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1, 2022
怪诞故事集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 李怡楠(译) 978-7-5339-6075-9 这又是一本托卡尔丘克的短篇小说集,和我最近读的另外几本相比,感觉是质量最高的。要是只管前半本的话,我甚至愿意打五星。故事足够怪诞,都有一点过节的感觉,就是那种过节的时候可以看到的那种怪谭,因为有足够的假日气氛的烘托所以不会觉得恐怖但又觉得有意思。 但是因为我太懒、记性太差,其实是十多天前读完的,我现在已经记不得里面有点什么情节了,所以不高兴多写什么了。 你所看到的人,并不会因你看到而存在,他存在着,是因为他在看着你。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衣柜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 赵祯/崔晓静(译) 978-7-5339-6171-8 这本书一共一百二十页,其中一半是附录几篇同系列每一本都有的文章,只有一半的正文包含了三篇中短篇小说。这么可以独立成为一本书卖,也有点太不厚道了。 故事分别是《衣柜》讲的是一对夫妻爱上了自己家买的二手衣柜,确切地说爱上了待在衣柜里面的感觉;《房号》是酒店的客房打扫人员从自己每天打扫的房间里窥探出来住客的样子,最后自己下班后摇身一变换了一个人一样;《神降》里的程序员编程创世界。三个故事都感觉蛮一般的,没有之前读托卡尔丘克那样给我惊喜。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糜骨之壤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 何娟/孙伟峰(译) 978-7-5339-6296-8 托卡尔丘克的这本《糜骨之壤》讲的是一位老妇生活在偏远山区,平时的工作是帮忙照看房子和教英语,同时的兴趣爱好是星盘,还是一个反对狩猎的积极分子。在她的社区中不断发生了杀人事件,并且这些案发现场还有很多野生动物的痕迹,老妇就一直写信给警察局提供更多的细节,说这些死者都是非法狩猎者、虐待野生动物等等,要求严查,但是都没有结果。她的诉求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她也越来越激进,在宗教场合也直言不讳地控诉,结果反而丢了工作。故事的结尾是原来她是凶手,在她的朋友们的帮助下,她成功逃到了邻国。 乍看之下,这是一个环保的故事,关于爱动物和爱大自然的宣扬,因为人类如此残忍和没有爱心,悲剧由此而生等等。如果说凶手真的是动物的话,可以引发出人类的世界观和动物的世界观的差异讨论。在这么一个如此边远寒冷的地方,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某种现代化的东西所侵蚀了。 再往下读,我发觉我对于女主的遭遇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有一种痛苦的感觉,无力和反噬来自于诉求的失败。更进一步,是对不公的愤怒态度反而成了有错的一方、对于恶行的揭露反而成了被谴责的对象。用小说里面的例子,圣休伯特在成为圣人之前,钟情打猎和杀戮,在见到耶稣后痛改前非、再不杀生成为了圣人。然后在现实中,他却成为了猎人的守护神。让我想到现在很多真正的恶行不被追究,而是揭露恶行的行为却被攻击和标榜为不和谐的行为,因为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这种荒唐又魔幻的现象,在现在的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每天看到的新闻都魔幻可笑,同时又让人感到无力而且恐怖。 托卡尔丘克那么厉害,肯定不止于此。刚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觉得女主老是在神神叨叨地讲星盘的时候,感觉一下子把她变得不够让人信服了,当时我的解读是正面人物应该是故意被刻画得不那么完美。然后最后的情节揭晓,女主被外部社会反馈反噬到了一个极端,变成了施害者。从外部来看,更恐怖了,感觉是不能纠正它直接成为它了,不仅是假币淘汰良币了,是良币直接黑化了。从内部来看,是一种警戒,我们自以为很有道理很有原则地在用一己之力对抗不公的外部的时候,要当心的一点,在衡量外部的反馈之余,需要及时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如何收到了反噬。 但是良币为啥不能黑化呢?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 易丽君/袁汉镕(译) B07J6N2RNQ 连着读了三本托卡尔丘克的小说,每一本都彰显作家的实力,可以把一系列看上去非常散的短文有机地组成为一本小说。然而三本比起来,这一本《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是我个人觉得没那么喜欢的。因为我觉得《云游》是以旅行出走的主题把所有的文章联系在一起,《太古和其他时间》用的是同一个小村,而这一本理论上用的是“梦”这个主题却没那么大的说服力。 这本的故事特别的散,散到我几乎已经放弃试图寻找那根牵引的线了,故事与故事之间一旦散了架,就好像是在读一本短篇小说集,甚至包含一些意义不明的菜谱,缺乏托卡尔丘克给人的全局震撼的感觉。话虽如此,但是我还是禁不住受到托卡尔丘克笔下的故事的吸引。只要是有那么一点点长度的故事都蛮好看的,比如独居酒鬼自杀的故事、回乡寻根老人的故事、为幸存吃人肉的老师的故事、有大宅子的家族的故事、丁克夫妇和他俩各自的阿格尼的故事等等。 当然还有最出彩的最长的圣女和写圣女传的修士的故事,这个故事被分成好几个短篇散落在整本书各个间隙,循序渐进讲一个为耶稣宗教献生的圣女,最后变成了耶稣的面孔自己女性的躯体被自己的父亲驾到了十字架上殉身;之后有一个想要变成女人身体的眉清目秀的修士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圣女的样子,便留在女修道院研究她为她写传记;然后修士把圣女的传记带到宗教的中心却被人忽视,在花柳小巷穿上连衣裙和妓女混迹得到了某种神谕,离开妓女之后的修士的结局各有传说。这个故事真的很精彩,说实话让我坚持把这本书读下去超过一半的动力是我想知道这个故事后面的走向。 至于这本书的主人公“我”、R/“如此这般”以及玛尔塔,这些主人公背后的所作所为所言到底代表了什么东西,并没有让我很有兴趣去深入思索和研究。书中偶尔提到了一些我在读《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的时候想到的一些关于每个人自己对于自己的时间的认识的东西,下面摘录一下。 后来我想,问题或许并不在于我希望老,不在于追求年龄,而在于追求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只发生在老年。这是一种无为的状态,也就是说不采取行动去争取什么,而如果已经开始干了,那就慢慢干,仿佛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本身,是活动的节奏和旋律。一边缓慢进行,一边观察这个时代潮起潮落,再也不会冒险去赶潮流,也不会冒险去反潮流。这意味着忽视了时间,仿佛时间只是别的某种东西,某种真正想望的东西的幼稚广告。什么也不做,只是数房间里闹钟的敲击声,数鸽子的翅膀拍打窗台的响动和自己心脏跳动的次数,并且转眼就把这一切全忘于脑后。没有思念,没有追求。至多只是期盼节日的来临——归根结底正是由于期盼才有节日。咽下唾液,并且感觉那涎液如何顺着食道流到了某个“深部”。用手指尖触摸手心的皮肤,感觉它如何变得像冰河一样的光滑。用舌头剔下牙缝里的沙拉碎块,恍如又吃了一顿午餐那样再咀嚼它一次。耷拉、蜷伏在自己的膝盖上,从头至尾学究式地追忆某些事件的细节,直到头脑由于无聊而打起了瞌睡。 人们由于某些原因只喜欢变化的一个方面。他们喜爱的是增长和发展,而不是萎缩和衰退。对于他们来说,成熟总是比腐烂可爱得多。他们喜欢的是越来越年轻的、液汁越来越多的、新鲜和未熟透的东西;喜欢的是尚未完全做成、多少还有些粗糙、靠潜在的强大的弹力从内里驱动的东西;喜欢的是那种还能有新的发展,总是向前、永不后退的瞬间。他们喜欢的是年轻的女人、带有新刷的白色涂料的新房子、散发着印刷油墨芳香的新书、以形状别致而令人惊羡的新轿车——其实,对于内行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一种既有的车型的变种而已。他们喜欢的是最新的机器,喜欢的是新磨的金属的闪光,喜欢的是刚买回家的包装好的物品,喜欢的是光滑的玻璃纸发出的瑟瑟声响和未使用过的干净细绳的平和拉力。他们喜欢的是崭新的钞票——甚至不管是否能将其装进他们自己的钱包,喜欢的是纯净的、天长日久表面也不会发黄的塑料制品和琢磨得平滑发亮、没有丝毫污斑痕迹的桌面,喜欢的是有待经营、耕作的空地,没有胡须的光洁脸颊和“一切都可能发生”的表达方式(谁还会去使用“徒劳”这个武断的词?)。人们喜欢的是从豆荚里剥出的青豌豆,是阿斯特拉罕的羊羔皮、蓓蕾中的花朵、天真的狗崽、幼小的山羊羔、尚未忘却树的形状的新切割出来的木板、不知穗子为何物的鲜嫩青草。人们只喜欢那种新的、尚未有过的东西。只喜欢新的东西!新的东西! 刀具匠们相信,灵魂是插进肉体里的一把刀。它迫使肉体去经受我们称之为生活的持续不断的痛苦。灵魂激发肉体的活力,同时又杀死肉体。因为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使我们离开上帝远去。假若人没有灵魂,也就不会感受到痛苦;人也就会像阳光里的植物,像放牧在阳光灿烂的牧场上的动物。可是因为人有灵魂,而灵魂在自己存在之初就曾见过上帝的难以形容的光辉,一切在它看来就都似乎是黑暗的。作为从整体上削下来的一小块,却记得这个整体。作为为死而创造出来的生命,却必须活着。已经被杀死的,却依然活着。这就意味着有灵魂。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 易丽君/袁汉镕(译) B07J5P8SN4 这本讲的是一个叫做太古的小镇里的人们发生的故事。每一个小章节都是以某某的时间命名,专注讲关于某某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的介绍设定是很童话魔法世界的样子,后面讲生活在太古里的人的故事越来越真实,好像在看《呼兰河传》和《百年孤独》,最底层的老百姓的苦难。 我对开头的格诺韦法的故事还挺有想法的,说是她的老公外出打仗生死不明,然后她对村里的一个外来的小男生动心了,突然有一天她的老公米哈乌突然回家了,格诺韦法立马澄清自己的的忠贞。我觉得这个忠贞有两说,如果说是一件有德的好事的话,她的确是没有和小男生发生关系,但是她心动。如果心动不算什么的话,心动只是肉欲条件反射的话,那如果米哈乌没有回来的话,格诺韦法对小男生的心动也没有任何珍贵的价值了。如果她的心动是可贵的,那么她的忠贞就是自我矛盾的,不能拿来被夸耀的。 读到后面我才意识到,这本小说并不是关于格诺韦法和米哈乌这几个人的,其实时间的跨度相当长,是一个家族几代人发生的事情。原本的生活已经不那么美好了,中间开始加入了战争的元素,把原本的不美好衬得像天堂一样,虽然战争也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插曲。 整本书都是关于每一个人各自的时间,故事里的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对世界和身边的人事物充满了好感和希望,结果摔得一屁股屎,迎接苦涩的现实。为什么人都得不到教训呢?如果说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认识,至少人可以同时拥有时间和对时间的认识啊(比较老的时候)。 越读到后面越感伤,前面死人没什么感觉,后面离别都催泪。一是因为后面变得越来越贴近真实而不是神奇的领域的童话故事,二是因为感觉人物熟悉了。 书中还偷偷改写一些既定观念,比如“谋事在天成事在人”、亚伯杀该隐等等。要是先读这本肯定也是五星,后读这本有了《云游》的参照,总觉得这本虽然写得还是很棒但是缺了一点点更大的环球视角。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云游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 于是(译) B085RVZVF7 又是布克奖又是诺贝尔文学奖,这位波兰作家托卡尔丘克的《云游》读下来真的不简单,好看。整本书由很多很多的短篇组成,有的短到只有一页半页的长度;文体也很多样,有的是小说,有的是散文或者杂文;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旅行”。书名的英文翻译叫Flights,中文叫“云游”也蛮贴切的,只不过好像“云游”有点太仙了点太虚了,而书中出现的这些人物除了在一个地方待不住之外还都是很接地气的故事。最厉害的地方是形散,却是非常有机的构成。可以说是是群像,但既不是为了捉典型也不是为了全面,心理学不相信数据在此佐证。 拿两个印象比较深的故事来举例子。 有一篇《库尼茨基:水》讲的是男主和老婆孩子一起去一个岛屿小镇度假,而老婆孩子下车后再也没回来,发动全部小镇的人力却也找不到了。这个故事读起来很好看,但是到底想说什么呀没办法一下子理解。紧接着下一篇叫做《处处,无处》好像是在非常形而上地讨论另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在提供前面一个故事的一种解读。 不管为了什么或用什么方式远行,只要我踏上旅途,我就从雷达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我从何处出发?前往何处?难道不可以在两点之中吗?我不就像你向东飞行后白白丢掉的一天,或是西飞后多出来的那一晚?我是否符合广受赞誉的量子物理学理论——一颗粒子有可能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或许还符合另一条尚未被验证、甚至未经思考的法则——你无法重复存在于同一个地方? 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故事在书的蛮前面的地方,本以为故事已经结束,读到后半本的时候竟然突然出现了另一篇《库尼茨基:陆》,消失的老婆孩子神奇地回来了,男主更是神经质地追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说“水”的故事有点像电影《消失的爱人》,是在从找寻者的角度向外看、探寻消失的人的意图和背后的原因,那么“陆”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更毛骨悚然,有点像话剧《Cyprus Avenue》里面那个因为执念对婴儿抱有杀意的男主,男主怎么那么自信不是自己的问题了呢。 还有一篇同名的短篇《云游》讲的是饱受家庭压力的女主离家出走流落街头的故事,她在流浪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个流浪的妇女把自己裹得层层叠叠的。女主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根本没有讲清楚,却又似乎不言而喻。然后紧接着的一篇叫做《裹得层层叠叠的流浪女说了些什么》,一下子就把主题直接升级了。不仅是女权主义,还为被独裁压迫的人提供了一条出路的可能性。 他统治世界,但没有权力统领移动中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暴君对游牧民族抱有根深蒂固的仇恨;为什么那些地狱的仆人要那样迫害吉普赛人和犹太人;为什么要强迫所有自由人定居下来;分配给我们的地址其实就是判给我们的徒刑。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对这本书种草是因为前不久读到《外国文艺》里面的一篇节选,选的是这本书接近结尾的地方的一篇《凯洛斯》。我喜欢这种娓娓道来不紧不慢的讲故事的节奏和口吻。然后读整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故事,结合似乎独立又起了各种承接作用的小杂文,整本书有血有肉、层次和结构都非常丰富扎实。这应该归功于作者的软实力加硬实力吧,杂文还透出一种博尔赫斯的韵味,把传说、轶事、科技、趣闻都炖在了一起,莫名其妙的东西也变得很有哲理和启发。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