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éo et Juliette: de la Haine à l’Amour 罗密欧与朱丽叶 2018.4.14 上海文化广场 我一直对这部莎士比亚的作品有偏见,觉得它就是歌颂爱情的你侬我侬的言情剧,所以几年前这部法语音乐剧第一次来上海演出的时候我直接放弃了。自此以来,随着我开发了对音乐剧的喜爱,终于又等到了上海的巡演。 因为我的偏见,我印象中的故事仅仅停留在两大对立家族的孩子相爱并因误会双亡,完全不知道原来还有男主在中间还因为家族之间的仇恨与挑衅而误杀的情节。所以我看的时候最大的疑惑是,怎么和《West Side Story》那么像?从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派系的两大阵营的斗舞开始,我一度在天人交战,是音乐剧《Roméo et Juliette》(2001)抄的音乐剧《West Side Story》(1957),还是音乐剧《West Side Story》抄的莎士比亚原著《Romeo and Juliet》。回家看wiki才知道原来音乐剧《West Side Story》就是基于莎翁原著改编的。 这部音乐剧的舞美不错,而且无名配角(包括白衣死神)的舞蹈戏份都很足,而且经常好几对在同时跳不同的东西,眼花缭乱都来不及看。论歌声的话,我唯一觉得有点奇怪的地方是,女主的声音太苍老了,好像历经世事,根本不像十几岁的少女,反倒是奶妈的声音很甜美少女。 歌曲方面,甜大歌《Aimer》好早以前就有听过,其他的我倒是蛮喜欢那几首有很多配角一起唱的,比如《Les Rois du monde》很洒脱不羁的感觉让我想到了法扎的《Place je passe》听了停不下来,《Les Beaux, les Laids》的很有节奏的笑声和当场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太洗脑了,《Le Duel》的合唱部分也是,让人觉得有一种无限循环上升的感觉。
Tuesday, December 5, 2017
全部是日本的新片,貌似有的还早于日本上映。但是好多片子我却也找不到很多我想看的,匆忙中选了四部看,都是在大光明。我要吐嘈一下,都已经是上海电影节的一部分了,为什么大光明的电影票不能像电影节那样正常点?我的意思是,大光明的电影票不但正正好好放不进豆瓣收藏夹,连电影片名都显示不出来,全部是“2017上海日本新片…”就结束了。 海边的李尔 海辺のリア 2017.12.2 大光明电影院 借用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的基本设定,把背景放在了当代的日本,男主也变成了患了老年痴呆的已退休的原国宝级演员。 演员都是老戏骨,但是很多独白式的表演尴尬到极点。借用了很多舞台剧话剧的表演形式,里面穿插了很多莎士比亚原著的台词来应证这部电影里的内容,但是和电影的气场不是很搭。如果这样的演技放在话剧舞台上,会让人觉得很厉害,但是在电影里面看到就会觉得很不真实不自然。我猜,把男主的身份设定为退休的演员,可能也是为了弱化这种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吧,可惜还是不怎么成功。很多时候,我实在无法分清男主到底是在演戏、说真话、还是说胡话。 如果把这部电影拿来和原著对比的话。我有一点记不清原著的李尔王的结局了,最后的结局和莎士比亚一样吗?为什么结局的电影画面时一顿一顿的呢,这又寓意着什么没看懂。不大接受全部抹黑大女儿,有点奇怪。读莎士比亚的悲剧,我感觉所谓的悲剧的来源是无法改变无法避免的。在《李尔王》里,我的解读是人类对亲情的依赖和信任。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也是这个吗? 美丽之星 美しい星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改编自三島由紀夫的小说,一家人都各自以为是外星人,太好玩了。这是我这次日本新片展看得最喜欢的一部。 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自己感觉异化,以为自己是外星人。但是可能原因不一样,这部作品以为自己是外星人的都是成年人,可能就是因为异化。 这些大人们以为自己是外星人的执着太可爱太搞笑了,而且还各自不同。爸爸是从浑浑噩噩觉醒热情,女儿是肯定并追求自己内心原有的想法,儿子是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想要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家里面唯一不自以为是外星人的妈妈执迷于传销,这种对比也太讽刺了。一样是被骗,是不是情愿被骗是外星人? 两个星球的人的对决,火星人是想代表太阳系联盟呼吁人类要重视自然环境,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水星人的逻辑是“美本来就是人的概念,但是人又往往觉得没有人的大自然最美,这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还不如全部结束重生人类。”双方观点还都挺有道理的:P 对待真相的逻辑。女儿说自己是异于人类的坚强,所以可以承受男方不是外星人的真相,这也是自相矛盾的,所以最后她执着地坚持。爸爸也是这样,就算知道自己要死了,还是不改变心意。最后带着爸爸临死前的偷偷出行,好像我最近看的什么片子阿,但是死活想不起来了。 总之好看! 不能犯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不能犯的概念,就是用不可能达成犯罪的手段导致他人的死亡不受到法律的约束。比如说你咒骂一个人被雷劈死,他马上被雷劈死了,那你是无罪的。这部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用的就是这个概念,男主就是一个不能犯,他作为都市传说一样为他人满足杀人的愿望,但同时要求他人的杀人愿望是纯粹的。 中二的台词/动作/镜头把悬疑惊悚片变成了搞笑片。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男主的设定是基于科学(心理学)的理论,还是超自然的能力,电影似乎也没有讲清楚。 女主(我觉得她长得好像大野智啊)作为警察站在男主的对立面,想要用希望来杀死坏人。讲到这里的时候,观众们都笑了。这个逻辑行得通吗?女主的说辞是不能用坏人的逻辑来对付坏人,不用坏人的逻辑是不是正中坏人的逻辑? 摇摆的心 ユリゴコロ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从一本杀人自白引发出来的悬念故事。 连着看了两部松坂桃李主演的电影,但是其实这部我是冲着松山ケンイチ买票的,结果他一直到电影演了一半才出场。看脸他看上去还是微胖,但是床戏身体又很瘦。 电影画面构图都很好看。一开始感觉很阳光的(郊外的自然田园美景美食),后来变得那么扭曲阴暗挣扎我个人有一点喜欢不起来。这个故事的巧合也太多了,但是也很好猜。故事交待得太慢了,所有都一个个演出来,很多其实都可以一笔带过的。
Filed in 电影我也看
|
Also tagged 原田美枝子, 吉田大八, 吉高由里子, 小林薫, 小林政広, 中嶋朋子, 三島由紀夫, 亀梨和也, 仲代達矢, リリー・フランキー, 熊澤尚人, 白石晃士, 黒木華, 阿部寛, SIFF, 松坂桃李, 松山ケンイチ, 橋本愛, 沢尻エリカ, 沼田まほかる, 新田真剣佑
|
第二年来乌镇戏剧节,可以那么集中的看到那么多剧,各个剧场往来又如此方便,还买到了2017年版的木心美术馆出的扑克牌,非常满意。只是怎么感觉人比去年还多了呢,太拥挤了。今年看了4部,比去年多1部,明年再接再厉。 影子(欧律狄刻说) 2017.10.28 乌镇大剧院 古希腊神话故事里的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是一对恩爱夫妻,欧律狄刻被毒蛇咬死后,俄耳甫斯去冥界救她,但是他却在带着欧律狄刻离开冥界之前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于是欧律狄刻又重新陷于冥界深渊。这部戏剧是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把情节放到了现代,再用欧律狄刻的视角重新讲了一遍故事,整个故事的意义全被颠覆了。 先说这部剧的表现形式,很赞!在整个舞台的最上方有一块大屏幕,实时播放在舞台上拍摄出来的画面,几乎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影片。观众也是主要通过观看这部实时拍摄的影片来了解剧情。然后舞台上最中央是一辆汽车,作为很多情节发生的地点,周边再有一些简单的布。很神气的就是,这些看上去一尘不变的简单的布景,在镜头的拍摄之下,在大屏幕上呈现的画面就是很精致没有一丝破绽的电影画面。记得以前看纸电影的时候就已经很惊艳了,现在真人表演也可以如此天衣无缝真的很厉害。而且还有一点特别的是,当看到屏幕播放的画面的同时,可以看到镜头外的演员的种种举动,差不多还可以看见一点剧情的前瞻,蛮有意思的。 回到故事的内容,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部剧是想说欧律狄刻自己主动地不要去爱也不要被爱,于是她通过这样的选择继续待在冥间,就可以逃脱影子人生。这样的结局,我有一些mix feeling。一方面,故事里的女主现代的职业是一名作家,她到最后留在冥间了变得很能写。我可以感受到她非常顺滑的文笔不断地在描写她的某种完美得状态,但是同时我却在想,如果连现实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羁绊都没有意义的话,写出来的东西还有什么是有意义的呢?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种“人生的意义在于没有人生”的领悟很高级,生存延续下来的往往反倒是很烂的东西,或者说往往只有很烂的才能生存延续下来。 我唯一感到不满的地方,是主办方不管是在剧目分类上,还是附赠的评论期刊上,都把这部作品列为女性主义。为什么一定要解读成女性主义呢?这件事情换成男的也可以啊,比如毛姆。主人公除了是女人还是很多特性的人,把它解读成为女性主义太不女性主义了。 另,我不得不承认我中间睡着了好几次,不知道是不是中了去年《赌徒》的诅咒,一来这种大段大段的德语的旁白就等于催眠了。睡了一觉,我自己还脑补了一些梦中的情节进去到戏里,这也算是交互式体验了嘛,哈哈。 圣女贞德 JOAN 2017.10.28 国乐剧院 太难看了!这部是真真正正的女性主义题材,四个演员全是女的,所扮演的贞德也是女的,想表达的内容也毫无疑问是女性主义的。 前半部分是一些很抽象的没有语言的东西,有两个屏幕ppt放着一些很惊悚的画面,现场的四位演出者做着一些重复却毫无美感的动作(比如下跪、发出一种卡在喉咙里的声音等等),先把观众恐怖死、恶心死、吓死。后半部分是女性独白,太无聊了。我理解独白的意思是说别人无权定义贞德,那她又为何可以定义呢? 前半段的抽象和后半段的独白是重复的所以是矛盾,感觉像表达的东西是一致的,却重复了。而且两种我都不喜欢,前者太实验让观众感到不舒服,后者好像诗一样的愤怒感也让人觉得反感。 我中间又睡着了,只看到一个人的独白,和朋友交流才知道原来四个人都独白了。 海选哈姆雷特 The Rehearsal, Playing the Dane 2017.10.29 网剧场 第一幕是三位演员来试镜哈姆雷特,分别表演了一段哈姆雷特的戏,然后让所有的观众去投票。第二幕,虽然是不带妆不着戏服,但是是比较正常地出演哈姆雷特的剧情。在第一幕里被最多投票选中的那个人饰演哈姆雷特(我看的那场是第三位小哥),落选的两位分别饰演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 我觉得可以把这部剧理解为三个层次:剧(及其改编)、海选、一开始和最后讲的背景故事科普。这么看来的话,这部剧还蛮有意思的。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让观众投票的桥段,也不理解投票的意义,难道第二幕不同的演员饰演情节会有所不同? 我对这部剧的最大的期待,和我其实最想把票投给的对象,是开场的时候出来过一下下的那只狗。而且期刊还剧透说,最后狗会带着哈姆雷特王子的围领出场。等到最后没有,好失望啊。 另,有中文演出的人是因为来的演员不够,在当地找的吗? 第十二夜 Twelfth Night 2017.10.29 乌镇大剧院 序厅 两天来看的最后一部戏,据说也正好是今年的乌镇戏剧节结束的最后一部戏。用的还是莎士比亚的本子,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全男性出演。这部戏的情节是各种巧合和小心思小阴谋的混搭,是一部很轻松的喜剧,只能说莎士比亚太厉害了! 中文版的演出也还可以,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过于本土化的地方。所谓的过于本土化,就是把一些当代的中国的笑点放在改编剧本里,还有用方言搞笑,这些笑点的表现我觉得都太low了。但是整场演出的氛围很好,现场的观众相当地给面子,愿意贡献笑声甚至和台上的演员互动。
Saturday, August 20, 2016
短打莎士比亚 The Complet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2016.8.19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中文名字叫《短打莎士比亚》,英文名字叫《The Complet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其实就是两个加在一起的意思,三位演员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面把莎士比亚的剧全部演一遍/讲一遍。重点是这是一部搞笑的话剧。简单的一些观后: 对观众而言,认真的外国舞台腔就是搞笑,看着装模作样的表演再加速就蛮好笑的。 东北味太浓,有点台词没听懂什么意思,肋叉子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说。因为口音,多少有了一点二人转的感觉。 好多笑点是希望观众的互动带来的,但是观众没有足够热身,三位演员一味地顺从观众,更感觉好像是在按照剧本表演,而不是真正的互动。 改编非常的中国化,各种中国元素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百家讲坛》什么的都用上了,但是正如口音,改编的元素也都偏北方,我作为上海观众没有觉得好笑。 在《哈姆雷特》经典台词独白那一段,特别穿插打公司其他作品广告,感觉很不好。 我喜欢那个”溢出”的梗,这个梗铺垫得很早,可以用一个晚上,好笑的地方就在于重复。 昨晚看得眼花缭乱,现在回想起来却很凌乱,舞台的节奏和各个剧目间的穿插有点乱。
Filed in 普雷缪色扣
|
Also tagged
|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6
Something Rotten! 2016.2.5 St. James Theatre 我自己也没想到此次纽约之行看的百老汇剧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竟然超越了《The Book of Mormon》。又好听又好玩,又有各种新意段子。故事设定在文艺复兴的英国,剧作家的男主Nick Bottom被莎士比亚的风头遮掩得几乎没有出路,于是他去找预言师寻求帮助。预言师告诉他,将来最火的演出形式是音乐剧,莎士比亚最厉害的剧叫做Omelet,于是男主决定排演历史上的第一部音乐剧,主题就是早餐炒蛋。 Brian d’Arcy James饰演男主Nick Bottom,Christian Borle饰演莎士比亚。之前在也是以音乐剧为主题的美剧《Smash》里面同时见过这两位演员,在这部音乐剧里面他们的表演都好不一样,原来信手捏来的明星都是唱跳俱佳的百老汇音乐剧主角。特别是剧中的莎士比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高高在上的莎士比亚也可以是这样自大、小气、搞笑的样子。我还特别喜欢饰演男三Nigel Bottom的John Cariani的声音,男三的讲话方式也是搞笑的点之一,虽然好像演员长得样子和角色设定有点差距。 剧中还包括了各种对经典音乐剧的引用和对莎士比亚的引用。相信如果我对这些有更多背景知识的话会明白更多的梗,这部剧也会更有意思。下半场的冲突略显无聊,主要靠剧中剧《Omelette: The Musical》搞笑的剧情和华丽的舞蹈来撑场,也很精彩。能够这样来戏虐莎士比亚(虽然他并不是男一号,Nick Bottom其实是《仲夏夜之梦》里面的一个驴头人),而且做出这样充满reference的创新作品,态度又是如此现代和轻松的,我觉得太厉害了。此剧2015年4月才首演,是相当新的一部音乐剧,2015年的Tony Award从Best Musical到Best Choreography各种提名最后只有Christian Borle拿了一个最佳男配,谁叫它很不幸地撞上了《Hamilton》的同一档期呢,太可惜了。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6
Sleep No More 2016.2.4 The McKittrick Hotel 这是一段很不传统的观剧体验。演出场地设在一个由旧工厂改造的大楼里,观众被分批带进去,并被要求戴上统一的面具,而且被叮嘱在演出结束前任何情况下也不要摘下面具。面具的目的是区分观众和演员,演员都是不戴面具的,如果摘下面具很容易被当成演员而被追逐。据我记忆,大楼大概分成四层,一层类似于医院、一层类似于老式宅子、一层酒店、还有一层舞厅。然后就是时不时地在某些场景会有演员出现,表演一段段地场景,没有对话,只有一些近乎舞蹈的动作来表达剧情。这一段表演结束后,演员便纷纷朝不同的朝不同的方向离开,去到下一个地方继续下一段情节。观众在这个大楼里随意走动,想去哪去哪、想坐在场景里就在场景里、想看什么道具随便拿起来看、甚至想站在正在演出的演员之间也没问题。但是观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会有剧情发生,也有可能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场景同时发生着两条故事线的剧情。所以在观众的首要目标其实是要看明白这部剧的剧情的前提下,观众可以有他自己选择的观剧策略:比如他可以一直呆在某一个场景/某一层楼里,等待不同的演员过来演那段发生在那里的戏码;他也可以选择跟随某一个特定的角色,那个角色到哪里就跟着他到那里,等于是就从这个角色的角度看这条故事线;当然他还可以很随性地瞎走瞎看,看到什么是什么。所谓的故事情节,正如这部剧的名字所提示的,必然就是关于麦克白的。但是其实是把麦克白放到现代来,也不是21世纪,看演员的着装感觉是20世纪初的样子。因为没有任何的台词,演出也都是零碎的,所以还需要自己来判断到底每个演员分别是什么角色等等。 就我个体的感受而言,我觉得非常恐怖和困惑。医院的那层和老宅的那层,我就一开始的时候待了一会会,后面根本不敢再去,因为太恐怖了。医院那层都是那种好像一战时候的老医院,完全就是恐怖片基本场景的设定。老宅那层各个房间里面,也都是感觉空了几十年的样子,还有各种小孩的玩具和玩偶,灯光时亮时暗,背景音乐也相当阴森,是另一部恐怖片的场景设定。在这样的密室里,转头一看突然出现另一个带着恐怖面具的人,对我来说太多了。关于情节,我只能说我勉强看出来了谁是麦克白谁是麦克白夫人,关于他们的有些情节我看到了两遍(显然有的剧情演员们会隔一段时间再演一遍),而我无法理解其他的一些剧情,比如在酒店里一直有关于一个孕妇来来回回咋咋唬唬的情节。这样的情节结合这样的布景,其实更像是在演阿婆的什么戏,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物来到一个几近废弃的酒店,发生一些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事情,最终的解释却谁也不知道。剧中的演员我觉得太厉害了太专业了,他们等于是在观众的人群里表演,还有全裸的戏码,他们并不能无视观众(否则很容易撞到或者打到观众),他们还要表现专业的舞蹈。整场演出三个小时,就只能在大楼里到处徘徊三个小时,全靠走的也的确蛮累的。但同时你也不甘心提前离场,因为总怕错过什么情节,虽然你不知道在哪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情节,也不确定你会看到的是不是重复的情节。所以真的有点密室逃脱/密室探案的感觉,智商被侮辱了。 如此有创新的演出,我觉得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旦有了一些情节演出的重复,其实对观众有一些消极的作用,最直接的影响是观众对各个场景情节之间的时间关系彻底混乱了。因为情节会重复出现,说明观众看到的若干情节发生的时间顺序并不可以按照观众看到的时间顺序来排。我倒觉得可以用内容上的类比来替代情节的重复出现,我的意思是现在显然有不止一条故事线,每条故事线有各种场景情节发生,那么用字母来代表故事线、数字来代表各个场景以及发生的时间,有A1/A2/A3/A4…,也有B1/B2/B3/B4…等等。观众看到的时间顺序必然是1-2-3-4,但是看到的场景可能是A-B-A-C之类的,那能不能做到虽然A/B/C/D的故事线不一样,但是当观众看到A1-B2-A3-C4的时候,我其实等于可以理解A1-A2-A3-A4以及B1-B2-B3-B4等等在讲什么。这样的编剧设计肯定更难,但我觉得会更有意思,同样是对观众智商的挑战,至少前提变得公平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朱生豪(译) 9787544733168 最近有机会好好把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读了一遍,好几篇读到一半我惊讶地发现我原来好像小时候读过的。但是小时候读的时候,根本就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一点味道也没尝出来;我这次读虽然依旧是囫囵吞枣,好歹我自己感觉比以前多读懂了一些。Hofstadter说任何信息都有三层:框架信息、外在信息和内在信息。我一直在提醒自己毛毛的关于解读莎士比亚的理论:每个人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就是他自己的局限。也就是说,从一个人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看的出来他自己本身对于这些作品所认知的外在信息,这些外在信息决定了作品内在信息的解码方法,从而决定了被解码出来的内在信息的内容。因为莎士比亚这样的巨作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更经得起一个人短短一生的时间的考验,因此它可以承载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解码机制来揭露它的内在信息,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愿意用莎士比亚来纪录我自己的外在信息的演变,要做到这一点,我需要把我自己浅显幼稚的想法记下来。 我在想悲剧的意义是什么。近两年,我越来越不相信有什么东西是universally true的。悲剧喜剧的是是非非也只不过是仅对人类有着意义,花花草草理解不了或者不屑理解,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外星人也理解不了或者不屑理解,为此烦恼欢喜的也就只有人类而已。而且我相信这些悲剧是有时代性的,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莎士比亚年代的悲剧已经在现代不适用了,我只是觉得如果假以足够的时间,这些悲剧终将可以避免,只不过会被新的别样的悲剧取而代之。我们可以说莎士比亚悲剧的成功之处,就是它的重复性,换一个人在同样的场景下悲剧仍会发生,几百年后同样的悲剧也仍会发生。但是我却发现,其实莎士比亚笔下的某些悲剧现在发生的可能性已经比当年要小的多了,如果人类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某些悲剧的确是可能消亡的。也就是说,同样是莎士比亚悲剧,悲剧和悲剧还不一样。 我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个人偏好,我依次喜欢《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而且喜好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我喜欢《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不喜欢《奥赛罗》和《李尔王》。原因其实相当简单,也相当个人,我在《哈姆雷特》和《麦克白》看到的是我喜欢的主人公,我喜欢有这种反省又倔强的人物;而《奥赛罗》的悲剧和《李尔王》的悲剧给我感觉更像是一千零一夜的传奇故事,似乎说教的意味更为明显,伦理道德的主题被摆在了正中间。哈姆雷特最出名的那段独白,之前似乎都被用烂了,我从未认真读过,好像一提到“生存还是毁灭”就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口号式的提问,甚至有点矫情。但是这次我读的时候,真的去看它,用作者的逻辑去推导哈姆雷特的哲学,感觉很有道理诶。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朱生豪(译) 9787544733168 1.你认为考黛莲为何不愿意像她的两个姐姐那样去迎合她的父亲?你认为她的表现有错吗? 我猜测小女儿这么做是出于自己耿直的性格。我比较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做,真正的孝顺关键点难道不是在于父母想要什么而不是子女能得到什么吗?试问小女儿在如此回答问题的时候,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会这样反应,她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清高而故意把父亲丢给两个不孝姐姐吗? 2.你认为李尔王家庭矛盾的根源是什么?比较这种矛盾与葛洛斯忒的家庭矛盾的异同?如果矛盾是大多数家庭的常态,是什么使李尔王/葛洛斯忒发展到互相杀戮的状态?这样的结局谁负有主要责任? 矛盾的确是家庭的常态。因为父母和子女对同一件事,自然各有各的perspective。这种perspective的差距越大就越可能产生矛盾和悲剧。 3.试比较李尔王与葛洛斯忒的性格,你认为导致他们错误判断的原因是什么?相同的吗? 说好听点,他们都太天真了,愿意去相信一些人和信念。其实是他们在轻信一些不值得相信的东西。 4.你认为葛特孟要杀李尔和考黛莲的动机是什么? 此时的私生子已经和两位姐姐达成了利益联盟。私生子是一个纯粹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李尔王和小女儿的死对他而言当然有百利而无一害。 5.你认为葛特孟的这种世界观与他的作恶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吗?这样的观点是否为他自私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书里面私生子关于自己的恶与星座无关这一说法,为他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做了完美的铺垫。 6.你认为葛特孟最后说出处死李尔和考黛莲的真相是出于何种心理? 我没有想通这一点,我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非常的惊讶。滚滚说是两位姐姐对他的爱唤醒了他的良知,似乎有点道理。 7.比较葛特孟与两位姐姐你认为葛特孟更好一些吗? 略 8.莎士比亚为何要写李尔王与暴风雨的对抗?在一出人为的悲剧里插入自然的力量有何深意? 我觉得李尔王纯矫情。 9.傻子的存在有何深意? zh说傻子/弄人其实是莎士比亚的化身,表达了莎士比亚的个人观点。我觉得这种角色我最讨厌!说是说傻子,然后讲出来的话又都是真理,我感觉傻子是在挑战观众/读者的智商。 10.你是如何解读最后考黛丽亚和李尔王的死亡。 类似的故事,其实可以编成一个喜剧收尾。但是我看中莎士比亚在最后把李尔王和小女儿都写死,我觉得他们俩都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把故事完满收场反而刻意。我觉得李尔王和小女儿的死,体现了这背后的矛盾不可调和之大。这里的矛盾其实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perspective,而在这个故事里其实就是“孝顺”不孝顺的问题。我不得不坦白我的观点,我觉得“孝顺”是一种被overrated的东西。 11.《李尔王》的悲剧性何在,以及你是如何看待《李尔王》这部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我愿意拿《李尔王》和《麦克白》的悲剧做比较。麦克白的悲剧比较容易被当代的人看清,能不能避免是另一个话题了,但是至少现在的人们比麦克白有优势,优势在于那么几百年关于生命的思索告诉我们生命的可贵。而李尔王的悲剧,我觉得现在依然在不断重演,每天电视里的老娘舅都是讲不完的李尔王的故事。区别就在于,就算是现在的人们还是无法认清李尔王的问题,或者即使有所意识也不愿意去改变。能不能改变是另一个话题,但是重点是现在的人们不愿意改变: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看问题的立场,这个挺好的。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正确的立场和角度呢?我个人认为是没有的。zh说,总归有那么一个客观的、或者是最接近客观的角度。东东说,的确可能存在这么一个角度,但是这是人类不可能掌握的角度,因为人类必然会把它主观化。我觉得东东说的也蛮有道理的。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朱生豪(译) 9787544733168 叶沙的读书小组这一季度的主题是莎士比亚,我这一次深深感到了和十几个人一起读一本书的好处。因为我刚读完《麦克白》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也根本想不出来有什么好讨论的。但是在真的讨论的时候,有问题的引导,会发觉原来看似基本的问题,大家每个人的解读都会相差这么多。特别是毛毛一直不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最后一个重磅炸弹把所有人都说得哑口无言了。好多问题的答案我也都是当场想的,我知道可能还是比较幼稚的,仅仅记录一下,以供以后比较。毛毛总结的时候说,每个人对麦克白的解读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局限,我想看看我自己以后若是再读《麦克白》的时候,会是怎样不用的局限。 1.麦克白何时产生弑君的念头? 我记得读到麦克白有杀人的念头的时候我是十分惊讶的。变成国王有很多种可能的道路和或许的因缘巧合,但是至少作为读者的我而言,我是一点点也没有想到“杀人”会作为其中的一个选项。可能对我而言,“杀人”是自然而然地、早已在大前提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在麦克白的、甚至是莎士比亚的那个年代,“杀人”还会是个比较普遍的念头呢?我觉得是因为时代的局限,那时候的人们的确没有现在那么开化。就好像在我心目中不存在丝毫的杀人选项一样,在麦克白的心目中,其实是认为“杀人是件正常事”的。在这个前提下,麦克白真正的弑君的念头,我觉得是在和他老婆碰头后产生的。因为有“杀人是件正常事”的心里基础,所以他接受了他老婆的“指示”。 2.麦克白弑君前为什么迟疑? 就算“杀人是件正常事”,并不代表是件连脑子都不需要动一动的事情。我说“吃饭是件正常事”,但是一个已经吃饱的人在诱人的大餐面前还是会迟疑啊。 3.麦克白杀害邓肯和班柯后出现了极度的恐惧,是否代表他有悔意?如果是的话,他为何不停手? 从“杀人是件正常事”的时代到“杀人不是件正常事”的现在,这其中的进化是那么多世纪人类的进程,是人类通过不断的思考、教训、历史得出的道理。而发生在麦克白身上的表现,其实是他在用一个人个人的衡量去反思这件事情。我们现在的优势,只是比麦克白多处那么几百年的衡量得出的结果罢了。 4.为何麦克白在大军逼近、妻子死后反而不再恐惧?在战场上临死前拒不投降? 我对麦克白的印象,到了最后的结局的地方,还是很好的。特别是他临死前的英勇和坦然,我还有点敬佩。我觉得这是他真正开始用人的姿态去挑战命运。(这里大家讨论到东西方人对命运的不同的看法,西方人往往会把自己和命运对立起来看,而东方人的哲学更多的是天人合一。) 5.如果麦克白和邓肯或剧中其他人物互换位置,悲剧是否仍会发生? 肯定会。莎士比亚的悲剧,不可能是只适用于那么一个特定的麦克白的,人类的悲剧的意义不就在于它会是不断重复的嘛。但是我在想,麦克白的悲剧到底是人类的悲剧呢,还只是时代的悲剧。要是把麦克白的场景放在现在,或者放到未来,他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呢?说到这里,又牵涉到另一个核心问题,麦克白的悲剧到底指什么呢?是他弑君这一动作,还是他弑君后的反思,还是他最终战死?我觉得我需要看一下《麦克白》的现代改编,看看James McAvoy的麦克白,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6.女巫代表什么?在麦克白悲剧中的有何作用?两次预言的本质是否相同? 我觉得《麦克白》中的女巫百分百地对应“命运”。但是我发现其实麦克白对待女巫/命运的态度,在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是改变了的的。一开始,他等于是在顺从命运,而到最后他才真正反抗命运。那么换一种方法来问之前那个关于悲剧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麦克贝的悲剧在于他对命运的抗争,还是在于他对命运的顺从呢? 7.麦克白夫人在麦的悲剧中扮演什么角色?和女巫的作用是否一样? 其实麦克白的悲剧,我50%要把它怪在麦克白夫人头上诶。 8.如果没有女巫和/或夫人的诱惑和怂恿,麦克白是否仍会弑君? 我觉得不一定,很不一定。如果完全不存在诱惑和怂恿,很有可能麦克白就不弑君。但是就算没有这几个女巫,没有这一个麦克白夫人的这次怂恿,却很有可能接下来有别次别样的诱惑和怂恿,还是会导致弑君。 9.麦克白悲剧的主要原因(提示角度:性格论、命运论、自由意志、原罪论、现世论等等) 我接着是人类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来谈。其实我觉得如果从一个非常非常宏观的时间角度来看,所有的人类的悲剧其实都是时代的悲剧,这样就不用纠结了。 最后一定要转一下毛毛的总结帖。 麦克白总结稿 写在前面的话: 之前一直有点忙,时隔一周才写总结,难免挂一漏万,不到之处请诸位见谅。所幸我从来也没有打算过把诸位的所有观点一一罗列,我一直觉得,领读的方式有很多种,讨论的方式也如是。但是方式方法,总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鉴于莎士比亚的经典性和受关注程度,我们不希望依然选择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读他的作品,用现代的眼光去解构旧时代的人的所思所想。比较理想的方式,应该是更为系统,更为有理论性的梳理,无奈我们的知识储备和背景知识也不够。因此,我希望我们能着眼和讨论的是,超越时代和国别之后,千百年来人类共通的人性。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而不是人物分析和大主题讨论的原因。 主题: 《麦克白》的悲剧成因及悲剧的价值 问题: 1.麦克白何时产生弑君的念头? 2.麦克白弑君前为什么迟疑? 3.麦克白杀害邓肯和班柯后出现了极度的恐惧,是否代表他有悔意?如果是的话,他为何不停手? 4.为何麦克白在大军逼近、妻子死后反而不再恐惧?在战场上临死前拒不投降? 5.如果麦克白和邓肯或剧中其他人物互换位置,悲剧是否仍会发生? 6.女巫代表什么?在麦克白悲剧中的有何作用?两次预言的本质是否相同? 7.麦克白夫人在麦的悲剧中扮演什么角色?和女巫的作用是否一样? 8.如果没有女巫和/或夫人的诱惑和怂恿,麦克白是否仍会弑君? 9.麦克白悲剧的主要原因(提示角度:性格论、命运论、自由意志、原罪论、现世论等等) 10.麦克白作为负面人物最终自食其果,他的悲剧的价值或意义在哪里? 11.同为负面人物的克劳迪奥(《哈姆雷特》)和麦克白的区别是什么?(备选题) 12.《俄狄浦斯王》和《麦克白》主人公悲剧的区别是什么?反映了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悲剧观怎样的差异?(备选题) 我们选择了这十二个问题,当中的联系是很明确的。 首先,关于麦克白悲剧的成因,历来的解释有很多种。有观点认为,《麦克白》中超自然的力量代表了命运的力量,因而具有命运悲剧的审美特质;有观点认为,《麦克白》虽然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但麦克白所有的行动都可以从其性格中找出根源,因而是性格悲剧。有观点认为,麦克白是被“挟持”的罪人,女巫的预言和麦克白夫人的怂恿才是罪恶之源,将其悲剧的主因归结为外界的力量的影响。在讨论中,大家的回答也基本上cover到了这些方面。有意思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的观点也会随着他人论点的阐述而进行修正和改变,最终选定的那个答案也许会一开始的并不完全一致,各有倾向性。 我在最后总结答案的时候说的话,或许有offend到大家,说大家的观点是各自的局限,这句话有错有对。大家不妨好好的想想自己的答案,无论我们选择怎么样的立场去理解麦克白,甚至是哈姆雷特,都显示了我们在心中认定的某些标准的主次顺序。而为什么会有先后之分,也许是我们各自需要去解答的答案。莎士比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写出了普遍的共通的高贵的人性,难以想象一个人要有如何的经历,才能如此全面的审视人类本身。而我们阅读莎士比亚,同样也是在和我们自己对话,而绝非和他人的性格弱点、和道德标准、和他人的欲望角力。这也是我不愿意透露我自己的答案的原因,毕竟看透别人容易,自知最难,在解答完斯芬克斯之谜之后,俄狄浦斯王还是无法得知自己的命运。 其次再给大家补充一下西方悲剧精神的一些历史线索。(以下大部分是摘录。) 狄克逊说过。“只有当我们被逼得进行思考,而且发现我们的思考并没有什么结果的时候,我们才在接近于产生悲剧。”这样的悲剧精神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经过了尼采的酒神与日神的理论后,又被总结为“人的理性和自然感性生命永远处于对立冲突之中,并且没有任何归结点,由此而构成一种命运。人虽然解不开命运之谜,却又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这在古希腊诸多思想文化中都有体现,而有两大部分值得引起关注,其一是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以《俄狄浦斯王》为代表),其二是哲学两重世界的分裂。(以柏拉图为代表)。之后,基督教悲剧精神又集中在耶稣身上体现出来。耶稣传道的过程无时不表现出自然感性生命的有限性和神的力量的无限性这两重特征的尖锐冲突。漫长的中世纪过后,人的问题再次凸显,欧洲思想文化史乃至整个人类思想文化史,进入了最辉煌也最令人神往的历程。 历史背景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从此罪就降临到了世界。” 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 社会影响 […]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