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Tom Stoppard

戏剧挑战月 National Theatre Live若干

Angels in America Part One: Millennium Approaches 2019.7.6 Part Two: Perestroika 2019.7.7 十几年看过电视剧的版本,但是现在几乎一点也不记得了。话剧版延续了电视剧版本的一人多角的传统,在电视剧中似乎是为了传达人人皆天使的暗喻,但是这个在话剧中似乎不是重点了。现在看话剧觉得自己比以前能看懂很多。这个故事讲的是那个年代被艾滋病重创的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态,每一个主角都很特别,从不同的身世信仰、到对政治态度以及歧视的讨论,现在看来还是让我大开眼界(脑界)。 简单罗列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这是另一种的魔幻现实,但又是很扎实的现实。特别是第二部分开始有很多很魔幻的东西,与天使的对话。天使是一些没有创造力的dull的生物;天使责怪人类变化、moving,把上帝给气跑了;天使对人类的要求是“don’t migrate. don’t mingle.”;天使觉得人类的变化和进步是有限的,甚至是愚蠢可笑的。但是既然这剧中已经表达出来,这里的天使也并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陷的,那么人类也可以是和天使平起平坐的了,是可以讨价还价甚至争辩反抗的。 关于天使对人类的要求,我的想法是矛盾的:从大环境(以前是美国,现在更是中国)来说,人类的确是变化发展的太快,快过于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自己的能力觉悟发展没跟得上人类的发展。但是从小环境来说,gay的存在是一种migrate/mingle/moving,它的存在就算太年轻还没准备好,也不能以这个理由来否定它的合理性。 和幻想中的人物对话,但是又好像是高一层次的神安排的(这个神可以说是编剧本人),所以又可以当真。Roy死前对峙叫妈,我还在想这是一个bug,为什么自己所幻想出来的人还会认错,后来果然是他在最后耍一次自己幻想中的人。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那么多苦难,怎么会有那么多爱呢?和爱比起来,正义和政治简单多了。再回到不同的角色身上,我觉得这部剧超厉害的地方就是这些角色的多样性。每个人的种族、宗教信仰、历史、政治观、价值观都很不一样。但是谁也并不占谁的道德高地之上。这些人都太年轻来面对这一切,每个人都很可怜,包括深柜政客Roy Cohn。 渣男Louis Ironson是最理性最理想主义的;Joe Pitt作为摩门教这样的过来人劝Louis要和平直面世界的不完美。洗白渣男有点狡猾,而且洗白也只是Joe的一己私欲,但是我愿意buy it。最后男主Prior Walter想要活下去,天使说死亡是这个糟糕的世界最好的protector,男主回答对生的执念,生是希望的必要条件。 I live in America, Louis. That’s hard enough. I don’t have to love it. You do that. Everybody’s got to love something. 最有说一下演出本身。讲到幻觉的场景设计,虽然是话剧舞台,但是一点不比电视剧版本的效果差。演员列表更是阵容超级强大,小狼的美音听的有一点出戏,演技的话我觉得Prior (Andrew Garfield)优于Louis (James McArdle)优于Joe (Russell […]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Tom Stoppard 9780802132758 读了一遍剧本,看了一遍改编的电影,还是没懂。 据说这是在讲两位主角在戏中其实都是不由自主的戏子,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却在那里扮演着龙套的角色。貌似挺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作者要花三幕的长度来讲这么仅仅一个道理呢?我在读剧本的时候最直观的感觉是,标题是他们两个死了,但是到底什么什么死的如果不结合哈姆雷特的故事的话是很不清楚的,我甚至有印象在每一幕的开头他们都已经死了。什么样的世界才会每一次硬币都落在正面、其中的人物没有大于五分钟的记忆,要么是在梦里,要么就是在死后吧。 电影和剧本最大的区别,是给Rosencrantz加了很多科学小知识的戏码,把两个人的性格特征分离得更明显了。除了科学小知识,当然还保留的,是我觉得剧本里面非常珍贵的一些”伪”哲学的讨论。但是貌似只要是话唠剧,听者有心的人都可以把这些当成哲学上的讨论,然而其实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在讲什么,我们和剧中的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一样无知。

西游百老汇(番外) The Critic & The Real Inspector Hound

The Critic & The Real Inspector Hound 2016.2.10 Shakespeare Theatre Company’s Lansburgh Theatre, Washington, DC 这次春节假期,除了纽约,还到华盛顿看了一场演出。很特别的地方是同一个剧场同样的演员一个晚上连演两部话剧,分别是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的《The Critic》和Tom Stoppard的《The Real Inspector Hound》。我本来没有任何期待,还以为是一些话唠剧的,结果出乎意料地好看。 第一部其实是一部很古老的剧,创作于18世纪末,讲的是当时的剧评家玩弄想出风头的剧作家在舞台上排演一出戏剧,结果笑料频出。这部古代闹剧,几乎像是Michael Frayn的《Noises Off》的雏形(但是没有《Noises Off》那么绝妙精美的结构)。 第二部是差不多两个世纪以后的作品,讲的是两个剧评家去看一出很类似《The Mousetrap》的戏,戏中人物一直在寻找凶手,而两位剧评家看着看着竟然变成了剧中的角色,还成了凶手嫌疑人被指证。非常有黑色幽默的味道,而且细思恐极。因为这部戏本身有很多层次,有舞台上上演的一部戏中戏、有评论家本身凌驾于舞台上的另一出戏之上的观众席、还有被评论家侵入的戏、还有新出现在观众席上的人物等等。你能从一个旁观者突然间进入另一个不同层次,并且命运瞬间产生了变化,而且这完全不是由你主动控制的,层次间的界限的打破这是恐怖点之一。。到最后男主死在了戏中戏里面,但又挣扎到了戏中的观众席上,这又打破了on/off stage的界限,层次间的界限的模糊这是恐怖点之二(升级版)。另外很厉害的一个地方是,戏中戏的故事唯有层次被打破才得以make sense,最后案子谜底的合理解释就是归功于层次间的融合。我只能说这部戏写得太厉害了,虽然喜剧效果上比不过第一部,但是结构的设计超值得咀嚼。 两部话剧连演,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主角职业和主题,都是关于剧评家的。剧评家本来就是在做一件meta的事情,讲剧评家的故事又是一件meta的事情,讲剧评家现场评论的戏剧的内容就是meta*3,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果然意义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