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Robert A. Heinlein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Robert A. Heinlein Lloyd James (narrator) 9780786117635 这一季读书会的主题是科幻三巨头,所以这本是海因莱因的。我原本对海因莱因期待度很高的,他的短篇《All You Zombies–》在我心目中简直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反倒是我读的另外几本他的长篇《异乡异客》和《穿墙猫》让我觉得有点混乱喜欢程度很一般。这次选读这本《严厉的月亮》,真心怀疑自己是不是读错了书还是读的是盗版,因为不管是哪里的书评都是把这本书捧到很高很高的位置,而我读下来的感受却很不舒服没什么喜欢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初的不适来自于口音,我听的是有声书,有声书读的时候把第一人称的叙述者讲的话带了一种口音(我以为是印度口音,后来看资料设定貌似是俄罗斯口音)。这种口音加上主人公用词遣句的方式,让人感受到他背后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大概就是“我要告诉读者我很了不起,但是我要通过和别人的互动来让别人显得我很了不起来告诉读者我很了不起”。这种思维模式传达给作为读者的我的直接感受是,主人公很low,这个结论又是和这个思维模式内涵相矛盾的,基于整本书的故事全部是由主人公一个人自白式的描述的,所以读书的感受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讨厌这个主人公,也越来越对整个故事没有兴趣。 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就是由在月球上生活的主人公构成的反抗组织搭配一个有自我意识的计算机想要追求月球独立于地球人的统治。月球人的来源、月球的优势、地球人的态度,这些都让人想到美国独立的感觉。而这个反抗组织则是一种很low很low的存在,为什么他们的视野那么窄,为什么对两性默认的固有思维那么原始,为什么革命的伎俩那么下三滥(又是散播谣言又是欺骗民众啥的),真的是再怎么low的人都能当总统。 我看到有评论说这本书的亮点之一是它对dirt-level politics的完美呈现,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本书的目的是在通过“自黑”唤醒大家对dirt-level politics的接受还是反感?如果大家看清了书中的政治套路,那就不会喜欢这本书;如果大家喜欢这本书,那就不会去对书中的政治套路有敌意有警觉。我心目中的政治应该是找到了一种真理再寻求一种出路,而不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有了出路再套一个真理。这本书里的政治,什么都不是啊。 本书的科幻点,一个在于月球殖民的设定,另一个在于有意识的计算机。其实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的这个有意识的计算机还蛮有意思的,它会故意给一个人多发工资,来寻求探讨幽默的存在。但是接触到抵抗组织之后,它存在的意义完全扭转了,它变成了无脑忠于主人公和主人公组织的机器。那么这有意识的计算机的科幻点,从自我意识/幽默的探究,变成了人和有意识的计算机一起工作的情境。这样的科幻点瞬间又变low了,而且到了后面,与其说是和有意识的计算机一起工作,还不如说是和人工智能合作,因为书里面的这个计算机的自我意识仅仅局限于对组织的忠诚上面了。

Predestination

可能是因为我太喜欢原著Robert A. Heinlein的《“All You Zombies–”》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看啊。在读小说的时候,硬是要说有漏洞的话,那就是怎么可能自己认不出来自己。电影里的处理方法是索性请了两个演员来演,殊不知其实最大的难点应该在于女主角如何认不出来男主角或者是男主角如何认不出来自己是女主角。其实请两个演员的目的应该是骗观众的,否则要是年轻男女主角也都让Ethan Hawke来演的话,就太容易猜到了。 这部电影对原著的最大改编就是加入了炸弹客的情节,我觉得这也是电影版最大的败笔。话说回来,我能理解为什么要加这么一个情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原本主题的一个升华。中文译名“Predestination”有一点望文生义,“前目的地”有一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本来“Predestination”直接就是“预先注定”的意思。不断的轮回和事先已经注定好的人生,这原作的主题,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相信的人生观。这种预先注定的人生是否有跳出的机会,电影改编的情节特别以试图跳出作为结局,显出了一丝别样的希望。接下来的故事,我们想象一下,还勉强可以说圆,比如主人公愤慨射杀老年的自己以后,正如老年的自己预言的一样经历某种精神上的质变后决定放炸弹。但是说圆的故事就又一次泯灭了希望,跳出的希望和逻辑竟然就如此变成了一对水火不容的元素。 但是我怎么也接受不了的败笔情节设定,就是主人公的工作是去“改变”历史,而不是“筑就”历史。里面说,老年主人公是看到了将来的报纸,来决定哪些将会造成未来更大的灾难的人要死。结果他炸弹炸死这些人,未来怎么还会有灾难的报纸呢?无论如何我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设定。就算是平行世界也无法来解释电影中的设定偏差,而明显Robert A. Heinlein笔下的世界是完美的圆的世界,电影版和原著文本已经是两个世界了。

科幻世界译文版 2014-05 & 2014-07

Robert A. Heinlein 罗伯特•海因莱因 The Cat Who Walks Through Walls 穿墙猫 一对新婚夫妻,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谋杀案,紧接着来的是各种奇奇怪怪的追杀和场景变换。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几乎无法进入状态,刚看到那场谋杀案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探案故事,到后来慢慢变成了一场天马行空的冒险故事。直到女主人公开始一点点地揭露出自己真实的身份和目的,我才突然体会到这果真是海因莱因的作品,因为这本书的背景设定几乎和我之前读过的那篇我很喜欢的短篇《“All You Zombies–”》,说到底是一个关于时空旅行招募工作的故事。只不过在这篇里没有循环的概念,而是把这个招募工作的战线拉得相当之长,变成了主人公经历各个不同的时空来慢慢决定要不要加入妻子的阵营。 这部长篇分为上下集刊载在译文版科幻世界杂志的2014年5月和7月刊上。我只记得在好几次出差途中花了好长时间才最终读完的,现在读完已经差不多一个月却几乎不记得其中任何细节的情节了。但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在下半本里面给我的一种不是很喜欢的感觉,就是在虽然男主人公从开头就是很油头滑脑的满嘴涂蜜的样子,但好像至少他还是一心一意对老婆的,在后半段的时候男主人公突然变得好像韦小宝附身把之前出现的所有有姿色的女人,不管种族年龄以及她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全部纳入自己的怀中。不知道是不是这段是作者自己代入男权主义的想法,反正看着挺倒胃口的。 Greg Egan 格雷格•伊根 The Safe-Deposit Box 保险箱 有个人,每天都在不同的宿主的身体里醒来。这篇的设定好像Robert Silverberg的《Passengers》,但是又换了一个讲故事的角度,一个是被占用身体的主人,另一个是去占用别人身体的游客。 Paolo Bacigalupi 保罗•巴奇加卢皮 The Fluted Girl 长笛女孩 这是一篇恐怖小说,更确切地说,是一部让人看得很不舒服的小说。一对姐妹被改造成长笛,然后进行色情表演。我不想再看这种有如此大的disturbing感觉的小说。 Derek Künsken 德里克•昆什肯 Schools of Clay 洄游 蜜蜂社会的革命。蜜蜂阶级的分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要突破这种阶级的斗争,看上去本身就是一种反自然的东西,有点牵强。后来我又想到小时候读过的“蚂蚁革命”系列,我一开始也是把蚂蚁的革命看得毫无意义和希望的,但是最终却一步步地被蚂蚁的世界所吸引。其实与其把蜜蜂/蚂蚁当作是个体来看待,它们却更接近于整个族群的存在,每一个生命各司其职,每一个细胞都有自己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一个人身上的鼻子和嘴巴要争宠,感觉就很可笑了。但是人类社会,虽然也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一个大的组织,此时再说为了集体的整体利益而不顾个人的感受,却又走过头了。 Michael Swanwick 迈克尔•斯万维克 漫漫长旅 男主人公解剖某外星生物,(不知是故意地还是潜意识被控制地)吃下外星生物的一部分,然后意识部分被外星生物控制。接下来他/它所吞食掉的东西的意识和记忆也被他/它占为所有。 Paolo Bacigalupi 保罗•巴奇加卢皮 Pocketful of Dharma 口袋里的大师 Bacigalupi很喜欢把故事构架在亚洲,这次的这篇短篇故事的背景在成都。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小混混阴差阳错地得到一个立方体,里面储存着某宗教领袖的意识。各个派别都想从他手中的得到这个立方体。外国人写中国背景的故事,可能这个很受西方读者的胃口,但是在中国人读来总感觉很不协调。好像外国中眼中的中国人都过于stereotype了,失掉了有血有肉的感觉。 Orson Scott […]

大师的盛宴:黄金时代

大师的盛宴:二十世纪最佳科幻小说选 Masterpieces: The Best Science Fic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奥森•斯科特•卡德(编) Orson Scott Card 9787513307109 Poul Anderson 波尔•安德森 Call Me Joe 叫我乔 讲的是用心电感应来操控外星上的人造新物种,最后操控的人类的精神和新物种合二为一。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阿凡达”的故事,怪不得后来我一搜索,网上都是说卡梅隆是在抄袭Poul Anderson的这篇。 Poul Anderson曾7次获得雨果奖、3次获得星云奖,他的双奖作品有《The Saturn Game》、《Goat Song》和《The Queen of Air and Darkness》。 Robert A. Heinlein 罗伯特•海因莱因 “All You Zombies–” “你们这些还魂尸——” 时间旅行,最有名的一个悖论就是回到过去把自己的爷爷杀死。而这篇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回到过去把自己生出来。故事的内容是老年的我作为时空旅行工作人员去招募年轻时候的自己,年轻时候的自己自小是孤儿并在很年轻的时候邂逅了一个男子并生下一小孩,生下这个小孩后被医生告知原来自己有两套性征器官被医生改造成男人了,而孩子也被陌生人拐走了。年老的自己把年轻的男子带回某个特定年代,这之后的事情便清楚了,原来不管是生下孩子的母亲还是邂逅的男子,还是生下的孩子,还有年老的我都是同一个人。这篇是我在这一部分中最喜欢的一篇,因为它用最简单的人物构造了一个最完整而且没有悖论的完美时空旅行。 这篇里面运用了一个把自己尾巴吃在嘴里的蛇作为意向,表明一种无限的循环。非常有意思的是,其实在科幻作品中运用这种循环的不在少数,而且这种循环还会有微妙的不同。比如在《恐怖邮轮》里,女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处于循环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她把她杀掉的人的尸体藏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那里有很高一堆同一个人的尸体。在这里,有循环,但是循环的结果是累积的。又比如,年轻人遇到一名老妇交给他一块手表,当他穿越到过去遇到这位少女时期的老妇再把这块手表交给她。这块手表在无限的循环中,但是它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而在这篇短篇里的循环又是不一样的,看似是无限的循环,但是如果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其实所有事情只发生了一遍,他的人生有开端也有结尾。简单的循环能弄出那么多花样,真的很有意思。 如果真的发生悖论了会怎样?是会马上分立出一个平行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整个瞬间灰飞烟灭?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没有悖论,是不是因为所有有悖论的世界全部消失了,而我们存在的正好是那个没有悖论的世界?而且当我们去思考去理解这个悖论的时候,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逻辑高度。如果是站在比较微观的角度,比如说一颗子弹射进胸膛,心脏的器官组织会因为可能造成悖论而把子弹弹出去吗?再微观一点,组成子弹和人体的各种原子,它们所遵循的只是最基础的物理规律,它们会因为意识到悖论的可能性而改变其性质吗? Robert A. Heinlein和Isaac Asimov、Arthur C. Clarke合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他曾7次获得雨果奖、5次获得星云奖,他最出名的作品有《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和《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