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5, 2024
The Little Big Things2024.11.11 这个也是NT Live的,原来他们家也有音乐剧的。 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编的,出了事故残疾的少年用嘴巴控制画笔画画。主角有两个分身,由不同的演员扮演,一个是事故前健康的,另一个是事故后坐在轮椅上的,好像扮演事故后的演员自己本身也是残疾人。另外还有男主的暧昧对象、别的护士也是残疾人演员扮演的。事故前健康的那位,在故事讲到事故后依然在舞台上,作为男主自己意识中构建的自己,还会自己和自己对话一起跳舞等等。 地上的灯光效果很炫酷,讲到不同的地方,都会用一种颜色来描述,同时地面上也变成那种颜色。 主人公像是DEH一样的少年,音乐像DEH,也像DEH一样催泪,但又觉得这种催泪一点煽情,要是全部情节像医生那样骄傲就好了。 大家写卡片期待男主回归,男主很感动,有一个同学跳出来说觉得你很勇敢,男主和女主觉得很烦。 几首歌好听,舞蹈也好看,印象比较深的是《Things We Shouldn’t Do》, 三兄弟欢迎男主回家的舞蹈。 主人公的世界真美好。整部剧宣扬的是如果重来还会同样选择,和DEH的侧重“你是你”有点不一样。 Tag: National Theatre Live, Nick Butcher, Tom Ling, Henry Fraser, Ed Larkin, Jonny Amies, Merrily We Roll Along2024.11.12 看的2023年revival的盗摄的版本,画面里有一个很高的人头,声音本来觉得还好,用耳机听只有右声道。这个版本的卡司很厉害,Jonathan Groff和Daniel Radcliffe。 之前看的故事觉得倒叙设计蛮巧妙的,这个世界这份友谊真美好。这次看也是同样的感受。歌还是好听的,这次比较喜欢的,除了之前就单曲循环好久的《Old Friends》和在派对上连唱两遍的成名作,比较上瘾的是《Not a Day Goes By》。 Tag: Stephen Sondheim, George Furth, Jonathan Groff, Daniel Radcliffe, Lindsay Mendez, Maria […]
Filed in 普雷缪色扣
|
Also tagged Bob Merrill, Chris Katanga, Christopher Luscombe, Daniel Radcliffe, Don Black, Dove Attia, Ed Larkin, Fanny Brice, Frank Wildhorn, George Furth, Henry Fraser, Isabel Lennart, Jeremy Jordan, Jonathan Groff, Jonny Amies, Jule Styne, Laura Osnes, Lea Michele, Lindsay Mendez, Maria Friedman, Molière,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Nick Butcher, Ramin Karimloo, Richard O’Brien, Stephen Fry, TC2024, Tom Ling
|
太懒了,直接只贴看的时候超级简短的记录了。 Anything Goes2022.3.1年廿九 非常老套,歌词有很多押韵的词,主要靠唱功很厉害的女主。全员踢踏舞,踢踏舞battle。 Come from Away2022.3.2年三十 五颗星。和昨天比起来,现代清新很多。蛮新的角度,群演各种普通人看上去也是普通人。太温暖了吧,怎么有那么美好的小镇。宗教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同的宗教之间倒没有什么对立冲突。酒精也起作用。也很老实地表现出来有歧视的地方,最后回归对911的反思。 David Bryne’s America Utopia2022.3.3冬九九 介于神棍布道、奇思妙想、搞笑脱口秀、演唱会talking之间。唱的真的不能算好听。 West Side Story (2021 film)2022.3.4龙抬头 最新上线的电影版。群舞好看,歌怎么没有印象中那么好听了,灯光好奇怪啊。Ariana DeBose好火,哪儿都能看到她。 Tag: Tony Kushner, Arthur Laurents, Stephen Sondheim, Steven Spielberg, Ansel Elgort, Rachel Zegler, Ariana DeBose, David Alvarez,
Friday, February 18, 2022
自从看了ttb,突然就燃起了对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的兴趣,再加上那个时候恰巧他去世,所以把在b站上能找到的他的音乐剧我全部存起来了。之前我看过他的《West Side Story》、《Gypsy》、《Company》、《Into the Woods》和《Follies》,这么一算好像也不少了,感觉个人喜好不一。这次一连看了6部以前没有看过的,感觉也是如此,有的觉得超级好看比如《Merrily We Roll Along》,有的看着有点无聊,有的几乎看不下去比如《Passion》。 A Little Night Music2022.2.5年初五 好听。挺轻松轻浮搞笑,混乱的关系。 外婆的毒舌。轻浮欢乐之下是精准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残酷现实的不满。 poor = a coherent existence after so many years of muddle Sweeney Todd2022.2.6年初六 看的是一个音乐会的版本。音乐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够欢乐(?) 非常暗黑的主题。乞妇身份有点过于好猜。 Merrily We Roll Along2022.2.7年初七 好看到哭死! 看完了就马上找原声专辑来听。old friend一听就好听,第二遍就想哭。 欢乐前行,却是倒叙,是越来越甜。梦想、愿望、成功的可怕之处,为啥只有男主迷失了?应该不是因为有钱啊。两个男主像ttb。 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2022.2.8年初八 第一幕讲的是修拉,第二幕讲的是修拉的后代。这个主题其实我很喜欢的,因为我自己对修拉的认识和喜欢也是人山人海中的一眼瞬间,甚至我还记得那一刻那个场景。但是这部音乐剧的故事有点无聊,艺术与爱情的矛盾,倒不如说是工作狂与爱情的矛盾。 舞台真的就像修拉的画,设计的很好。 ttb里面有一首对Sunday的致敬,看完这部音乐剧我又默默找了ttb里面那一段再看一遍洗耳朵。 Assassins2022.2.9年初九 题材蛮有意思的,里面的人物看着奇怪但挺轻松搞笑的,也让人思考为什么,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用杀暴君来justify。 可惜看的是一个枪版,但是字幕组非常贴心也非常专业,提供不少历史知识背景,否则可能我看也看不懂。 Passion2022.2.10年初十 女主出场唱的歌真厉害,很稳,歌词也挺贴切的,read to live in […]
Fame2021.8.17 音乐剧看起来就是轻松很多。这部我记下来的都是这样的:迷妹唱的好好!bring on tomorrow也简单好听!两个老师diva dual也好听!黑人女老师唱功也超厉害!carmen唱的也好!好听就是王道。 音乐剧还擅长表现群像,这部和那个时代的好多都一样,可以是表现一大批最底层的人们的群像。Carmen的故事比较真实,使得全剧不那么香草。 Waitress2021.8.18 歌很一般。唱的很差,感觉是那种现场听不出来但是收音就很难听。人物刻画也不好,comic不真实也不可爱。最后女主哪里来的觉悟和底气赶走老公,勉强说是为了孩子,有点太突然了。如果真的觉悟应该也赶走渣男医生小三啊。 看了倒是很想吃pie。 Railway Children2021.8.19 这个标题明明标的是音乐剧,但是看了才知道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话啊。里面唱了几首生日歌,这就算是音乐剧了吗?几个孩子点子好多,管的也真的好多。算是制作算是精良,最后竟然出现真火车了,但是故事真的没什么意思。 Gypsy2021.8.20 好熟悉的旋律,好听。演员也都好厉害,要演出尴尬拙劣的样子。小孩到大人的转变那幕好厉害,我退回去看了好几遍。 情节上,有搞笑又有担当的,也有敏感有想法的,孩子们都挺可爱的。孩子们的妈妈应该是真女主吧,又可恶又可怜。 Hairspray2021.8.21 我看的是tv live版,无数明星参演。翻译好像是机翻,有点搞笑,Link叫做链接,Penny叫做一分钱。 原来以为是一个傻白甜的故事,没想到竟然如此正能量。主角是胖子,不用减肥去追梦。然后后面全面升级,原来讲的是抵抗种族歧视的,最后的群舞每个人一个颜色虽然很有年代感但也挺突出主题的。我还是最在意歌,真的好听啊,朗朗上口,我喜欢。
Thursday, January 30, 2020
Company 2020.1.30 年初六 故事讲的是男主Robert是黄金单身汉,他身边有5对夫妇对他特别关心,还穿插讲了3段他和别的女性交往的事情。 感觉有一点时代感,不仅是故事内容本身还有歌曲的表达方式。 经常是所有的人物一起在台上唱歌,十几个人的仗势有几个瞬间几乎好像穿越到《A Chorus Line》了。而且舞蹈的展示方式特别有意识是在向观众表演,差不多每一首歌结束都会有拍集体照一样定格式的动作面对观众收尾。 情节的话,男主也太光环了吧,身边所有人都喜欢他、关心他、爱他。通过描绘众生相和大家对男主的态度,对于婚姻本身进行探讨,最后男主独唱的意思是还是需要somebody?这里的主角形象甚至有一点点想《Present Laughter》里面的男主,其实他们什么都不缺少,对待婚姻和爱情也并不那么上心。摆到现在的音乐剧,似乎很少会涉及如此针对成功人士的幸福的烦恼的主题了吧。当时我觉得这部音乐剧的标题取的很好,company和companionship的涵义现在也没有人会提了。 我看的是2011年的Neil Patrick Harris主演的官摄版本,其他几个主演也都是鼎鼎有名的。通过这部音乐剧我对Patti LuPone好感大增,虽然她在这部里面只是一个配角,但是她唱的两首歌《The Little Things You Do Together》和《The Ladies Who Lunch》都太棒了。Neil Patrick Harris好年轻啊。 Tag: Stephen Sondheim, Lonny Price, Neil Patrick Harris, Patti LuPone,
现在不管是话剧还是音乐剧的现场录像的资源蛮多的,所以这个月我原本的打算是来一个戏剧挑战月,每天看一部。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才看了四部就中断了,挑战宣告失败。以后我还要再自我挑战,希望有机会成功。虽然失败,还是简单记录一下看的几部的观后感。 The Band’s Visit 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关于阿拉伯人造访以色列,错到了一个以色列了无生气的小镇,小镇上的人们点点滴滴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几乎是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也没什么可以追求的,可能就是因为乐队的那么一点关于音乐的独一无二的可以跨越民族的感情的载体,让他们多少融入到当地的人们的生活,做了一次过客,可能发生了什么,可能影响了什么,也可能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音乐民族特色很明显,可以并没有非常打动到我的又朗朗上口的歌。我看的是盗摄的版本,所以画质音质也不是最佳,可能和这个也有关系。这是今年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我只能说今年的音乐剧普遍都不强,它赶上了一个好年,要是放到去年或者前年那可能就被淹没了。唱一首歌得托尼奖的男主,以前在美剧里出现过好多次,也是那几部经常会有音乐剧演员客串的电视剧。女主原来就是《有伤风化》里的那个女主,真的还是挺有异域风情的味道的。 Hedda Gabler 我看的是NT Live的版本,这是我今年第二次看这部剧了,5月份的时候城市戏剧节日本的一个剧团来演了《海达高布乐》。 简单粗暴的把两者做比较的话 NT Live的版本感觉主人公的性格和日版的有点不一样,更放一点,但是骄纵任性的感觉是一样的。 一样有歌但是不是主人公唱的,貌似更make sense。 好像之前看日版的时候好多地方我理解错了(因为时空的错乱) 自杀的男的不是为了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而是纯粹喝醉失手; 女主manipulate了一切,她是真的在为丈夫的事业做小动作,而不是在默默感怀往日旧情; 女主自杀是因为知道一切的法官对他有威胁,而不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亏于自杀的男人。 这么一来,怎么好像变low了?就是一个爱minipulate的女人自食其果,而不是高傲的女主为自己的高傲的梦想中的生活无法达成而自尽。按照我对日版的解读,我很想却无法同情高傲的女主,现在连想都增加难度了。 Twelfth Night Some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em.” (Act II, Scene v; although Malvolio says this, he does so while reading from the letter that Maria wrote). […]
Tuesday, December 5, 2017
West Side Story 2017.11.29 上海文化广场 啊,一周过去了一直没时间写,现在懒得认真写了,简单罗列几点观感。 舞美很好看,又有点像现代芭蕾 好多耳熟能详的歌 女主声音太高假音太多不自然不好听 社会问题,但是觉得很不舒服的是剧情方太多重点在男女主的爱情上,弄得好像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方法是爱。但是剧中的男女主的爱也不够令我觉得信服,而且女主有点绿茶婊(说到底悲剧的死亡还不是她引起的),男主也很奇怪,杀了人没什么罪恶感,只要有女主的理解就可以照样谈情说爱远走他乡。但是我也不知道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可能是智慧、也可能是欢乐。一开始看到两个帮派虽然敌对但是都是年轻人而且个个能歌善舞非常欢乐反而觉得事情一点也不严重而且大家都很可爱,好像是爱唱歌的孩子不会变坏的感觉。 难得看到音乐剧那么悲的结局
Tuesday, October 24, 2017
Into the Woods 2017.10.21 ET聚场 第一幕讲的是几个童话故事的交织,然后是完美的大圆满结局;第二幕讲的是后续打破了第一幕的圆满结局,更为黑暗真实的故事的后续。喜欢第一幕的观众,在第二幕就会被打脸。不喜欢第一幕的观众才可能喜欢第二幕。而我作为零剧透基础看的这部音乐剧,所以我对于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反应算是真实。在第一幕结束的时候我甚至以为全剧都结束了,并且已经决定马上回家给差评的,虽然是大圆满但是是有明显的破绽和缺陷的。第二幕必须要通过毁掉第一幕才能有第二幕的反转和点睛之处。第二幕的反转可以理解,但是最后彻底洗白又把孩子作为希望,那为什么还是把巨人给杀了? 另一个难以磨灭的缺点是,歌真的难听。只是把一般的讲话变成没什么旋律意义的歌曲,这样的做法我还是不怎么可以接受。更不要提中文改编了,太烂了。歌词台词什么的先不说,表演太不到位了。第一幕的特色并不在于传达大圆满的故事线索,而是在于用最荒诞最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可笑,但是中文演出却把明明应该是在讽刺调侃的部分被认真当作鸡汤道理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