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

死亡的随从

死亡的随从 古纳尔·斯塔阿莱森 Gunnar Staalesen 邓悦现(译) 9787532780563 这本挪威系列的比较厚,故事讲的是一个一开始是社工后来转行当私人侦探的第一人称男主人公瓦格·韦于姆经历的一个时间跨度几十年的一个案子。主人公在刚开始做社工的时候,救下了一个小婴儿扬,他的母亲有吸毒的问题也不知道父亲是谁;再过来近十年,又遇到了这个小孩,他的养父死在了家里,他的养母为了替小孩顶罪自首坐了牢;再过了好几年,扬成了一个少年,他新的养父母双死在家里,扬请男主来救他,结果还是罪名成立被判刑入狱;现在扬已经出狱了,又传来一个多年来的案件关键人之死,又传言扬手上有一个复仇名单包括男主。最后的真相是扬从头到尾是清白的,多年来的众多案件涉案人员关系错综复杂,真正的凶手也是隐藏在其中的一位。 这算是一本侦探小说吧,总的来说还算读起来比较流畅,作者很喜欢也很擅长在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话来一个悬念。挪威也真够小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牵连到所有的人物,而且好多人都有亲戚关系。但是那么厚一本读完了也没有什么成就感或者是畅快淋漓的感觉,这个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系列我也就先读到这儿吧。

流浪

流浪 托马斯·埃斯佩达尔 Tomas Espedal 沈赟璐/王焱菁(译) 9787532780570 这本不是小说,是作者的散文自传之类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这个作者的徒步之旅,讲了他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其间穿插了很多自己关注的文人的轶闻和他们徒步游历或者故居的信息。写的蛮好的,作者的思绪非常流畅,可以从A到B既是一种有逻辑的联想,也是一种顺着节奏的旅程。 作者有一系列美好幸福完美的描述,阅读的时候我的第一直觉是在说反话,然后读下去又好像是可以当真的(细节的地方),但是一想到可以解读为正能量又瞬间觉得作者不可能那么low。我想到前两天去看一个Alex Katz的画展,里面有一段对他的采访。主持人说有人说你的画都很好看感觉没什么烦恼,你怎么看这个问题。Alex Katz回复说当初后印象派在用玫瑰色眼镜记录世界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攻击他们,现在我的画看上去很美好大家都来质疑为什么艺术家的世界没有生活真实和残酷的一面,我只能说我的画也是一种逃避主义。对于这样的解读我可以接受,我也默认把这位《流浪》的作者在描绘美好的事物时的心情也归纳为逃避主义。 对于这位作者来说,流浪是和大自然打交道,经典文学相伴,独自一人,返璞归真。他已经是站在一个发达国家的先进的角度,在审视这个世界。他觉得:“财富带给我们愚蠢的思维模式,赚快钱、崇尚消费主义、贪婪、渴望获取新财富,这些通通都是愚蠢的行为。”然后他通过徒步,来寻找某种答案。作为富有的国家走在人类前面的人担忧,在穷人看起来有点矫情。 是啊,能航行的话为什么要步行呢?能开车或是坐飞机的话为什么要步行?不仅节奏慢,孤独之处还要承受和面对因步行而来的压力和困难,有时那甚至是一种觉察不到的叛逆之举,似是在无声地抗议。为什么尽管步行如此艰难,但我依然坚持这个选择?因为我一直想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一种和我幼年时期截然相反的生活模式。自幼时起,我特别抵触被吩咐或是嘱咐去做某件事。我偏爱把事情困难化、复杂化,而非简化,这是我的负担加重,最终变成不可能完成的模样。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我无法做一个正常人。 如此不一样的人生我也想要,也会有冲动的念头,但是如何享受这一切而不成为另一个人,可以做一个有可能性的同一个人吗?

爱 汉娜·奥斯塔维克 Hanne Orstavik 范炜炜(译) 9787532780532 第三本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这本应该算是一个中篇吧,因为200页的书行距超级大,唰唰很快就读完了。 故事讲的是一对母子相依为命,然后在某一个晚上两人分别各自外出的遭遇和经历。儿子其实年纪很小的,第二天是他9岁生日,他一直在幻想妈妈在为自己准备生日蛋糕;他先是去邻居家玩了一下,傍晚回家发现家里没人被锁在门外,又遇到了一个变性人(?)带他兜风,最后半夜回家临到家门口了躺倒在了雪地,总之是有一点魔幻的经历。妈妈是一个爱读书的风韵犹存的单身少妇,晚上去图书馆关门就去了夜市,偶遇流动夜市卖艺的一个帅哥,夜市结束后又跟着帅哥过夜生活最终不欢而散,半夜回家倒头就睡了。 前后就这么一点情节,可以从妈妈的视角来看故事,也可以从儿子的视角来看。两条故事线的情节几乎不交叉,但是在行文的过程中是完全没有任何断章或者标点符号地穿插两条故事线写的。很奇妙的是,这种来回穿插并不觉得非常突兀,也不会让人搞不清楚在哪一条故事线上。两个故事各自独立成立,也可以对照着看,有一点意思。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儿子的故事线。首先是他那充满了对妈妈为自己准备生日蛋糕的期待和信心,让人看了又感动又心酸,作为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这些期待全部是落空的,他期待的越多就会越失落,同时他可以拥有这样的想法和信心是一种对人性/爱的坚守,美好可惜要被打脸。儿子后面一系列的在我看来有点魔幻的经历,都可以说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也没有不合理。热情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的邻居陷入沉睡,不认识的陌生变性/变装人带他上车,这些怎么看都觉得好奇怪。而儿子最后的结局,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永远沉睡在冰天雪地之中,至少他心中对美好的幻想和信念还没有被现实击破。 这么说好像儿子很可怜父母皆祸害的感觉,但是其实看了妈妈的视角的故事线就会觉得也并不能完全把问题扣在妈妈的头上,因为妈妈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类,有自己的想法需求生活,也没有刻意想去伤害任何人(更不要说自己的儿子了)。 所以回到这本小说的标题《爱》,我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不管什么样的书拿这个“爱”字来做标题都太做作太自信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读完以后这个想法没有改变,但是也有点理解作者的用意。我猜测作者的用意是把这个标题当一个谜底,整本书的内容是一个谜面。谜底不可能出现在谜面里,是谜面缺失的东西,而谜面是一直围绕着谜底展开的。

一个好地方

一个好地方 克亚尔·艾斯凯尔森 Kjell Askildsen 杨稚梓(译) 9787532780624 第二本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子夜书社选过两篇来做节目的,分别是同名短篇《一个好地方》和另一篇《一念解人忧》。我不得不说,这两篇已经是我读这本书里面很多篇的短篇里面比较不晕的两篇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讲话没有双引号!没有双引号、所有对话全部混在一个自然段里,那也就算了,关键是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非常混乱,让我常常搞不清楚谁在说谁在干嘛。这个问题反而在刚才提到的那两篇里面不存在。 这个作者的故事的主题比较统一,主要是在讲貌合神离的亲戚之间的关系,好几篇的主题场景是雷同的,好像在看连续剧一样,但其实又不是。关于亲戚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与其解释为内心真爱不会表达,还不如真的是不想和亲戚有关系但是碍于世俗道德不得不打交道。 拿同名的故事《一个好地方》举例子,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对两口子去到女方家族的偏远的峡湾旁的小木屋度假,几乎与世隔绝但是是一个好地方,其间女方提了一些莫名的要求,男方爱理不理也有自己的想法等等。我觉得这个故事还蛮好懂的,全部要归功于我之前看过的一部话剧叫做《一个夏日》,一样也是挪威的作品,讲的也是一对夫妻在峡湾边上的生离死别。这里并没有生离死别,但是那种在偏远孤寂的峡湾、男女双方有着对方无法理解的自己的追求但同时还是有点在于对方但是说到底还是要追求自己内心的召唤的感觉是差不多的。 当时看《一个夏日》的时候觉得没那么有意思,现在看《一个好地方》也并没有感觉有什么惊艳的地方,我觉得没有Per Petterson的好看呢。

我抗拒

我抗拒 佩尔·帕特森 Per Petterson 张芸(译) 9787532780631 去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一个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的系列,装帧什么的都蛮简洁好看的。难得有机会集中读一些挪威作家的作品,从Per Petterson的这一本开始,因为他是这个系列里我认得的且以前读过作品的作者。 故事讲的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家庭环境背景各不相同(但是都不是很幸福),之后分道扬镳。 我觉得这本小说厉害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叙事的手法,它是以其中一个主人公在某一个时间点经历的故事作为每一个章节,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些章节的情节有时间上的前后联系,但是在小说中的章节却是跳跃的,前后穿插的。这种片段式地穿插不连贯的时间线和人物,需要读者自己在脑海中把完整的故事拼凑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带了一种情节的熟悉感以及读者自身的(可能是潜意识的)成功感。 还有就是行文的风格和文中人物的味道特别统一,都是那种情绪可能会很浓郁但是写出来只是一点点、人物表达出来也只是一点点。有一种不费力不刻意的感觉,还有更多的很多留空的地方,可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理解。有的时候在人物对话的时候,连双引号都没有,不确定这是作者刻意的还是翻译的原因。 回到故事的内容和标题的解读,书里面出现过一个很明显的点题的地方,就是从小被父亲虐待的主人公汤米自立门户长大成人之后拒绝和父亲和好。前面还有一些点题的是讲到这些小孩子从小生长在很不堪的家庭环境里,或者是人生缺失了一些什么,也是说抗拒与这样的人生妥协认命。抗拒的手段不去深究,抗拒的结果也不用去评判,但是我觉得很可贵的是抗拒本身。另一个主人公的吉姆的人生,应该是从小就有点抑郁吧,自杀啊、被病魔缠身啊、失业啊、和汤米断交啊什么的,被我总结得好像有点作,其实是人家很真实的很冷静的对抗人生的方法。 前两天中午我在办公室读这本书,一个同事过来问我在读什么,给他看了小说的封面标题,他说这个标题“so you”。I take it as a complime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