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Musical

Wicked: Part 1

2024.12.16 博悦会影城上海环宇城IMAX店 《Wicked》应该算是我的入坑音乐剧吧,2009年看《Glee》里面的《Defying Gravity》然后专辑听到翻来覆去,后面几年四个城市看了四遍音乐剧现场,2024年能看到电影版,真的是老泪纵横了。今天看的电影,心情相当激动,同时也很享受。好看,好听! 还没上映的时候就听了电影版的原声,歌曲只到《Defying Gravity》,开始有点担心后来被证实原来电影真的只演上半部。上映之后,网上的评价也普遍说比较拖沓。但我看了反而觉得拖沓还好,反而觉得是时间翻倍的沉浸享受。 初代的两位演员出演是彩蛋惊喜,两个人在《One Short Day》的地方出现,假装互相抢风头,还有标志性的“啊啊啊”。 音乐还是太好听了!每一个动机作为背景音乐出现的时候,都很熟悉,感动到想哭。 画面好,真的像魔法世界一样。《Dancing Through Life》这段的图书馆的舞蹈场景也好看梦幻。 我差点忘记了还有动物被禁言的情节,为什么这些情节还不过时? 这一版的Glinda的缺陷似乎被放大了一点,交互时候的善意和反思感觉没有很重笔墨,可能会在下半部发力吧。同时Glinda被伤害的地方也似乎被放大了一点,被魔法老师、大巫师忽视小瞧的情节,以前我根本没放在心上,这次看也很戳,几乎可以和Elphaba的互为映射了。 Glinda/Belinda,Boq/Bik 当年听A妹和MIKA的《Popular Song》的时候,怎么想得到A妹真的会演到电影。听电影原声的时候觉得A妹的声音、甚至讲台词的地方好像初代。 如果一样要说缺陷的话,这些演员年纪都有点太大了。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就是不要预设吗,还是年轻才有资格不预设? 电影的制作人是Ben Platt他爸! 就像一部作品/一个艺术家可以托尼奖、奥斯卡奖、格莱美奖大满贯,这篇网志也给它三个类别都标上哈哈哈。 Tag: Stephen Schwartz, Winnie Holzman, Idina Menzel, Kristin Chenoweth, Jon M. Chu, Cynthia Erivo, Ariana Grande, Jonathan Bailey,

龙冬戏剧挑战月 海上钢琴师(音乐剧)

海上钢琴师2024.11.30上海大剧院 染空间新出的中文原创音乐剧,主演自然少不了刘令飞/白举纲。看之前听说风评比较差,下半场情节魔改,但是我本来对1900这个故事就比较无感,所以魔改也没看出来,也没觉得哪里不妥。 音乐剧里面的歌的作曲是写《太阳王》、《法扎》和最近的《都市莫里哀》的Dove Attia。歌挺好听的,觉得刘令飞唱的不完美,翟李朔天唱的更稳。作词是《人间失格》的EZ-Ven和黄雅洁,歌词有点太大太空了。 原来我比较抗拒小孩的角色,但小孩的声音蛮好听的,小孩变大人的场景也蛮好看的。 舞台舞美感觉大制作又上了一个台阶,舞台本身是船头甲板,背景投影海浪、舞台还可以上下悬浮,可以有下甲板,搭上背景的装置就变成宴会厅。一群小吊灯上上下下,蓝蓝的或者别的颜色。全部是以蓝色为主色调。 1900的特性是音乐很厉害、并且可以很敏锐的察觉到每个人的特质、不计较规则和输赢,是一个很独立的价值观。这个也决定了他最后的选择,上半场就有唱,不是因为世界不够精彩颜色不够多,是蓝色很好。下半场纠结要不要下船的时候,说是因为对世界的恐怖,但其实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对世界的不满/对小船的完全满意。1900和船一起死,也让我想到了前几天看的茶馆主人和茶馆一起死的情节,有点类似的,除此之外活不下去了也死不下去了。 下半场的战争情节,凸显了不仅是战争、更是沉迷战争的人(英雄/军人)导致的苦难(船长的死),他们在战时享受了特权感受到了自己所谓的价值。这个立意蛮好蛮特别的,很值得我们现在了解。 很多地方穿越《人间失格》:群舞的手势舞蹈、1900哭丧着对着船长、船长责骂1900(船长是大哥演的)、女主对1900的艺术上的肯定和赞美说是音乐/画作照亮了世间等等,还比如叠餐巾和拖尸体是一个旋律。 Tag: 刘令飞, 翟李朔天, Dove Attia, EZ-Ven, 黄雅洁,

龙冬戏剧挑战月 一些音乐剧

The Little Big Things2024.11.11 这个也是NT Live的,原来他们家也有音乐剧的。 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编的,出了事故残疾的少年用嘴巴控制画笔画画。主角有两个分身,由不同的演员扮演,一个是事故前健康的,另一个是事故后坐在轮椅上的,好像扮演事故后的演员自己本身也是残疾人。另外还有男主的暧昧对象、别的护士也是残疾人演员扮演的。事故前健康的那位,在故事讲到事故后依然在舞台上,作为男主自己意识中构建的自己,还会自己和自己对话一起跳舞等等。 地上的灯光效果很炫酷,讲到不同的地方,都会用一种颜色来描述,同时地面上也变成那种颜色。 主人公像是DEH一样的少年,音乐像DEH,也像DEH一样催泪,但又觉得这种催泪一点煽情,要是全部情节像医生那样骄傲就好了。 大家写卡片期待男主回归,男主很感动,有一个同学跳出来说觉得你很勇敢,男主和女主觉得很烦。 几首歌好听,舞蹈也好看,印象比较深的是《Things We Shouldn’t Do》, 三兄弟欢迎男主回家的舞蹈。 主人公的世界真美好。整部剧宣扬的是如果重来还会同样选择,和DEH的侧重“你是你”有点不一样。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Nick Butcher, Tom Ling, Henry Fraser, Ed Larkin, Jonny Amies, Merrily We Roll Along2024.11.12 看的2023年revival的盗摄的版本,画面里有一个很高的人头,声音本来觉得还好,用耳机听只有右声道。这个版本的卡司很厉害,Jonathan Groff和Daniel Radcliffe。 之前看的故事觉得倒叙设计蛮巧妙的,这个世界这份友谊真美好。这次看也是同样的感受。歌还是好听的,这次比较喜欢的,除了之前就单曲循环好久的《Old Friends》和在派对上连唱两遍的成名作,比较上瘾的是《Not a Day Goes By》。 Tag: Stephen Sondheim, George Furth, Jonathan Groff, Daniel Radcliffe, Lindsay Mendez, Maria […]

人间失格(音乐剧)(四刷)

2024.8.17 深圳保利剧院 没想到一部国产音乐剧我竟然四刷了,这次竟然还跨城来看巡演了,而且还另外安利了5个人一起看,而且真的每次越看越觉得歌好听。 这次看的是刘令飞演叶藏,叶麒圣演太宰治。一开始太宰治开场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没分清到底是刘令飞还是叶麒圣,他俩的声音真的好像(也可能是叶麒圣是在模仿刘令飞),身型也有几分相似。三刷的时候我觉得叶麒圣唱的蛮好的,现在想来是因为叶藏相较而言真的比较容易驾驭,这次看叶麒圣唱太宰治根本唱不出来“上帝”的样子,有点虚。而且感觉可能是时间还比较短,叶麒圣在刚开始唱的时候,比较明显的都是刘令飞的影子,但是到后面自己的嗓音唱法显露出来了,真的是很虚的太宰治。 最近读了小说,觉得小说写的超好的,晚点把《斜阳》读完一起再写读后感。看完小说来看音乐剧的改编,看到了一些小说里的细节,比如叶藏描述天桥的作用,被捕出狱咳嗽被大哥质问是不是真的,但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两部作品了。这部音乐剧虽然笔墨情节主要都是叶藏,但是真正的主角主题都在太宰治身上。叶藏只是太宰治的一个分身,加上了互动的羁绊,更让人感动。这次我突然意识到我很吃这一套,其实和《Dear Evan Hansen》里面的主角要自己创造出一个假象人设是一样的。太宰治的这一套东方式的思维也更贴近中国人的思路,死和不死都很珍贵,活的那么烂、还有生的勇气和死的勇气是人类的厉害(?)

人间失格(音乐剧)(三刷)

2024.6.7 上海大剧院 三刷,越看越觉得好看,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看觉得特别好,看完直接把豆瓣上的四星改五星。我一刷二刷的时候,只是在最后太宰治和叶藏重逢讲到约好去自杀和看花火的时候哭;这次我连第一幕的时候也哭了,但是忘记具体在哪里哭了,好像是看到第一幕里的太宰治和叶藏一开始的时候壮志酬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凄惨的人生。叶藏说“东京会是另一个青森”的时候,一刷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后面的情节根本也没当回事,二刷的时候把精力都集中在期待接下来的《东京百景》里,这次三刷很想回答叶藏。对于太宰治也是,第一幕的时候他创造了小说里的的人物,他决定人物的命运和遭遇,他是强大的神,哪知道他其实也只是世间的被更大力量裹挟的无法跳脱命运的人,更甚者他渴求被理解渴求共鸣也无果,只有他自己笔下的人物才愿意和他共处一个地方。最后一首《书中巡礼》歌词很戳的:如果你会失望,他一定早已遍体鳞伤;人间将你刺痛,却让他历尽沧桑。 去看演出的当天,我穿上了之前的《人间失格》的周边T恤,同事看到no longer human的字眼后有两个评价让我有点放不下。一个同事说她原来一直以为“人间失格”不是主人公没资格做人,而是这是人间不够好不够格。另一个同事追问no longer human,不是人了,那是什么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部音乐剧的改编也有点掉进这个陷阱,有一点点,不是全部。《我是文学》里说“我书写所有虚伪,我书写人类最深处的罪,我书写沉沦中的苦与悲,胆小鬼,却在尽力而为。”但是在看剧情的过程中,直接的观感却是虽然主人公很烂很渣,他遇到的那些人家人、女仆、老大哥、校刊社员、画商难道不是更垃圾吗,难道不是那些人更没有资格做人、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人世间吗?那这些人间失格的人们的苦难在哪呢?太宰治为什么没有为这些人发声呢? 第二个问题我也答不上来,人间失格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好坏对错,撇清和身为人的关系,那接下来呢?人那么垃圾,没有资格做人了,那人间存在的岂不是都是好神仙了,所以还那么折腾有着一份美好的念想,所以还要为这份折腾本身而感动?《书中巡礼》说“我想要勇敢,(梅勒斯)我因此被写下。即使渺小也想改变,(和子)成为我的夙愿。如果无法改变,(我)也想要说抱歉。但我好爱这个世界,(女生徒)就算无人理解。”我有一种为这些情感和想法的感动,也有对这种感动的瞧不起。 我平时看到好的作品的时候,特别是看完以后,最常有的观后感是“世界太美好,我不配”。这次三刷《人间失格》音乐剧,混蛋文学的的世界自然不是太美好,我的感觉像是被浸在水里的纸稍微被撩起来一下,感觉到了新鲜空气反而不舒服,再过段时间沉下去也就麻木了。 最后说一下卡司。这次是刘令飞演太宰,新加入的叶麒圣演叶藏。叶自己唱的时候还可以的,对唱的时候弱弱的,而且感觉在学刘令飞演叶藏。刘令飞唱的时候,为了表现出来太宰治的样子,压低嗓子有点太明显了,有的时候反而不好听了。但是群演卡司反而感觉进步很多,老大哥的新卡司唱的也很不错。而且这次突然觉得歌也比前两次听的时候更好听了,一散场在回家路上就在网易云音乐把专辑买了。但是听专辑虽然清晰,但是没有舞台现场有氛围和感染力,感觉唱得有点拖拉。现场的演唱也时有拖拍,却觉得是一种配合情节的情感的积累的表现。 为了让买的周边T恤物有所值,应该还会再四刷的。

西游韦安地 Hadestown

Hadestown 2024.3.2 Lyric Theatre 这部音乐剧我想看很久了,终于在本次英国行程临走前一天看到。 剧情虽然是希腊神话,改编成现代的感觉就很狗血,女傻男渣。第一幕就是男女主角的相识相爱,以及Hades和他老婆的一些基本介绍,以女主进了冥府为终点。第二幕男主去冥府救女主,他的歌声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了Hades,Hades和自己的老婆也和好了。拯救阶段,本来就是一个很反人类的设定,还增加了一个还一起救工友的内容,我后面一直在想的是男主回头这些工友怎么办。关于这个设定也可以讨论一下,是一种对真爱的测试,还是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不对等的人和神之间的赌注。我很喜欢这部音乐剧最后的解读,这是一个sad ending、也是一个tragedy,但也不妨碍人们继续一直重复这个故事,当一切都回到开始的剧情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也很美好。 我看的这次演出的男主唱的也太烂了,特别是高音的地方,很部协调。一开始的时候有一组群演和他一起唱感觉就是为了帮他铺底打掩护。回来听原卡,果然还是原卡的高音和中音比较和谐统一。歌曲和舞台都很棒,一开始舞台很紧凑,主人公、群演、三女神、乐队等等都在舞台上,后面没想到这个舞台还分好多区域可以升降(到Hadestown)、旋转、甚至往外退有探路的感觉。五个群演里面有一个很抢眼,有一只手,好厉害。 Hades说“We build a wall to keep us free”,这是真的神话剧情,还是在讽刺? 男主也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他说toast to the world we dream of and the one we live in。斩钉截铁地区别现在所在的世界并不是想要的世界,同时表达想要追求美好的世界,又不失风度地给现在所在的世界一点督促。 Tag: Anaïs Mitchell, Musical, 最后一如既往打个我自己的分 🌟🌟🌟🌟🌟 An Enemy of the People 🌟🌟🌟🌟🌟 NT Live: Vanya 🌟🌟🌟🌟 The Hills of California 🌟🌟🌟✨ Hadestown 🌟🌟🌟 Standing at the […]

西游韦安地 Standing at the Sky’s Edge

Standing at the Sky’s Edge 2024.2.14 Gillian Lynne Theatre 这部音乐剧的风评很不错,歌也好听唱的也好。但是对话多到不像音乐剧,唱歌的时候就是群舞现代舞非常烦。 故事讲的是在不同年代住在同一个公寓里的三个家庭,第一代是工薪阶层夫妻,第二代移民的黑人,第三代是分手后的女同。我并不是很喜欢它的剧情:三代家庭非常没意思(让人觉得是在抄袭《Why Women Kill》;新年二死,为了巧合和煽情太恶心;第三代的女同复合直接吐了,没有男人不能活直接开倒车了。 Tag: Richard Hawley, Chris Bush, Musical,

Natasha, Pierre & The Great Comet of 1812

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 2024.1.21 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 简单记录一下: 舞台舞蹈群歌都不错。 台词全部是唱的不是很喜欢(关键唱台词的曲调不咋地),唯一不是唱的台词是皮埃尔对娜塔莎的表白,连人物的动作表情也是用唱的第三人称描述。 情节太狗血,总觉得名著还是有底子的,底子就在最后十分钟,这种意境还是蛮打动人的。 一开始的人物介绍比较痛快,那首歌挺喜欢的。 总体感觉是很美式的音乐剧,虽然有俄罗斯的歌舞的风味,但是对于人物的处理、歌曲的处理、情节的处理都很简单直接潦草。

Once (二刷)

2023.12.9 上海文化广场 二刷了。我竟然没有翻到我一刷时候写的博客,再回去翻照片才确定自己是十年前在伦敦西区看的。当时去伦敦主要是为了Doctor Who的五十周年,现在已经六十周年了,来上海巡演的这个版本还是Arthur Darvill演的,还有不看的理由吗? 开场之后,听到一首又一首的歌,又回忆起了一首又一首的歌,原来除了《Falling Slowly》还有那么多那么好听的歌。这种重温又有惊喜的感觉真好。 情节方面,我本来就蛮喜欢的。John Carney后面的几部电影我也有看,《Begin Again》一般喜欢,《Sing Street》特别喜欢喜欢到无以复加。现在回头再看《Once》的情节,我发觉自己又看懂了一些10年前没看明白的地方,感觉这个故事变得更真实更脚踏实地了。抛开情情爱爱的地方不说,情情爱爱的地方的处理非常节制又很动人是少有的不让人觉得恶心的情感线,很特别的主题是在爱尔兰这样一个关于离别/远行的地方。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几乎继续不下去的爱尔兰人,远行似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远行的人留下来的孤独的人;还有从别的国家来的异乡人在爱尔兰,也是生活在社会的底端。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也拥有同样的对音乐的热爱这种美好。这一双重对比我之前没有意识到,今天二刷音乐剧才恍然大悟。 让我恍然大悟的还有一点。我近期看剧看现场看演唱会,有一个很普遍的感受,就是在现场看的时候觉得特别幸福,觉得这些艺术的滋养很美好也很有能量,看完以后马上有一种圣人模式觉得无法将这些美好带到我自己的生活之中,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配。今天看《Once》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剧中的人物的生活也很贫乏的,但是贫乏之下还是可以美好的,只要有踏踏实实认真生活的底子在。这可能也是这个标题的第二层意思。看音乐剧的时候,我觉得最感动的地方是最后乐器店老板把钢琴送给女主的时候。我对电影记忆最深刻的,是结束的时候,一个长镜头从女主的家的窗户慢慢拉远,窗外有微风和翩翩落叶,窗内传出来阵阵钢琴的声音。美好如此简单。

兔秋戏剧挑战月 一些Mary Poppins

Mary Poppins2020.10.21 可爱的夫妻,唱歌比较重要,什么都要等到唱完歌才能讲话。特效也好高级啊。 好disney: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 情节一点不熟悉,但是又觉得小时候看过,唯一的记忆点是准点敲钟。虽然知道很理想化,甚至有点可怜,但还是很感动。还有女权意识。好好的仙女,不喧宾夺主。 Tag: Robert Stevenson, Julie Andrews, Dick Van Dyke, Mary Poppins Returns2023.10.22 小孩一代隔一代,更glooomy的设定,画面是灰色的。 Tag: Rob Marshall, Emily Blunt, Lin-Manuel Miranda, Ben Whishaw, Emily Mortimer, Black Mary Poppins2023.10.23 标题只是借一借,情节完全没关系。 看的是日文版的音乐剧,第一首歌就感觉是韩国的,中国也演过叫《水曜日》。 小儿子声音好听 Tag: musical,

兔秋戏剧挑战月 一些俄文学改编音乐剧

卡拉马佐夫2023.10.16 俄版音乐剧,比较传统的音乐剧,没有花哨的舞台灯光设计,歌曲也中规中矩。 Tag: 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2023.10.17 制作明显有钱了很多,舞台搭建,还可以溜冰。 一个角度是男女的对比,如果是一个男的婚外情,第一他也不一定那么勇敢真的抛弃放弃那么多,第二他似乎也不会被如此鄙视,而如果是女性的话就被社会排挤了。这么说来,是因为对第三者太刻薄,还是对女性太刻薄了呢?丈夫宣布安娜死亡这件事情,男女倒换的话,可行吗?可能吗?如果可行可能说明什么? 安娜大女主,可怜的地方不是爱上渣男,爱上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爱上渣男以后社会对这种行为的零容忍,是社会的封建落后。 Tag: 托尔斯泰, 大师与玛格丽特2023.10.18 我完全不记得小说的情节了。 大师和耶稣是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洞察真相的人。 玛格丽特选择的是让弗里达得愿(为什呢首先唯一不是大师?弗里达那么痛苦自责说明她是好人)。 懦弱是人类最大的缺陷。 撒旦扮相很飒,舞台设计很用心,舞台动作也有深意,最后大师和玛格丽特手牵手无数人从他们中间走过冲散他们的牵手,直到撒旦最后走来,这个撒旦的心思到底是啥呀? Tag: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兔秋戏剧挑战月 一些音乐剧

Oklahoma!2023.10.9 很重的南方口音,蛮可爱的,土土的。 唱腔有一点古典,曲调蛮好听的。 故事讲的是穷人,穷人的烦恼为什么总感觉要比有钱人的美好呢?还是可怜呢? 两个男的拍卖午餐篮子,如何评价呢,很恶心、但是在当时很伟大? Tag: Richard Rodgers, Oscar Hammerstein II, South Pacific2023.10.10 对白好多啊,几乎不像音乐剧了。好像主创算是黄金组合,歌倒也不难听。 剧情蛮无聊的,战时的某个属地。 不是说女主胖,真的是怀孕了吧 女主是racist?男二和女主是一样的,他的自辨是you’ve got to be carefully taught。这部戏里的女主的歧视蛮有时代特征的,她是“你不歧视,我不能和你好”,男主是“你歧视,我也和你好”,现在是“你歧视,我不能和你好”,是谁变狭隘了呢?从这个角度,我们看他们就像他们看土著,就像未来的人们看我们。 Tag: Richard Rodgers, Oscar Hammerstein II, Heathers2023.10.11 音乐现代化少年化很多。 情节蛮硬核的,从青春喜剧变成暗黑杀人了。死掉的bully都变成正能量icon了。女主还是蛮厉害的,会say no。情节蛮炸裂的,死得痛快,男主的动作也很大,突然反转正面大圆满结局扣一分。 Tag: Laurence O’Keefe, Kevin Murphy, Alisa Davidson, Simon Gordon, Funny Girl2023.10.12 歌曲熟悉好听,情节比较老,主角演技不错动感情、唱功可以但也可以再加强一点。 熟悉的歌曲有不少,我都是从《Glee》听来的,比如people , rain on my parade Tag: Jule Styne, Bob Merrill, Fanny Brice, […]

人间失格(音乐剧)(二刷)

2023.8.13 上海大剧院 半年之内竟然来二刷了,上次看的是飞太宰,这次看的是飞叶藏。飞太宰的时候,感觉白演叶藏刚刚好,有一种天然的呆呆的少年感。这次飞叶藏,可以明显感受到白有点撑不起来太宰这个世界的操控者的角色,而反观刘令飞的叶藏从一开口就是和他演太宰是非常不一样的。说的好听是刘令飞有非常专业非常强的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同的角色可以唱出来不同的味道,但是缺点是反而让知道真相的观众有一点难以代入,就是觉得他是演的。是演的很好,但是是演的。 第一次听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东京百景》,看完之后还去网易云音乐听了好几遍。这次《东京百景》依然好听(唱的好像没有上一次好了,声音忽大忽小的),但是其他的歌曲我好像get到了更多好听的。《东京百景》前的一个小插曲是叶藏穿上外套拿起行囊要去东京,刘令飞外套穿了好几分钟都穿不上,因为袖子反了,我差点以为他不穿了,他还把衣服正过来把袖子抽正再穿。大家都笑了,果然是现场配乐,不怕拉下这点时间。 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蛮感动的。《人间失格》本身的故事苦难有点过于惨烈,好像有一点年代感会有隔阂。但是这部音乐剧另一个厉害的地方在于剧情,是作者和作者笔下人物的交互,一开始是作者创作出来的,一会又是笔下的人物反抗独立还成功了,最后是两个人的和解。这部分很meta也很现代,把作者自己和笔下人物投射在一起虽然并不是什么首创,但是有一种人类想要寻找自我救赎自我的感觉、有努力有无助,几乎有一点我不配的美好的感觉了。

西游韦安地 Six

Six 2023.6.23 Vaudeville Theatre 看之前只知道这部音乐剧还蛮火的,大概知道故事讲的是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六个老婆,而且是一个一个多小时就结束的没那么长的音乐剧,觉得蛮好的。现场的效果还是比较强的。首先卡司是全女组合,六名演员每个人都是power diva的水平,乐队也都是女性,而且乐队也直接在台上表演。观众席里也都是女性居多。歌曲一开始觉得有点corny,后面觉得歌还是好听的,回家路上就还是听原声了。故事的开始是大家争夺第一名,每个人插科打诨讲一点经历,然后一人一首主题曲,最后发现不能这么比较,大家一起很开心地合唱。看完至少还记住了历史考点,还有旋律的那种,虽然可能是英国人的基础知识: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 Tag: Toby Marlow, Lucy Moss, Musical,

西游韦安地 Hamilton(三刷)

Hamilton 2023.6.22 Victoria Palace Theatre 疫情前正好赶上最后的出国机会是在伦敦西区看戏,我甚至还记得是在伦敦的时候在豆瓣上第一次刷到的关于武汉的疫情消息。三年半之后再回到西区,第一个看的是第三刷的《Hamilton》。现场看是第三刷,看视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疫情以来每次我在国内坐飞机都是在看视频版的《Hamilton》,太好看了。 这次的卡司的名字我没有记下来,但是我一些不同的感受。首先,更多的是说唱没有曲调了,说唱感觉更简单一点,不够在说唱中还含有曲调更厉害。主角Burr上半场在唱给孩子的那首歌的时候嗓子有点沙哑了(不是因为感动),我都有点嫌弃了,结果下半场唱的很好还是给自己正名了。Hamilton一上来干我的感觉就蛮不一样的,唱的很温柔蛮有感情的。不知道我是不是被原唱中毒了,现场演出的唱法、俏皮话的说法有一点不一样就觉得有点怪怪的,比如Eliza说“I’ll leave you to it”的重音感觉就很不同,King George变的花样最多、更俏皮活泼了倒却也不违和。在我后排的观众好像真的是第一次看,每一个剧情转折点都震惊不断发出各种惊叹的声音,这说明剧情安排的很好。还有那几首我平时习惯快进跳过的歌,现场没办法快进,但听起来也很好听。 Tag: Lin-Manuel Miranda, Musical,

Roméo et Juliette (二刷)

2023.6.11 上海文化广场 疫情放开后的演出市场报复性反弹,真的是一票难求。开票前还在讨论要买什么颜色的阵营,结果点进去根本就是秒没,买也买不到,最后还是朋友在闲鱼上收到的。如此火爆算是可以理解?因为这是放开后上海的第一场国外的音乐剧,还是那么经典的法罗朱,还是原卡来表演的。想一想这部音乐剧号称是20周年了,那这些原卡也已经是40多岁了,真的有点感慨。 看演出之前我打开专辑想在重温一下,一打开就关不掉了,怎么好多歌都那么好听,有点停不下来了的感觉。到了现场看演出,还是在不断地赞叹这些歌怎么那么好听啊。但是到了现场才意识到/回想起来,文广的音响效果有多差。再加上这次的座位是在两侧的包厢的,视角就不谈了,大音响直接对着轰,真的体验很差。歌曲是好听,不得不说还是有一点年代感的,很经典但是感觉又很俗,但是好听就可以了我很满足了。 这次是我第二次现场看演出,第一次的时候记忆就是眼花缭乱看也看不过来,这次的最大感受出了好多歌曲好听之外,稍微多留意了一些专属角色的歌曲,感觉每个角色都有反思(这本来就是音乐剧的特色之一吧)。而且最后的大反思也很厉害,就是可以从罗密欧和朱丽叶之死想到的是大家每个人的罪行就是让这种事情发生。一对鸳鸯情侣之死带来了帮派的痛定思痛和城市的和平,好像莎士比亚的原著并没有提到。 回家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回听专辑,是一个现场的专辑,里面还有一些场上场下的互动。感觉有点过于美好承受不住了,那个黄金年代的美好,不敢企及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音乐剧)

2023.4.16 上海大剧院 为了陪最近迷恋刘令飞的朋友去看的,这是本轮演出的最后一场,刘令飞昨天还在武汉演《人间失格》,今天就回来演伊万了。 知道是韩国音乐剧引进的,我真的有点不敢看啊,这些韩国音乐剧使用IP的套路是有噱头但是我觉得还是差口气啊。两个小时的内容想要呈现那么厚的小说的内容太不容易了,难怪整场剧情变成了悬疑探案——是谁杀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爸爸?虽然结尾的时候不断地重复强调,重要的不是谁杀的人,是谁/为什么有这个杀心,但是情节导向安排根本不是这个出发点啊。《宗教大法官》在开始的20分钟就出现了,我惊呆了,而且太虎头蛇尾了。 歌也不是没有一首好听的,只是歌词根本听不清听不懂啊。有两首感觉比较好听动人的,其中的情愫也是很小气的,一点没有战斗民族的风格。

人间失格(音乐剧)

2023.3.4 上海保利大剧院 看这部音乐剧之前我还蛮抵触的,把期待值降到了最低,看着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招牌,两位主演感觉又是主打流量的,又是在超级远(虽然号称很好看的)嘉定的保利大剧院。结果在各方面都远超了我的预期,相当不错。 舞台和舞蹈的设定我都觉得蛮好的,人脸和手掌的设计元素程度略大于实用性,可能主要为了卖周边吧,配套歌曲的舞蹈也有。 歌蛮好听的,但是我感觉记忆度不是很强,至少我之前零接触现场听了一遍是记不住的。其中我最喜欢、记忆最深、一听就感觉一亮的是那首男主初到东京的歌。 双男主搭配两位男主角。我看的场次是刘令飞演太宰治,戏份较少,唱的蛮好的;白举纲演的叶藏,可能是为了展示角色呆呆的特质,有点压低了唱,然而唱到比较激动的地方就有违和感。 最让我惊喜的是情节的安排,本来太宰治的故事就是太宰治的故事,太宰治笔下的故事就是太宰治笔下的故事,但是这部作品比较大胆地提纲挈领想把太宰治作为文学家的人生和他笔下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在看之前,我就在问,这部音乐剧的编剧是谁,并不是说太宰治的生平众人皆知就可以很好有机地呈现在舞台上的。在第一幕结束的时候,看到叶藏得知自己是被创造出来的人物,面对太宰治即将把自己写死的决定,突然决定要反抗、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我感觉蛮激动的也挺惊喜的。一下子好像穿越到了《红衫》,但是这边是更严肃的人文背景,我很期待第二幕会如何反转。 太宰治和叶藏的人生的重点就是自杀的话,如果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结果不用死,那自杀岂不是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可笑了?那不就是在自己打自己耳光了?如果叶藏通过努力,改变了身边的人对他的歧视,或者改变自己使得自己不受歧视的影响,活了下来,那把叶藏这个人物创造出来的太宰治还好意思自杀吗?所以最后的第二幕的结局是叶藏认死,我觉得总算是没有拉垮整个中心思想。最后突然两个人说要再去死,并且是去看一场花火,挺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