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異邦人 小さな異邦人 連城三紀彦 王華懋(译) 9789865651527 阅读連城三紀彦的推理作品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明明是推理小说,但是却好像没什么推理的痕迹,就算找到了推理的痕迹,这也貌似并不能算是一篇那么认真的推理小说。特别是看开头的时候,一度让人摸不着头脑自己到底在读的是什么类型的小说。把言情小说不露痕迹地写成推理小说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甚至有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在读意识流小说。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完全没有普通推理小说的中二感,普通推理小说为了突出主人公推理能力的强大,往往要么贬低主人公周边的人的智商、要么把主人公弄得很有神秘感明明已经知道了答案却憋着不说要成为最耀眼的破案者,因为读連城三紀彦的推理小说的时候没感觉在读推理,所以他笔下的人物设定也都是最最正常最最普通的人,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其说是在为推理的情节服务,其实更多的是这些人自己身上所经历的事情所产生的种种情感,总之是很有人情味的。有人情味的推理小说,就算推理的结局不那么明确清晰,也好像合理了,因为人的感情所参杂的故事并不一定是那么有逻辑的。 按照常规,还是大概记录一下情节、迷底(反白)和我的感想。 戒指 指飾り 男主好像在街头看到了前妻,热心的女同事帮忙打探,果然是她。女同事帮忙约前妻出来见男主,男主赶到时,前妻已经离开,只留下她的婚戒。原来这一切都是女同事在骗男主,戒指是女同事在男主家发现并拿来的。 这第一篇就让我开眼界了,第一次看到这样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和惊喜地推理小说,但是却蕴含着某一种魅力。 无人车站 無人駅 小镇出现奇怪的女人,彷徨着好像在等一个人。第一人称主人公我是一个警察,经过多方线索判断,这个女人在等一个杀人犯,而杀人犯犯下的罪行将在今晚到达追溯期。于是我便衣普通人接近这个女人,却也一直没有发现他所等待的那个犯人。最后,这个女人说她其实一直在等的就是“我”。 这个故事结局得仓促,我都觉得好像自己漏看了什么内容没有看懂,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那么第一人称主人公我就是当年的凶手,那我为什么之前还在不断地追寻事件的真相呢?而且让我特别在意的一点是,在阅读这篇的过程中,我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在叙述的时候在不断地切换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上帝视角和主人公视角,这为这个故事本身又增加了一份神秘感,好像一个周庄梦蝶的梦。 兰花枯萎之前 蘭が枯れるまで 女主在花艺教室偶遇了老同学,不久便成为闺蜜,并与她达成了交换杀死对方丈夫的协议。当女主前往约定的地点打算杀死闺蜜的丈夫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是女主自己丈夫的尸体。女主被认为是凶手被带到警局调查,女主和盘托出一切。警察却指出,女主所谓的闺蜜从一开始便并不是她的老同学,女主所谓的丈夫其实是闺蜜的丈夫,女主杀人是因为她自己才是小三。 实在是太精彩了,这篇的反转太厉害了,而且反转到了到底真相是什么我们既不能完全相信女主,也不能完全相信反驳女主的警察,也不能完全相信闺蜜的视角,但是真相究竟是什么也并不那么重要了。有意思的并不是女主或者警察或者闺蜜在杀人计划上面有多么的聪明,而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和另一个人有如此大的偏差的可能性。我现在想想,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篇。 冬玫瑰 冬薔薇 女主我作了一个很真实的梦,我杀死了我的情人,我的身上沾满了鲜血。这个梦好真实,而且我作了好几次。醒来再仔细一看,发觉这好像并不是梦,我身处我梦中的场景而且身上真的站满了鲜血。店员过来确认我的情况,原来我真的和情人产生了肢体上的冲突,但是我跟情人扭打在一起时并没有把刀戳进他的身体,他匆忙离去了。作罢我只能独自回家,原来是打算抛弃家庭和情人远走高飞的,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回到家才想起来原来为了下定决心我已经把丈夫和孩子给杀了,所以我才会身上沾满了鲜血。我需要再睡一会。 又是很神奇的一篇,不断地跳转往返于梦境,梦境和现实的交错。不知道是不是我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影响,我在读这篇的时候,中途也睡了几觉,所以感觉读得特别迷幻,小说内容也更显真实。 风的失算 風の誤算 女主经常听到同事男主的种种谣言,一直不理解这些谣言是怎么流传开来的。然后女主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散播谣言的源头,然后男主过来向女主坦白男主自己是散播谣言的源头,为的是报复另一个同期的同事。 读到这里,我开始慢慢懂得作者的套路,也开始会跟着他设计的思路来猜测事件的真相。所谓的推理的事件,未必是杀人放火这种惊天动地的大罪行,可能就是身边的一件奇怪的小事。然后我也猜到了散播谣言的可能就是男主、我也猜到了散播谣言的可能就是女主,但是我并没有猜到可能两者都中的可能,两者都中也是两者都不中,没人猜得到吧。 白雨 白雨 女儿在学校里被霸凌,慢慢撩起了母亲儿时的一段关于父亲身亡的尘封而模糊的记忆。女儿的霸陵事件愈演愈烈,好像是老师指示的,又好像是母亲指使的。母亲终于鼓起勇气回忆起儿时她父亲过世的那个晚上,在她的记忆中她母亲穿着花哨的和服要去外面找情人而被她父亲怒而逼着一起殉情,但是真相原来是她母亲因为她父亲在外面有同性恋人并被她父亲穿和服这件事情触发进而杀死了她父亲。而女儿的霸陵事件,其实是女儿一手主导的,想要借此唤醒母亲的回忆。 这篇里我猜测真相的过程,感觉有一点像前一篇《风的失算》,谁在主导这个故事谁在寻找这个答案,谁可能就是始作俑者,这种推理是错的。最后的真相有一点狗血,但是我一点也没有猜到。而且作者写得太奇妙了,我不断地来回犹豫摆动,这到底是在说女儿的故事还是在说母亲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好像一样的重要,那到底会是怎样联系在一起太巧妙了。一个诡计套着一个诡计,一个真相套着另一个真相。女儿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的话,是不是母亲那么真切觉悟般的发现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直到天涯海角 さい涯てまで 男主是火车站的售票员,和女同事搞婚外情,每次都到外地偷情,并且一次换一个地方。每次回来,总有一个陌生女子来购买正好和他们的偷情地点一模一样目的地的车票,并出示他们偷情所住的同一个酒店的单子,并以此来威胁男主要免单。原来,这个女同事在之前工作的地方和另一个男同事偷情,而这个女子就是那个男同事的妻子。这个女同事这次偷情所选择的酒店和上一次的一模一样,女子想通过这一点来提醒男主并吓跑女同事。 小异邦人 小さな異邦人 我是穷苦家里的一个孩子,家里还有很多孩子,大家日子过得都很艰苦。有一天,匿名电话打来却说要高额赎金,因为他绑架了我们家的一个孩子,但是孩子们大家明明都在啊。与此同时,我因为身体不适去看医生,被医生告知我可能得了脑癌。烦恼的我只能把这些事情和我最喜爱的老师倾诉。原来绑架者就是医生,被绑架的孩子是我和我最喜爱的老师激情后肚子里的孩子,医生通过我作为传声筒把我肚子里的孩子作为筹码来威胁勒索老师。 事情的真相一直在那里,也一直被故事的叙述者知道着,但是最后却藉由叙述者道出。这算是叙述性诡计吗?只不过叙述者就是参与其中的主人公第一人称我自己。同名小说,我本来以为既然都作为整本书的标题了,那肯定是最厉害的,其实也和其他的差不多厉害罢了。但是非常精准的,关于穷苦多子人家的描写倒是很到位,一直让我想到日剧《11人もいる!》的画面。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