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裤 2018.3.1 上海文化广场 故事讲的是有舞蹈梦想的女主去北京打拼,遭遇了大都市的现实和来自妈妈的双重压力。这是一个很“北方”的故事,剧中人物的北方口音加上音响效果,反而让人觉得唱歌的时候能比正常讲话听得更清楚明白。另外就是对南方人有一种默认的既定印象,可以安稳赚钱有投资理念但是没有人生梦想,还专门用一种口音,让人觉得有点反感。 从歌曲的编排来看,有一种杂乱的感觉,歌曲风格不统一,但是回想一下我在看欧美音乐剧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杂乱的感觉,有一种所有人物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有一首特制的唯一属于ta的主题歌,所以觉得还算合理。 演员们唱的很好,舞蹈也很好,对于经历了去年的华语音乐剧展演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但是两层感觉是一致的,很好的人才却用在了很烂很初级的地方,一个是骗人的野人谷、一个是剧情道理很浅却不合理的环境内容(那个妈妈就是有病啊,不能因为普遍而变得合理化啊)。这和我感受到的现在国内的大环境是一样的,中国从来不乏聪明的人有才华的人,但是却没有可以配得上他们的聪明和才华的工作内容,就好像买了一台性能很高的电脑只是玩玩五子棋一样。 最后的大圆满太不合理了,那样思考的妈妈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关于擀面杖的回忆而变化?如果真的是因为擀面杖,那就太假;如果是因为本来已经帮忙找到的“稳定”的工作落空了,那也人设不统一。这样的妈妈的心理活动应该是“就让我自己一个人承受所有的罪恶也要让孩子呆在家里”。作者自己也觉得有欠缺,所以取这个名字为的是强调两者的联系和重要性。但是这样的标题又很奇怪,标题暗示女主是妈妈了,但真的讲的是这个吗?女主的观感才是第一主题不是吗?认真讨论这种关于家庭、亲情、两代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的结论,只有悲剧才是合理的,请见所有话剧音乐剧作品。 高手 2018.3.10 上海文化广场 第一次看到那么不要脸的华语音乐剧,全程全部都是抄的。抄的最大的就是《Book of Mormon》,人物设定、剧情发展、甚至起承转合的点全部都是抄的。唯一没抄的,是那些歌曲(也可能是我见识不够广听不出来)。但是有一首抄的特别明显,就是唱起来中医的发展历史的那首的时候,简直就是直接把《All American Prophet》的主旋律照搬过来嘛。另外没抄的就是词,毕竟语言不一样,词好歹应该是原创的吧,但是这个原创的词怎么书面化怎么拗口怎么来,根本达不到作为音乐剧的词的最基本的水准。 来看看怎么抄法。摩门教变成中医,摩门的开宗人物变成神农李时珍啥的,男主梦想的去处奥兰多变成香港,乌干达变成郊区小中医院,非洲苦难咒骂上帝变成大妈跳广场舞,baptize别人变成当医生给人看病,所对抗的warlord和艾滋病变成SARS等等。有那么一秒,我还在想这个抄法还挺妙的,两者都是一部分死忠相信、一部分人认为是骗人的,两者又都有一段历史,却没什么科学逻辑可以支持。但是因为是纯抄袭的,所以后面的故事根本讲不下去了,而且完全走歪了。 原来对摩门教的嘲讽和怀疑,变成了对中医的无脑支持和宣传;原来让人感动的点,包括对信仰的质疑和追求、对友情的忠诚和珍惜,全都变味了;最后变成了对反SARS的一首赞歌。太恶心了!而且还是三层恶心前赴后继汹涌而来,第一层是儿女情长舍不得家里人和爱人去追求梦想,第二层是自以为是的献身和伟大,第三层是这些行为全是缘由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来推理世界和得出药方。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