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Samuel Barnett

牛秋戏剧挑战月 莎士比亚多版本

挑战月的最后十天,连看了好几部不同版本的莎士比亚剧。记下来的不多,内容比较雷同。 Romeo & Juliet National Theatre2021.8.22 这个版本是今年最新的也是最火的一个版本,其实更像是一部电视电影,因为有同一演员穿插的场景切换,还有同一场场景里不连贯的镜头剪辑。好多明星。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Simon Godwin, Josh O’Connor, Jessie Buckley, RSC2021.8.23 弄得好像是Benvolio喜欢Romeo。 Tag: RSC, Erica Whyman, Bridget Caldwell, Nima Taleghani, Tom Padley, Matthew Bourne’s Romeo and Juliet2021.8.24 开场的时候,以为设定是在精神病院,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学校。情节几乎全面了,世仇变成情杀了呢,Tybalt保安一直侵犯学生Juliet,然后Romeo和Juliet联合杀人。两人要亲密的时候Juliet出现了幻觉,看到性侵她的Tybalt保安的样子结果杀死了Romeo。Mercutio太抢戏了,奶妈是温柔的学校老师。 Tag: Matthew Bourne, Cordelia Braithwaite, Paris Fitzpatrick, Dan Wright, Stratford Festival2021.8.25 感觉是最还原古代的,包括服装和道具,台词讲的最具节奏感。 Some grief shows much of love, but much […]

NT Live: Allelujah!

Allelujah! 哈利路亚! 2019.11.4 猫悦上城OmS剧场 这部是剧作家本奈特(Alan Bennett)的最新作品,讲的是发生在一所社区医院里的一群老年病人合唱团的故事。国家NHS打算关闭这所小型的社区综合医院,医院组织了各种活动想要保住这所医院,包括请来当地电视台来记录这个老年病人合唱团。电视台无意之间也揭开了隐藏在这所医院里的床位流动的秘密。 作为高龄作家,我以为这部剧是关于老年人的,因为作家总是倾向于以自己或者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族群作为主角,但是这部剧又让我惊喜到了。 上半部大概介绍了一下医院和老年病人们的概况。这些老人能唱歌不会讲话,能跳舞不会走路,他们的状态是生理上几乎已经衰弱到如果放在古代本该归天了但是归功于现代医学而存活长久,但是精神上依然神采奕奕。而医院的精髓是床位,这成为了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医患矛盾点。另一方面,医院能否存活,并不在于可以帮助多少病人战胜病魔延缓死亡,而是看它是否符合官员对医院的定位。由此体现出来了政治斗争,政府在用管理咨询的思路来看公共服务,以前管理咨询的思路是看数字、而现在是抛弃普通的医院而要专业化的医院。 上半场的结尾是护士杀病人,太精彩了,我就知道有一些更大胆黑暗的东西在等着观众。下半场围绕着这个冲突点,老年病人们退居二线,把这部戏真正的主人公凸显了出来:这所医院里的杀人护士和无身份医生。 护士杀人的合理性:作为护士,她知道的是康复和出院,当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她在facilitate。这些并非死者的选择,护士的辩护是死者无从选择。再退一步讲,如果死者是有所选择的话,那么第二个死的老爷爷不是自己选择了喝下牛奶吗?不管是不是死者自己的选择,选择的结果说明了残酷的现状,用科技延缓死亡的寿命不值得,要么是赖在医院里给别人的求生道路制造了阻碍,要么是成为了亲人子女主观或者客观上的负担。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这样的现象用护士这样的手段来解决是合理的,我只是觉得这部戏更多的是在提醒我们去思考产生这一结果背后的原因。 全场唯一的好人,也就是印度医生却是最惨的一个,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是misplaced的人。为了得到身份留在英国,他在学习大多数英国人不在乎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里还参杂着对他的不包容和歧视。他代表的是正义关爱美好,却无从立足要被驱逐出境。 能把这么多重矛盾和尖锐的问题在这么一部看似轻松又题材独特的戏里表现出来,不亏是本奈特宝刀不老啊。另外,老年合唱团的歌曲简单却意外地好听。NHS官员和无身份医生的扮演者都是《历史系男孩》的小伙伴,仔细回想起来时隔多年《历史系男孩》的演员们现在发展的都挺不错啊。

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S2

心目中的神剧走下神坛。 这一季的故事貌似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而且Dirk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并没有以他为标题第一男主角的感觉。其实从第一季开始就有那么多人物很错综复杂的线索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包括不死女和黑暗组织都可以有很多有潜力的东西去挖掘。但是第二季里在增加了更多人物之后,反而一个都没有好好地把人物用起来,太可惜了。 这一季的主题是想象创造了的世界。在这个设定之下,连我都能通过剧情的点滴联想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可能的设定真相,比方说两个世界可以是相互对创造的,再比方说那个可以任意变形的holistic actress,她也可以变成一个世界等等。但是编剧却选择了一个最无聊最童话的设定真相,最后大结局大boss的解决方案也是简单霸道正能量没有道理说不通。 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我都没看明白,也有可能是我看得不够认真。希望下一季,剧情和人物都可以再扎实一点,我不能接受没有内涵实力支撑的单纯的卖萌。(刚看到新闻说此剧已被砍,没有第三季了。那我还是专心去追读DNA的书吧。)

cases solved with arguable efficiency

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S1 又好看又好玩又高能!由DNA的同名作品改编的电视剧, 和几年前英版改编的电视剧很不一样的地方是, 不管是故事发生的地点还是参与故事的主人公还是故事本身的内容全都不一样了。唯一保留的是主人公侦探Dirk Gently和他的神烦推理逻辑。能够把DNA笔下的这个人物和holistic这个概念传承下来,这部剧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 我最喜欢/崇拜DNA的地方是他作品每一段落都是一个值得玩索的梗或是一个新奇的思路脑洞,这一点这部电视剧多少做到了一部分。Dirk Gently一直是一路开启的模式,嘴巴从来是不停的,然后他身边的人只要跟他多接触一点引发Dirk Gently式的演说也是有趣得不得了。我记得Dirk和Farah有一段车上的对话,Farah说Dirk不能同时既和Todd组成Team A又和Farah组成Team B,而要采用“mutually exclusive and cumulatively exhaustive”的组队方式;Dirk又想出来自己侦探所的宣传词“cases solved with arguable efficiency”。还有当他们找到那个机器上标识的正好都是案发时间的时候,Dirk说这个bad news calendar machine。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的本意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联系的,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关的,所以可以通过收集分析所遇到的一切来推理探案。光是这一点针对“排除一切不可能即真相”的反福尔摩斯思路,我就要点上一万个赞。但是说实话,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英版改编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冲击太大了,我没有看到我所期待的那个能量级的万物的相关性。的确是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机器所有的故事线全部都交织在了一起并且没有任何浪费的细节,这对之前没有接触过DNA的观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是我还期待着更厉害的相关性,我在期待我料想不到的相关性。 这次电视剧改编的另一个很大的地方是引入了时间旅行,我很满意它的圆满度,只不过对它成为了一部科幻剧而略感可惜。DNA的原作脑洞之大、holistic的地方之厉害,不需要科幻的介入就能有最高程度的完成。一旦把科幻概念用起来了,反而暴露出来能够把现实化腐朽为神奇的局限性了。 还有一个我比较介意的地方是,在我脑海中本来就该像是Doctor那样“怪人”的Dirk,在剧中在搞怪之外还相当的有人情味。包括Dirk和Todd的争吵和别扭、Todd和Amanda的矛盾,看起来和故事本身几乎没什么关系。即使如此,我觉得有一集里面Dirk质问Todd的态度讲得超级有理,他说“It’s very easy to act like a jerk, and say “well, I’m a jerk, so that’s that” but it’s not like being a bloody werewolf, […]

The History Boys

一直没有看这部电影,因为我以前一直以为是类似于《美国派》的但是打着腐国旗帜的英国电影。今天看完才发觉我完全错怪它了,这部电影way beyond my expectation,也way beyond my understanding。其实它更像是英国版的《Dead Poets Society》,但是我觉得它要比《Dead Poets Society》还要特别。看完《Dead Poets Society》后会觉得特燃,看完《The History Boys》后不仅仅是觉得特燃,而且还有点别的什么味道。 我说我感觉好像没有全部看懂。其中包括一开始的时候电影暗示Hector的行径,我根本还以为全是一场误会或者是噱头或是学生的玩笑什么的。因为在我看来要是Hector的行径是真的如暗示那样的话,那这部电影的走向根本会变成正义维权之类的主题啊,于是我一直以为其实电影后半段会漂白Hector。事实上电影后半段的确把Hector漂白了,但是并不是通过很拙劣地把噱头圆回来,而是通过改造观众的想法(至少我的想法被改变了)。 关于我好像没有全部看懂的第二条证据是,我差不多看了四分之三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主角到底是谁。片名叫做“The History Boys”,主角自然是学生们,这的确不错。但是那么多学生,真的是个个迥然不同,每个都不完美,但每个都纯真得可爱。就算是在这些学生中有比较突出的,但似乎也不是这部电影真正想要诉说的主角。那么主角到底是Hector还是新来得Irwin呢?这也是非常颠覆性的安排。因为似乎套路总归是老的代表了迂腐和教科,而新来的小清新带来了积极正面的革新。但是电影中的Hector和Irwin两人似乎都不能被归类到这套路中。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正宫男主角就是Hector。在这个人物身上之前埋下的各种看似矛盾的伏笔也证实,Hector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电影的结尾。就算是《Dead Poets Society》的结局也是超级积极的,毕竟在真正认识到真善美之后怎能不燃烧呢?但是《The History Boys》的结局不仅仅停留在了每个人保住了饭碗加每个人考进了牛津,这部电影给我们了一个超越开放式结局的结局。闪闪发光的Hector是不完美的,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这些考上牛津前景一片光明的孩子的未来又是如何的呢?电影试图帮我们设想了一个可能性,当然正如所有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也是不完美的。这又让我想到了昨天重看的Doctor Who的S05E10《Vincent and the Doctor》:Every life is a pile of good things and bad things. The good things don’t always soften the bad things. But, vice versa – the bad things d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