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Arthur Miller

西游韦安地 Death of a Salesman

Death of a Salesman 2019.12.30 Piccadilly Theatre 西区上演美国的话剧经典,一家人全部是由黑人演员扮演的。黑人扮演全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那么歧视。如果是colour blind的话,那应该是各种族的演员混着来的,全部是黑人的话是不是想要传达更多的在那个年代关于种族歧视的问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来看,我唯一看出来的一点是爸爸在公司被分配了很烂的工作以及儿子进餐厅没有被安排到最好的座位,这些可以勉强被解读为种族歧视,但是原著里面本来就是同样的剧情发生在白人啊,不是种族歧视也会有这结果。 这次的演出好看的,黑人太会讲台词了,很普通的甚至很无聊的都可以讲得让人觉得津津有味。每一场开头和结尾的地方唱歌也唱得超级好听。男主爸爸的演员是Wendell Pierce,之前看海报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Jordan Peele(希望不要脸盲被误会成歧视);女主妈妈的演员是Sharon D. Clarke,看到剧照的时候觉得她好苦啊,后来一查发现她竟然演的13出场的companions的自我牺牲的亲人(奶奶/老婆),瞬间觉得她演技爆表。 另外舞台的设计也不错,特别是在男主回忆片段和幻想片段的时候表现的都蛮好的。当初我自己和小伙伴们在读剧本的时候,还为此觉得有点混乱。不知道是因为已经知道剧情了,还是真的是舞台表现的好,反正今天看的时候觉得讲得蛮清楚的。 回到剧情本身,我觉得Arthur Miller这部剧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两重性,主人公的悲剧很明显是和资本主义的残酷(美国梦的破碎)息息相关的,但是又无法让人很直接地把原因仅仅归结于此,因为主人公的个人和育儿方式的缺陷也非常瞩目。 那这个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撇开一切不是确定性的因素,是资本主义吗?因为老了没有收入了活不下去了?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不管之前的贡献多大,被剥削了多少剩余价值,说辞退就辞退。这样的命运在今天的中国看来更为现实,甚至不是辛苦到老了,到了35+就已经要到男主的窘境了,各种裁员的新闻故事分分钟可以改编成现代版的《程序员之死》。我觉得最可怕的是总有这样的大公司大裁员的新闻出现,然后官媒(也是唯一的媒体口径)的反应不是资本主义的忘恩负义而是要员工更投入更有奉献牺牲精神。这个逻辑不是和要女性不被猥亵就不要衣着暴露不要出门一样嘛?! 主人公爸爸机会主义、大男子主义、好面子,但是妈妈讲的也很对,他只不过是一个human being,不是说为了给他开脱和原谅,只是需要可怜他。 话虽如此,但是看到哥哥在少年时看到自己的爸爸出轨然后对爸爸和世界的认识瞬间崩塌、以及在成长过程中被爸爸灌输的有缺陷的价值观,还是会觉得很唏嘘。父母毁小孩一生,谁买单?不来说是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被大人毁了的小孩,还不是大人的初衷,这怪谁?这又让人想到了今天豆瓣上看到的一边说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人一边冷暴力逼婚的妈妈。 随便想一想,就能想到那么多和现在的中国那么紧密相关的新闻,这是Arthur Miller太有预见性了呢,还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把资本主义运用得太到位了呢? 这次话剧对最后的结局做了很大的改编。我在读剧本的时候的理解是爸爸和孩子reconcile之后为了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筹钱走投无路便决定自杀骗保,但是这次话剧的处理变成了爸爸其实是崩溃自杀顺带着骗保险。这样一来,减弱了对资本主义的攻击,变成主要是他个人的悲剧了。对这样的解读,我抱有保留意见。 Tag: Sharon D. Clarke, Wendell Pierce, Arthur Miller, Marianne Elliott, Miranda Cromwell,

戏剧挑战月 National Theatre Live若干

Angels in America Part One: Millennium Approaches 2019.7.6 Part Two: Perestroika 2019.7.7 十几年看过电视剧的版本,但是现在几乎一点也不记得了。话剧版延续了电视剧版本的一人多角的传统,在电视剧中似乎是为了传达人人皆天使的暗喻,但是这个在话剧中似乎不是重点了。现在看话剧觉得自己比以前能看懂很多。这个故事讲的是那个年代被艾滋病重创的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态,每一个主角都很特别,从不同的身世信仰、到对政治态度以及歧视的讨论,现在看来还是让我大开眼界(脑界)。 简单罗列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这是另一种的魔幻现实,但又是很扎实的现实。特别是第二部分开始有很多很魔幻的东西,与天使的对话。天使是一些没有创造力的dull的生物;天使责怪人类变化、moving,把上帝给气跑了;天使对人类的要求是“don’t migrate. don’t mingle.”;天使觉得人类的变化和进步是有限的,甚至是愚蠢可笑的。但是既然这剧中已经表达出来,这里的天使也并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陷的,那么人类也可以是和天使平起平坐的了,是可以讨价还价甚至争辩反抗的。 关于天使对人类的要求,我的想法是矛盾的:从大环境(以前是美国,现在更是中国)来说,人类的确是变化发展的太快,快过于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自己的能力觉悟发展没跟得上人类的发展。但是从小环境来说,gay的存在是一种migrate/mingle/moving,它的存在就算太年轻还没准备好,也不能以这个理由来否定它的合理性。 和幻想中的人物对话,但是又好像是高一层次的神安排的(这个神可以说是编剧本人),所以又可以当真。Roy死前对峙叫妈,我还在想这是一个bug,为什么自己所幻想出来的人还会认错,后来果然是他在最后耍一次自己幻想中的人。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那么多苦难,怎么会有那么多爱呢?和爱比起来,正义和政治简单多了。再回到不同的角色身上,我觉得这部剧超厉害的地方就是这些角色的多样性。每个人的种族、宗教信仰、历史、政治观、价值观都很不一样。但是谁也并不占谁的道德高地之上。这些人都太年轻来面对这一切,每个人都很可怜,包括深柜政客Roy Cohn。 渣男Louis Ironson是最理性最理想主义的;Joe Pitt作为摩门教这样的过来人劝Louis要和平直面世界的不完美。洗白渣男有点狡猾,而且洗白也只是Joe的一己私欲,但是我愿意buy it。最后男主Prior Walter想要活下去,天使说死亡是这个糟糕的世界最好的protector,男主回答对生的执念,生是希望的必要条件。 I live in America, Louis. That’s hard enough. I don’t have to love it. You do that. Everybody’s got to love something. 最有说一下演出本身。讲到幻觉的场景设计,虽然是话剧舞台,但是一点不比电视剧版本的效果差。演员列表更是阵容超级强大,小狼的美音听的有一点出戏,演技的话我觉得Prior (Andrew Garfield)优于Louis (James McArdle)优于Joe (Russell […]

存在

存在 Presence: Collected Stories 阿瑟·米勒 Arthur Miller 林斌(译) 9787020126804 Arthur Miller的短篇小说虽然写的不多,也没什么有名,但是我感觉一点也不比他的戏剧差。这本很薄的短篇小说集里,一共有六篇,都是他比较晚期的发表在杂志上的短篇小说的集合。我个人喜欢的顺序是:演出>松脂蒸馏器>斗牛犬>海狸>存在>裸体手稿。总的感觉都有一种在成熟甚至年老之后回顾人生,看待人生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对那些好像没办法一下子参透的东西重新思考,试图寻求某一种解答。故事可以是编出来的,故事本身是什么样的很重要,但是讲故事的切入点也很重要。我觉得作者很厉害的地方是他特别会挑选讲故事的切入点,从他的横切面来看故事,就可以看出来他想要讲的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好几篇都值得拿来细细品味分析,我简单地讲讲我最喜欢的三篇。 斗牛犬 Bulldog 全书第一篇就是讲狗的故事,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卖奶狗的广告,想要养一条斗牛犬。在买狗的过程中,懵懵懂懂和狗的女主人发生了关系。把狗带回家后,慢慢养起来,不小心一天斗牛犬偷吃了巧克力蛋糕生亡,小男孩脑子里想的还是斗牛犬的女主人。 基本上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从买狗到养狗到狗死掉,一条狗生生死死的时间里小男孩的成长蜕变描写得非常到位。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如果把故事里的小男孩变成小女孩的话,重点马上就变味成了性侵的故事了。读完这个故事,我多少是为了小男孩的成长欣慰的,但是如果说小女孩的话,则不可能有这样的感觉,而是完全另一种很黑暗的顿悟。换了性别概念重新读这个故事,虽然不合时宜,但是是一种反思。 演出 The Performance 一个犹太踢踏舞者为希特勒表演并死里逃生。 这个故事太精彩了。从形式上来说,这是个故事套故事的故事,有两个讲故事的人,一个是踢踏舞者,另一个是第一人称把故事写下来的作家。不管是踢踏舞者在给作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是作家在写下他与踢踏舞者相遇的故事的时候,他俩都会不时地从故事里偶尔跳出,来评论一下或者感慨一下。评论感慨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故事本身的时间线了:踢踏舞者的故事在战时,评论感慨在两人对话时;作家的故事描写在两人对话时,评论感慨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所以评论感慨就多了一层对当时故事的信息的补充,以及当时没有想到的时间累积下来酝酿出来的信息。这样的设计太棒了,让人不断地抽离出来可以从更高一层来思考、对内一层更为理性看得更真切。 正因为这样的设计,故事结尾的地方关于梦的解读太到位太震撼了。踢踏舞者的梦、德国人的梦、作家一厢情愿的梦都是梦,一些共享的梦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它可以让身在其中的人们有安全感有动力有盼头,但是它造成的悲剧也是令人胆战心惊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做德国人的梦就是不好的、作家的梦就是好的之类的判定,因为梦的内容本身无关紧要,而是无脑做梦这个群体行为有着致命的缺陷。 松脂蒸馏器 The Turpentine Still 这个这本书里面最长的一篇,讲的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年轻时在海地偶遇了一个一心想要提炼松脂的人,然后主人公一直念念不忘,年老后又旧地重访。 海地的设定,一来让人联想到《黑暗的心》,白人对于未开化的黑人的影响(有一种魔幻现实的感觉,甚至依旧可以对比现在中国人对来到中国的老外的态度);二来让人想到了毛姆笔下的高更,只不过一个是纯粹为了个人的追求,而故事里的建造松脂蒸馏器的人似乎更多是为了别人。 如果说《演出》是在讲梦想的话,我觉得这一篇是在讲信仰/信念,这里并不是特指宗教上的,而是泛指人生中的支撑着一个人前行的东西。故事有很多层次,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面镜子。

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 Death of a Salesman Arthur Miller 英若诚/梅绍武/陈良廷(译) B07MH11ZXK 以前看了一部Arthur Miller的纪录片,里面讲到《The Crucible》和当时美国文化界打击共产主义的隐喻关系,《Death of a Salesman》是多么前瞻地在反思资本主义制度。于是在我的脑海里,在知道《推销员之死》这个剧本的具体情节之前,我的固有思维是它是一部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作品。读下来才觉得并不完全如此,但是还是让我相当佩服作者。 我原本的设想是,主人公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全情投入如鱼得水,但是几十年来拼尽了全力却吃了同样是资本主义带来的致命的苦头。但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本来就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他的快乐幸福的来源也与资本主义无关,只不过他悲剧的导火线之一是干了一辈子没有任何积蓄也没有谋生的能力了。 主人公是一个前后很统一的形象,从小他向往的是像本大伯那样挖到金矿、对孩子的教育与期待也是凭借机遇出人投地、还时常偷腥、爱夸耀(到自己都信以为真),他最终的悲剧的目的说到底也还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拿到一笔钱干一番(不那么靠谱的)事业,拿到那笔钱的方法是去骗保险金。这一系列从开始到结束、从内到外、从方法到目标都是很统一的价值模式。 那么主人公的悲剧点到底在哪里呢?是他追求的东西(目标)本身有问题?还是他追求的方法有问题?还是他对自己的认识/定位有问题?如果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来看的话,只有第一个问题是和资本主义有关的,好吧,第二个问题和资本主义有一半的关系。 第一个角度是目标本身。主人公追求的是什么,那么得到的就是相应的东西,这种想法非常存在主义,却把对错给抹灭了。 第二个角度是方法,我一直思考:脚踏实地比投机取巧高级在哪里?如果说投机取巧是资本主义制度给人带来的价值观的话,那脚踏实地难道不也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一种价值观吗?抛开小时候的环境带来的难以撼动的教育之下的观念,投机取巧的确更适合某种社会生存环境的话,那在谴责和鄙视投机取巧的时候会不会气势弱了下来? 第三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话说回来,他是一个老百姓,普通人。普通人有这样的悲剧更可悲,还是有力量的人、可以看清这一切的人的悲剧更可悲? 看起来主人公的悲剧在于他自己本身,但是也可以说他本身的悲剧也是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但是这样的说法感觉有点赖皮,就好像最近开始读侯世达的《我是个怪圈》里面讲到意识(再进一步自由意志)如果从很低的层次去解读就没有意义了。 最后简单说一下我对里面的人物的认识。哥哥和弟弟其实都是对爸爸的形象的复刻,但是哥哥和弟弟又有巨大的区别,这里的设定作者非常厉害。其实我对弟弟这个形象非常感兴趣,他是第三个问题的奇解,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力量正好足够多到有清醒的认识,却不够去做出任何影响性的改变,他选择的是圆滑事故地对待这个世界,这是悲剧还是幸运呢?

西游百老汇 A View from the Bridge

A View from the Bridge 2016.2.3 Lyceum Theater 我能先坦白我去看这部话剧的原动力不是Arthur Miller而是Russell Tovey嘛 :P 然后认真地讲一下关于这部话剧的内容。Arthur Miller的剧都好苦,就算我已经看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并且已经预先读了一遍剧本,在看话剧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一些不适,因为他笔下的人太苦了。 讲一下我对剧名的解读,一开始我很困惑这部话剧的剧情和bridge到底有什么关系,到底这是指哪座桥。想一想,应该也只能是指布鲁克林桥了吧,因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布鲁克林的。叙述者是一名律师,是层次高于Eddie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几乎是处于故事边缘的人,他来讲这个故事正如从桥上往下看芸芸众生的生活。布鲁克林的移民生活,从曼哈顿是看不到的,需要从布鲁克林桥上才看得到。 主人公Eddie是一个很有局限性的人,他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敢直视),反而在寻找各种借口。至于为什么亲Rodolpho?是为了掩盖自己冲动去亲Catherine,是为了证明给Catherine看Rodolpho是给(他想用他passionate kiss把Rodolpho掰弯),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前面那种解释。这种行为很像小孩子的行径,我倒是很难理解,因为我记得我幼儿园的时候和一个同学打打闹闹的时候正好被老师看到了,我不会停下来,反而会继续到他,是因为我想通过继续打他来说明我的行径的合理性。 看了《The Crucible》和《A View from the Bridge》,虽然故事的主题和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差别,想表达的东西也有很大差别,但是可以留意到作者有一定的模式。比如,主角都是明显有缺陷的人而且最后也都死掉了;还有就是作者的大招,把一些其实是很关键的信息写得非常模棱两可,我感觉这也是作者最厉害的地方。 Rodolpho是不是给/是不是为了美国身份才跟Catherine好的?如果把故事写清楚,如果Eddie的怀疑的内容是真的,出于观众的角度会不会就对他更同情一些呢。当然这仅仅是在感性上的,只要稍微理性推理一下,就会发觉怀疑的内容是否为真与怀疑本身的性质无关。作者在这里运用模棱两可,使得观众对Eddie的态度中性化,不带着同情或者挑战的初衷来看待他。 Eddie对Catherine的感情到底是什么?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所有人都认可这是禁忌的,包括Eddie。就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才会引起怀疑,才会引发紧张的关系。剧中的Eddie和Catherine的亲密动作,我之前在读剧本的时候根本没有读出来,有没有这样图像化的信息或许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又会不同吧。 从读剧本到看话剧,我都没有懂结尾的时候律师的独白,律师说Eddie好是因为he is known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求解。 最后附送一张Russell Tovey果照

萨勒姆的女巫

萨勒姆的女巫 The Crucible 2015.10.30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我观看这部《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的经历略为零散,看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时候因为有事错过了最后一幕大结局的内容,看李建军主演的Old Vic版的视频上下部分相隔了近两个月。但是好在这是一部非常杰出的剧本作品,所以还是觉得很赞。 这样的故事留给我两方面的启示,一个是如何在形式上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那就是被指控的豁免权以及举证义务的明确,虽然在这一点是似乎在剧中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两则的漏洞;另一个是这种悲剧的来源,我个人觉得是一种把宗教、道德和法律融合在一起的结果。不管是对女巫的迫害、对红色思想的迫害、还是对反红色思想的迫害,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封闭的非开放式的思想试图借用法律的手段来做清洗工作。然而一旦法律被这种单一的思想道德的所控制,那就会发生很恐怖的事情。 剧中的人物都设定得很好,每个人都可以拿来单独分析一番。 少女这种生物,一秒钟纯洁天真无瑕,一秒钟可以说服自己鬼上身,一秒钟腹黑,一秒钟一根筋的浪漫主义,一秒钟极端现实主义,太恐怖了。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法官和Hale牧师两位的设定,两者可以说都是外来的却决定着事件走向的审判者。这种冤案的产生,我们很习惯于把它归结成审判者的无能或者偏颇,但是在这部剧中我不能说这是一名判决或者审判中明显有偏颇的法官,我甚至觉得这位法官称得上是公正的,因为他愿意听取多方的意见、而且它对事件的基本判断是有理性思考的(只不过有方向上的问题)。在这样一名可以说是公正的法官判决之下的结果,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正揭露了问题的所在。而Hale牧师的反转也是一大看点,我觉得他是最接近于普通人的想法。他的那句“God damns a liar less than he that throws his life away for pride”,初听之下类似“好死不如赖活”,却是他在宗教框架之下能够想出来了的最符合人性的理论。 男主John Proctor最后纠结于自己的认罪书公布公开并为此走上绝路,我理解为他心中对宗教的挣扎。因为他觉得可以在上帝的眼前说谎因为上帝是明眼人自有上帝的判断,他的内心是无罪的;但是一旦这份认罪书流落到了社会,那么他立足人间的名誉不保,他个人的人格失去了尊严,这种损失在John Proctor看来是重过于宗教对他的压力的。 最后很直观地讲讲中英两版的差别。中版让我实在有点出戏的是,里面的少女都是大妈,特别是领头少女Abigail的扮演者每句话讲出来每一声尖叫全部都是典型的大妈啊,都是久经历练的烟酒嗓啊。两版最大的差别,也是中版最大的硬伤,就是在英版里事件的背景真相是隐喻的,并非直白的告知的,不能百分百地确认少女们的控告是诬蔑的,而在中版里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加了一出戏并且在之后的表演里也一直很明确地指出这些被控告的人都是被诬蔑的。因为这个剧情上的改编,把整部戏想要传达的东西降低了一个档次。我觉得原版想要传达的信息在于,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被迫害的人们是不是清白的,在不知道是否清白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看出迫害本身的可怕与可笑;而被添加了洗白剧情后,传达的意思反而变味了,好像是一定要是本身是清白的才可以去反对这些迫害,而这种意识本身就又一次站在了迫害者的逻辑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