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Franz Kafka

2024阿那亚戏剧节

第三次来阿那亚,第二次来阿那亚戏剧节,真的感觉每一次的体验都在变好。这次戏剧节主视觉蛮好看的,开发的比以前好了,服务也很好(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高,真的有一股清流的感觉),很好的整体体验。关键是剧目的质量整体都很高,看的4部特邀剧目3部都超级好看,关于演员的故事>台词和台词之间的台词>命令哈姆雷特,戏剧朗读的也都很好。明年再来! 特邀剧目 Hamlet à l’impératif ! 命令哈姆雷特 2024.6.27 海边剧场 感觉这像是一篇关于《哈姆雷特》的论文,而且讨论的都是非常meta的东西,一句话总结就是什么都和戏剧相关。真的再次见识到了法式话痨,有一种法国谈话性节目的既视感,随便一个小小的话题可以说很多很多,很厉害的感觉但是却也不知道真的说了些什么。演员们都很厉害,一共就五个人(其中一个绝大多数的时间在负责配乐)要表演《哈姆雷特》里面的所有的角色,还要中间穿插着把对相关段落的分析演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在脑中想要一个一个都记住讲的每一个点,都来过了半小时就放弃了,因为想着后面还有两个小时的内容我肯定记不全记不住的。下面我把我还能回忆起来的稍微整理一下。 这次的观剧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所谓的海边剧场是在阿那亚的海边沙滩上搭建了一座剧场,观众面对着舞台,舞台的背后就是大片的大海,还是很美的。演出票上是没有座位号的,我大概提前半小时到的排队进场,进场的时候看到在我前面的人还在沙滩上跑着到剧场想要抢到更好的位子。演出从天亮演到天黑,7点开始的时候天气特别舒适凉快,9点以后就是冷冽的海风一直往舞台和观众席上吹,这个时候事前发的毯子帮了大忙。座位因为是临时搭建的,不是很舒适,后排的人说看不到我还特意往低了坐屁股和腰都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抵不过我坐的位子很中间,舞台效果真的很美。 要说缺点的话,我个人觉得有两个。一个是表演得动作有点过于夸张,甚至有一点像是在给小孩子表演,但是从现场观众得反应来看似乎也是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耐力(观众真的是在很幼稚的夸张表演桥段才有反应)。说到耐力,则是我觉得的另一个缺点,真的有点太长了。我知道要把原来就两三个小时的《哈姆雷特》演出来+解说很难比原来的剧的时长还短。但当我看到Avignon戏剧节的官网上这部戏在2021年首演的时候只有一个小时,叫做Épisode 1 – Un point c’est tout,我希望把现在算是全部完整完成的二个半小时了的版本按照episode分开来看。 Tag: Olivier Py, William Shakespeare, Entrelinhas 台词和台词之间的台词 2024.6.28 孤独图书馆 一开始主角上台拿着一本本子一通狂读,读的内容是两段穿插的内容,一个是《俄狄浦斯王》,一个是一封信。慢慢可以从信里的描述得知,写信的人也是一个弑父的人。 然后主角放下本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来。主角的名字叫托南,他和编剧蒂亚戈一起在准备一出话剧的上演。但蒂亚戈经常请假,说是去看眼睛不舒服,但也可能是在逃避写本子。托南在父母家无意中看到一本内封敲着“里斯本监狱图书馆”的《俄狄浦斯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在字里行间有一封信(开场读的那些内容就是这本书里台词和信的截取)。托南非常兴奋地去找蒂亚戈,觉得可以以这个为主题为内容来创作一部话剧。厉害的地方是信写到的内容总会有那么不自觉地和书的内容有相契合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写信的人不知不觉读到了书里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信的行文。 接着托南想去解开这本书和信的来源,于是他去到了里斯本监狱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员把托南带到了一间小间,里面坐着两个老人,一个已经眼瞎了,另一个在为他读《堂吉诃德》。一小段读完以后,从两个老人的对话中发现,瞎眼老人名叫蒂亚戈,读书老人叫托南。蒂亚戈对托南说,读的这段有一些什么什么元素,可以衍生出来什么什么情节,说他来口述让托南写在《堂吉诃德》行文之间。托南有点不同意蒂亚戈的一些设计,名叫托南的老人转头问刚到门口的托南是谁,托南觉得不知所措,就离开了。 回来之后托南去找蒂亚戈,却被告知蒂亚戈已经失明,却给他留下了“里斯本监狱图书馆”的《俄狄浦斯王》。托南再打开一看,里面又多了一些信息,是蒂亚戈留下的对应的舞台灯光设计、角色动作语气情绪的安排。 最后托南就在现场按照蒂亚戈留下的这些指导又读了一些书与信,又说这部话剧最后没有成行,又把整部话剧的剧本(他一开始就拿着读的本子)发给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我的情节复述到此结束。太好看了!这是一个非常博尔赫斯的故事,看到托南找到里斯本监狱两面的蒂亚戈和托南的时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这里用了一个很小很小的点,《俄狄浦斯王》的台词和一封信(结果也是成为了这部话剧的台词)之间的神奇的关联,衍生到俄狄浦斯王和信的主人、书里面和书外面、剧里面和剧外面、多重的循环镜像迷宫。我一开始还在想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能怎么反转和扩展,然后就是一层一层地让我惊喜。 演出的场地也很特别,在孤独图书馆,晚上10点多才开演,大家就在大晚上先是在孤独图书馆的门口踩在沙子上看着海浪不断打上来排队入场;入场后,都是坐在地上的垫子上,朝着孤独图书馆面向大海落地玻璃看戏。最后竟然真的发剧本了,太赞了。因为有剧本,我也可以摘抄一些。 “那你为什么觉得感性有问题,托南?你对感情有什么看法?” “感情的问题在于它们本质上是感性的,我觉得我们不能再准确地描绘感情了,那是假的。我们所做的是产生想法,然后由别人来判断这些想法是否表达了感情。“ “但这只是想法,只是文字,不是感情。“ “但这些是感性的想法。它们要求我们与文字背后的情感产生共鸣。” “我不确定情感是否在背后。它也可能在前面。” “我的意思是我不关心与某个角色及其情感的共鸣,比如那个在监狱里给女朋友写信的人,我就不想有人与他共鸣。” “喔,托南,让我们澄清一下。这里没有角色。我们就是角色。不管是感性还是不感性,我们就是我们。” “不,蒂亚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的。人们总是会看到角色,即使是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是角色。“ “你,就是一个角色。“ 里斯本监狱里面蒂亚戈和托南的对话 我们如何解释灾难后的这种平静感?这种被确认的失败带来的安慰是什么?未发生的事情和发生的事情一样属于过去吗?还是永远停留在未来,注定永远不属于过去?这些疑点。太多疑点了。托南•基多和蒂亚戈•罗德里格斯之间艺术合作的坎坷故事留下了什么遗产?那就是这些疑点和更多其他的疑点,有些奇怪、有些荒谬、有些迷人,但不计其数,我们担心会让你们感到厌烦,尤其是因为现在已经很晚了。所以,让我们用这几行台词来道别吧,它们是囚信的结尾,是悲剧的结尾,也是这个故事的结尾。 Tag: Tiago Rodrigues, Tónan Quito, Sophocles, Kitchen Chicken 鸡鸡复鸡鸡 […]

2021阿那亚戏剧节

今年有了阿那亚戏剧节,虽然没有国外的剧团表演,但是整个还是搞的有声有色。整个氛围不比乌镇差,主要还是因为场地比较大吧,不会有小街过桥人挤人的窒息感。活动也非常丰富,除了常规的剧目演出之外,还有很多小团体的候鸟300,还有专业导演的剧本朗读,还有一些戏剧高清放映,还有各种戏剧主题的戏剧装置可以打卡。赶上了开幕大戏Lupa的《狂人日记》的世界首演,看了两部剧本朗读感觉都比常规剧目演出好很多,最后临走那天看了李建军的《变形记》竟然成了这次我阿那亚戏剧节之行最喜欢的一部。明年再来。 狂人日记 2021.6.10 A剧场 三场,每场一个半小时,四个半小时可以睡觉的时间。 一上来就悬疑味道十足,不管是背景音乐还是氛围甚至都有一点恐怖和瘆人了,抛出了很多问题,真的让人很想知道主人公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发狂了,他和他日记里的人发生了什么纠葛,现在人到底到哪里去了等等。配合这个悬疑开头的却是全场超级超级慢的节奏,太想念倍速了。这个慢的节奏,却是迟迟不揭开谜底和真相。我那时的想法是,我可以忍,看它慢慢营造气氛铺垫结局,但是如果结局还不讲清楚的话,就太做作了。 同一本日记,第一场的时候叙事者先读一遍斟酌一遍,哥哥帮忙指指点点;第二场狂人自己思考过程来一遍,把文章想一遍,再超级慢的行文速度写一遍。第二场狂人发狂看到要吃人的人来找他了,要吃人的人表演的太夸张一点也不好。十字架上的人是什么鬼?结果狂人又和小姨子暧昧上了,需要加那么多狗血的剧情吗? 看完第一场和第二场,我还是没明白。狂人到底是害怕无差别吃人,还是因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想法害怕别人爱吃有想法的人?有的地方又好像在说吃人是指对农民的剥削。 好不容易坚持到那么晚,最后一场直接把我看得翻白眼都要抽筋了。穿越到现代在火车里和大学生谈心,还没把道理说清楚吧怎么已经要链接现在把道义传递了?而且他的身份怎么突然变成吃人而不是害怕被人吃了?然后出现妈妈的回忆,变成了原生家庭的秘密和悲哀,还暗示他们交换了妹妹吃?最后十分钟,全盘反转突然变成了在控诉暴力诉求人道,这个道理对但是和前面的连不起来啊。现在是世界首演,没办法像之前售票演出还挂着试演的借口了,这最后一场感觉根本就没想清楚准备好啊。真的救救孩子吧。 tag: 鲁迅, Krystian Lupa, 哈姆雷特 2021.6.11 排练场 烂片不多做记录,改编的烂,演出的烂,强行插入各种歌曲烂,记住这个导演以后千万不能再上当了。 演出地点是原来的销售中心,环境很好的,还有整排落地窗户只面大海。然后导演就玩了很多次把电动窗帘上上下下想要营造气氛,但是电动窗帘移动的机械声音超级响的。最该退票的地方是整个场地全部是一样平的椅子,从第三排开始根本看不到舞台,演员30%的时间是在地面表演,根本什么都看不到,剩下的时间只能看到一个个头。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白尚武,  变形记 2021.6.12 蜂巢剧场 这个版本的《变形记》的主人公设定是一个中国的快递员,他变成虫子了。我没想到这部西方的荒诞的作品在现在的中国会变得如此字面意思都能字字对上。内卷的可怕之处在于相信甚至感激它,觉得它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为它骄傲自豪,仅仅因为生活质量的上升而忘了付出的代价。这样一来,所得到的东西慢慢变成了必需品,付出的代价也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诅咒。 一开始很容易去责怪最直接的人,客人和亲人(客人不开心就要点差评,亲人全家人指望着他出门打工养家糊口),以为是他们在压榨而忘了根本的原因。而后发现如果大家都是这样,其实压榨的人恰恰就是亲人。从快递员到直播,各种压榨,虽然是不得已为生活,但同时父母觉得这样是好的生活,需要把主人公弄死忘记然后就是美好的生活。 最后好多人出来,把主旨说的更明显,控诉观众努力工作,诅咒大家变成甲虫。其实这里的意思和《狂人日记》是一样的,人不是人了,但又在竭力呼唤一种觉醒,连形式都一样上来一大帮素人,只不过这一部的素人站在狂人这一边。 关于快递员,大家都不把快递员当人,是谁送的快递根本无所谓。我虽然不是这么想,但是反而是社恐不希望接触人类快递员。但是不是我这种想法是在为了自己舒服而把快递员异化?那么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抵制社会主义消费主义资本主义,这样快递员会更开心还是更苦呢? tag: Franz Kafka, 李建军, 公牛 2021.6.11 阿那亚办公室 真的是在阿那亚的办公室里,把一块办公空间中间比较空的地方放了一些椅子,四个角落四个话筒四个读剧本的演员。 故事讲的是办公室里有人要被裁员了,几个职员在相互讨论、吐槽、设置陷阱等等。短短一个小时,剧的内容感觉挺正常的,不会哗众取宠,可以短小精悍的讲一个故事怎么很多人做不到。 tag: Mike Bartlett, 苏小刚, 冬季的葬礼 2021.6.12 阿那亚儿童农庄 刚开始是特别列文的感觉,一个老母亲临死前在和儿子对话,想知道自己第二天的葬礼会不会有人来参加。但是恰巧第二天原本是亲戚嫁女儿的日子,死了母亲的儿子去找亲戚,亲戚为了躲避举家逃亡,竟然变成了一出小品喜剧。直到亲家丈人在逃亡中赶不上了,被死神带走,死神叫丈人像在放屁一样释放自己的灵魂。 因为时间原因,演了40分钟就结束了,好像和完整版本还有很多很多情节。这些演员们虽然说是剧本朗读,但是也有很多表演,服装基本也是到位的,差不多是比较完整的演出了。不知道是因为本来就把期待降低了,还是剧本本身就是很不错的,感觉这两场的剧本朗读都比《狂人日记》和《哈姆雷特》好看呢。 这些剧本朗读是在大麦上免费抢票的,抢不到的话在现场排候补一般也可以排到,真的蛮好的。临走离开阿那亚的时候,在排练场外室外的地方,正好还看到有人在排练《天使在美国》的剧本朗读,那么长那么长的剧,如何截取在一小时内演啊。 tag: Hanoch Levin, 杨婷,

中国大戏院2018国际戏剧邀请展

新开的中国大戏院,2018开幕演出季包含了一个国际戏剧邀请展,剧目都不错,战线也拉的比较长。从开幕首演到现在三个月,我也看了好几场了。总体而言,剧院的硬件设计得不咋地,但是还是希望它能生存下去,继续多演点好看又不贵的剧。这三个月也正好和我近期不顺的工作挂钩,所以下面也仅仅复制粘贴我在看完每部当下记下来的几点感想,不展开了,有的连我自己也记不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以后还是要勤记。 雪,覆盖下的真相 2018.6.22 中国大戏院 超长210min,实际有四个小时,半夜11:40结束。下半场又困又冷又饿,再好的内容也救不了对肉体的煎熬啊。 开场戏第一场我看到了,人不多。剧院太窄又陡,楼上栏杆影响视野。 字幕跳过超过1/3的内容。 有很多人物、很多情感(苦难、贫穷、无知、愤怒、幸福等等)、很多思维的角度和方式,这些大多是负面的痛苦的,层次很丰富但又好像全部是一个来源(如果能搞清楚这一个问题一切可以迎刃而解)。 非常忠于原著,看着看着就想起来看的书了。但是还是觉得书更好,我更愿意在晚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控制来读进度,书也有更多可以细嚼慢咽咀嚼的。 女孩自杀是因为想要有自主、自杀成了唯一可以自主的机会。 舞台的构成,有一块大屏幕,偶尔有摄影直播。 真正的正面人物是科幻小说家吗,他是唯一最sincere、innocent、honest的。 耻 2018.6.30 中国大戏院 超级好看,正对我胃口,对于各种身份的思辨:一个“背叛”的伊斯兰人,一个“爱”伊斯兰文化的白女,一个搞艺术的犹太人,一个黑女,一个先改名后相信根源宗教的伊斯兰侄子。 宪法vs圣经、宗教文化vs政治 最终还是打了女人,说明了文化的根基(?)群体意识(?)不可更改撤销(?) 肖像画的意义,原本的意义,女主对它的解读,副本的意义。美国梦的破灭?虽然也说得通,是一个平台,但总觉得不是重点。 不可自理的生活 2018.7.20 中国大戏院 生活的无奈,为人父为人子的无奈 没有常识,不是该先上厕所再换尿布嘛 背景的大幅耶稣画像,感觉一直在细微的变化,我一开始以为是因为灯光,后来觉得真的在很subtle的在变 让中国小孩向耶稣像投手榴弹很违和,我可以理解初衷是年幼的人类开始反抗耶稣,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放在中国小孩的身上根本不存在啊。小孩扔手榴弹的样子明显是被统一教过的,左手伸很前面,一个小胖墩左手伸但是又不收回来很搞笑 最后从背后突破耶稣像好像异形的虫子出来(应该也是有寓意的故意的),有点像邪教仪式 you are not my shepherd 这种挑战宗教的觉悟深度,对中国人震撼不大。 但是又有文章说扔手榴弹是在致敬耶稣(黑人问号?) 变形记 2018.7.28 中国大戏院 想读一下原著到底变虫的意义是什么?剧开始的时候提了一下下关于工作的压力,后面却没有任何缘由的追究,只是变化后的影响。 日本人演的版本。中文的添加、搞笑的桥段很无聊、没不出来必要性。 舞蹈和舞台设计蛮用心的,但是意义在哪感觉也不大。 又是叙述者、表演者的多重演员、又是叙述者和表演者的串。 原著有两个妹妹、画里的女人、三个房客的剧情吗?在现代的社会设定下,人变成非人的坏处是什么? 西方社会 2018.8.19 中国大戏院 Gob Squad 从最简单甚至可能没什么意义的一张照片,邀请观众上台成为剧中的布偶,来服务于每一个演员的故事线。 说到底是西方社会下人们的一些情感与烦恼(父亲情结、恋爱等等)。 有很多的关于好与坏的问题,A与B的选择,这些问题很无厘头,但又感觉是现代西方社会会关注的,视野比较广也有很多偏政治的,感觉现代西方人在关注很宏观很广泛的社会问题之外,还非常擅长剖析自己个人的心里深处的情感问题。 不喜欢的地方是邀请观众上台蛮干的,吹的很好,但是我不喜欢。 好像每一场应该都不一样,每一场的录像都会上传到网上,感觉满社会实验的。 评论哈姆雷特 2018.9.29 中国大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