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April 8th, 2025

野男孩

野男孩 保罗·科涅蒂 Paolo Cognetti 章尹代子(译) 9787020109647 连着又读了一本保罗·科涅蒂的书,是他的一本算是纪实的随笔吧,讲的是作者本人远离尘嚣在山中度过的一年。讲山里的四季变化,认识到的人,交的好朋友,山里的动物,当然还有他在山里养的一条狗。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中译的书名叫《野男孩》,男孩在哪里? 依旧是比较淳朴的文风,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慢慢读下去,也不会觉得作者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少数人才做得到的生活的趾高气昂。但同时也并没有很多让我觉得过于羡慕的地方,因为我觉得想要过上或者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问题不在于在哪(这些看似只能在山里达成的事情,在城市里也可以),城市里也可以找到让人感觉安全、熟悉、可以安静下来的地方,只要不工作不996就可以了。另外,给这本平平的小书加分项是陪着保罗·科涅蒂的狗。 他热爱梭罗,并引用了梭罗的话:“我到树林子去,是因为我希望自己有目的地生活,并且只去面对生活中的基本事实,看看能不能学会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免得我在弥留之际觉得自己虚度了一生。我希望自己与世无争,除非出于万般无奈。我想深入地生活,汲取生活中的全部精髓。像斯巴达人一样坚强地生活,摧毁一切不能称之为生活的东西,用宽阔的手臂将其割裂并丢弃在地上。我要让生活处于区区一隅,使生活条件降到最低限度。如果说我的生活被证明是毫无价值,那我想把所有的痛苦勾勒出来展现给世界;如果相反,我的生活是崇高的,那我想通过体验来了解它,并在我的叙述中解释它。” 为什么我对这段历史如此感兴趣呢?因为我需要告诉自己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身边的景色,如此纯粹、原生态,有树木、草地、小溪,实际上都是几个世纪来人类的劳动成果。这是同城市一样的人工景象。如果没有人类,这片土地也不可能是现在的模样,不会有溪流,也没有高大的树木。即使是我躺在阳光下的牧场,曾经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被树干和树枝、苔藓覆盖的石头和树林下厚厚的杜松、蓝莓和错综复杂的树根覆盖,密不透风。在阿尔卑斯山上不存在真正的荒野,因为人类存在的历史十分悠久。今天处于一个废弃的时代:有些地方遭受文明的死亡。对我而言,我为在被灌木吞没的废墟中发现一棵在很久以前播种后成长的树而欣喜。但这不是我的故事。我梦见狼和熊能够重新回到这片树林,我的根不在山上。同样,对大山来说,摆脱掉人类于它而言根本没有任何损失。 现在我望着天空,羡慕云朵能毫不费力地从一个山谷跑到另一个山谷。我感到自身的愚蠢与自大,因为一个愚笨的游戏陷入如今的境地:为了证明自己能够找到其他的路而迷路,为了看看远离所有人时会思念谁。我待在山上的想法是:只要在山上待得足够长,某个时候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而这种转变是不可逆转的。相反,我比之前的我更具有爆发力。我学会了砍柴,在暴风雨中生火、做汤,在菜园中播种和收菜,用山里的野菜做饭,挤牛奶,打包干柴。可我还是没有学会独处,这是每一位隐士唯一真实的目的。在独处这一方面,我仍如第一天上山一样。虽然双手的皮肤变得更加厚实,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更有抵抗力,但我的精神并没有变得厚实和坚定,相反它总是脆弱多病。孤独不只是树林里的小屋,它更像是一间挂满镜子的小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到无数个自己扭曲、怪诞的身影。我可以摆脱除了孤独之外的一切,却没办法摆脱孤独本身。为此,我躺在石头上,宣布这次冒险的失败。 本书还有一个特色是配有一些插画(亚历山德罗·桑纳),看上去像是儿童插画,但是也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