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作 L’Œuvre 左拉 Émile Zola 冷杉/冷枞(译) 9787515511450 这部小说以塞尚(Paul Cézanne)和作者左拉(Émile Zola)本人为原型,讲的是一位天才画家在巴黎闯荡失意的故事。本来塞尚和左拉小时候就是好基友,也是小时候在外省后来又去巴黎拼搏自己的艺术事业,从人物设定上几乎和小说中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据说小说出版后两人就决裂了。我想暂时忽略两位真实历史人物的牵绊,谈谈对这本小说里面人物命运的看法。 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恍惚读到一种《Jean-Christophe》的感觉,同样是着重于一位天才艺术家(作曲家/画家)坎坷的人生,一方面是很现实具体的艺术家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另一方面还能感受到艺术家很强大的能量(励志宝典)。后来一查,Romain Rolland和Émile Zola果然差不多可以算是同一时代的人。我对这部作品好感倍增,还有一个原因是里面的感情非常真挚。有两个片段我印象特别深刻,整个鸡皮疙瘩狂起。一个是女主人公知道男主人公以她为模特的那幅画送展倍遭批评和嘲笑后,虽然自己受辱,但是立马想到的是要去安慰男主;还有一个是男二,也就是左拉的对应人物,在去看男主同样是失败的第二次展览的画的时候,由衷地想到的那些和男主幼时的场景以及为男主忿忿不平的东西。还有当然就是最后的结局,我本来其实没有做好心理建设,因为之前男主已经多次面临人生崩溃的边缘了,一下子看到突如其来的男主的结局,给我了很大的打击。这个结局里又好像融入了一些梵高的样子,只不过这部小说著于1886年,早于梵高之死,所以反倒是可以说预言了梵高命运的结局。 印象派是对腐朽的学院派的革命,这一点在这本小说里也讲的很清楚,不是为了表现什么高超的技巧,而是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是纯粹根据自己观察和感受而表达出来的再现。而天才的可悲,在于他先于世人更早地领悟到这些,他把这些先进地观念传达给大众却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大众只能在几十年后迟钝地懂得后再去膜拜已逝去的天才。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很厉害的是,年轻的一代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可以如此团结在一起,意气奋发地去挑战旧世界。不管是男主本身自我的不断追求,还是男主和男二之间的友情与战友之情,都太美好了。 最后说一句小说的封面,用的是塞尚画的一幅左拉的画像,但是怎么可以是作为背景全部淡化成黑白的呢?塞尚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对于色彩的研究和运用啊。Folio的法文版的封面,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嫌,用的是马奈(Édouard Manet)的《Le déjeuner sur l’herbe》,倒是正好匹配了小说中描写的那幅杰作的一些内容。最后附塞尚那幅画的彩色原图。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