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David Tennant

戏剧挑战月 莎士比亚悲剧多版本对看

Othello 奥赛罗 English Touring Theatre 2019.7.21 中国大戏院 本来我就觉得奥赛罗是莎士比亚悲剧里最难看的,所以期待很低。然后看了英国巡回剧团在上海的这次演出,果然还是蛮难看的。 舞台布景很简单普通,也没什么优点好说的。观众都还蛮投入的,但是明明是悲剧有点地方就是感觉搞笑。Othello和Desdemona都特别讨厌,感觉他们很vulgar,双腿缠身上太多次,太low了。 Aileen说《Othello》的演出好不好看要说清楚两个点,为什么Iago要害Othello、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相信Iago。正好前一天看的《伪君子》,太好看印象太深,觉得这里也有一点像,也是伪君子+专政的组合,只不过这里大家每个人都被伪君子忽悠着。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English Touring Theatre, 中国大戏院国际戏剧邀请展 Othello National Theatre Live 2019.7.22 感觉这个版本的Othello和Desdemona正常多了,不是垃圾还被嫉妒所迷惑才算悲剧嘛。Rory Kinnear太适合演Iago这种高智商思考很全面但是心机很重的角色了。 Othello被Iago花言巧语诱骗,这怪诈骗犯还是怪没有判断力的被骗的人,还是怪被骗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武力?Othello自己本来就很渣,杀人还想掩藏,临死前还要说一段给自己钉棺盖论的墓志铭。改编成为现代战地军队的设定,是不是暗指士兵的蠢low? 仔细想一下,Iago到底说了哪些谎言呢,他每次开始发功的时候还都会很理性地加一句“这些只是站不住脚的推断”,他更像是洗脑植入暗示催眠。他给Cassio灌酒,Cassio酒后失礼的锅全给Iago背也说不过去啊;Iago建议Cassio 去找Desdemona说情也于情于理都和合理啊;Iago骗Othello说Desdemona和Cassio有外遇的时候,他说他自己听到Cassio说的是梦话啊,也是坦言自己从没给过十足的证据啊。Iago在过去,真相大白可能就直接要死了;但是如果是现代的话,按照法律他可能还没啥事呢,他的目的都达成了,自己却没什么事,是最大的赢家。为什么Iago这样的人在现代反而是赢家呢?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National Theatre Live, Rory Kinnear, Adrian Lester, Jonathan Bailey Hamlet RSC 2019.7.23  《Hamlet》的现场演出版本实在很多,其实蛮想看Rory Kinnear的版本的,但是一直找不到资源,所以先从10的开始看。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话剧,更像一部电视电影。一直有一个监控镜头的视角,Hamlet会对着镜头或者监控镜头讲独白。 虽然10那么厉害,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版本。我觉得《Hamlet》好看在于他自身的质问和矛盾,这版Hamlet装疯的时候很像调皮的真我正常人,对外界的反应、对别人的质问太多、对Ophelia的爸爸太无情、对妈妈和Guildenstern/ Rosencrantz太凶。10在演内心戏、对叔叔的戏、装疯卖傻的戏的时候差别超大,很厉害,但是反而感觉缺乏连贯性。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RSC, Gregory Doran, David Tennant, Patrick […]

SIFF 2017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夜明け告げるルーのうた 2017.6.17 美琪大戏院 虽然我以前只看过动画版的《四畳半神話大系》,但是导演湯浅政明的画风非常显著和统一,一看就知道这都是他的作品。这次电影节一起上了两部湯浅政明最新的动画电影,真的好厉害。 这部电影的剧情相当简单,贫瘠的海滨乡下小镇有着古老悠久却已经近乎失落衰退的文明历史(捕鱼和制伞),同时也有着迷信般的关于人鱼的神秘传说。然后就是几位少年和爱音乐的人鱼之间的动人的故事,之后发生的起起伏伏情节路线没什么惊喜都很容易猜到了。 说是动画片,其实更像是歌舞片。全片都是以歌曲来引导情节的推进,少年听着父辈表演录制的卡带里的歌曲,我怎么都听着动听耳熟,一看到是斉藤和義的我整个人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虽然并不是我的年代的歌曲,但是我是听了《火花》里的《空に星が綺麗》再去听斉藤和義的一系列以前的经典老歌的,这首《歌うたいのバラッド》又成为了电影《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的主题曲让我觉得真的有缘份的感动。男二喜欢女二偷偷关注她喜欢的歌,而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女二手机播放的歌是YUI的《fight》的呢!当年我那么喜欢YUI和这首《fight》的美好回忆一下子就涌现心头,散场之后就开始不断重温YUI的歌,这样的感觉也很好。 电影不够完美的地方我简单列了几点: 人们对于人鱼的态度表现得有点混乱,反面人物的刻画也不够逼真; 男主的父辈的情节没什么挖掘,反倒是把时间花在了很多更次要的人物(爷爷的妈妈、婆婆的儿子、陌生男子的狗)身上,有点可惜; 几位少男少女很率真很可爱,但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却好像为了剧情需要变得很窝囊很智障; 变成人鱼的条件设定蛮傻的,但至少那些狗狗人鱼还是很可爱的; 歌舞片只有歌没有舞蹈怎么行,但是剧情里面的舞蹈有一种很想营造成为宝来坞或者百老汇式的群舞的感觉,但是不够令人信服舞步也不够精彩。 会计刺客 The Accountant 2017.6.17 上影影城新衡山店 表面上是一个会计,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游走于明道黑道用自己的准则替天行道的专业杀手。我猜这样的情节设定从某种程度上是特意想吸引从事会计行业的观众的,而实际上也的确成功了,因为我正是因为“会计侠”这样的概念才来看的电影,而且显然不仅仅是我,因为电影里讲到CPA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但是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部我被片名骗来看的电影,而且它远没有达到我对它的预期。最大的bug是,他不配叫会计侠。一来,说他是会计,其实他在电影中的主营业务是审计。审计花样耍帅,不用电脑,看的全部是纸制版打印出来的报表,把各种科目数字写满玻璃墙。这样的虚假耍帅是在藐视那些以会计之名吸引来的观众的最基本的专业性啊。主人公天生智慧超群,但是自闭、不擅人际交往、不懂察言观色,这样作为会计可以毫无破绽地融入人群,确定这不是在刻板印象地贬低会计从业者?二来,人家蝙蝠侠、蜘蛛侠什么侠的,在行侠仗义的时候是运用了相关的技能的。但是会计侠典型的职业杀手的套路,丝毫也没运用会计技能啊,各种打打杀杀太无聊了。而且我到现在也没有看懂,为什么那个反派要请男主来审计他明知帐务有漏洞的公司。会计侠在运用技能的时候,全部都是在闪回小时候父亲各种扭曲的价值观以及自己因此而受到的创伤。没想到接着马上全盘洗白,一边把父爱捧上天,一边又在确认父亲的价值观的效用,我无法接受。 所以,唯一的解释是,会计侠不是认真的。这种解读倒真的也有迹可寻,因为电影中的绝大部分的笑点是尴尬导致的笑点。这么说来这是一部打着英雄片幌子的戏虐英雄的搞笑片?怎么看Ben Affleck的面部表情,都看不出来这部电影有一点点这样的觉悟啊。 至爱梵高 Loving Vincent 2017.6.18 上海影城 这部电影有两个很厉害好看的地方。 一个是它的画风全部是梵高的画作的印象派风格,而且还坚称全部的底片都是由一百多位艺术家手绘制成的。在看电影之前,我一度以为这部电影是正常的演员场景拍摄之后再加上了一个统一的滤镜电脑制成,没想到真的是手绘的。但是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全部都是手绘的话,那为什么还需要借用演员来演,而不是直接用虚拟的人物或者原画里的人物为原型画出来?我能想到的解释是:在结尾看演员表的时候,电影里直接把梵高的原画和在这部电影里面的演员被手绘化妆后的样子摆在一起,真的是惊人地相像。于是就觉得超级厉害,太加分了。 二是它的叙事角度。梵高的故事已经被重复得太多了,这部电影另辟蹊径,直接从梵高去世以后讲起,,让观众随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同村人(同时也是在梵高笔下画作作为被临摹的人物)去送回一封未寄出去的信的历程,来探访多位和梵高的生与死息息相关的人(这些人也都曾经出现在梵高的画中)来试图揭开梵高之死的真正的谜底。这几乎是一部悬疑解密的电影了,让我不是很喜欢,因为我一直以为生是大于死的,与其纠结一个人是怎么死的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这个人的人生上面,对于梵高更是如此。好在故事的结尾慢慢地把路子带正了,不再是探案节目,最后还只是鸡汤节目。 这部片子的卡司特别强大。要么就是演员长得特别像梵高画里的人物的,比如那个梵高和他的医生;要么就是各种熟脸来扮演路人角色。最出戏的地方是,明明是一个在法国发生的故事,大家全都说英语也不是什么bug,但是几位爱尔兰演员的口音太肆无忌惮了,太可爱了。还有就是我脸盲症又犯了,我一直以为男主的演员《Gossip Girl》里面的Chace Crawford,还在不断惊叹这个美国演员一点都听不出来美语的口音,直到回家看卡司表才知道自己弄错了。 疯癫之翼 Mad to Be Normal 2017.6.20 天山电影院 上世纪90年代的精神病学家R. D. Laing的传记电影,说是这位R. D. Laing的理论是不对病患使用任何当时可能在别处比较流行的电击或者或者伤害到病患的药物,而是把这些病人放在一起一栋房子里共同生活。他的理论听起来又有人性又有道理,他说疯子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远没有普通人多,人们因为害怕而对疯子做对他们来说不公平的事情,结果好像天下太平了,但其实是谁得到了更多的安静,肯定不是那些被电击的痛苦的疯子啊。然后他用自己最大的行动力来推行他的观点,就算代价可能是妻儿家庭。 这部电影想传达的东西,从主人公的理论来看,或是从主人公本人的经历来看,都是和谐统一的。本来我应该很喜欢这样的主人公这样的作品的,但是最近通过思考这一狂热阶段貌似已经逐渐度过了。做到很难做到的事情值得钦佩还是做到正确的事情值得钦佩?说不清为何,我没那么崇拜这位主人公了。 话说回来,当初让我想要去看这部电影的唯一的动力就是David Tennant。电影结尾的地方,他的病人被强制关进了施行电击疗法的医院,DT晚上溜进去看望他的病人们,然后突发奇想带着病人逃了出来,他说“Do you wanna go for a little adventure”,瞬间10上身,有种莫名的兴奋感和温暖。女主是最近正好在看她主演的《The […]

The Escape Artist

我最近观察到英剧的一个新的走向,那就是当你看到这部剧的标题的时候看不出来到底是一部在讲什么的剧,当你看到这部剧的简介的时候还是看不出来,就算你看完了完整的第一集(虽然一共才三集)还是看不出来。《The Escape Artist》是最好的典范,同时也是好看的典范。看标题和简介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是一部描述辩护律师非常厉害能在法庭上巧舌如簧的剧,看第一集的时候没想到剧情急转直下从我预想的律政剧变成了实实在在犯罪剧。说实话,要不是David Tennant头牌主演,我差点就打算弃剧了。很庆幸我看下去了,剧情完全走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看完第二集,我也是怎么也想像不到第三集会是这样的走向。防痴呆剧透反白:Will最后设局杀死了Liam,然后把一切伪装成意外,并为自己辩护而逃脱了法律。很精彩! 前不久在读《这本书叫什么》,里面有这么一道谜题。说是A、B、C三人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全靠每个人身上自己带的水壶里的水才能生存。A蓄意杀死C,于是在C的水壶里下了毒。而与此举全然不相干,B也蓄意杀死C,他在不知道C的水壶已经被下毒的情况下,在C的水壶上钻了个小孔,想让水漏掉,渴死C。结果C被渴死了,问杀人者是谁?看似很简单直白的一个问题,但却很难得出一个众人皆赞同的结论。既然在被证明之前所有人都是清白的,那么不如试着反过来想一想,用辩护者的角度想一想。A的辩护可以是,既然C是渴死的,那么说明C没有喝到A下的毒,那又何来A毒死C这一说?B的辩护可以是,A下毒在先,B的动作的实质结果是没让C喝到下过毒的水(把下过毒的水倒掉总不是什么坏事吧),反倒是B的所作所为延缓了C的死亡(中毒死总比渴死快)。 很多事情我们都以为是有因果关系的,那些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通常人们还要编出一个“因果报应”的理论来寻求内心的平安。老百姓受不了没有“好心有好报”的基本设定,治理国家的法律更是必须用一些设定好的规则来评判罪行。所以《The Escape Artist》里面的这些剧情的发生,自然就很顺理成章了。但是实际上,因果的逻辑关系似乎比我们想像得要复杂得多,或许复杂到无法用逻辑来做合理的推断和解释。那此时又该怎么办呢? PS:David Tennant今年好高产啊,而且质量都相当高!《Broadchurch》、Doctor Who 50周年、《The Escape Artist》,接下来还要去演美版的《Broadchurch》。所以Matt Smith离开(对他本人而言)也未必是坏事啦。

Broadchurch S1

我有一点纠结到底给这部剧四颗星还是五颗星,主要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悬疑剧。 它讲的是一个小镇里突然发生了一起闻所未闻的凶杀案,被害者是一名11岁的男孩,如此惨的命案在这样平静的小镇里根本难以想像,接下来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看前几集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好像是在看《冷血》,因为虽然涉及的内容情绪波动会很大,但是整部剧的叙事口吻是相当冷静的。所谓的冷静,是指观众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镜头、构图、画面色彩之特别。往往在一个叙事的场景之下,会取一个相当美的海景、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一杯果汁作为重点对焦的对象。让我觉得,似乎导演是想要让观众不那么得过度沉浸于其中人物的感情纠葛之中。但是与《冷血》最大的不同是,从《冷血》的最最开头,我们就知道了凶手是谁,而这部8集的连续剧一定要是看到最后一集才能知道凶手真面目的。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吸引观众看到最后一集。但是双刃剑就是观众知道最后才会揭晓凶手,也就是说前几集说的天花乱坠的那些嫌疑犯显然肯定不是凶手。这一点似乎很容易拆穿,但是其实我还是被骗到不少的,我一度以为那个教士就是凶手,原因是这个教士毕竟是Arthur Darvill出演的。还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编剧根本不介意大家前面就排除凶手身份的成功行为,因为他聚焦的是这么一件惨案如何把镇里的居民生活弄得天翻地覆、如何把人们内心最黑暗的东西一一唤醒。这一点我觉得这部剧做的很成功。 在得知最后大结局之后(防痴呆反白大剧透:最后的凶手是Ellie的老公,他和Danny有特殊关系,激动失手弄死了Danny。),说实话我是有点不服气的,而且我觉得剧情还有好几点奇怪的地方。比如为什么Susan后来要把滑板给Tom?DT为啥愿意透露给媒体之前的案件的真相,他不是号称是不想让女儿知道吗?还有就是最后Ellie问的那个问题,我也没有搞明白缘由。但是我觉得DT的回答非常之好,因为生活中就是有好多事情是无法分类的,好多事情因此也无法搞清楚究竟为什么。这么说的话,那么前面的那些我觉得剧情有点小bug的地方,也都能归结为人的行为。所谓的Human behaviour,可能本来就很难去定义。 最后要赞一下这部剧的卡司,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是熟悉面孔。David Tennant自然不用说,我practically就是为了DT才开始去看的这部剧;《Twenty Twelve》里的助理Olivia Colman,我很惊喜她在此剧里的演出;《Garrow’s Law》里的男主Andrew Buchan;还有Arthur Darvill,虽然他的戏份不多,但看到这位熟悉的脸孔总是好事。还值得一提的是,此剧的导演是写过多集Doctor Who的Chris Chibnall,10和Rory相遇好奇妙。

The Day of the Doctor

本来一直以为Doctor Who 50周年特集,其意义是形式大于内容了,也没有任何对它故事上的期待,所以连它的一点点剧透我都事先不主动去看。但是Moffat还真真切切地为它编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不仅完整,主角也是群星阵营,连Doctor就有三人主演。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我个人觉得明明是50周年最大功臣的RTD却几乎没有任何在台面上的参与。所以当我得知这一集竟然是Moffat去填RTD的空的时候,我是又喜又怕。 大家都说不能对Moffat的time line认真,一旦认真,你就输了。但是我就是要认真,这难道不是最最基本的对待科幻的态度吗?!如果一个故事本身不能自圆其说,还有什么资格称自己为科幻故事呢! 认真1:历史到底有没有被改变?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却是最经不起推敲的一个问题。最佳的回答应该是历史并没有被改变,也就是说Gallifrey从来也就没被毁灭过,Gallifrey唯一的结局就是被藏了起来。这样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矛盾,大家都以为Gallifrey和众time lords消失了,他们的确是消失了,只不过并不是被毁灭的,只是被藏了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9、10、11他们内心深藏的那些黑暗的内疚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是这样的话,10和11为啥想要帮8.5加固信心按按钮呢?诸多证据显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即历史被改写了,原来是被8.5按按钮毁灭的Gallifrey,后来被Clara一番说教后,变成被Doctors藏起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又变成了最最典型的Moffat式时间逻辑,也就是改变的历史不影响历史点到现在点的整个过程,只影响从现在点开始以后。但是明显这根本说不通,特别是当有10和11同时参与的时候。按照Moffat的逻辑,改变Gallifrey历史的这一动作,只影响于见到8.5之后的10和11,那么对见到8.5之前的11到底有作用吗?毕竟他是在见到8.5之后的10变身过来的呀!又是一条死胡同。 认真2:如果说历史是否被该改变是一码事,而Doctor的记忆是另一码事。那么Doctor到底记不记得自己曾经参与过50周年特集里描述的这些事情呢?我觉得应该是记得才对,因为11的确是通过那个fez回想到了要和10碰面呀。但是11和10他们怎么谁也记不起来和当时作为8.5的时候和自己未来碰面的事情呢?我的意思是,他们的一些互动显然是经过考虑并且有反转的,8.5有反转我能理解,11凭啥会有反转呢?11为什么会在Clara说服他之前会去愿意按按钮呢?还是说11知道这一切都会发生,他只是在按照他的记忆演出?好敬业。 认真3:为了显示50周年的宏大,画面特别强调了参与藏Gallifrey的Doctor不只是8.5、10和11,而是所有的1-12加上8.5。也就是说,历代Doctor都有份参与藏Gallifrey。那么他们藏完Doctor还记得自己藏了吗?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历史的确被改变了,但是他们的记忆却不抹去了?这是唯一可能解释的通的一个答案,但是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9、10、11之前受到的内心煎熬从何而来?可以说他们没有藏Gallifrey的记忆,但是他们毁灭Gallifrey的记忆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又是一个死胡同。 另外还有几条无关痛痒的remarks: 是我的错觉吗?我总感觉这集里面故意把10弄得比较蠢/滑稽,为的是衬托11的聪明?我不喜欢这样。 明显有空间安排Jack上校出场的呀,John Barrowman好可怜。说到这个,我觉得5、6、7演的那个《The Five(ish) Doctors Reboot》更有趣点,更有Whovians的热忱的味道。看上去好像挺粗糙的,但是更能体现也更贴近粉丝对Doctor Who的五十年的热爱。 我觉得8.5这个概念有点让人觉得不舒服。要是9能来演就完美了,就算9不能演,直接让8来不也挺好嘛。这个8.5到底算不算regeneration啊,怪怪的。

Twenty Twelve S1-S2

老实说,一开始要看这部剧唯一的噱头就是它的画外音是David Tennant配的。我觉得DT的苏格兰口音怎么听都有一种搞笑的味道,特别是每一次他提到剧中的一个广告公司的名字“Perfect Curve”都好好玩啊。DT配音这点当然并不是唯一和Doctor Who相关的地方,和好多英剧一样,它也引用到了Doctor Who的梗。截图中白色的玩意让大家猜是啥,有人直中白色nano版的Dalek,其实是某建筑的外套啦。 关于本剧的看点,真的一点破就感觉好泄气。啥时候中国能用调侃的眼光(或者只要是并非统一歌功颂德不可侵犯的口吻)去看待一件举国大事就好了。当然我们现在还是可以跟着老外乐呵乐呵的。这部剧讲的是2012年奥运会开幕之前的一个Olympic Deliverance Commission的诸多琐事,乍看之下最大的感受会是这些人怎么都这么没用啊,但是其实正是这些完全不同的但至少都很个性很自我的人最终促成了这件很大很大的事情的举办。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小组里负责Infrastructure的Graham,可能因为他是其中能力最差最会坏事的人吧,似乎越是这样的人物越是搞笑。其实最没有能力的是Perfect Curve的Siobhan啦,但是每次看到她不被当回事的时候还满口“I’m totally cool with that”的时候,总觉得她也蛮可怜的。问题就是,明明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总觉得最无能的人最好玩,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物却这么来气呢?要是我们在真人环境中能用看开人生喜剧的感觉看待这些人物的话,或许会轻松好多吧。两季13集以来,我印象中最搞笑的一集是第一季里面有一段他们载着一帮外国访问团,然后翻译在那里发脾气乱翻译。原来不专业的笑点最合我心意啊。

My Sister Lives on the Mantelpiece

My Sister Lives on the Mantelpiece Annabel Pitcher David Tennant 9781409132882 要不是David Tennant读的有声书,我根本就看不下去。一方面,我个人很不喜欢小孩装成熟的叙事语气。另一方面,真的确定这是一本少儿读物吗?因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非常sad的故事啊,不仅sad而且是hopeless的一个故事诶。会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这本书吗?因为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从各个方面讲同一个道理:爸爸妈妈靠不住,不要奢望他们的爱。而且这个道理还是层层铺垫的:读一半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作者先抑后扬,真正的父母不可能那么无情的,没想到看到后面,即使我总是心存一丝希望,但是父母无情这个事实越来越不可能被扭转,索性到最后父母就这样了。这又让我想到了《Doctor Who》S06E11″The God Complex”,Doctor逼着Amy放弃对他的信任。难道现在英国主流的价值观就是这样──没有任何人值得放任自己的信任,一切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