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 of a Salesman 2019.12.30 Piccadilly Theatre 西区上演美国的话剧经典,一家人全部是由黑人演员扮演的。黑人扮演全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那么歧视。如果是colour blind的话,那应该是各种族的演员混着来的,全部是黑人的话是不是想要传达更多的在那个年代关于种族歧视的问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来看,我唯一看出来的一点是爸爸在公司被分配了很烂的工作以及儿子进餐厅没有被安排到最好的座位,这些可以勉强被解读为种族歧视,但是原著里面本来就是同样的剧情发生在白人啊,不是种族歧视也会有这结果。 这次的演出好看的,黑人太会讲台词了,很普通的甚至很无聊的都可以讲得让人觉得津津有味。每一场开头和结尾的地方唱歌也唱得超级好听。男主爸爸的演员是Wendell Pierce,之前看海报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Jordan Peele(希望不要脸盲被误会成歧视);女主妈妈的演员是Sharon D. Clarke,看到剧照的时候觉得她好苦啊,后来一查发现她竟然演的13出场的companions的自我牺牲的亲人(奶奶/老婆),瞬间觉得她演技爆表。 另外舞台的设计也不错,特别是在男主回忆片段和幻想片段的时候表现的都蛮好的。当初我自己和小伙伴们在读剧本的时候,还为此觉得有点混乱。不知道是因为已经知道剧情了,还是真的是舞台表现的好,反正今天看的时候觉得讲得蛮清楚的。 回到剧情本身,我觉得Arthur Miller这部剧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两重性,主人公的悲剧很明显是和资本主义的残酷(美国梦的破碎)息息相关的,但是又无法让人很直接地把原因仅仅归结于此,因为主人公的个人和育儿方式的缺陷也非常瞩目。 那这个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撇开一切不是确定性的因素,是资本主义吗?因为老了没有收入了活不下去了?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不管之前的贡献多大,被剥削了多少剩余价值,说辞退就辞退。这样的命运在今天的中国看来更为现实,甚至不是辛苦到老了,到了35+就已经要到男主的窘境了,各种裁员的新闻故事分分钟可以改编成现代版的《程序员之死》。我觉得最可怕的是总有这样的大公司大裁员的新闻出现,然后官媒(也是唯一的媒体口径)的反应不是资本主义的忘恩负义而是要员工更投入更有奉献牺牲精神。这个逻辑不是和要女性不被猥亵就不要衣着暴露不要出门一样嘛?! 主人公爸爸机会主义、大男子主义、好面子,但是妈妈讲的也很对,他只不过是一个human being,不是说为了给他开脱和原谅,只是需要可怜他。 话虽如此,但是看到哥哥在少年时看到自己的爸爸出轨然后对爸爸和世界的认识瞬间崩塌、以及在成长过程中被爸爸灌输的有缺陷的价值观,还是会觉得很唏嘘。父母毁小孩一生,谁买单?不来说是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被大人毁了的小孩,还不是大人的初衷,这怪谁?这又让人想到了今天豆瓣上看到的一边说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人一边冷暴力逼婚的妈妈。 随便想一想,就能想到那么多和现在的中国那么紧密相关的新闻,这是Arthur Miller太有预见性了呢,还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把资本主义运用得太到位了呢? 这次话剧对最后的结局做了很大的改编。我在读剧本的时候的理解是爸爸和孩子reconcile之后为了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筹钱走投无路便决定自杀骗保,但是这次话剧的处理变成了爸爸其实是崩溃自杀顺带着骗保险。这样一来,减弱了对资本主义的攻击,变成主要是他个人的悲剧了。对这样的解读,我抱有保留意见。 Tag: Sharon D. Clarke, Wendell Pierce, Arthur Miller, Marianne Elliott, Miranda Cromwell,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EEP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IFF Sophocles Superfly TC2020 TC2020s TC2021 TC2023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中孝介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東野圭吾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長澤まさみ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