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皮埃尔或夜的秘密

Pierrot_ou_les_secrets_de_la_nuit 皮埃尔或夜的秘密

Pierrot ou les secrets de la nuit

米歇尔·图尼埃

Michel Tournier

柳鸣九 等(译)

9787539618029

 

对于Tournier,我有毫无保留的赞扬和喜欢。他不但有着出奇的想象力、还有一副讲故事的好本领。虽然以前我只读过他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爱情半夜餐》,但是已经领略到了很多。这也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同名的那篇其实在《爱情半夜餐》里已经出现过了,我觉得这本稍微弱一点的地方是那么多篇感觉有点散,没有一个总的印子或者共同的主题。那么多篇并不是由同一个译者翻译的,可能这也是我没有感受到统一性的原因之一。

最近每每读到想象力丰富又有些奇怪的短篇小说,总是会不自觉地和贡布罗维奇的《巴卡卡伊大街》来比较,我个人觉得图尼埃是一点也不输的。在表达最偏执最怪异的情绪的时候,看贡布罗维奇的时候一看就很明显,但是那种明显是很comic的;而图尼埃笔下的人物真实普通、更贴近现实的感觉。花费更少的力气就能把极致的东西写出来,高下自现。

下面简单提几篇我比较喜欢的。

  • 阿芒迪娜或两个花园

少女跟随家猫到了未知的隔壁的花园,回来后感觉一切都变了。

貌似是主题很鲜明的一个故事,但是说实话我没有什么可以感同身受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阶段性事件的回忆,白活了。图尼埃非常喜欢用”或”这个词当作品的标题,初看之下觉得很突兀,但是细想又觉得很聪明甚至有点题的诗意。A或B,世界上既有A也有B,A、B之间还有互动,说A就是在说B,A、B又可以相互替代,太绝了。

  • 鲁滨逊·克鲁索的结局

鲁滨逊和星期五回来后,慢慢却觉得不适应,于是重新出发去寻找那个孤岛,却怎么也找不到。

我觉得这篇是在讲一种心理机制,失去的才是美好的,美好仅仅存在于人的记忆中。就算你重新找到原来那个孤岛,但是那个孤岛给你的感觉已经不可能是原来的样子了。所以与其说鲁宾逊没有找到那个孤岛,不如说其实或许他已经回到过那个孤岛了,但是他再也找不到那个孤岛当时给他带来的东西了。

  • 少女与死亡

少女喜欢濒临死亡的快感,找到了各种潜在的死法,最后却意外地死于对拥有各种死法可能性的满足。

人类实在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欲望可以不断被满足,新的更高级的欲望也可以不断地滋生出来,不会枯竭,而人类对这一系列欲望的追求也可以永无止境。

  • 特里斯丹·沃克斯

电台播音员长相一般嗓音却是绝世美男。在听众面前,他拥有假的名字、假的身份;私底下人生活低调,只和老婆和女同事接触较多。突然,他开始收到一封封同一署名的听众来信,内容猥亵,却很明显是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为了平息,电台领导给他在报纸上配了一张适合他嗓音适合他艺名的陌生人照片,没想到这个陌生人第二天竟然找到单位来讨个究竟。情急之下,男主却接连得到女同事和老婆双重自白是匿名来信的听众。男主被准假在家休息,却在广播里听到那位艺名照片的先生开始代替他继续播音支持节目。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篇了,我觉得这篇应该是写identity的。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你是你,可能是你的名字、你的声音、你的样貌、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同事,当一切都开始脱节(一切都可能脱节),那么你还剩下什么呢?或许那个英俊的沃克斯从一开始就是正牌的电台播音员,至少在听众的心目中似乎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

  • 愿欢乐常在

男主音乐奇才,长相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却略微抱歉。他抱有崇高的音乐抱负,却未了生存去酒吧里帮忙。阴差阳错,在他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他竟然成了搞笑大王牌。他的坚持认真,竟然成了观众以为的最成功的搞笑的表演。而在男主自己的世界里,他还在表演着最高冷最高雅的艺术。

当你的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格格不入的时候,就会造成悲剧的命。男主因为对老婆的爱而做了不太高明的事情,最后被社会吞噬了。我觉得自己很难对这篇的主人公做出一个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我想为他的精神点赞,但对于他的愚蠢、他对于自我认识自我定位的无能,我又持有相当的保留态度。我觉得作者是有点批判男主长得丑却不切实际地想要当高雅钢琴家的。这篇让我想到了和《铃兰空地》里的卡车司机,都是在在嘲笑无能的人有有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