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Indira Varma

Old Vic: In Camera 2020

今天连着看了三部The Old Vic在疫情期间线上播出的话剧。剧院虽然关门了,但是在这个没有一个观众的剧院里面、用最基础的舞台布景灯光、演员不带服装造型的演出,现场直播给观众观赏,这种戏剧存活继续的方式还挺不错的。但是这样的话剧的本子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人物不能很多、布景不能很丰富,主要还是靠演员们在舞台上说说说。 Lungs 第一部是Claire Foy和Matt Smith演的两口子的吵架剧。先是争论讨论要不要孩子为什么要孩子怎么要孩子凭什么要孩子,后面情节反转渣男两次正向反向出轨,孩子意外来临,之后时光飞逝直接到人生的尽头。 一开始的情节还是蛮清新的,是比较典型的欧美年轻人在思考家庭和人生道路的一些思路。他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对生活是有要求的,同时也是(至少是想要)自律的。故事中还特意体现出来男女双方的反差,一个是高学历的女博士,一个是混演艺圈的渣男,但是他们对于爱情和生活的追求却又是有质量的。我能感到的是,年轻人的吵架看起来人生还是有希望的,能够在做父母之前对自己是否值得做父母进行思考的父母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剧中提到的多条关于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好人的标准,拿到现实生活中看来,至少在中国似乎已经可以给绝大数人建立生育门槛了。但是渣的本性并不受智商文明的限制,这两位随即成为了最普通的家庭,前面那么多思考和挣扎全都白费了。 比较奇妙的点是,虽然是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整个直播用的是两个分屏分别拍摄两位主角,而两位主角虽然一直是在演对手戏,但是全程并没有在同一个位置上对话接触,要是他们各自在家通过zoom演也好像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 Tag: Duncan Macmillan, Matthew Warchus, Claire Foy, Matt Smith, Three Kings 第二部是一部新剧首演。故事讲的是男主回忆自己小时候为数不多的和离家出走的父亲的交流,以及之后在父亲死后他去处理一些事后。标题“three kings”是剧中的父亲给男主出的一道题目,有三个并排的硬币,第一个硬币可以触碰可以移动,第二个硬币可以触碰不可以移动,第三个硬币不可以触碰可以移动,现在要把第一个硬币移动到第二个和第三个硬币之间。说是如果男主解开了这道题目就会再回来见他,结果几年后男主解开了,兴奋地打电话给父亲,接下来却什么也发生。 (反白一下答案) 按住第二个硬币,用第一个硬币去敲第二个硬币把动力传给第三个硬币。 Andrew Scott的个人独秀,不禁会让人想到他演的《Sea Wall》,这里不是遗失的妻子而是遗失的父亲。这个故事的主旨其实是蛮吸引我的,从爱尔兰离家出走到欧洲各地又落脚西班牙的没良心的父亲,作为儿子如何去和这样的父亲或者说这样的父亲的记忆相处,如何去和父亲留下的那些人那些事相处,简直可以请托宾写一篇文章了。但是我觉得稍微不是很满意的地方是男主的主动性有点太强了,为了那么陌生的父亲费尽心力。而且“three kings”这个小把戏的隐喻有点刻意和牵强。 Tag: Stephen Beresford, Matthew Warchus, Andrew Scott, Faith Healer 前面两部都蛮短的,第三部超级长,真的有点看不下去。一共有四幕,每一幕都是一个角色在那里不断地一个人在讲话,好像有一点像《Talking Heads》。从标题可以看出来,这是一部在讨论人与信仰迷信以致于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但是具体的情节,全程看的我都不知道在看什么,我就不多做评论了。 Tag: Brian Friel, Michael Sheen, Indira Varma, David Threlfall,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Tiger Country

Tiger Country 2020.4.24 故事讲的是一个医院里面的医生的故事,有比较资深的也有初来乍到的实习医生。和医疗剧不同的地方是,它并不会花太多笔墨在奇形怪状的病理或者病人身上,主要还是在讲这些医生自己以及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情绪。但是在这些西方关于医生的描述,相通的一点是,几乎所有医生身上都带有一种戾气乖张。 不可否认医生很厉害,是通过了那么多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才能达成如此厉害的能力,但是厉害的人就有权利自持高人一等了吗?我能理解的是,因为医生这个行业或者现有的医疗行业制度之下,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很高。压力之大,造成了某种职业伤害,类似于医疗行业的996,对从业者带来的伤害是可以同比想象的,但是他们整个行业如此也没有其他的出路。 就这部话剧本身,虽然明星很多,但是感觉有点看不下去。一方面是医生各种脾气很大的场景一点也不讨人喜欢,另一方面是情节也没有很抓人,怎么正好是医疗剧可以弥补的地方? Tag: Nina Raine, Indira Varma, Luke Thompson, Hampstead Theatre,

西游韦安地 NT Live: Present Laughter

Present Laughter 2019.12.22 Curzon Aldgate 上海全面下架看不到了,来发源地伦敦赶紧看一下这部The Old Vic新版的《Present Laughter》。 几年前我在上海看过BroadwayHD版本的Kevin Kline主演的版本。这次安利朋友和我一起去看NT Live的版本,我事先打了预防针说这是很老很老的剧本,所以不能深究主人公的男女关系作风,主要看点还是耍嘴皮子。 故事本身讲的是主人公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但是将要步入中年,他身边有很多年轻女演员总是围绕在他身边想要走进他的生活,他也乐而为之,用夸张的个人行为和轻浮的感情生活来隐藏自己的孤独和悲伤。这一次几乎变成了一场闹剧,因为他和他的亲密的生意合作伙伴的另一半搞上了。 现场看了感觉改编的地方太惊喜了。光看故事的话,简直就是一个#metoo的温床,有钱有势的中年男子玩弄多名年轻刚步入社会的女性。戴着政治正确的眼镜来看这部剧,我觉得有点可惜了。所以这次的改编太聪明了,把这一错误的焦点完全避开了,方法就是做了性别的转换,把合作伙伴的性别变成女的,把想要上位的合作伙伴另一半的性别变成了男的。 特别妙的是,虽然做了这个性别转变,但是台词什么的都没有变。第二幕大家看到上位男留宿的反应,讲的话还是原本的话,却没有一点违和感,反而多了一层合理的惊讶/指责。整个故事这么处理也很合理。上位男和男主对手戏的时候,原本是看上去是女的想上位然后男主顺势占便宜,现在这一企图由男的演好像更明显了;所谓的捕食者的身份好像也随即反转了,变成了是上位男在控制局面。 不去管这样的改编对模糊错误的时代焦点的成功,如果要反思一下这样的安排的话,好像是进步了,又好像是退步了。老的剧本能把捕食者安排成女性,到底是在为主角开脱,还是在做平权?新的改编只要把性别简单对换一下,就有那么大的影响,那是因为#metoo的作用太大了,还是我们对#metoo的理解太单一了? 回到原本的情节核心,剧本原名是《Sweet Sorrow》,好像想要表达的更多是主人公中年危机的孤独,和一直在表演以至于自己都分不清表演和真实了。演的多厉害其实就说明自己就多越孤独,这是一种逻辑,但是我并不觉得反过来讲也成立,孤独的人有很多表现形式。但是我蛮喜欢男主这种爱演体质的性格的,蛮好玩的。这次继续让我对Andrew Scott路转粉,我本来一直嫌弃他讲话怪腔怪调的、演戏也全都是那种内心敏感的神经质的样子,但是这次他的喜剧才华爆棚。特别是在东窗事发后,他去一个一个反驳/攻击他的合作伙伴最后说自己其实只要一颗苹果一本书就好了,这口气太长了。 全局最后以MIKA的《Happy Ending》谢幕,完美。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Noël Coward, Matthew Warchus, Andrew Scott, Indira Varma,

戏剧挑战月 National Theatre Live若干

Angels in America Part One: Millennium Approaches 2019.7.6 Part Two: Perestroika 2019.7.7 十几年看过电视剧的版本,但是现在几乎一点也不记得了。话剧版延续了电视剧版本的一人多角的传统,在电视剧中似乎是为了传达人人皆天使的暗喻,但是这个在话剧中似乎不是重点了。现在看话剧觉得自己比以前能看懂很多。这个故事讲的是那个年代被艾滋病重创的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态,每一个主角都很特别,从不同的身世信仰、到对政治态度以及歧视的讨论,现在看来还是让我大开眼界(脑界)。 简单罗列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这是另一种的魔幻现实,但又是很扎实的现实。特别是第二部分开始有很多很魔幻的东西,与天使的对话。天使是一些没有创造力的dull的生物;天使责怪人类变化、moving,把上帝给气跑了;天使对人类的要求是“don’t migrate. don’t mingle.”;天使觉得人类的变化和进步是有限的,甚至是愚蠢可笑的。但是既然这剧中已经表达出来,这里的天使也并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陷的,那么人类也可以是和天使平起平坐的了,是可以讨价还价甚至争辩反抗的。 关于天使对人类的要求,我的想法是矛盾的:从大环境(以前是美国,现在更是中国)来说,人类的确是变化发展的太快,快过于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自己的能力觉悟发展没跟得上人类的发展。但是从小环境来说,gay的存在是一种migrate/mingle/moving,它的存在就算太年轻还没准备好,也不能以这个理由来否定它的合理性。 和幻想中的人物对话,但是又好像是高一层次的神安排的(这个神可以说是编剧本人),所以又可以当真。Roy死前对峙叫妈,我还在想这是一个bug,为什么自己所幻想出来的人还会认错,后来果然是他在最后耍一次自己幻想中的人。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那么多苦难,怎么会有那么多爱呢?和爱比起来,正义和政治简单多了。再回到不同的角色身上,我觉得这部剧超厉害的地方就是这些角色的多样性。每个人的种族、宗教信仰、历史、政治观、价值观都很不一样。但是谁也并不占谁的道德高地之上。这些人都太年轻来面对这一切,每个人都很可怜,包括深柜政客Roy Cohn。 渣男Louis Ironson是最理性最理想主义的;Joe Pitt作为摩门教这样的过来人劝Louis要和平直面世界的不完美。洗白渣男有点狡猾,而且洗白也只是Joe的一己私欲,但是我愿意buy it。最后男主Prior Walter想要活下去,天使说死亡是这个糟糕的世界最好的protector,男主回答对生的执念,生是希望的必要条件。 I live in America, Louis. That’s hard enough. I don’t have to love it. You do that. Everybody’s got to love something. 最有说一下演出本身。讲到幻觉的场景设计,虽然是话剧舞台,但是一点不比电视剧版本的效果差。演员列表更是阵容超级强大,小狼的美音听的有一点出戏,演技的话我觉得Prior (Andrew Garfield)优于Louis (James McArdle)优于Joe (Russ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