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 No More
2016.2.4
The McKittrick Hotel
这是一段很不传统的观剧体验。演出场地设在一个由旧工厂改造的大楼里,观众被分批带进去,并被要求戴上统一的面具,而且被叮嘱在演出结束前任何情况下也不要摘下面具。面具的目的是区分观众和演员,演员都是不戴面具的,如果摘下面具很容易被当成演员而被追逐。据我记忆,大楼大概分成四层,一层类似于医院、一层类似于老式宅子、一层酒店、还有一层舞厅。然后就是时不时地在某些场景会有演员出现,表演一段段地场景,没有对话,只有一些近乎舞蹈的动作来表达剧情。这一段表演结束后,演员便纷纷朝不同的朝不同的方向离开,去到下一个地方继续下一段情节。观众在这个大楼里随意走动,想去哪去哪、想坐在场景里就在场景里、想看什么道具随便拿起来看、甚至想站在正在演出的演员之间也没问题。但是观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会有剧情发生,也有可能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场景同时发生着两条故事线的剧情。所以在观众的首要目标其实是要看明白这部剧的剧情的前提下,观众可以有他自己选择的观剧策略:比如他可以一直呆在某一个场景/某一层楼里,等待不同的演员过来演那段发生在那里的戏码;他也可以选择跟随某一个特定的角色,那个角色到哪里就跟着他到那里,等于是就从这个角色的角度看这条故事线;当然他还可以很随性地瞎走瞎看,看到什么是什么。所谓的故事情节,正如这部剧的名字所提示的,必然就是关于麦克白的。但是其实是把麦克白放到现代来,也不是21世纪,看演员的着装感觉是20世纪初的样子。因为没有任何的台词,演出也都是零碎的,所以还需要自己来判断到底每个演员分别是什么角色等等。
就我个体的感受而言,我觉得非常恐怖和困惑。医院的那层和老宅的那层,我就一开始的时候待了一会会,后面根本不敢再去,因为太恐怖了。医院那层都是那种好像一战时候的老医院,完全就是恐怖片基本场景的设定。老宅那层各个房间里面,也都是感觉空了几十年的样子,还有各种小孩的玩具和玩偶,灯光时亮时暗,背景音乐也相当阴森,是另一部恐怖片的场景设定。在这样的密室里,转头一看突然出现另一个带着恐怖面具的人,对我来说太多了。关于情节,我只能说我勉强看出来了谁是麦克白谁是麦克白夫人,关于他们的有些情节我看到了两遍(显然有的剧情演员们会隔一段时间再演一遍),而我无法理解其他的一些剧情,比如在酒店里一直有关于一个孕妇来来回回咋咋唬唬的情节。这样的情节结合这样的布景,其实更像是在演阿婆的什么戏,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物来到一个几近废弃的酒店,发生一些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事情,最终的解释却谁也不知道。剧中的演员我觉得太厉害了太专业了,他们等于是在观众的人群里表演,还有全裸的戏码,他们并不能无视观众(否则很容易撞到或者打到观众),他们还要表现专业的舞蹈。整场演出三个小时,就只能在大楼里到处徘徊三个小时,全靠走的也的确蛮累的。但同时你也不甘心提前离场,因为总怕错过什么情节,虽然你不知道在哪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情节,也不确定你会看到的是不是重复的情节。所以真的有点密室逃脱/密室探案的感觉,智商被侮辱了。
如此有创新的演出,我觉得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旦有了一些情节演出的重复,其实对观众有一些消极的作用,最直接的影响是观众对各个场景情节之间的时间关系彻底混乱了。因为情节会重复出现,说明观众看到的若干情节发生的时间顺序并不可以按照观众看到的时间顺序来排。我倒觉得可以用内容上的类比来替代情节的重复出现,我的意思是现在显然有不止一条故事线,每条故事线有各种场景情节发生,那么用字母来代表故事线、数字来代表各个场景以及发生的时间,有A1/A2/A3/A4…,也有B1/B2/B3/B4…等等。观众看到的时间顺序必然是1-2-3-4,但是看到的场景可能是A-B-A-C之类的,那能不能做到虽然A/B/C/D的故事线不一样,但是当观众看到A1-B2-A3-C4的时候,我其实等于可以理解A1-A2-A3-A4以及B1-B2-B3-B4等等在讲什么。这样的编剧设计肯定更难,但我觉得会更有意思,同样是对观众智商的挑战,至少前提变得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