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COMÉDIE-FRANÇAISE

牛冬戏剧挑战月 阿维尼翁戏剧节两部

Cour d’honneur2024.11.20 Jérôme Bel在2013年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上的演出。素人一个一个描述自己在阿维尼翁戏剧节里的cour d’honneur光荣庭院看戏的经历,中间穿插一些戏剧片段的表演,这部戏本身也是在光荣庭院演的。 素人的经历我记下来一些,穿插的戏剧表演用斜体 Tag: Festival d’Avignon, Jérôme Bel, Hécube, pas Hécube2024.11.21 自从在阿那亚戏剧看了《台词和台词之间的台词》,觉得Tiago Rodrigues超厉害的。后来才意识到原来在2021年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的于佩尔版的《樱桃园》也是他导演的。Tiago Rodrigues在2024年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作品《Hécube, pas Hécube》是法喜演的,最近在电视台播出了,也有高清资源可以看了。 Hécube是特洛伊战争故事里面的(Cassandra的妈),她的孩子们也在战争中以各种角色被牺牲。本身是一部欧里庇得斯的话剧。这部Tiago Rodrigues的剧讲的是一群人在彩排演《Hécube》这部戏,有彩排的戏里的情节,也有这些演员的情节。因为要赶时间,演员们讲话像开了倍速一样。歌队不仅讲剧中剧里的歌,还讲剧里的描述。扮演Hécube的女主Nadia回味Hécube,同时也反射Nadia自己的人生(对待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女主流眼泪,是谁的眼泪?是Hécube的还是Nadia的,已经有点难以分辨了。 再后面主要讲的是女主Nadia描述自己的经历,儿子在国有机构治疗被虐待的调查。寻找更深层次的问题根源,教育方法、施暴的工作人员、还是国有企业。孩子平时只说“xx, pas xx”,呼应这部剧叫做《Hécube, pas Hécube》。Nadia后来Hécube上身。国家代表穿越眼瞎的角色。 Tiago真厉害,又变出来一个字里行间可以跳出来穿越到meta上一层的例子。 Tag: Festival d’Avignon, Tiago Rodrigues, Comédie-Française, Euripides,

演艺大世界2024国际戏剧邀请展

突然发现今年前缀名字不是中国大戏院了,是不是弱化剧院本身,变成强大的组织了。这个组织经常有公益票的,我还蛮喜欢的。但是今年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剧目真正所谓的国际邀请也太少了吧,后面也实在没什么好看的了,我就看了这两部就直接写了吧。 Les Fourberies de Scapin 司卡班的诡计 2024.9.20 中国大戏院 这次可以把法国喜剧院请来中国演出蛮厉害的,虽然是莫里哀的剧,但是这个剧目真的是一言难尽。我找到我自己在2022年看的也是法喜演出版本的《Les Fourberies de Scapin》的视频的观后感,只有三个字“一般性”。这次看了现场版的,评价不变。 可能是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喜剧吧,有很多很夸张幼稚的动作的笑料,还有叫作弄的口技桥段还邀请现场观众一起来,我实在喜欢不起来。从两个角度看都有点像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之类的喜剧。故事讲的是两个公子哥不想受约于家族的相亲安排自己认识了相好的恋人,于是拜托司卡班去从公子哥的封建吝啬的两位父亲那里欺诈一笔现金,最后发现两个公子哥的恋人是对方的妹妹、互相成为亲家了。这个情节真的很俗,但是我看宣传的时候可以拔很高,说是体现底层劳动人民对待资产阶级的智慧什么的。还有一个是语言真的是剧作家创作的语言,都不是日常人讲的话(可能不是现代人讲的话)。另,现场好多老外观众,疫情之后很久没有在上海看到这个密度的外国人了。 Tag: Molière, Comédie-Française, 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 A Doll’s House, Part 2 2024.9.25 中国大戏院 很难想象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几百年前的作品,真的很厉害。最近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我没有看过,但是听朋友说剧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是蛮好奇主人公Nora离开做了一些什么,这部续集是美国剧作家Lucas Hnath在2017年写的,说的是15年后Nora回来了。我来总结一下剧情,以及故事的讨论点和冲突点。这部话剧先不说观点,这样的讨论还是挺有意思挺有意义的。 首先,Nora在离开的日子里写书,写了一本以自己经历为蓝本的书,宣扬婚姻之恶。不少追随者因此离婚,其中一位的老公很生气,誓言揭穿Nora自己其实没有离婚之事,Nora就是回来想要离婚的。Nora说法律设定是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要证明男方做出的伤害,男方会因此身败名裂,所以她要求老公提离婚,因为男方不需要什么就可以提。 我对《玩偶之家》中的Nora出走的理解,并不是婚姻之恶,而是不平等和不自由之恶。两者都是父权极权的结果,但是婚姻这个制度规则的不美好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不美好是两件事情。我觉得Nora转为攻击婚姻本身,有一点偏差了。在舞台上Nora发表相关言论和论证的时候,还把台下一位男性观众请上台做道具,有一种mansplaining的感觉。 然后Nora和三个人对话,经历了三种关于她的出走的挑战。 首先是女佣,照顾Nora出走后留下的小孩,牺牲了她自己的健康和自己的家庭小孩。Nora说女佣也可以出走啊,女佣说她没这个条件。 然后是Nora已经成年的女儿,女儿说她从小缺失母亲,现在就特别向往婚姻,想要被牵制被束缚被拥有。虽然我也很难理解和信服《小王子》里的“驯养”的情感,有时觉得这种情感很美好(愿意心甘情愿地放弃自我、和对方的羁绊)、有时觉得这种行为懦弱病态,但我感觉想结婚的人结婚不想结婚的人就不结婚,问题不在是不是相信婚姻,而是是不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这种权利也正呼应了Nora遇到的女佣的挑战,需要有一个公平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什么胁迫之下或者某种条件之下的自由选择的权利,那就不是真正的选择自由了。 最后是和Nora老公的互动,分两段来讲。前半段说老公读了Nora的书,看到自己在书里面不堪的样子,想要重新做人,于是去民政局办了离婚证明来给Nora。Nora说“谢谢你,我不要”,因为老公的行为不是为了她,只是他自己想留一个好名声,而她的书是为她自己而写和老公无关。看到这里我蛮震惊的,这个Nora真的作的有点病,既然一切都是关于你自己,为什么还要一直去批判老公,他怎么做怎么错呢。后半段,男女双方撕扯之后,突然把酒言欢掏心掏肺了,这段太奇怪了。 最后Nora还是出走了,说要面对一切挑战,相信人世会有改变。她老公觉得这辈子不一定看得到,我也这么想。 Tag: Henrik Ibsen, Lucas Hnath, 周可, 卢靖姗, 

虎春戏剧挑战月 一些莫里哀

太懒了,直接只贴看的时候超级简短的记录了。 L’avare吝啬鬼2022.2.21年廿一 没有字幕感觉自己还是吃不消,没有看透它。 Tag: Molière, Comédie-Française, Tartuffe伪君子2022.2.22年廿二 是不是因为和昨天一样都是古装,总感觉有距离感,缺乏了现代的关联感。悲喜剧都来自于一个固执闭塞的父亲,吝啬鬼也是。 Tag: Molière, Théâtre de la Porte Saint-Martin, Les Fourberies de Scapin斯卡班的诡计2022.2.23年廿三 一般性 Tag: Molière, Comédie-Française,  The Imaginary Invalid or the Cabal of Hypocrites无病呻吟,还是伪君子阴谋2022.2.24年廿四 歌剧。莫里哀穿插出现讲戏外的故事。病魔缠身的男主唱歌中气怎么那么足。 Tag: Molière, Hungarian State Opera,

牛秋戏剧挑战月 莎士比亚多版本

挑战月的最后十天,连看了好几部不同版本的莎士比亚剧。记下来的不多,内容比较雷同。 Romeo & Juliet National Theatre2021.8.22 这个版本是今年最新的也是最火的一个版本,其实更像是一部电视电影,因为有同一演员穿插的场景切换,还有同一场场景里不连贯的镜头剪辑。好多明星。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Simon Godwin, Josh O’Connor, Jessie Buckley, RSC2021.8.23 弄得好像是Benvolio喜欢Romeo。 Tag: RSC, Erica Whyman, Bridget Caldwell, Nima Taleghani, Tom Padley, Matthew Bourne’s Romeo and Juliet2021.8.24 开场的时候,以为设定是在精神病院,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学校。情节几乎全面了,世仇变成情杀了呢,Tybalt保安一直侵犯学生Juliet,然后Romeo和Juliet联合杀人。两人要亲密的时候Juliet出现了幻觉,看到性侵她的Tybalt保安的样子结果杀死了Romeo。Mercutio太抢戏了,奶妈是温柔的学校老师。 Tag: Matthew Bourne, Cordelia Braithwaite, Paris Fitzpatrick, Dan Wright, Stratford Festival2021.8.25 感觉是最还原古代的,包括服装和道具,台词讲的最具节奏感。 Some grief shows much of love, but much […]

牛春戏剧挑战月 Ivo van Hove若干

Roman Tragedies2021.2.21年初十 近期戏剧圈比较大的福利是ITA Live现场直播Ivo van Hove的《Roman Tragedies》了吧,长达六个小时的剧目全程直播。还好有好心人下载,不用熬夜看六个小时,我们自己组织了一场下午场的六小时马拉松,感觉也很不错。 这部《罗马悲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罗马戏剧把三部曲,分别是《Coriolanus》、《Julius Caesar》和《Antony and Cleopatra》。去年春节戏剧挑战月我也看了,分别是RSC的两个和NT Live合作Bridge Theatre的那个很有名的本喵的版本。这次的版本全部设定在现代,把ITA剧场改造成为了一个类似演播室的感觉,在主舞台的周围可以看到各种幕后的部分。手法很像《Network》,包括后面一位主角跑到剧场外面街上的部分。观众看到的画面就好像是新闻转播在播出那些有名的历史画面,经常还会出现好像新闻一样的在下面滚动的观众通过网络发送的相关时事评论,还有各种大事件的新闻标题。因为像是新闻演播室,背景还有很多大屏幕在播放另外一些新闻片段,会穿插播一些当代的国际新闻,通常是各国首脑的跨国访问或者是发表谈话的新闻画面,其中不乏习、约翰逊、特朗普、金正恩,是不是相关的新闻画面是在映射古罗马的这些历史故事不得而知了。另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是,每一个幕间休息换场景的时候,会再出现一个算是播报进度的人,大概说一下接下来一幕将要发生的剧情预告,以及现在距离后面每一个人物死亡还有几分钟。而每一个人物死的时候都会躺到一块白色的长条木块上面,最搞笑的是最后一场戏Antony死的时候,他身边还陆陆续续挤进去很多人要一起死。 这部剧想要探讨的话题是政治。我觉得三部曲的故事其实有点割裂,大将军和凯撒之死好像中间隔的有点远,到了第三个埃及艳后的简直变成了纯爱故事好像又和政治拉远了一些。不过主创厉害的地方是把这三个故事全部放到了当下的新闻视角之下,好像一下子都变成了政治的一部分,所涉及的主题也就统一合理了。而且这些政治的问题也全部变得和当下的现状息息相关。在全片的结尾还列出了很多问题,摘录一下可以思考讨论。 Does freedom exist? Can politics change a person’s opinion? Should a politician tell the masses what they want to hear? Are the masses susceptible to reason? Is a politician allowed to be irrational? Is it possible to have politics without a […]

Pathé Live: Le Misanthrope

Le Misanthrope 恨世者 2019.10.20 猫悦上城OmS剧场 千万不能低估几百年前的莫里哀,我看过他的《无病呻吟》和《伪君子》发觉他所表达的远比树立标题那个特殊的形象多的多而且要现代的多。这部《恨世者》也是如此。 这个故事讲的是男主Alceste对世界和社会风气充满了瞧不起,觉得大家都很虚伪,所以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抱着敌意和坦诚。与此同时他还在追求女主Célimène,Célimène则是身边簇拥着各种追求她的达官贵族却不愿意明确心之所属。 关于社交的虚伪,我感觉和这部剧里所描述的东西相比,我们现在的社交是在倒退。都不是在不满于社会圆滑和恨世的坦白真诚的区别了,而是人们都无法表达自己(社恐)。难道是因为以前只有那些做官的贵族的才需要会说话会社交,现在所有人都必须社交了,总是有人跟不上的? 菲兰特(Philinte):不,随你怎样想,我都同意:无论办什么事现在都得结党营私,都是惟利是图;当今世界上只有狡猾奸诈才能占上风,人类确实应该另换一个样子。然而尽管人类有欠公正,难道就能以此为由脱离社会不与人类来往了吗?正是这些人类的缺陷供给我们许许多多方法,让我们在生活方面去考验我们的哲理;这正是道德最妙的应用,倘使世界上一切都是公正无私,倘使人人的心都诚实、公正而温良,那么大部分的美德对我们便一点用处也没有了,既然道德的运用就是要求我们在我们原有的权利上能够毫不烦恼地容忍别人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正如有高深道德的人…… 阿尔赛斯特(Alceste):我知道,先生,你是世界上最能言善辩的人,你总有层出不穷的精彩议论,不过你这是徒耗光阴,枉费唇舌。理智命令我,为了我的切身利益,赶紧隐退;因为我不善于控制我自己的嘴,保不住要乱说乱道,我会惹起一百桩麻烦缠到自己的身上。还是不要再争辩下去吧,让我在这儿等候赛丽曼纳。必须让她同意我的计划,我就是为此而来的;我要看看她心里对我到底还有没有情义,这正是可以考验这个的好机会。 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男主的朋友Philinte虽是配角,但是比男主更智慧。因为他可以如此平静地处理像发疯一样对所有人乱喷的男主,并且还可以找到和男主对话的方法。看到后面,我都感觉Philinte才是最厉害的啊!首先,是Philinte最早就指出了男主所谓恨世的漏洞,即男主再恨也恨不起来女主,就算如此还是会被爱情战胜。其次,当男主打输了官司感觉被全世界背叛也打算抛弃全世界的时候,Philinte的那段话正中我心(见上文引用),正好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当你感到社会不公可恨的时候,那就放弃这个社会了吗?最后,男主已经穷途末路黯然离开的时候,Philinte还是想要救赎男主。 关于剧情,我完全没有想到最后关于女主的反转,原来她是真交际花;也完全没有想到最后男主愿意原谅她,条件是和他一起去到无人的沙漠。这一系列的反转,真的让我佩服莫里哀走在时代的非常前面。 最后吐槽两句,男主讲话太用力了,把恨世演绎成了苦大仇深,个人不是很喜欢,我觉得应该是喜剧来着再多那么一点点恨世的玩世不恭会让整部戏轻松一点。话说回来,男主弹的两首曲子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