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偷马 佩尔·帕特森 (Per Petterson) 余国芳(译) 9787540448691 先说两本其他的书。在读这本《外出偷马》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江流过水悠悠》,都是那种回忆类的又是在年少记忆中的大自然中寻找答案的故事线索,但是《外出偷马》要远比《一江流过水悠悠》触动人心,至少是更触动我的心。读《外出偷马》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正好在公司里看短经典之一的理查德·福特的《石泉城》。《石泉城》的第二篇《大瀑布》讲的也是父子俩的故事,其实情节很不一样,但是即使是在读《大瀑布》的时候,我脑海中不断想起的是《外出偷马》里这一对父子的样子,然后觉得《大瀑布》里的这对父子不够有劲,想要回家继续把《外出偷马》的父子故事看完。 在这本书里面有一种粘着感。文中的主角是以第一人称一边描述进入老年后的现在的生活,一边回忆小时候的事情,还有那些他听来的关于父亲的事情。现在的场景粘着在回忆的感情中,回忆的情节又粘着在历史的背景之下,历史的影响也显然粘着于主人公现在的生活。这其中的切换是如此不着痕迹,同一件事似乎同时发生在三种不同的场景下,说着说着从现在说到了过去,又从过去回到了现在。切入点太丝丝入扣了,整本书的真正主题明明说的是爸爸,但是映入读者眼帘的第一个故事却是关于儿时好友的,也就是第一个所谓“外出偷马”的故事。这第一个故事和这个故事中的主角,我几乎以为是整本书的主角了呢,原来他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层粘着感,我觉得是跟着读者走的。因为我发觉作为读者的我很容易跟着书中的主角的叙事心情不断游走。试问主人公为何在步入中老年之后想要追求独自一人生活,其源头必然是少年时代不可泯灭的经历。很明显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必然将从此改变,但是奇怪的是这一改变却似乎没有对他壮年结婚生子的那一段有什么影响。难道这种东西也是可以潜伏的,一直要等到真的静下心来去面对听才会体现出它对人的影响?故事发生在北欧,似乎是离开德国不是很近的地方。想象一下挪威的峡湾,如此纯净的地方的人的心灵也如此纯净,但是一旦污染入侵,也会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都柏林IMPAC文学奖2003年给了帕慕克、2004年给了Tahar Ben Jelloun、2006年给了托宾、2007年给了这位Per Petterson,以后真的可以多关注一下。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