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June 27th, 2010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The Dispossessed [美]Ursula K. Le Guin 陶雪蕾(译) 9787536468320 作为一个伪科幻迷,我嘴巴上一直说喜欢看科幻小说,但是实际上看得很少很有限。在这有限的看科幻小说的经历中,我最喜欢并且看得算是最多的就是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的作品了。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把她最出名的两大代表作之一的《一无所有》(The Dispossessed)看完。这么好的作品为什么直到最近才被引进,可能与其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吧。我觉得比起欧美人,中国人看这本书会有一种特别的熟悉感,对其中的一些设想与寓意也别有一番理解。 同一个恒星系中,人类定居的两颗行星互为月亮,盈盈相望,却被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形态隔绝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阿纳瑞斯:贫瘠,荒芜。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人类组成一个集体至上的社会,唯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社会的约束虽然实现了对全体成员的保障,却渐渐成为一种禁锢。乌拉斯:富足的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进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鼓励竞争的世界富于创造性,但也造成了个人、集团的对立和鲜明的贫富差异。主人公谢维克毅然脱离阿纳瑞斯,投奔乌拉斯,却在发现乌拉斯社会丑陋的一面后再次逃离,成为两个世界的叛离者。 这两颗互为月亮的行星似乎是截然相反的两个社会制度与道德理念,勒古恩描绘的并不是两个行星上的族群相互之间大面积的正面冲突,而是通过谢维克这个只身一人的科学家的眼光来看待这两个世界。她想要探讨的似乎不仅仅是社会的形态,而更是身处社会之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既有的。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在其出生之前就是存在的,同时这个社会的法制体系、道德准则都是已经行成的。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要遵守整个社会现有的主流的这一切规则呢?我们每个人并没有签署任何表示愿意赞同加入这个社会的契约呀。如果个人的种种观念和社会的南辕北辙,那怎么办呢?勒古恩的故事里,主人公从一个卫星到另一个卫星,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再寻求另一个星系的帮助,这个帮助看上去几乎是无比智慧强大的,但是其结果如何故事却戛然而止。如果再反想到我们的现实,就算各个国家的体制各不一样,但至今还是没有一个现成完美的。只能说,我们人类的进步,还有很长一段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