land valued at fifty thousand pounds. The only people likely to prefer the land are financiers who know how to increase its value by renting or reselling, so either answer proves that money is preferable to things.

My memory was a catalogue of things I had ignored and devalued. I had enjoyed no definite friendship or love, no intense hatred or desire; my life had been stony soil in which only numbers grew, and now I could do nothing but sift the stones and hope one or two would turn out to be jewels. I was the loneliest and most impotent man in the world. I was about to turn desperate when a lovely thing appeared in the air before me.

Only the miracle of my genius stops me feeling depressed about this.

Many hard workers make nothing but wealth. They don’t produce food, fuel, shelter or helpful ideas; their work is just a way of tightening their grip on folk who do.

What I hate most is their conceit. Their institute breaks whole populations into winners and losers and calls itself culture. Their council destroys every way of life which doesn’t bring them a profit and calls itself government. They pretend culture and government are supremely independent powers when they are nothing but gloves on the hands of Volstat and Quantum, Cortexin and Algolagnics. And they really think they are the foundation. They believe their greed holds up the continents. They don’t call it greed, of course, they call it profit, or (among themselves, where they don’t need to fool anyone) killings. They’re sure that only their profit allows people to make and eat things.

As the creature couldn’t stay rich by selling necessary things to the folk who made them it sold destructive things to the council. Then the war started and the destructive things were used to wreck the necessary things. The creature profited by replacing both. (The council) split in two and fought itself. The efficient half eats the less efficient half and grows stronger. War is just a violent way of doing what half the people do calmly in peacetime: using the other half for food, heat, machinery and sexual pleasure. Man is the pie that bakes and eats himself, and the recipe is sep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