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陈嘉映 B09QQC9FNK |
这本书读的不是很顺利,中间差点要读不下去了,主要是因为这本书太有骗钱的嫌疑了。首先,整本书是口语式的,根本谈不上是一本书,只是一个主题讲座的文本记录。其次,作者/讲者经常穿插另外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当代文人,拿那个人来开玩笑举例子,也不知道是为了沾人气还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人脉关系,挺让人觉得反感的。最后,和我读这本书的预期相差挺远的,其实我是在预想的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把自己作为工具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书,结果这本书80%在讲感知和理知是什么的“打基础”的东西,真的讲到自我认知只有最后一点点。
下面记录一下,读这本书的这段时间里我的一些想法。
最近看了一部讲华莱士的电影《旅行终点》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从一个给华莱士做采访的人的视角讲,这个人在电影的最后讲了一段话我感触蛮深的。
David thought books existed to stop you from feeling lonely. If I could, I’d say to David that living those days with him reminded me what life is like instead of being a relief from it. And I’d tell him it made me feel much less alone.
我觉得我现在自己的问题也是有一点和生活脱节,重点不是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而是我和生活本身失去了连接。虽然我也未必有这个连接的意愿,但是如果连接也好,连接的意愿也好,都没有了的话,那读书、看电影、活着都是在干什么呢?
再换一个角度,因为我记性特别差,就算是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都经常完全不记得,只能通过自己当时写的博客或者豆瓣上的打卡来回忆。结果打卡本身变成了经历,这和直接拥有一个打卡记录有什么区别呢?alphago可以没有感知理知地下棋并赢棋,通过图灵测试的就是人工智能,那记忆的累积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再展开一下的话,我最近总是因为工作而烦恼,是因为工作的一些经历让我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我尝试用这样的逻辑来开导安慰自己:关键不是经历的是什么,因为经历的内容本身不是由个人可控制改变的,而是个人如何去审视这些经历决定了这些经历作用于个人身上的情绪反应。用叶沙的话说就是“只有当你不责备自己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现没有人可以责备你。”这个时候用唯心主义虽然有用,但会不会太便利了呢?
最后似乎可以回到这本书中的一个观点,我也不确定是不是书里的观点,反正是我从书里面读出来我理解的一个观点。因为自我认知是一个自指的动作,所以并不存在一个自我作为一个独立于认知这件事情的存在,对自我的认知是自我的一部分、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自我认知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回答上面的问题的话,想要有用就有用,便利也是有用的。
理知当然是人类的特殊禀赋,作为人,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禀赋,但人类理知的可贵在于它始终跟感知交织在一起,动物有感知而无理知,适当的结论似乎应当是,人类不仅感知,而且理知,而不是只有理知。真到了无感的理知,那就不是人类的特长了,那是AI的特长。带有感知的理知,有感之知,从根本上说,就是连着理解自己来理解世界,连着世界来理解自己,说得更简单一点儿,就是活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