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Henrik Ibsen

演艺大世界2024国际戏剧邀请展

突然发现今年前缀名字不是中国大戏院了,是不是弱化剧院本身,变成强大的组织了。这个组织经常有公益票的,我还蛮喜欢的。但是今年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剧目真正所谓的国际邀请也太少了吧,后面也实在没什么好看的了,我就看了这两部就直接写了吧。 Les Fourberies de Scapin 司卡班的诡计 2024.9.20 中国大戏院 这次可以把法国喜剧院请来中国演出蛮厉害的,虽然是莫里哀的剧,但是这个剧目真的是一言难尽。我找到我自己在2022年看的也是法喜演出版本的《Les Fourberies de Scapin》的视频的观后感,只有三个字“一般性”。这次看了现场版的,评价不变。 可能是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喜剧吧,有很多很夸张幼稚的动作的笑料,还有叫作弄的口技桥段还邀请现场观众一起来,我实在喜欢不起来。从两个角度看都有点像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之类的喜剧。故事讲的是两个公子哥不想受约于家族的相亲安排自己认识了相好的恋人,于是拜托司卡班去从公子哥的封建吝啬的两位父亲那里欺诈一笔现金,最后发现两个公子哥的恋人是对方的妹妹、互相成为亲家了。这个情节真的很俗,但是我看宣传的时候可以拔很高,说是体现底层劳动人民对待资产阶级的智慧什么的。还有一个是语言真的是剧作家创作的语言,都不是日常人讲的话(可能不是现代人讲的话)。另,现场好多老外观众,疫情之后很久没有在上海看到这个密度的外国人了。 Tag: Molière, Comédie-Française, 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 A Doll’s House, Part 2 2024.9.25 中国大戏院 很难想象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几百年前的作品,真的很厉害。最近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我没有看过,但是听朋友说剧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是蛮好奇主人公Nora离开做了一些什么,这部续集是美国剧作家Lucas Hnath在2017年写的,说的是15年后Nora回来了。我来总结一下剧情,以及故事的讨论点和冲突点。这部话剧先不说观点,这样的讨论还是挺有意思挺有意义的。 首先,Nora在离开的日子里写书,写了一本以自己经历为蓝本的书,宣扬婚姻之恶。不少追随者因此离婚,其中一位的老公很生气,誓言揭穿Nora自己其实没有离婚之事,Nora就是回来想要离婚的。Nora说法律设定是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要证明男方做出的伤害,男方会因此身败名裂,所以她要求老公提离婚,因为男方不需要什么就可以提。 我对《玩偶之家》中的Nora出走的理解,并不是婚姻之恶,而是不平等和不自由之恶。两者都是父权极权的结果,但是婚姻这个制度规则的不美好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不美好是两件事情。我觉得Nora转为攻击婚姻本身,有一点偏差了。在舞台上Nora发表相关言论和论证的时候,还把台下一位男性观众请上台做道具,有一种mansplaining的感觉。 然后Nora和三个人对话,经历了三种关于她的出走的挑战。 首先是女佣,照顾Nora出走后留下的小孩,牺牲了她自己的健康和自己的家庭小孩。Nora说女佣也可以出走啊,女佣说她没这个条件。 然后是Nora已经成年的女儿,女儿说她从小缺失母亲,现在就特别向往婚姻,想要被牵制被束缚被拥有。虽然我也很难理解和信服《小王子》里的“驯养”的情感,有时觉得这种情感很美好(愿意心甘情愿地放弃自我、和对方的羁绊)、有时觉得这种行为懦弱病态,但我感觉想结婚的人结婚不想结婚的人就不结婚,问题不在是不是相信婚姻,而是是不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这种权利也正呼应了Nora遇到的女佣的挑战,需要有一个公平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什么胁迫之下或者某种条件之下的自由选择的权利,那就不是真正的选择自由了。 最后是和Nora老公的互动,分两段来讲。前半段说老公读了Nora的书,看到自己在书里面不堪的样子,想要重新做人,于是去民政局办了离婚证明来给Nora。Nora说“谢谢你,我不要”,因为老公的行为不是为了她,只是他自己想留一个好名声,而她的书是为她自己而写和老公无关。看到这里我蛮震惊的,这个Nora真的作的有点病,既然一切都是关于你自己,为什么还要一直去批判老公,他怎么做怎么错呢。后半段,男女双方撕扯之后,突然把酒言欢掏心掏肺了,这段太奇怪了。 最后Nora还是出走了,说要面对一切挑战,相信人世会有改变。她老公觉得这辈子不一定看得到,我也这么想。 Tag: Henrik Ibsen, Lucas Hnath, 周可, 卢靖姗, 

西游韦安地 An Enemy of the People

An Enemy of the People 2024.2.14 The Duke of York’s Theatre 我还记得疫情期间海外有一大波在线资源,当时看了德国邵宾纳放出的资源Ostermeier版本的《人民公敌》,简直一下子把我震惊到了。一个那么古早的故事,竟然那么贴近现实,故事的改编可以如此地贴近现实,又那么多重反转且层层有道理。真的太好看了。 这次来英国西区看的第一部戏(也是最贵的一部戏),依旧是Thomas Ostermeier导演的,由Matt Smith主演的版本(当然在台词中也玩了一些Doctor和exterminate的梗)。还是好看到起飞! 先说说我能辨认出来的这个版本改编的地方:有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剧中会唱歌,转场间隔除了音乐之外还有舞台上的涂鸦像是标注一样,还有就是女主的爸爸会带着真狗上台入场。 男主发表演讲是全剧的一个高潮,把整部剧的主题进一步拉高了。他说这个整个社会的污染,不是经济有危机,经济就是那个危机。资本家很有钱,点名马斯克说了他一些坏话,劳苦大众却连最基本的保险都是问题等等。 然后就是和现场观众互动的环节。我之前看的德语版视频在现场和观众对话的时候没有字幕,这次西区的版本也有一样的桥段,会现场让大家举手表决站在谁的那边,并且还有开放递麦让观众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我开眼界了,我非常惊讶于主动表达的观众很多,而且真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也都很有道理。 最后的反转是女主的爸爸趁着新闻发布会的丑闻低价买入了股票,让男女主这对夫妻陷入了人生怀疑,全剧停在这个意味深长的无言对视+背景音乐中。这一开放结局也意味着一种再次反转的可能性?我想到正好那个时候看到的Wework相关新闻,当年被高价请下台的创始人,最近趁Wework股价跌倒谷底的时候又在大量买入,可能重拾控制权。Wework的理念文化都很美好很超前,但并不是一个盈利的模式,现在反而正因为它的不盈利可以让其最原始的理念可能重新回归? 看完这部剧一路都很兴奋。我最大的疑惑是,看到在现场绝大多数的人在投票的时候都站在了男主的一边,那为什么男主还是会成为人民公敌呢?Aileen说,这部话剧的存在本身是对它所推崇的理念的背叛。为什么这个反资本主义的故事,要被大明星主演并以高价的票价出售呢?想看这部话剧的人,自然已经能够判断男主不是人民公敌了;看得起这部话剧的人,根本也不在需要被拯救的阶级中。 Tag: Thomas Ostermeier, Henrik Ibsen, Matt Smith, Jessica Brown Findlay,

牛春戏剧挑战月 Lessingtage 2021 Digital

延续去年的挑战,今年元月也要每天看一部戏。从Thalia Theater的Lessingtage 2021 Digital开始,今年一月下旬的时候推出了一系列的线上戏剧的播出,也是每天一部,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阵容相当强大,而且全部有英文字幕。要是在那个时候每天熬夜看播出太辛苦了,而且网络也不一定通畅,在这里特别感谢b站上的好心人patiny的资源分享。一共11部作品,柏林布莱希剧团版本的《高加索灰阑记》2019年我在乌镇戏剧节看过现场,还有一部很短的《Una》我没看,其他九部我都看了。最喜欢皮兰德娄的《Right You Are》和开幕大戏Christopher Rüping的《Paradise》,最难看的是《The Sky is not a Backdrop》和俄罗斯版本的《The Idiot》强烈建议避雷。 Paradise2021.2.12年初一 好像只有这一部是现场直播的,其他都是以前的演出影像播出。直播开头的时候,有导演导言,Christopher Rüping说疫情期间只能通过这样的形式直播,但是这种直播取决于他现场实时的镜头切换,只是“one version of the show”,肯定和观众现场自主选择看戏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而且这部戏好像在坐一辆慢轨火车,请观众给予它一定的时间慢慢观看。 车站工作人员好像主持人一样,欢迎看戏的人。有两个演员站在车厢的外面,自言自语不敢进去,然后开始慢慢读火车车厢上的字来讲故事。现场比较特殊的一个表现方式是读文字,把文字打在火车车厢上,或是打到身体上。 第一站河南郑州,讲的是郑州的小村庄已经被外来的资本家剥削到污染很严重了,机缘巧合这对夫妻可以移民到意大利,却发现在意大利他们所面临的是一样的生活。 我的第一想法是,能移民已经是蛋糕上的奶油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点老式。好看的地方是,主人公夫妻两个人,两个人的态度还不一样,一个时觉得有希望一步一步来但同时又困惑迟疑似乎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另一个一直抱怨否定。还有一个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从哪个角度反思,这部欧洲人制作欧洲人演出的戏肯定是从资本家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而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人来看就很容易代入被剥削者,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值得我们的获得。 第二站被困巴格达酒店的战地记者,发飙到底是因为不能报道,还是对想看战地报道猎奇的读者生气?还是导致战争的就是这些猎奇的人? 第三站巴西,对着空白的ppt讲土著、自然在被开发时候的样子,最后停在了一张真正有画面的一页,是土著被当奴隶的照片,讲述者仓皇而逃,另外有一个好像堂吉诃德的宇航员来。 第四站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矛盾,普通家庭也是资本主义的受害者?绝望自焚。最后的故事首尾呼应,不敢进去。 Tag: Thomas Köck, Christopher Rüping, Antigone in Molenbeek / Tiresias2021.2.13年初二 买一送一,一台戏两个故事,都是改编自传说故事。一部蛮好看的,一部非常难看。 第一个是安提戈涅,故事的设定变成了生活在比利时Molenbeek小镇的女主Nouria是一个法律专业的学生,她的一个哥哥参加了ISIS死在了恐怖袭击的行动,然后国家不让她去认领尸体,Nouria不得不非法闯入停尸房偷尸体。 我觉得这一部的改编超好的。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安提戈涅的故事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这样的情节只存在古代,现在不会发生。看古典的作品就好像是在看外星科幻,是和我们现代完全不同的设定而已。而这个Nouria的故事竟然可以如此和安提戈涅的相似,改编到现在还合理,意义是我们人类有一些恒定的价值吧。舅舅Creon的角色变成了代表国家意志处处拒绝安提戈涅的警察,再加入了脸书上的骚扰辱骂的信息,女主带进停尸房的自拍杆的现代的元素。女主在讲故事的时候,手势很多,像在跳孔雀舞一样。 第二个Tiresias改编自神话故事,少年上学路上看到两条蛇搞,就变成女人了。又做男人又做女人,后面的这些故事和现代改编有什么关系? Tag: Sophocles, Stefan Hertmans, Kate Tempest, Guy Cassiers, The IdiotIdioten2021.2.14年初三 这次有两个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的演出,这个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剧院的,另一个是俄罗斯本土的。 这个瑞典版本的比后面俄罗斯的好看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胜在把故事讲的比较清楚。多年前我曾经尝试读过《白痴》的小说,读了大概三分之一就放弃了,现在什么情节也想不起来了。现在再看,至少多少看明白一些情节,白痴掺乎到了一个有比较复杂的关系的家庭中,和一个关键女性结婚了。白痴的各种老实付出,结果却被人欺负。 记下一些比较印象深刻的地方:拿着塑料袋走来走去的白痴;轮流说自己做的最糟糕的事情,白痴来说了一个感人的事情;女主循环好几遍说了自己被家暴的事情,我以为视频卡带了;白痴送钱给一个人,旁边所有人来问他讨钱,他把衣服都脱光了,最后癫痫了;最后突然由移民的口吻讲了很多关于现代的政治化的问题,原卡家族人员除了白痴全都隐去了,这样的现代化改编的意义凸显有点突然和粗糙。 Tag: 陀思妥耶夫斯基, […]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邵宾纳几部

疫情期间线上播放大家各显神通,最突出的就是德国的资源了,真的是数量质量全面碾压其他国家的,不会德语真的吃亏啊。邵宾纳也是,资源每天上,但是都是中国时间半夜三更而且经常没有字幕。好在有好心人,所以还是可以顺利看到一些。 LENIN 列宁 2020.5.1 看了《La Reprise》种草Milo Rau就来看这部,是以列宁为主人公,同样也是有一个现场拍摄投影的大屏幕和现场的表演。这部简直是不用喊卡一步到位的电影镜头了,有的时候还有黑白做旧的效果。在舞台上拍电影,算是戏剧的创新还是堕落? 回到剧作本身,最出挑的当然就是年轻女演员扮演的老弱病残的列宁(虽然后半部分有化老妆),而所有其他的角色都是感觉一眼可以看出来角色身份,对应的年龄性别打扮。 看的过程中我记下来一些点,但是现在有点想不起了。 用列宁自己的话说他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为啥还要偶像化他? 有提到的梗:春之觉醒、朝硬币射、斯大林吻别列宁; the powerful kill for power, why powerless也要kill? 列宁最后还是坚持对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抨击,共产主义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是也有没道理的地方,资本主义也是。 最后列宁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家的下场都很惨(因为列宁在带来新的理念的同时滋生了斯大林。) tag: Schaubühne, Milo Rau,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玛利亚的婚后生活 2020.5.2 这是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话剧,讲的是女主沉浮于人间、和几个男性角色周旋的故事。旁白超多的,在读剧本。 我觉得这部剧是在讲女性的“选择”,或者说女性的(有限的)“选择”。大概一年前,我在纠结“笑贫不笑娼”到底哪个更高贵的事情。现在来看Maria的选择,有的是出自她内心的追求,有的是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她可以想到的可以改善生存条件的方法,有的是两者之间的妥协。给人们多一点选择和出路的可能性,如果这种选择是不美好的,那是不是也不是好事呢?比如禁止童工反而是降低了某些穷苦地区的生活收入和水平,再比如最近蛮多讨论的代孕合法化是不是在为侵犯女性权益铺路呢?我还没想清楚。 tag: Schaubühne,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Thomas Ostermeier, Orlando 奥兰多 2020.5.8 改编自沃尔夫的同名小说,讲的是主人公一开始是男的得到女性各种青睐,然后突然之间变成了女的,生活到现代。 全程旁白占比很多,也是在拍电影,但是拍的舞台几乎不能看,因为工作人员太多、闲杂的演员在旁边、转场也太明显,还有偶尔的现成的素材(大自然、小狗)。不讲德语的时候,在大屏幕上还会放字幕。印象比较深的一个镜头蛮搞笑的,是画上胡渣的Orlando和戴金色长假发有真胡渣的对象。 故事本身,其实是在讲荒淫无度的生活间隙对诗歌文艺的追求?还是关于性别和女性主义?没看懂。 tag: Schaubühne, Virginia Woolf, Katie Mitchell, An Enemy of […]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Cycle Henrik Ibsen

Une maison de poupée 2020.4.13 我对易卜生种草是从去年看的上话版的《玩偶之家》开始,那么久远的作品能够如此精准地直击当代依旧存在的问题,简直是预言家。法国Odéon剧院官网的Théâtre et canapé系列,继Cycle Molière之后,最近又推出了Cycle Henrik Ibsen,也都是Stéphane Braunschweig导演的四部作品,首当其冲的就是这部《玩偶之家》。 Stéphane Braunschweig这个版本的女主没那么精致,从外表来看没那么像玩偶,甚至有点粗俗满口beaucoup beaucoup 的钱,但这也说明精致不是玩偶的必要条件。女主失望的三个阶段,一开始最害怕的是欠款的秘密暴露,然后是看到男主的反应,最后把女主压倒的稻草是男主知道没事后的反应。 最后女主的抉择太帅了,再次表白易卜生,反问女主是如何做到如此瞬间顿悟和整理行李的。开心和幸福是两码事,我们有像女主那样追求幸福的勇气吗?为什么觉醒就是要妻离子散呢,为什么完美的家庭和自我的追求永远是矛盾的呢? 这次我还想把这个主题再往边缘推进一步。《玩偶之家》里的女主,其实不仅是男方的玩偶,更是扭曲的社会观念的玩偶。如果是这么理解的话,完全也可以衍生到男玩偶男。性别倒换的话,为什么我们常常默认男的就是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想得清楚明白可以活出自我的人呢?男的不是也有很多妈宝嘛,妈宝比玩偶更恐怖吧。妈宝和玩偶有一个微妙的区别,后者没有活出自我是受人控制的,而前者是一种主动的依赖,难道活得浑浑噩噩的人不需要离婚也能活出自我?再回到这部《玩偶之家》来看的话,深究名字,并不是“一个玩偶的家”而是“一家的玩偶”,有没有可能老公也是玩偶呢?毕竟是女主把老公manipulate玩得团团转,借钱也好、介绍工作、选裙子,一切都弄的好像是自己无法胜任以满足丈夫的虚荣心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样解读,是不是更恐怖了? Tag: Henrik Ibsen, Stéphane Braunschweig, Théâtre national de la Colline, Brand 2020.4.14 讲的是一个牧师的故事。四小时的宗教伦理大戏,看了两个小时实在看不下去了。 所谓的看,其实可以简化为听,因为几乎没有什么舞台上的呈现,全部是某一个人在长篇大论地讲话。 Tag: Henrik Ibsen, Stéphane Braunschweig, Théâtre national de Strasbourg, Le Canard sauvage 2020.4.15 故事讲的是有一家生活德有点窘困的家庭和一家有钱人家,两家交道打得很久远。先是穷人家的爸爸很久以前替有钱人家的爸爸背过锅,然后有钱人家的爸爸经常“照顾”穷人家。有钱人家的爸爸把自己的女佣玩弄了(怀孕)之后,嫁给了穷人家的儿子,女佣生下了一个女儿。对此,穷人家的儿子一无所知,而多年后有钱人家的儿子突然得知了真相,愤然离开家来到了这个穷人家。穷人家的女儿喜欢野鸭,意外得知了家族和自己身世的真相,非常自责最后死了。 看到结尾是一个悲剧,但是其实前面气氛还没那么压抑。穷人家虽然穷,但是那家人真的很好的,特别是一家三口在一个沙发上,爸爸弹电子琴那段太甜了。还有不少搞笑的成分,在于男主的傻/呆萌,事后反应更像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小孩(老婆还帮他整理行李?!)。最后的情节有点狗血,女儿的反应也太大了。男主不愿意接受女儿是因为老婆说谎,还是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还是只是自己也没想清楚。有钱人的儿子也太空了,他追求的是一种真却是非人性的,只有他还觉得孩子没有白死,自己做的是对的,怎么解? 真相揭露后整个舞台倾斜了至少有45度,演员都快站不住了。这里舞台的倾斜和上话版的《玩偶之家》好像啊。野鸭的意象我不是很能理解。女儿为了证明自己对爸爸的爱,可以牺牲最珍贵的,结果去杀野鸭误杀了自己还是自杀(这点到蛮像爸爸的)。 全套同样的卡司,熟悉的演员,《玩偶之家》里的女主扮演这部里嫁给穷人家儿子的女佣,Claude Duparfait肯定是Stéphane Braunschweig的大爱将吧,扮演有钱人家的儿子。 Tag: Henrik Ibsen, Stéphane […]

鼠春戏剧挑战月 Ghosts

Ghosts 2020.2.6 年十三 Almeida Theatre在2013年上演的易卜生(Henrik Ibsen)的《群鬼》。故事讲的是丧偶多年的女主建了一个孤儿院,牧师来她家处理文件;而多年前女主因为丈夫多次对她不忠且行为低劣而逃走去投奔过年轻时候的牧师,最后被牧师劝了回家;回到家以后女主的丈夫还是死性不改,女主一个人挑下了家庭生意的重担,把独子送到国外不被污染;现在独子也回来了,喜欢上了家里的女佣(后来现在女佣是自己的妹妹),然后向母亲坦白自己得了父亲留下的遗传病;最后孤儿院着火,儿子发病,女主只好去解救他于痛苦。 易卜生未免也走在太前面了吧。剧里面,牧师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张口闭口duty,要所有的人都遵循最保守的生活方式,自己却只是道听途说而不是自己去探究平民的真相。也是牧师说,孤儿院就不要上保险了,因为给孤儿院上保险是在表明对上帝没有信心。相对之下,女主是一个独立思考的很厉害的人物,不仅是通过艰苦的生活而且接触各种先进的资讯和思潮,得出了很多正确先进的人生道理。但是为什么就是觉醒的人反而是最悲剧最痛苦的呢? 很难不把这么一个古老的故事和现在的疫情结合在一起。 第一个点是关于醒着的人本身的,醒着的人觉得痛苦所以就该去睡觉吗?昨天看到新闻里说,大家看疫情新闻控制在40%以内,否则看多了会抑郁难受。我觉得这样的新闻太讽刺了,首先它默认了大家看疫情新闻会难受、发生的或是坏或是蠢的丑陋的事情太多了,其次它让大家多转移注意力,眼不见就为净了吗? 这就关联到了第二点是如果对待醒着的人。《群鬼》中的鬼是谁?女主身上发生了那么多悲惨的事情是因为她醒着吗?绝对不是!是那些类似于她的丈夫和牧师那种人,以前在活着的时候不做好事(还封锁真相、教条训斥、限制自由)播下了种子,在死了以后还幻化成鬼魂来给无辜的人的命运开花结果。会开出丑花结出恶果,是因为之前无辜的人就算醒着也被压抑控制着,整个社会不自由不开化的制度决定了醒着的人的命运。 昨天晚上爆出来的李文亮医生的死讯,今天早上又看到被鞭尸抢救的新闻。他是在最早的时候把疫情爆出来,反而被打成造谣,还被“请”进去用指纹按压“能、明白”的人之一。如何善待一个醒着的人,就是自己也醒过来,并且创造一个醒着的人不被欺负的环境。我之前最担心的是这次疫情会像911一样,最后变成强压势力起头的一张牌,继续给所有人喂安眠药成为行尸走肉。希望我的担心不要成真。 最后说一下我看的这场录像,我觉得编演都很赞,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讲了冲突矛盾那么多的一个故事。而且我窃喜我的听力是不是进步了,没有字幕的情况下,我连那个有口音的女佣讲的话也听得懂了。 tag: Henrik Ibsen, Richard Eyre, Adam Kotz, Jack Lowden, Lesley Manville,

玩偶之家

2019.12.14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故事讲的是小家庭因为丈夫被任银行要职,日子马上要苦尽甘来了;多年前为了给丈夫养病,妻子瞒着丈夫在外面借了一笔巨款,现在债主用这个来威胁妻子要保住银行的职位;一切暴光后,丈夫的种种行径让妻子意识到自己只是被当作家中的一个玩偶便决定离开。 丈夫是隐形渣男,一开始他的情节不多,后面每一个爆点都是deal breaker:小心眼(头的确很大)、知道朋友绝症讯息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觉得坏了气氛和惋惜少了可以陪衬他的人、把妻子当成物件玩偶、口口声声要保护妻子出事了第一时间摔锅把错全扣在妻子身上等等。 其实妻子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仅是玩偶,是她借的钱救的老公。妻子的觉醒稍微有点晚,直到天崩地裂还是在害怕担心借款事件,最后觉醒的决定很智慧很有勇气。开场前我看了场刊,说女主最后的行为很劲爆甚至引发了当时社会的侧目,我不觉得这算劲爆,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再有什么劲爆也不合理了。 一百多年前的作品改编的最大困难应该是人物的价值定势和思维过程和现代有很大区别,我不怎么能够理解女主为什么那么怕借款分期付款事件、女二怎么就和借钱的渣男好上了,在这一点上这次的改编可以做的更好。易卜生厉害的地方同时也体现在这里,就是他的主旨到现在还成立并且特别当下。我觉得更厉害的是易卜生讲的“首先我是一个人”,不仅仅是女性主义,这样的玩偶关系不仅是男女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也是的,再推而广之师生之间、职场上也都是的。最近的负面社会新闻特别多,很多是关于关于两性之间的、还有校园的、996的,每一个都可以和易卜生的这部话剧所讲的东西切合。不管是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首先都是一个人,如果以角色的设定而不是一个人来对标一个人的话,就是有问题的。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那么愚昧。 最后说说这次的布景设计,蛮用心的但是质量有点差: 就算可能是为了后面地板可以升起来,地板走路声音也太响了; 假苹果很low; 椅子也是牵到好多次衣服; 下雪了,不是通过看到雪花知道的,是通过听到鼓风机知道的; 很装的地方是所有演员不下台,然后场景交替的时候穿插一些太响且不佳的音乐这些演员就在旁边做一些好像很现代但是无意义很装的舞蹈动作; 带动物头套也很装; 这次舞台的爆点是丈夫得知妻子借钱真相的时候,整个舞台升了起来,天崩地裂。效果真的蛮抢眼的,但是重点放错了。

2018.7戏剧挑战月(失败)

现在不管是话剧还是音乐剧的现场录像的资源蛮多的,所以这个月我原本的打算是来一个戏剧挑战月,每天看一部。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才看了四部就中断了,挑战宣告失败。以后我还要再自我挑战,希望有机会成功。虽然失败,还是简单记录一下看的几部的观后感。 The Band’s Visit 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关于阿拉伯人造访以色列,错到了一个以色列了无生气的小镇,小镇上的人们点点滴滴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几乎是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也没什么可以追求的,可能就是因为乐队的那么一点关于音乐的独一无二的可以跨越民族的感情的载体,让他们多少融入到当地的人们的生活,做了一次过客,可能发生了什么,可能影响了什么,也可能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音乐民族特色很明显,可以并没有非常打动到我的又朗朗上口的歌。我看的是盗摄的版本,所以画质音质也不是最佳,可能和这个也有关系。这是今年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我只能说今年的音乐剧普遍都不强,它赶上了一个好年,要是放到去年或者前年那可能就被淹没了。唱一首歌得托尼奖的男主,以前在美剧里出现过好多次,也是那几部经常会有音乐剧演员客串的电视剧。女主原来就是《有伤风化》里的那个女主,真的还是挺有异域风情的味道的。 Hedda Gabler 我看的是NT Live的版本,这是我今年第二次看这部剧了,5月份的时候城市戏剧节日本的一个剧团来演了《海达高布乐》。 简单粗暴的把两者做比较的话 NT Live的版本感觉主人公的性格和日版的有点不一样,更放一点,但是骄纵任性的感觉是一样的。 一样有歌但是不是主人公唱的,貌似更make sense。 好像之前看日版的时候好多地方我理解错了(因为时空的错乱) 自杀的男的不是为了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而是纯粹喝醉失手; 女主manipulate了一切,她是真的在为丈夫的事业做小动作,而不是在默默感怀往日旧情; 女主自杀是因为知道一切的法官对他有威胁,而不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亏于自杀的男人。 这么一来,怎么好像变low了?就是一个爱minipulate的女人自食其果,而不是高傲的女主为自己的高傲的梦想中的生活无法达成而自尽。按照我对日版的解读,我很想却无法同情高傲的女主,现在连想都增加难度了。 Twelfth Night Some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em.” (Act II, Scene v; although Malvolio says this, he does so while reading from the letter that Maria wrote). […]

2018城市戏剧节

今年五月份的戏剧活动好多,除了重头戏静安现代戏剧谷以外,还有这个仅在黄浦剧场举办的城市戏剧节。毕竟只是在一个剧场里演的,剧目也不是很多,选了几个看,不是很好看。 海达高布乐 Hedda Gabler 2018.5.11 上海黄浦剧场 易普生的名作,讲的是傲娇的女主周旋于家庭和情人、梦想与现实之间,最终自尽。 我没有想到原来是这么狗血的剧情,不像是经典的很正派的话剧。除此之外,这次日本剧团的演出还增加了很多新的点子。比如说出场的人物从头到尾一直在舞台上,让人有点分不清哪些人是在现行场景之下的哪些人是在场景外候场的。再加上因为是全日文对话,我必须一直盯着字幕,更有点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讲话,于是分不清到底谁在这个场景之中。全部人一直在场上,也没什么布景的变化的另一个问题是,把这部剧的时空转换弄得非常混乱,我花了很久才意识到原来是倒叙来着,第一幕只不过把后面一个小高潮提前演出来。还有就是旁白的转换,有的时候有一个人物会担任旁白,一边描述某个人物的动作,而那个人物一边把这个动作做出来。这还算可以接受,但是有的时候这个旁白的担任者会突然很莫名地变成另一个人,甚至可能是做动作的这个人自己。太奇怪了,也无法理解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女主还在一直反复吟唱一首主题曲,貌似是小林武史给《后会无期》写的主题曲的日文版,我也不懂寓意何为。 关于剧情,我可以理解这是一个对自己对别人要求都很高的女主,对人生也很有追求。要求高、有追求本来都是好事,但是有这样的好的意识就自我感觉很良好而对别人很刻薄,我个人蛮讨厌这样的人的。另外,我没看懂的地方是,为什么女主那么在意情人自杀的时候是打在下腹还是胸口,这有什么区别吗? 遇见弗尔德 Meet Fred 2018.5.26 上海黄浦剧场 由三个玩偶师操控/配音的玩偶经历自己的故事,有关工作、爱情和各种人生的际遇。很真实,因为这个名叫Fred的玩偶遇到的是各种不如意和困惑,和真实的人类的生活一样。因为这个玩偶和大多数的人类一样,是一个废柴,具有完美的可替代性,他的人生也一样从来不是选择(或者以为人生是选择是太天真)。 这么来看的话,这个剧并不是一个喜剧,但是它有蛮多好笑的地方。首先,在于Fred的性格(讲话口气),太像Arthur Dent了。对于这样的性格的人,好像连他对世界、生活的抱怨都显得并不那么严肃和严重,他可以通过对人生无奈的嘲讽来转移负能量的话,对于观众来说看剧的负担也没那么重了。那么出路是什么的,对于Fred来说,是存在在这个玩偶剧场之外的外面的真实世界?还是只是最后在被放入盒子之前那么一刻可以成为宇航员的幻想? 此剧由来自卡迪夫的玩偶剧团Hijinx演出,2年前在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首演。表演形式,让我想到了之前在乌镇看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堂吉诃德》,但是好玩多了。 雅各比和雷弹头 2018.6.9 上海黄浦剧场 一个人自导自演所有角色的讲一个故事,决裂的两个好朋友,一个街头偶遇女人和猫结婚分手,另一个变身成猫去和他的朋友团聚。故事讲了两遍,一遍从雅各比的角度,第二遍从变成猫的雷弹头的角度。 算是有点小心思,舞台灯光的设计也不错,演员一个人也能把整个场子弄得不那么冷清。原著貌似是以色列很厉害的戏剧大师Hanoch Levin,现在的演出是全中文版本的,我有点分不清到底是本土化的问题还是原著的问题,我感觉实在太low了。笑话都是很俗的带点颜色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很低俗的,而且相当的(中国)北方味。接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