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威尼斯 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钱鸿嘉/刘德中(译) B00A4SC0WY 这本包括《死于威尼斯》和《特里斯坦》两个中篇小说。 《死于威尼斯》讲的是男主是一个上流社会的成功的中年作家,去威尼斯养病,偶遇并爱上了一个外国美少年,于是每天对他朝思暮想、茶饭不思,甚至到了跟踪的地步,却一直不敢上前搭讪,直到最后在威尼斯染上瘟疫而死。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托马斯·曼嘛,比起我上一本读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这本多了超多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对于情节的分析。那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甚至在现在的眼光看来有点老套的情节,亮点就在于作者在既有情节推进之上的那些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分析,而且这一大段一大段的描写和分析把整个故事的基调提得很高很高,不是在讲一个俗套故事,而是一种对美和对美的追求的精神层面的高度剖析。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在琢磨这个标题,到底是男主死了、还是少年死了、还是男主的爱死了。读到后半段的时候,惊觉结局只可能是男主死。因为这本书讲的就是男主对少年的爱,那少年是死是活本身并不重要,正如整个故事少年没有对男主说过一句话,那几个眼神也可能都是男主自己意淫的);男主对少年的爱也不可能消亡,否则这个故事就没意义了;那就只能是男主自己了了死掉,千丝万缕现实和幻想交织的爱情才会原封不动地停留在最后一刻。 特里斯坦是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讲的是作为过往的侄子的特里斯坦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和国王的的未婚妻产生了爱情,结果被高告发,两人双死。托马斯·曼的同名小说《特里斯坦》讲的是在疗养院里一个男的爱上了一个绝美的少妇,然后写信给少妇的丈夫骂了他一顿,然后少妇的丈夫当面来又把那个男的骂了一顿,最后少妇病危。 怎么这个故事梗概我这么一写,好像和特里斯坦的传说离远了点,反而和《死于威尼斯》的一厢情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单相思又近了点呢。不知道是不是异性恋的元素,好像这个故事要市井很多,闹来闹去的三角恋了一样。但是那么低俗的三角恋的故事,托马斯·曼也可以把它写得有理有据、内心活动的进程十分丰富。我甚至还在假想,如果我自己是那个少妇的丈夫,收到这么一封在他看来莫名其妙的信,会是直接当那个人脑子有病而忽略,还是想办法当面和他讲清楚。结果人家就是直接指着鼻子骂回来了,感觉有点爽快/大快人心。 读完了这一本,我好像自己慢慢开始有一点抓住托马斯·曼的感觉了。还是决定再多读一点,迎接托宾今年的新书《The Magician》。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