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March 8th, 2018

像你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

像你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 Boys and Girls Like You and Me 艾琳•凯尔 Aryn Kyle 冷枞(译) 9787532151790 我自己也没想到会喜欢这么一本全是以青少年为主角的短篇小说集,事后反思总结应该有两个原因。 一来觉得作者写的很好。她笔下的这些主人公们其实都是小孩的年龄,但是他们又并不完全是小孩,反而是很模糊的大人的样子。我的意思是,有几篇我在读的时候,特别是人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ta是一个十几岁年龄的主人公,根本就是一个成年人,做着成年人做的事情、讲着成年人讲的话、连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只有成年人会拥有的;接着慢慢有更多内容,才看出来青少年的本质。这和中国的青少年截然相反,在中国的不要说青少年了,中老年人还是巨婴的心态。而作者笔下的这么青少年主人公们,小小年纪却在经历只有大人才会经历的人生的心态。与此同时,他们当然也逃脱不了中二的体质,但是种种中二的表现之下却透漏着一切最真的东西,这种最真的东西很打动我。 二来有几篇就是念念不忘,感觉有点放不下。我一般对这种好像很细腻到有点矫情的视角是很有抵触感的,其实包括对这本短篇集的最后一个故事也就是同名短篇《像你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我就是觉得看不懂呀,而且是那种作者故意在说一些我作为作者不能理解的不知所云却又很暧昧的内容,这些内容好像就是有些读者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就是和我无缘啊。但是有好几篇我都觉得回味无穷啊,比如第一篇《新娘》一上来就看得我目瞪口呆,刚刚还是在勾心斗角生闷气像扮家家一样很幼稚的女孩们之间特有的社交游戏中的主人公下一秒就在和老师野战发生关系。我最喜欢的是《船长的俱乐部》,可能是因为这是全书唯一一篇以男孩为主人公的小说我比较容易代入和理解吧,讲的是处于社交链底端的男孩很偶然地被邀请和朋友一家去欧洲邮轮玩,故事的结尾男孩独立看着月亮的醍醐灌顶的场景太让我难忘了。 另外,这本书的翻译太烂了,我实在不能不吐槽,举两个例子。有一个故事里面讲某小孩去女主家做客,没事情做嘛,就问女主家里有没有cable,结合上下文很容易理解这里是指有线电视,结果翻译直接翻成网线。根本不通也就算了,关键这个词前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就直接翻译成“网线”,第二次还是翻译成“网线”然后紧跟着后面加了个括号里面写英文“cable”,这是译者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所以要留一个原文提个醒然后忘记去查了就这么直接刊印出来了吗?而且为什么偏偏只在第二次出现这个词的时候这么留个括号呢?还有一处作者列举了很多女孩的英语名,其中一个是Cat,这个明显是Catherine名字的简写嘛,译者还特意在这里加了一个注释“Cat,猫之意”,让我一度误解这一篇其实是以猫的视角写的,来回前后看了好几遍才发觉根本不是的,太误导了,还“猫之意”呢,我要吐了。

The Nimrod Flipout

The Nimrod Flipout Etgar Keret Miriam Shlesinger (translator)‎ Sondra Silverston (translator) 9780374222437 年前才看了繁体中文版,过年的时候在LA的二手书店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英文翻译版,好在本来就因为出版社不一样,其中的选篇也很不一样,里面差不多有2/3是我以前没读过的故事。 说Keret是短篇小说大师,我发觉只要是他的中篇、甚至只是比较长的短篇,我就欣赏不大来,包括这本书的同名小说《The Nimrod Flipout》以及最后一篇《Himme》。这种感觉和我在读他的另一个比较长的短篇小说《奈勒的快樂營隊》是一样的,就是好像有蛮多转折的也比较怪诞或者出人意料,但是又觉得没有那种一口气的快感,反而在比较长的叙述过程中积累了太多的期待而不够惊喜。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篇。第一篇《Fatso》从一开始就一下子又把我征服了,这次美国买了好几本书还是因此就决定先读这一本,女友说自己的隐藏身份是抠脚胖大汉,本来还以为是一种测试考验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而且男主还这么不知不觉喜欢上了这种双重角色。《Surprise Egg》意外身亡的女主其实身患连自己和丈夫都不知情的绝症,那到底要不要把这一信息透露给处于悲痛绝望中的鳏夫呢?《For Only 9.99 (Inc. Tax Postage)》里只要十块不到就可以邮购买到各种可以解决眼下疑惑问题的方案,而且这些方案不仅实际操作性极高(不是骗钱的),而且还正好都是一环扣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