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Edward Snowden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Wild

Wild 2020.4.3 故事的主人公原型取自于Edward Snowden,场景设定是在他向全世界揭露了真相之后,辗转来到俄罗斯却被滞留在那里。设定之外,这部话剧里发生的一切都是Mike Bartlett虚构的,或者至少Snowden没有在他的自传里这么描述过。有一个神秘的组织愿意向他提供帮助,同时也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男主人公在俄罗斯的酒店房间里,和这个组织派来的人交谈起来。 第一幕是一个自称George的女性,看上去奇奇怪怪的,好像那种剑走偏锋的智商超高的特工的感觉,然后讲出来的话也是天马行空,搞笑又犀利,又好像有点和世俗世界割裂一样。女George说,男主人公的这一行为的影响力特别大,出发点可以被解读为为了国家好也可以被解读为为了国家坏,而对于女George而言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为了adventure。男主挑战女George自己的选择,既然是为了人生的adventure,为什么女George要成为组织的一员。女George的回复是至少她可以成为或者当世界发生重大改变时在场,而且因此有可能有所影响力来改变一些什么。男主不觉得自己愿意出卖什么,不愿变成某个组织的一员,为这个组织的利益挂名。女George被拒绝了,于是就离开了。 第二幕来了一个自称George的男性,说他才是真正被组织派过来的,那个女George不知道是谁。男George开始质疑男主这一惊天行为的结果,不仅是毁掉了整个国家的安全体系,而且男主这么做的结果是很可能自己马上会被暗杀,人都死了,世界没有任何意义了。男主感觉到被威胁了,不愿意合作,男George便走了。 第三幕女George又回来了,男主已经搞不清楚状况了,也对所谓的组织产生了怀疑。男主的纠结在于必有一些信仰的东西在支撑着一个人在世界上存在下去,女George说她的是progress,男主说他的是真相。男主就说只要女George说出自己真实身份,看到女George真实的地方,他就愿意就合作。女George尝试讲了好几次自己的名字,真相实在是说不出口,于是只能在自己的手上戳一个洞用流血自证。男主就答应配合了。 最后一幕,男女George同时出现,原来他们都是同一组织派来的。然后男主突然发现,女George之前流血是假的。男女George哈哈大笑,流血是假的是小case,整个酒店房间都是假的呢。然后男女George按了几下遥控器,整个酒店房间的舞台全部消失了,整个舞台被倾斜90度抬起来。男女George站在现在的平面上继续讲话,而男主则呆坐在已经成90度垂直于地面的椅子上。最令人震惊的并不是政府在侵犯民众,而是民众有多不在意,只要这些东西是免费的。男主想证明某种美好信仰(belief/trust)的重要性,结果男女George却告诉他这些也都是假的。世界on the edge,男主也并没有tilt it over,他merely point at it。男主的世界被颠覆了,perception变化了,他也无所适从了。 几个可能性的思路的探讨,已经是非常高能了,最后整个世界的颠倒,太有震撼力了。看到男主的呆若木鸡,我本能地想为他维护争辩些什么。好人的世界被颠覆,并不是好人的错,就好像不能让揭露恶行的人等同于恶人一样。但是我觉得这部剧说的是在此之上,好人要对此有觉悟,这又是另一个高度了。然而至少在现阶段,我觉得是不对的,越默认,强权就越得寸进尺,所以审查会变成自我审查。 对于标题的理解,我觉得一方面是代指男主的来源(戴着西部牛仔帽)的美国,是一片新大陆的开拓之地;另一方面是指男主现在的所在,俄罗斯,一个完全不用同样的规则和价值观行事的战斗民族的环境;最后还指整个人类的疯狂世界内嵌的逻辑和规则的复杂和不可理喻。 Tag: Mike Bartlett, James Macdonald, Hampstead Theatre, Edward Snowden,

Permanent Record

Permanent Record Edward Snowden Holter Graham (Narrator) B07VZWH6NB 读这本书的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get inspired。我以前从来不爱看传记类的,觉得这些将军总统商界成功人士的自我标榜宣传很没有意义,所谓的成功并不可以也不值得复制。现在的想法是,并不是要复制主人公的经历,而是去理解主人公对自己经历的解读、和对自己解读的解读。读完斯诺登的自传,感觉不仅是了解了他这个人,还从科技的角度理解了真相,而最多的是从人类发展的层面懂得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发生了。我最原始的目的达成了,只不过是从一个让我没有预料到的斯宾诺莎式的“真理即爱”的觉悟方法。 用一句话总结我读完这本传记的收获是:它让我自己从两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一是隐私的意义;第二是其中科技扮演的角色所带来的两个问题(法律滞后和信息观)。 America’s fundamental laws exist to make the job of law enforcement not easier but harder. This isn’t a bug, it’s a core feature of democracy. In the American system, law enforcement is expected to protect citizens from one another. In turn, the courts are […]

西方哲学史:马基亚维利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学史 Bertrand Russell 罗素 9780415325059 卷三开始讲当代哲学,从文艺复兴之后就算是当代哲学,他们已经不是古代的、也不是基于天主教的,是更为独立的、个人色彩也更为明显的哲学家们。也是我最为期待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部分,终于可以以差不多每一章就是一位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的频率来学习了。而卷三的这个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哲学家就是Machiavelli(马基亚维利)。 马基亚维利是弗洛伦萨人,生于1467年卒于1527年(wiki上说是1469-1527)。他的著作有两本,一本是《The Prince》(帮主鉴)主要是想要用来讨好美第奇家族的,一本是《Discourses》(罗马史论)有更多的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色彩。 接下来是罗素总结的马基亚维利的一些观点。 政治上有三种很重要的东西:国家独立、安全和井然有序的政治组织。最好的政治组织就是在君主、贵族、民众之间按比例平衡的权利。就此而言,给民众更多的权利是明智的,仅就为了达到稳定的目的是如此。 政治上当然还有手段/方法(means)的问题。用注定会失败的方法去追求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是没用的,只要决定了目的(end),就应该去选择相应的方法。方法的选择是纯科学化的,无关好坏。所谓成功,是指目的的达成,不管目的本身是什么。 终极问题是关于权力的,因为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权力是必要的。权力取决于意见,而意见取决于政治宣传。政治宣传可以使你显得比你的对手更为有德,显得有德的方法之一是真的有德,胜利往往属于那些被大众认为是有德的人。 然后是罗素对马基亚维利观点的一些分析。 马基亚维利对于权力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从教会在11到13世纪的权力增长以及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上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同时也有重大局限。首先,掌权一方可以通过政治宣传使得自己显得有德;其次,在有些混乱时期明显的无赖行径也会成功,此时就会迅速出现犬儒主义,觉得只要有相应的回报那什么都可以原谅。 最后罗素在本章结尾说道,我们现在的世界已经变得比以往更像马基亚维利的世界,现代人谁希望驳倒他的哲学观,必须做一番比19世纪时就看似应当做的更为深层次的思考。 我以前对马基亚维利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句话总结上,那就是”为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我觉得很惊讶,这种人生观看一眼就觉得那么低级怎么可能会有人真心认同它。我以为马基亚维利一定时非常非常远古的人,那时候的人的认知还不健全所以才会有这样几乎是动物原始性的哲学观。套用一句《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台词,”It’s not that I don’t like it. I am physically repulsed.“我根本没有想到要去反驳它或者是寻找其逻辑上的错误,我都无法想像会有一个人会站出来承认自己是马基亚维利主义。 在和小伙伴们一起阅读了罗素写的这一章节后,我发现我深深地误会了两件事。首先,马基亚维利的哲学是一种政治哲学,没说是打算用在追求个人利益上的;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反感马基亚维利主义的(至少仅仅是政治上的运用),并且我发觉自己竟然无法很轻松地去反驳马基亚维利的观点。另外,究竟马基亚维利的观点是什么,我以为马基亚维利的一句话总结是”目的达成最重要,过程手段不重要”。但是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什么叫做目的达成(它和目的本身是什么区别),什么叫做目的(它和结果是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重要(是去评判他的好坏还是是否有效),什么叫不重要(是指不用去对它做判断还是做了判断但可以无视它)。就算是反对它的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一样的。我尝试总结小伙伴们以及我自己对应的观点,以下也仅适用于政治哲学。 M:目的达成最重要,过程手段不重要。 V:目的不重要,过程手段不重要,只要结果是好的。 A:结果不重要,目的和过程手段重要。 Y:目的达成重要,过程手段也没有不重要。 然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难以驳倒马基亚维利的观点,因为他的观点本身是自我实现的。在他看来,用来评判事物的本身是其目的是否可以达成,那么自然来评判他的这一观点的方法也仅仅是他的观点是否有效。换句话说,他的观点等价于”写在这里的这句话是真的”,当你尝试想用这句话是不是写在这里来判断这句话本身的真假的时候,自然得不出其他的结论。所以,想要避免这种死循环发生的唯一办法就是跳出他的判断体系。 如果真的要跳出马基亚维利的评判标准,不以目的的达成作为尺度,那应该用什么来做尺度呢?是不是真的每个人用自己心中的一杆秤来做评判的标准?但是如果可以用每个人自己的个人判断来评判过程,那说明也可以用个人判断来评判结果(只不过结果的范畴可能更大更复杂罢了),那还是没有说明为什么”过程手段不重要”是有问题的啊。所以,跳出了他的判断体系,得出的是与马基亚维利无关的结论,只能说是一个马基亚维利之外的观点,而不是一个驳倒马基亚维利的观点。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马基亚维利主义的适用范围仅仅是政治的话,是不是可行?为什么我们对待政治和对待生活中的别的领域会不同呢?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多了政治上的丑恶,而去它的要求已经放低了呢?但是如果把马基亚维利主义和孙子兵法拿来对比,这和兵不厌诈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比起兵不厌诈,我生理上会对马基亚维利主义有更强烈的反感呢? 最后我们谈到了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因为关于结果/目的/过程/手段的讨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律层面的可以说相对应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如果我们很粗略地把这两者对应起来,似乎可以很轻松地说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更重要,所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小青非常机智地就我们最近刚看过的关于Snowden的纪录片《Citizenfour》提出了问题,既然我们都默认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重要,为什么我们都如此坚决地支持Snowden,很显然他是犯法而使得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我觉得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程序正义可以在更长久更高的角度来帮助促进实体正义。而一旦现行法律是有缺陷的,是无法起到刚说到的这个作用的时候,那么问题在于法律本身,而不能死板地把程序正义和遵纪守法画上等号。但是谁又有权来做这个看似轻松的判断说现行法律有缺陷所以可能置之不理呢,那不就把程序正义这件事情从最开头的地方弄得没有任何可信度了吗?因为每一次在破坏程序正义的时候,我都可以搬出一句”这一次程序正义没有就这一特定事件促进实体正义”,那么破坏程序正义的举动就可以被认为有道理了吗?对此的思考与讨论待续。 PS:看完《Citizenfour》感觉Snowden真的是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