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2, 2019
Network 2019.2.10 Belasco Theatre 这次《Network》的话剧版本改编自1976年的同名电影,讲的是一个电视新闻主持人临近失业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去年的Laurence Olivier Award上的最佳话剧奖项,它惜败给《The Ferryman》,但在我看来这是我此行百老汇最喜欢的一部话剧,没有之一,满分作品,双手同时点赞。 最让我佩服和惊叹不已的是这部话剧在讲的东西不断地在升级,每当我觉得自己看明白它在讲什么了的时候,它可以立即把主题再多元化或者再升级一个档次,这种主题的进化发生了不止一次。 最开始的时候,故事讲的是主人公Howard被告知自己主持了25年的新闻节目收视惨淡即将拱手让人,自己也即将被辞退;于是他宣称将在节目中自杀,节目收视反而突然猛增;看到商机后,电视台高管把Howard塑造成一个愤怒的“预言家”的形象继续在电视上主持新闻,Howard却也因此几乎陷入癫狂状态。到这里,是话剧的一个小高潮,我甚至一度以为全剧就此终了。因为故事已经很完整了,对于主人公的认识,我觉得完全可以套用Arthur Miller的《Death of a Salesman》,一个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在过了他的最旺盛精力的年代之后被工作和社会遗弃。我还觉得对于这个悲剧的挖掘、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这部作品做得甚至比《Death of a Salesman》还要明显和直接。因为在《Death of a Salesman》里,悲剧貌似更多地与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和人生追求的特定性相关,而在《Network》中不存在主人公本身特有的缺陷(至少并不是重点),主人公被工作遗弃甚至逼到发疯的境地的缘故应该说全部是系统本身。 这个小高潮里,男主Bryan Cranston的演技爆炸,太厉害了!我对他最初的认识源自《Malcolm in the Middle》里的老爸,谁能想到这么一个sitcom的资深老配角能够演出之后让我也同样超级喜欢的电影《Trumbo》。所以这次很大部分原因我是冲着他作为伦敦西区原卡来到百老汇演出而选择这部话剧的,果然一点也没让我失望。Laurence Olivier Award最佳话剧没拿到,但是Bryan Cranston拿到了Best Actor真的是实至名归。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到这里已经相当完整了,但是故事才讲到一半。第二大主题慢慢开始浮现:新闻业,或者说点题的电视网络。 关于Howard是不是继续主持新闻节目,有多方面的势力,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即使看到的事情和变化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首先是新闻集团公司领导,他注重的是利润,如何把不赚钱的新闻部重组扭亏为盈是唯一的重点。Howard是否继续主持,取决于能不能帮他找到接盘侠。他的观点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即资本主义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和新闻业本身是相矛盾的。(悖论1:新闻业赖以生存的组织架构和它的愿景。)其次是女编剧,作为一个在新的电视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热心从事电视行业的人,她看中的是收视率。可以说她是一半的新闻从业者,因为她并不会因为金钱利益而改变做新闻的初衷,但是她对新闻/电视媒体作用的理解仅限于服务观众的需求、吸引收视率。最后是Howard自己,他有很多想要和观众分享的东西,经历了几十年以后他有很真实又有份量的情绪传达给观众。 Howard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呢?一种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病毒式的也是洗脑式的。所以当话剧表演的过程中,作为每一节Howard的新闻节目的开始,会有工作人员来调动观众气氛,于是穿越剧场直接和我们现在的观众互动,让大家高声大喊关于愤怒情绪的口号的时候,我很惊讶现场的观众有不少附和的。因为如果他们共享Howard的愤怒情绪,那必然他们也理解Howard传达的第二样东西,即对人们和电视行业之间的关系的现实揭露。如果他们理解的话,怎么可能还甘愿用继续做受控于电视的行为来表达对受控于电视的愤怒呢?(悖论2) 现实揭露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于电视的信仰。电视里演的东西明明都是假的,观众也知道都是假的,但是还是沉溺于其中。更恐怖的是,观众在用电视里的东西作为生存生活的范本。Howard看透了这一切,并且想要疾声警告观众,但是他能做到的是通过电视节目叫观众关掉电视。(悖论3) 到这里,两大主题探讨得都很到位了,但是还有更多。因为阻挠了电视台的被收购的计划,Howard被召唤见大boss。大boss站在上帝位,继续站资本主义的队。新闻业看中的是国家、民主、观众等等,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目光如果还是停留在这些东西上面是相当狭窄的。所谓资本的运作和流动,才不是以国家或者某一种政治意识为界限的呢。为什么要在意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团体受到的不公或伤害,资本最大化自由运作带来的必然是全体的利益最大化。看到这里,我不禁心里一惊。因为从学生时代,我就是自由经济的拥护者,什么政府税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我觉得都是目光狭窄的很傻的行为。但是当大boss拿着这些同样的理由来说服Howard的时候,我又觉得有点无法接受。 于是这部话剧的两大主题在高处交锋合并升华了。但是还没结束,还可以再跳出一层系统,再讲一个道理。最后Howard真的在新闻节目直播现场死了,却不是自杀,是被不想让他再主持的人雇佣杀手枪杀的。最后的场景是Howard的灵魂出来对观众说的一些话。之前的Howard自己也是在摸索,也是在电视节目中难辨真假,但是Howard作为灵魂应该是其言也善,我愿意把他此时的话当真。他说,我们要警醒的是destructive absolute belief,当一种信仰纯粹绝对以后它的力量是超级强大的,它能带来的毁灭性也是失控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对待新闻业、电视行业、传媒、政治宣传、资本主义等等,一旦把它作为绝对信仰,那就出大问题了。 那出路在哪呢?Howard的灵魂也给指了一条路,我们要珍视的是commitment to others。我理解这个好像有点“loyalty to a person, not to a cause”的感觉,说到底人类的人性和情感重于一切,有了它才有诸多0之前的那个1。我觉得这也是整部话剧在通过副线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副线是Howard的好友和女编剧的出轨爱情故事,只不过女编剧已经是一个从小看电视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了。 另外说一下场景布局,在正常的舞台之外,还有一个超大的背景墙和若干个悬挂在各处的电视屏幕,上面会转播各种画面。包括现场新闻、一些在边缘处发生的场景、广告等等,这些画面有了是实时在棚内棚外拍摄的、有的是录播的。Howard大崩溃的那场戏,摄像机直接对准以实时转播拍摄内容的背景墙为背景,Howard的一举一动在背景墙的画面里无限循环,效果太棒了。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40年前的电影改变过来的话剧,到现在来看还是那么适合当下而且有震撼力。更不要提话剧中仅仅涉及了在那个年代业已普遍的电视节,丝毫没有提到现在的网络和新媒体的生态,肯定有更多可以思考的。 另外,在全部戏终结、所有演员谢幕之后,观众正准备散场离开,背景屏幕墙突然开始播放近几任的美国总统就职宣誓的镜头。播到克林顿和奥巴马的时候,有不少迷妹般的欢呼声;播到川普的时候,现在很自然地一片嘘声。这是不是又在强调关于absolute belief的警醒,如果说资本主义已经比较明显的潜在可怕的绝对信仰的话,那么总统的宣誓效忠是不是也是一种呢?很好奇在伦敦演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设计,播放的是什么镜头。
Saturday, February 17, 2018
攒到这部剧完结再去看,长假里马拉松式地看剧的感觉太好了。这部剧全部是根据Philip K. Dick的短篇小说改编的,一集一个故事。虽然有一点点粗制滥造的嫌疑,特别是那个片头太low了,但是只要点子足够好足够可以引人思考,我愿意忽略这些,毕竟很多科幻作品本来就不是很讲究这些。再说其实已经拍得很好了,而且每一集还总有几个蛮有名的主演,跟片头感觉根本不是同一部剧。有人说这部剧有一点像低配版的《Black Mirror》,有一点道理,都是用科技(科幻)的点子来呈现另一个世界,但是厉害的地方是这些故事都是PKD几十年前写出来的。当然毕竟我看的是现在新拍的,不确定多少是PKD的原创多少是现在的编剧改编的了。10集里面大多数我都挺喜欢的,最喜欢的按照顺序是Autofac,Human Is和The Hood Maker。这部剧Channel 4和Amazon都有播,播放顺序还不一样,我按照我自己看的顺序排一下,简单记录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S01E01 The Hood Maker 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世界上出现了有心灵感应的读心人,他们却处在社会的最低端被人们讨厌唾弃。其中一个读心人女主被指派和警察男主合作来调查一宗案子,案子里有人制造传播一种可以抵挡被读心的面具。与此同时,被压迫的读心人联合起来,开始反抗与革命。最后女主发现男主是拥有不戴面具也可以抵制被读心的能力的新人类,她徘徊在回归读心人革命群体和再度信任男主之间。 剧中的科幻点是心灵感应,而且这些有心灵感应的人之间是相互连接的。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这样的设定好像互联网啊,读取人心好像收集用户信息。所以会有人制造面具,面具就像一种保护隐私的防护工具。但同时,面具/保护隐私工具的背后,那些制造面具的人却又是把面具当作一种政治武器(用面具来收集的信息也是一种政治意识)。 结果剧情果然走向和我想的不谋而合,原来关于互联网的设定已经是旧世界,互联网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并且已经没落,故事的大环境已经是类似银翼杀手的末世。之后,才进化出来读心的人,又进化出来防止读心的人。 开放的结尾也很好,画面经过玛格丽特的画,在烽火夜色中结束。不足之处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很无聊也很碍事,而且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警察们都那么义正言辞地觉得面具是反社会稳定的,而且好歹也是标题的面具制造者怎么那么快那么容易就被消耗了呢? S01E02 Impossible Planet 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导游男主接受女主老太太的要求去访问早已消亡的地球,女主一直灌输给男主她奶奶小时候在地球上快乐生活的片段,男主很惊讶地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记忆,并且男主和女主的爷爷长得一模一样。最后到达伪地球后,女主坚持要到地球地面上,伪地球是一片了无生机的危险的环境,而男主女主突然之间幻化到了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在地球上的样子。 男主演员我一下子没认出来,总觉得眼熟又觉得像星爵Chris Pratt,看了wiki才知道原来演员Jack Reynor演过《Sing Street》里的哥哥。 总的来说是一个很正能量的故事,也很符合PKD的现实和幻想之间交错的主题。但是我不大喜欢这个故事的主旨,关于地球的一个梦,是信念成就了幻觉/现实吗?我也没看懂机器人做了什么。 S01E03 The Commuter 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男主是一个列车售票员,工作窘迫,家里得孩子有精神疾病,生活得挺痛苦的。有一天,突然车站有个女人告诉他有一列车可以到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小镇。男主试着坐车到了那个小镇,发现那里的人生活得很平静幸福,再回到家的时候发觉自己好像到了平行世界一样自己的家一切如常但是孩子却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生活突然没有了压力很舒适安逸幸福。但是男主却渐渐想起孩子小的时候带给他过的快乐,于是回到那个小镇千方百计想要回到原本的痛苦但是还孩子的生活,最后他如愿了。 同样的,这个故事也有一种分不清现实和幻想的PKD的迷幻感。从故事的一开头,把泡过的茶包从垃圾桶里拿出来再泡一次,如此朴实窘迫的男主,经历的几次反转他都以为是自己的脑子坏了(儿子的精神病是遗传的),然后发觉是那个神奇的小镇是可以把人生的痛苦带走。 最后男主的苦苦追求,就算接下来自己痛苦也要,我还能理解;就算接下来他的儿子痛苦,男主也要,我就不怎么能理解了。难道他追求的并不是幸福与痛苦,而是他原本的家庭老婆和孩子的那种真实?但是其实剧里一直暗示他们夫妻俩是被某个车站女人撮合的,也就是说殊不知有孩子的人生其实也是被掌控小镇的人创造出来的。 S01E04 Crazy Diamond 改编自PKD的短篇小说《Sales Pitch》。 这篇相当无聊,我都不高兴总结剧情了。反正就是有一个很懦弱的男主,用猪的基因开发的人工智能可以使机器人拥有意识,科技被强大的公司/自私的老板/监视控制着一切的政府控制着等等。我不喜欢的地方是,与其把笔墨花在那么多值得挖掘的点上,这个故事最终只是一个打打杀杀偷偷摸摸背叛私奔的内容。 S01E05 Real Life 改编自PKD的短篇小说《Exhibit Piece》。两个世界都有一种幻想机器,主角通过这个机器在两个世界里穿越,却渐渐搞不清楚到底哪个世界是真实的,哪个只是幻想机器制造的幻想。 相互循环的世界,是个蛮有意思的点子,我本来还在期待什么出乎意料的神发展,很可惜并没有。我没想通的一点是,黑人男世界的那个医生怎么知道主角在另一个世界是女的?最后不是开放结局,倒也是可以,但是女主的选择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以值得思考一下。主角拿来判断哪个世界是真哪个世界是假的标准是,一切如意完美幸福的世界肯定是假的,真实的世界里的人生是支离破碎的痛苦绝望的才对。这样的标准,简直无懈可击啊,没毛病啊。但是用这样的标准找到的世界却是假的,主角就这样被困在了痛苦的假世界里,这种结局太让人唏嘘了。 S01E06 Human Is 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讲一个被军事控制的军舰,丈夫在出完侵略任务回来以后性情大变,对妻子从原来的粗暴冷淡到现在的无微不至。当局怀疑丈夫已经被敌方星球的没到任何道德观念十恶不赦的外星人附体,并进一步怀疑妻子在包庇这个外星人。在法庭上,丈夫为了帮妻子脱罪,承认自己是外星人,妻子说丈夫自我牺牲来救别人的行径是人类独有的,于是洗白了丈夫是外星人的身份。 片子里一开始男主就说到军事传统,我就觉得很很刺耳,原来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就是在一个这样的一切都是基于军事逻辑来决策的环境。之后的去无辜的星球上抢资源的决定、召回飞船的方法、以及后面揭露的男女制定结婚和普遍的对外星人的无脑式的敌对的设定,明显全部都是军事逻辑的产物。好在妻子最后利用了这种军事逻辑,挽救了一个好外星人。 我试着思考,军事逻辑到底差别在哪里呢?我的意思是,如果说军事逻辑可以在战争中军队中实施运用的话,为什么不能推广到全世界推广到全部的政治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呢?男主被附身之前,一直强调战场上的绑定和荣誉感,好像听起来有道理,但这是自相矛盾的。(这句话是我当时看片子的时候记下来的,但是现在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是如何推导出来是自相矛盾的了,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军事政府以为的人类的优点反而正是人类军人的缺点/外星人的优点,人类又何以自豪呢? S01E07 The Father Thing 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小男孩发现外星人吃掉并伪装成为自己的爸爸,于是联合小伙伴把外星人都干掉了。 […]
Filed in 美剧评论所, 英剧更加灵
|
Also tagged Anna Paquin, Annalise Basso, Geraldine Chaplin, Greg Kinnear, Holliday Grainger, Jack Gore, Jack Reynor, Janelle Monáe, Juno Temple, Maura Tierney, Mel Rodriguez, Philip K. Dick, Richard Madden, Sidse Babett Knudsen, Steve Buscemi, Terrence Howard, Timothy Spall
|
以下都是今年上海电影节上的,但未必都是我在电影院看的。好看的电影人家都是正常上映,我们要等到一年才一周的电影节才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购票系统崩溃怪谁呢。 市场法律 La loi du marché 故事从男主失业在职业介绍所求职受阻开始讲,整个家庭的生活财务状况岌岌可危,后来终于男主找到了一个超市保安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抓小偷和违反规范的员工,然后他渐渐在那些被抓的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于是他离开了。 男主在失业的时候,职业介绍所的人、招聘人员以及银行职员对他讲话的语气并没有什么鄙视或者不尊敬,有的时候甚至是为他着想的,但是当他们都会用法国人专用的那种先是犹犹豫豫支支吾吾、然后突然很急促地把不好的消息说出来、最后补一句voila,就好像在说我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了就是这样但是传递这样不好的消息并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只是事实就是如此世界就是如此。 所以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有误,这里的loi其实是指客观的法则、定律(好像牛顿第一定律那种),而不是指人为制定的法律。我猜电影题目映射的是市场法则如此,现实如此的苦(找不到工作),不是男主也不是雇主的问题,更或许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仅仅是市场规律之下的结果而已。而如果这是法则规律的结果,那是不是法则的问题呢;如果不是法则的问题,那是不是市场的问题呢? 后面男主工作的时候,面对偷肉的老头顾客、藏打折券的收银员、刷自己会员卡的收银员,男主变成了那个说voila的人。我太能感同身受这部电影里的情节了,作为一个超市从业人员。我感觉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公司/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越是严格。有钱人有那个资本去任性,就算出了什么错也兜的住;而对于那些本来就在底层挣扎的人,反而有各种各样严格的要求。这一点和男主在求职时候的处境是一样的,找一份工作会那么困难是因为招聘者设置了超高的要求门槛(高到甚至要用情景再现的教程来分析)。 最后一幕男主的离开,我觉得回味无穷。一开始的时候有点摸不到头脑,男主突然之间离开询问室是要干嘛,换了衣服开车离开到底是紧接着的事情还是到了时间正常下班也有点混淆,但我理解这个最后结尾还是指男主实在无法在直面这样的苦境而决定离开了。我从两个角度来解读它:1)正如男主想放弃前一段解雇诉讼的时候讲的,并不是怕时间金钱不够什么的,只是不愿意再次经历一遍那样不幸的感觉。我也经常这样,很苦的东西虽然我知道它的存在也同情它的存在,但就是不想去看它。2)不能改变它,至少不成为其中的一员。这貌似又高档了一个层次。 布鲁克林 Brooklyn 2016.6.12 新天地UME 二刷《布鲁克林》,比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更好看了,因为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一些主角们的细微表情动作。 去年年底托宾来上海图书馆讲座的时候主题是小镇和城市,说是在城市里别人不知道也不在意你在做什么、而小镇则充满了人尽皆知的流言蜚语。这部《布鲁克林》正好见证了这一点,小镇和城市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正是成就了女主最终的选择。但这也并不能说是因为城市里的人冷漠或者小镇里的人狭隘什么的,否则也不会有几乎完美形象的姐姐或者是默默接受的母亲、或者女主在布鲁克林的那些热情助人的同事朋友们。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所处的硬件环境决定的生存环境。 我总觉得这部作品要是给在外打拼的人来看会有更多的感触。反观我自己,很奇怪的是我自己在离家求学的时候竟然一点也没有想家,也没有对家人的依恋。我的理论是,觉得家人离不开自己是小瞧了家人,觉得自己离不开家人是懦弱。但是在看到别人有这种对家人的依赖的时候,我有时又会觉得这种离不开的情感其实是美好的,它诉诸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巩固了人类最原始的关系。于是我又一次遇到了这样的矛盾困境,即我通过逻辑思考得出的结论与从小到大被潜移默化的道德的冲突。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是Saoirse Ronan完美地出演了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女性角色。当然这么一个角色的存在要全部归功于原著者托宾,这部电影再一次证明有时重点不在于情节如何反转跌宕,即使是被剧透的故事还能很好看才是真正的厉害。 特朗勃 Trumbo 2016.6.13 环球港 这部传记题材电影讲的是好莱坞著名编剧Dalton Trumbo,在20世纪中叶因为共产党的身份而受到迫害入狱并被冠以黑名单不能从业。在出狱之后,Trumbo以匿名身份继续创作并凭借《Roman Holiday》和《Spartacus》拿下两座奥斯卡。 我一直被这样的题材所吸引,我觉得这部电影当然不是为了给共产党人洗白用的,如果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是多么容易把共产党当作是恐怖的十恶不赦的敌人,但是最终主人公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他的信仰是多么正确,他所追求的也并不是要达成他的信仰所宣扬的东西,而仅仅是一个人有权选择信仰并且并不以此而被不公平地对待。这样总结下来好像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或者是现代的绝大多数的地方仍然是被忽略的。最搞笑的是,永远可以有可以套上来的大帽子,口口声声为了维护伟大的祖国的自由,却是在通过剥夺别人的自由来达成。 这部电影有太多层面了,每一个人物立场背景各有不同、而就算是同一战线的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可以说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面镜子。我甚至有点分不清楚究竟现实本身就是如此还是电影编剧通过提炼突出了这些人的特性。真的需要再看几遍,才能完全做一一的总结分析。剧中主人公才华横溢,好像每一句台词都可以作为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最让我感到颠覆的点,在于这样的与不公的世界的斗争,主人公另辟蹊径。他并不是纠结于敌人的无耻、也不把时间浪费在正面冲突(法律途径、抗议等等)上面,主人公拨乱反正的方法是自己厉害到爆炸。我要好好学起来! 最后主人公老年的时候在领某个类似终身成就奖的时候回顾自己的职场人生,强调重点在于那些受害者,而不是谁是好人坏人。我的理解是我们要回顾要直面才能避免未来,但是如果把回顾的重点放在针对某人的复仇那不是和某人就一样了。所以一方面不需要刻意地去复仇,另一方面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把过去给忘记。 这篇观后写的太烂,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再看重写。 莫西干回到故乡 モヒカン故郷に帰る 2016.6.15 曹杨影城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东京打拼完全没有创出什么名堂的男主携怀孕的女友回到老家,却正值发现父亲生了绝症,然后陪伴父亲一直走到最后的故事。 从某一个角度来,可以和《布鲁克林》对比着看,都是从一个小镇离开到了大都市又回到家乡。但是这部比《布鲁克林》差太远了。《布鲁克林》里生活在小镇里的家人日子过得苦,但是不管是妈妈还是姐姐都超级有骨气让人觉得很美好;《莫西干回到故乡》里老家里的父亲的形象我几乎厌恶到可怜他,要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像一部搞笑喜剧的需求是多么可悲。最坏的例子就是因为父亲要死了,所以儿子一再达成父亲的最后的一些愿望:吃披萨、参加婚礼啥啥的,与其说这是感人的亲情,倒不如说是伪装成为孝心的满足父亲私欲的愚蠢而无奈的行为。我想不出这样的事情和以死向子女逼婚的行为有什么差异,只觉得如果把这种事情大张旗鼓地扣上孝顺的帽子太霸道太凄凉了。不过再回过头来想,《莫西干回到故乡》里主角的家庭不也正是《布鲁克林》小镇里不开化的那些居民的典范吗? 比起欧洲电影,日本电影最大的优势是真的太好懂了;换句话说作为中国人的优势是可以非常容易地理解亚洲人的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我一直觉得男主的表演很到位、不过火。但是我最厌恶的父亲的那位表演太过戏剧化,笑点太刻意太low了,这个貌似反而迎合了很多现场的观众的笑点。 超新约全书 Le tout nouveau testament 2016.6.17 上海影城 又是一部期待很高失望很大的电影,按照门口黄牛所强调的,这是一部比利时电影。 说的是上帝其实是一个渣男,他的女儿反叛来到世上重写一部全新的新约全书。从这个基本设定来看,其实还蛮厉害的,可以发展出来很多想象力爆炸的情节。但其实之后的情节脑洞根本不大。明明可以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为什么女儿下凡做出来的事情那么普通,而且全部都是鸡汤类的温情故事?!一方面,这些故事有荒诞的地方,毕竟这是它吸引眼球的地方,但是致命的弱点是不够真实。另一方面,我所指的不够真实,其实就是太像童话故事了,而且里面的价值观都太老套了。荒诞和真实并不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只有把两者都达成了,才是好的讽刺。最后的结局传达的讯息我也无法接受,获胜的是不用脑子的母后,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有点矫枉过正了。 另外,我发现这部电影用小孩做主角,让这个小孩去接触那些人讲述故事,是因为一旦不是小孩(或者是小孩身边的无用的流浪汉)就很讨人厌。但是我实在无法忍受用童声发出的貌似很纯真无邪的却很装的那些哲理性的问题。 Avril et le monde truqué 没抢到票反而在b站上能看,所以期待度很高,没想到那么难看。原来我预期的是脑洞很大有很是烧脑的情节,毕竟动画是比真人 […]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Adam McKay, 千葉雄大, 前田敦子, Christian Bale, Christian Desmares, Colm Tóibín, Dalton Trumbo, Domhnall Gleeson, Emory Cohen, Franck Ekinci, Jaco Van Dormael, Jay Roach, John Crowley, Karen Gillan, Michael Lewis, Rafe Spall, Ryan Gosling, Saoirse Ronan, SIFF, Stéphane Brizé, Steve Carell, Vincent Lindon, 柄本明, 松田龍平, 沖田修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