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樱桃园 La Cerisaie

2025.4.12

上海文化广场

Tiago Rodrigues的2021年Avignon戏剧节版的《樱桃园》,于佩尔本人带着剧组来中国巡演,都到了家门口了总还是要去现场看一下支持一下。记得当年直接在腾讯上可以看官摄的,那个时候还不认识/不知道/没在意导演Tiago Rodrigues,觉得一般般,所以这次看我的预期也并没有很高。但是这次看完觉得比看官摄的印象好多了,我竟然看出来之前没看出来的好。

首先说现场乐队,我喜欢的。现场乐队除了一些剧情背景音乐的烘托,在承担了几个转场。特别是一开始的时候全员入场,大家还跳起了俄罗斯民族味的舞蹈,那首歌还挺好听的,大家每个人还一遍一遍的重复唱finalement arrivé,效果还不错。但是后面法式韵味变得越来越多,有的歌曲感觉变成chanson了,和俄罗斯的设定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是整体我觉得这是一个加分点。

其次是导演的好,在2021年之后我看了同一位导演的《台词和台词之间的台词》(惊为天人)和他2024年的Avignon戏剧节的作品《Hécube, pas Hécube》,算是多少品出了这位导演的厉害。原汁原味的《樱桃园》也是中规中矩地演,怎么能和这位导演的特色意图相结合呢,在这部《樱桃园》中添加了打破第四面墙的桥段。一开始的时候说演员在台上说我们要开始了,请大家关闭手机声音什么的,然后没有停顿直接开始了。第四幕的开始演员说原本契诃夫可以停在这里的,但是没有,我们会尽快用20分钟演完的。

最后是关于剧情,我感觉我现在终于可以懂契科夫一点了。以前不管是《万尼亚舅舅》还是《樱桃园》,我总觉得里面的主人公活在旧世界的迂腐和骄傲,很难去共情他们。比如说我就一直很难理解为什么女主人对商人提出的出租樱桃园的方案视而不见、而且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我感觉这个方案可以如此完美地解决这个窘境、商人还如此无私热心地提供他的建议真的是女主人修来的福气。

在我理解,不同时代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别真的是很难被别的时代的人所理解的。是我直接代入了商人的立场,所以有了这样的视角判断偏差。新旧世界的区别,在《樱桃园》里包括贵族、奴隶制的废除、努力不努力、工作不工作、有钱人的构成等等。

为什么说我最近突然可以共情了呢,因为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世界(我所在的旧世界)的崩塌,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升级和扩张、各种奇奇怪怪的战争(实体的或关税的)以及对老百姓的影响,这些都使得原来似乎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则都不起作用了。这一切崩塌之后,会有新的世界和新的规则,可能在老人看来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程度就像新世界的人看旧世界一样(像现在的我们看《樱桃园》的女主一样)。一旦可以共情了,就能体会到契科夫的好。因为我觉得新旧世界必然交替,处在交替过度阶段的老人们可以有选择,但也有必要以某种手法某种程度被认可。认可的点是,是的世界变化了,是的新的价值观普世正确,但是旧世界的价值也存在过。我以为这是这部戏的意义之一。

故事中有一条暗线,是关于女主人的儿子溺水身亡于是女主人去法国逃离。这也是一种世界的交替,只不过不是新旧的交替,而是女主从一个家庭世界去到另一个背井离乡的城市生活的世界与世界之间的逃离。

在女主身上,还可以看到了很多在现代人的眼中是巨婴的表现,包括挥霍的行为、蹦蹦跳跳的动作。现在想起来,这些在旧时代的贵族的表现中可能无非是习以为常的花钱、以前不经世事的天真烂漫。这就取决于大家对大家的期待了,是不是需要调整期待,期待是不是足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