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David Foster Wallace

永远在上

永远在上 Forever Overhead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David Foster Wallace 林晓筱(译) 978-7-02-016858-3 华莱士名气之大,又是冠着天才作家的名号,对我很有吸引力但又怕自己看不懂,所以一直没有读他的作品。几年前看过以华莱士为叙述者的一部话剧《Overload》,讲的是专注力和解读,奇奇怪怪的但也不难看。之前看了根据华莱士的一段生平改编的电影《旅途终点》,蛮喜欢的,也是有一种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明白了但是感觉里面的人挺厉害的,不是对作品而是对里面的人物不明觉厉。最近华莱士的长篇巨著《无尽的玩笑》中译本出版,我去看了译者和几位嘉宾的访谈,译者和嘉宾本身比我预想中要有个性而且有思考,作品本身当然也是被夸得天花乱坠。累积了那么多,终于让我下定决心看一看华莱士的作品。 先说两点我觉得不太满意的地方。 第一点是这本书明明是在一本叫做《遗忘》的短篇小说集里面多加了另外一个短篇《永远在上》,整本书就叫做《永远在上》了。这是什么逻辑?我特别烦这种改书名,打乱原著拼凑的做法。记得以前看中译出版发行的Etgar Keret的短篇小说集,看到后面根本分不清楚哪些读过哪些是“新歌+精选”来凑成一本书骗钱的了。 第二个槽点是本书的翻译,真的蛮差的。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作者的行文特点、句子很长从句很多思维跳跃等等,所以看不懂是我的问题,是我不够用心或者不够聪明。然后我又觉得可能是中文用词的问题,也不是译者的锅。比如《遗忘》的第一句话“幸运的是,我和霍普的继父刚打完前九洞,正准备在第十洞球座的设备里洗球,雷雨就来了,我只能在最猛烈的风雨来临之前,让他去俱乐部会所里待着”,到底是我和(霍普的继父)还是(我和霍普)的继父,我想想好像在英文中也有点难以分清,我需要花很多精力和事件来搞清楚故事里的人物关系。但是转念一想,是不是译者也有责任可以换一个说法把这些东西翻译出来更清楚呢?还是同一句句子,这里的“幸运的是”到底是在讲什么呢,光看这句话翻译出来的结构,是在讲雷雨来了可以休息了很幸运,但是为什么用的是“只能”呢,从语句的意思上理解,又好像是在讲能在下雨前打完前九洞已经很幸运了。所以翻译肯定是有地方可以改进的。一直到看到后面,我笃信是译者的问题,是讲到主人公看电视剧,“其中有个精神诊疗师的角色,他叫弗拉西尔(后来他有了自己的节目),他和未婚妻,一个也名叫莉莉丝、同为精神诊疗师的人。”我看过这部美剧的,我回想了半天这个弗拉西尔是谁,才想到就是Fraiser,哪里有“拉”?!然后“一个也名叫莉莉丝、同为精神诊疗师的人”,Fraiser的对象的确也是一个精神诊疗师,哪里“也名叫”?! 接着回到作品本身。第一次读华莱士的小说,原来是他是话痨式的叙事风格,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展开说,而且可以往前往后联想推理,结合起来很全面却有时又是奇奇怪怪的。我感觉他的每一篇都可以做成一个思维导图放出来,但是阅读小说本身不是在做思维导图,这样的直接结果是故事总概感觉有了,故事的情节twist却有点模糊焦点了。不能说我真看懂看透了,但很意外还能看得下去。 最后记录几篇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永远在上》讲的是一个少年爬上高层跳水台。《黏糊糊先生》讲的是一个广告公司在组织一个focus group,里面还有各种内线。《难受频道》的选材比较大胆猎奇,讲的是杂志社的编辑要报道一则艺术家的作品,是屎。《遗忘》讲的是两夫妻,妻子一直说自己睡不好是丈夫打呼,丈夫觉得这都是妻子自己梦到的,两个人因此不断吵架,最后去了医院。《另一个先锋》是在飞机上听到的一个故事,部落里的天才少年被奉为神,被祭拜上供提问最后被烧死。《美好的昔日霓虹》是我觉得最厉害的一篇,讲的是一个天才的自述,自述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从小到大利用自己的智商来表演操控外部。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陈嘉映 B09QQC9FNK 这本书读的不是很顺利,中间差点要读不下去了,主要是因为这本书太有骗钱的嫌疑了。首先,整本书是口语式的,根本谈不上是一本书,只是一个主题讲座的文本记录。其次,作者/讲者经常穿插另外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当代文人,拿那个人来开玩笑举例子,也不知道是为了沾人气还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人脉关系,挺让人觉得反感的。最后,和我读这本书的预期相差挺远的,其实我是在预想的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把自己作为工具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书,结果这本书80%在讲感知和理知是什么的“打基础”的东西,真的讲到自我认知只有最后一点点。 下面记录一下,读这本书的这段时间里我的一些想法。 最近看了一部讲华莱士的电影《旅行终点》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从一个给华莱士做采访的人的视角讲,这个人在电影的最后讲了一段话我感触蛮深的。 David thought books existed to stop you from feeling lonely. If I could, I’d say to David that living those days with him reminded me what life is like instead of being a relief from it. And I’d tell him it made me feel much less alone.  我觉得我现在自己的问题也是有一点和生活脱节,重点不是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而是我和生活本身失去了连接。虽然我也未必有这个连接的意愿,但是如果连接也好,连接的意愿也好,都没有了的话,那读书、看电影、活着都是在干什么呢? 再换一个角度,因为我记性特别差,就算是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都经常完全不记得,只能通过自己当时写的博客或者豆瓣上的打卡来回忆。结果打卡本身变成了经历,这和直接拥有一个打卡记录有什么区别呢?alphago可以没有感知理知地下棋并赢棋,通过图灵测试的就是人工智能,那记忆的累积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

2019 ACT

上海当代戏剧节已经办到第14届了,今年我才第一次关注到它。展演的剧目都是比较新式的(看不懂的),好不容易才选了两部我觉得自己比较感兴趣且应该勉强可以接受“当代”的元素的。而且两部剧在同一天,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中间还可以去一下上海图书馆,时间安排很完美。 法律的例外 Exception and the Rule 2019.9.2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今年可以算是我的布莱希特之年了吧,一连看了NT Live的《三分钱歌剧》、上话版的《伽利略》、这部、还有乌镇戏剧节要看《高加索灰阑记》。这部是来自格鲁吉亚的鲁斯塔维里国立剧院改编自布莱希特《例外与常规》的两幕喜剧。 本来是两幕很简短的喜剧,正好是我比较喜欢的长度和节奏。但是看的我蛮难受的,我就先把我对这个版本的不满讲掉吧,那就是配乐太糟糕了。一是因为配乐的选择很刻意也很肤浅,戏中还带有很多关于乐曲的纠结的内容,我非常怀疑是不是原著本来有的。二是因为这些配乐的使用非常简短又超级频繁,真的是讲到哪里突然来一小段想要陪衬的音乐,然后戛然而止。这样一来反而扰乱了叙事节奏,让人无法好好理解和体会情节的发展。三是因为配乐的质量差音量却奇高,喧宾夺主,让人感到不适。因为配乐的简单粗暴低劣,让整场变得很像学生制作的水平,让我想到我自己在中学时代有一次作业是给一个简单的故事配乐,然后几户每一句台词我都找了相应情绪的一首歌中的一句歌词,太惭愧了了。 回到布莱希特的故事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讲一个商人雇佣了两个仆人跨越沙漠勘探石油,其间遇到了竞争对手、酋长、神仙等等。故事的核心矛盾和高潮,就是在沙漠里快要渴死的时候,仆人拿来自己珍藏的水壶给商人,商人误以为仆人要来把自己敲死便先下手把仆人弄死了,最后神仙来判案水落石出。这里点题的法律的例外,就是把好心营救误以为谋杀的自卫。 我觉得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可以考虑。 首先是规则与例外,为什么两者是共存的。我想到前不久有一个同事来咨询某一个东西根据会计准则怎么记账,我告诉ta是方法A,但是ta心里希望的是方法B,于是ta立即反问“一定是方法A吗,这个会计准则有什么例外可以用方法B”。我非常惊讶,为什么有人对于规则的第一反应是它的例外是什么。我觉得这种思路的本质,并不是在探索规则的使用范围及其合理性,而是纯粹地想要不顾一切达成既有的目的,蛮令我瞠目结舌的。 然后第二个问题是,杀人偿命的例外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例外是什么呢?仆人送水是真心的,商人以为仆人要把自己弄死也是真心的。人总会弄错,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商人会觉得仆人想要谋杀他,原因要那个商人和所在的社会身上一起找。因为商人(有钱人)的世界观是唯利是图/等价交换,他自己不会舍身相救别人,在他心中也没有别人会舍身相救的默认设定。 仆人好心之举被商人当成蓄意谋杀而被杀,这样的故事成立;商人好心之举被仆人当成蓄意谋杀而被杀,这样的故事为啥感觉就不那么可信了呢?如果说商人误会仆人是因为执着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那我们是不是也被我们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所蒙蔽了呢? Tag: Bertolt Brecht, 鲁斯塔维里国立剧院 噼!啪!嘭! Overload 2019.9.2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开场之前,舞台上放了一个鱼缸,鱼缸里的游者两三条金鱼。开场白是一个自称David Foster Wallace的人在回忆自己死前的一段经历,又讲到金鱼的记忆是10秒,根据最新的研究,人类的短期记忆/注意力能持续8秒。然后开始交待这部戏的设定,有一块画着超链接图示的板子,一旦舞台上出现这块板子,并且现场有超过五个观众起身站起来,就会插入一段隐藏情节(情节后来被证明和主情节没什么关系)。 先从金鱼和人的记忆的研究讲起,刚听到这个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研究的结论不靠谱,假设这个研究/实验是真的,那也只是取的平均数,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同理的话金鱼的10秒记忆也不应该是整个物种的属性。过了一会,果然揭露了这样的结论不靠谱,但是是从子非鱼的角度来突破的。 超链接/跳出的设定,是和人类的注意力期限降低相联系的,让人最先想到的是观众可以坚持多久不看手机。我觉得比较好奇的是,至少我观摩的那个场次,观众反应都很积极频繁,每一个隐藏情节都被唤醒了。我是非常好奇如果一个隐藏情节也不被唤醒的话,David Foster Wallace能不能把他的故事讲完整。 其间还包括了另外一些和观众互动的内容,比如发白菜给场下的观众让他们朝舞台上扔、戴鱼头套的人请观众跳舞。我一直以为这个游戏和观众的互动总要以玩观众收尾,甚至以为他们要把白菜扔回来,结果并没有。 超链接情节也好,话剧的英语标题也好,剧中也一直强调想探讨的主题是at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信息获取是一方面,解读是另一方面。还提到脱口秀的问题是太多的嘲讽,反而是对现状的默认和无动于衷,所以需要有观众现场互动反应的东西. 最后一段演出结束演员们晚上驾车事故掉入水中全部死掉,鱼人再来相见。诡异中倒是蛮契合整部话剧的氛围。 来自意大利的剧团全程演美国人说英语,口音小瑕疵。 Tag: 地下剧团, David Foster Wal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