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 Children2021.3.6年廿三 改编自Angela Carter的同名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演艺界的双胞胎,从她们老了的时候的生日开始回忆起过往发生的事情,包括她们的太爷爷奶奶那一辈开始。重点情节是她俩从小被父亲抛弃,被外婆一手带大,然后也和叔叔非常要好;抛弃他们的父亲结婚也生下一对双胞胎,而这对双胞胎的亲生父亲其实是叔叔。爸爸一直执念他的爸爸以及爷爷那一代流传下来的一顶戏剧用的演莎剧用的皇冠,他得知自己被绿后,又抛弃了自己的妻子,那个妻子被自己的双胞胎榨干积蓄不小心残废了,被女主双胞胎好心收留等等。 整部剧到底算是话剧还是音乐剧搞不清楚,说是话剧的话感觉再多一些魔幻和舞台上的多姿多彩,说是音乐剧的话其实里面的歌有点难听的,除了最后结尾的时候那首《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还蛮点睛的。整体来看这是一个叙事很宏大的故事,横跨了好几代,但又全部集中在这么一个演艺世家的家庭之中。标题的wise的定义,是一种超越血脉的亲情的关系,真正美好的“not a family of blood but a family of choice”。当然其中也不乏Angela Carter式的精灵古怪和重口的情节,乱伦、复仇、亲情、爱情的交织等等。
Thursday, October 4, 2012
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 The Bloody Chamber and other stories 焚舟纪 Burning Your Boats Angela Carter 严韵(译) 9787305087783 这套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的短篇小说集里面一共有五本,除了一册《别册》是一些之前未收录的零散的短篇小说和一些导读,另外四本都是分类比较明确的。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听说这本是最精彩的一本我倒是最后一本读,但是说实话之前读另外三本的时候我还愿意每篇都大概写点什么,可是读到现在我实在是不愿意再每篇做什么recap式的记录了。因为卡特的笔法和主题都太单一啦,可能这就算是一名作家特有的风格吧。的确是一看就能知道是卡特的作品,但是每一篇都这样,还连续看了四本,实在是看的有点想吐了。所以卡特的作品,我就先告一段落吧。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黑色维纳斯 Black Venus 焚舟纪 Burning Your Boats Angela Carter 严韵(译) 9787305087783 明明是同一个人写的,不知道为什么比起那本《烟火》来,我更喜欢这本《黑色维纳斯》很多。其实卡特笔下的主题重复率还是很高的,可能是因为这本《黑色维纳斯》里的短篇故事性更强一些吧。据说这一本跟文学的关系比较大,不仅仅大文豪作为主人公出现在故事中,还有的就是纯粹的文学作品的改编或者扩充。我比较偏爱这本的还有一个理由比较幼稚,我觉得这本里面我能看懂的相对多一点。 黑色维纳斯 虽然在书的侧页上就有提示这篇是对波德莱尔《恶之花》中“黑色维纳斯组诗”的一次浓墨重彩的戏虐变奏,但是我是一直看到很后面才终于意识到原来男主人公是波德莱尔。仅仅是从波德莱尔笔下的一个形象,联想到这个形象和她的创造者之间的互动,此时的波德莱尔不仅仅是割裂开来的想法的来源,而是活生生的生活的参与者。这种“变奏”真的很妙。 吻 建筑师赢得了帖木儿妻子的一个吻。要是说这篇是《天方夜谭》里的一篇,我可能也会相信。只不过卡特在这篇里面的笔触更加简练,把花边去掉,要把其中的关系理清楚要比想象中的麻烦一点。 大屠杀圣母 生在英国的女子,艰难生活,去到新大陆后偶然间进入了印第安人的世界,并且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殖民者的军队屠杀掠夺印第安土著部落,主人公亲人尽失,带着襁褓中的孩子被牧师夫妇收留。看这篇的时候其实觉得火很大的,虽然我也一直知道现在看来那么文明先进的欧洲列强其实就在不久的过去是野蛮无理到极致的。卡特通过笔下这样一个形象,很直观地体现了那些人的丑陋。 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 这个几乎算是爱伦·坡的生平故事了吧。以前从为对他有任何了解,这个故事还蛮有意思的。 《仲夏夜之梦》序曲及意外配乐 又是各种森林里的性别符号,没看懂。 彼得与狼 父母被狼袭击而亡,刚出生的女婴却被狼群带走抚养。被发现后,亲人把女婴从狼群那救回,却再也改不回女孩的人性。而狼群也同样团结起来把女孩从人类手中救回森林。女孩的表弟生活地人模人样,几年后在林中又偶遇女孩,发现她已孕育后代。我是去google了才知道原版的《彼得与狼》的故事到底是啥样的,跟卡特笔下的版本相距甚远,但是不知道为啥总觉得卡特版的这个故事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而且依然是重口味,不仅仅是女孩孕育后代这一点,还有男孩看女孩的眼光。 厨房的孩子 厨娘在做奶蛋酥的时候怀上了这个厨房的孩子,厨房的孩子也成了技艺高超的厨师,一直在寻求自己身世的途中,最后竟然成了某贵族的继子。最后一部分我不确定自己看懂了,好像说的是贵族的随从是亲生父亲,但是贵族在重复当年行为的时候似乎又是在暗示贵族是亲生父亲。 秋河利斧杀人案 又是一篇关于Lizzie Borden的故事,是描写案件发生前一两天的一家人的事情。读的时候让我不断想起《冷血》的情节。同样是看似一切正常的场景,发生的案件是那么血腥和丧失人性,简直让人无法相信;但是再回过头去想一想的话,这悲剧又似乎是那么合理和顺理成章。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烟火:九篇世俗故事 Fireworks: Nine Profane Pieces 焚舟纪 Burning Your Boats Angela Carter 严韵(译) 9787305087783 《焚舟纪》里的这本《烟火》是卡特比较早期的短篇集,其中包括6篇比较典型的卡特式的改编故事和3篇以日本为背景的故事。显然,作为一个为数不多的曾在日本旅居的英国女作家,在日本的这段经历对于卡特来说实为珍贵。但是对于我这个同样作为东方人的读者,这种西方眼光下的日本实在是不伦不类。可能对于卡特的欧洲读者而言,她的确是捕捉到了对于西方人而言的日本的实质;但是在我这个邻国的居民看来,卡特笔下的日本相当的单一刻板,恐怕只是属于她一个人的日本记忆。 一份日本的纪念 从主人公和她的日本恋人的一次夏祭观烟火的经历写开去,写了一些主人公身为外国人在日本的感受和对日本的一些小总结。我一直想不通的是,文章一开篇就在解释日语里的fireworks就是はなび,还特意强调带有“花”(はな)的意思,那为啥这本小册子的标题还是“烟火”而不是“烟花”? 刽子手的美丽女儿 刽子手斩首了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的儿子与他美丽的女儿乱伦,而他自己也一直在对他的女儿做同样的事情。这个故事里描述的世界全部都是极其粗鲁肮脏的,唯一美丽的只有刽子手的女儿。同样的主题内容又一次出现了,而且也不是最后一次出现。 紫女士之爱 卖艺人手下的布偶戏,他最珍爱的是紫女士。紫女士有自己完整的人生故事,而有一天她突然幻化成人把卖艺人杀死,独自离开。说实话,我开始觉得有点腻了。卡特笔下的主题能不能稍微再开拓点呢?本来就是那些不怎么令人愉快的内容,只是把故事的背景换来换去,不都一样吗? 冬季微笑 在海边住着那么一群人,和主人公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我没看懂到底在讲些什么。 穿透森林之心 父亲和两个孩子远离人群,居住在某森林的边缘。有一天两个孩子不断朝森林中心走去,摇下一口苹果,两人相吻。又是同样的主题,只是这回有点套用亚当与夏娃的故事。 肉体与镜 这是这本里面第三个以日本为背景的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和日本恋人去情人旅馆看到里面的镜子引发的诸多唧歪。我真的没明白她到底在作啥。 主人 猎人捕获了某印第安少女,并成了她的主人,最终被她杀死。这篇是借用“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故事,但是这里的星期五却是全然不同的人物。或许真正的“星期五”是女的的话,故事也会这样结尾。 倒影 “我”捡到一只螺纹是反的螺贝,然后被迫去见一个又男又女的阴阳人;阴阳人胁迫我亲吻镜子,于是我到了镜子另一端的世界;“我”通过抗争把阴阳人和她的手下杀死回到了原来的世界。看来卡特的哪一篇文章里面要是不出现强烈的性别特征符号她就是不开心。 自由杀手挽歌 时局动荡的年代,一群人躲在一大幢房子里。本来似乎说是要暗杀某内阁议员的,其中一个人却杀死了房东,大家还在讨论究竟怎么办,战争爆发的讯息传来了。这篇写的也是非常隐晦,一会是第二人称一会又是第三人称,看得我有点晕乎。好不容易把大概的情节看懂了,却还是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看来到时候要仔细读《别册》,看看在卡特的这些短篇小说的背后到底引用的是什么梗。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
Saturday, August 18, 2012
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 American Ghosts and Old World Wonders 焚舟纪 Burning Your Boats Angela Carter 严韵(译) 9787305087783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焚舟纪》是她的短篇小说全集,装帧超漂亮的,一共有五本。不按照顺序,我先读了这本《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据说这本是卡特去世后出版的遗作,题材主要是电影和戏剧。和书名一样,里面的故事分别是在新大陆和旧大陆上的。在对卡特没有任何了解的前提下开始读她的短篇小说,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混合的,基本上就是重口味加看不懂。我就参照Thomas的方法来简单地写几句,情节部分反白。 莉兹的老虎 基本上讲的是一个穷人家的小女孩去看马戏团的故事。重口味就直接从第一个故事出现,我还特意看了两遍才确定原来作者真的想要写这事。其实这种事情我一直避而远之,一方面我并不能找出怎么实实在在的理由去否定它,同时又很常识性地觉得肯定会造成很大很大的问题,无法真正帮这种事情下判断,所以我情愿远离这个话题。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里的莉兹,其实就是1892年发生的真实案件里的涉嫌弑父弑母的Lizzie Borden。这种事情真的很难说啊。 约翰·福特之《可惜她是娼妇》 这篇继续重口味。讲的是兄妹相亲,妹妹怀着身孕嫁人,哥哥持枪杀了所有人。当然故事不仅仅那么直白,卡特引用了基于这个故事的剧作和电影的表现手法,参杂着分镜头的语言来讲这个故事。现在想起来,这篇差不多算是这本里面故事性最强的一篇了。 魔鬼的枪 这篇乍看之下和前面那篇有点像的,讲的是为了替父母报仇的钢琴手和魔鬼做了交易,用百发百中的枪成功射杀了土匪仇人,但最后一枪却射中了他爱的土匪仇人的女儿。其实看了前三篇,我发现卡特口味虽重,但是故事都非常饱满。 影子商人 然后从这一篇开始,我发觉我之前的想法错了。这篇讲的是主人公去加州寻找电影传奇人物的故事。我实在没有能力去判断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和人物所诉说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因为我对电影历史根本没有任何知识。或许真的是要懂那个时代的电影史的人才能看懂这个故事吧。 鬼船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虔诚的清教徒体制各种娱乐活动。似乎从这里开始就几乎没有什么实在的情节了,好像更像是杂文而不是小说了。 在杂剧国度 这篇明明是介绍英国杂剧(pantomime)的软文嘛。 扫灰娘,又名:母亲的鬼魂 这套书都是台湾人翻译的,所以有的地方看的时候会有点不习惯。我记得前面有出现台湾拼音注音,现在这个“扫灰娘”其实也就是灰姑娘。卡特假设了三个灰姑娘的故事的细节流程,但是都是从灰姑娘的死去的母亲的鬼魂的角度出发,这位母亲的鬼魂是如何帮助灰姑娘一步一步嫁给高帅富的。这篇还蛮有意思的,原来一切都源自于母亲对自己女儿好归宿的期盼。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灰姑娘的母亲,和那个不断作贱和使唤灰姑娘的继母又有啥区别呢? 艾丽斯在布拉格,又名:奇妙房间 这篇是基于某动画大师和他的电影版《艾丽斯》所作的。我没看懂,而且文章里内嵌的艾丽斯提出的三个问题,虽然最后给了答案,但有的我到现在还没搞懂。对我来说,唯一make sense的是最后一段:“发明艾丽斯的是一个逻辑多家,因此她来自胡言(nonsense)的世界,也就是说,来自非识(non-sense)的世界——与常识(common sense)成对比;该世界被逻辑演绎法化约,由语言创造,尽管语言在其中缩减成抽象。”怪不得我看不懂前面的那些胡言。 印象:莱斯曼的抹大拉 这似乎是对画作的解析和评论,又似乎是由画作引申出去的对画作里人物的评论。主人公是悔罪妓女抹大拉的玛利亚,然后她的形象在不同画家笔下的对比。我不懂圣经故事,也不懂那些名画,所以完全看不懂。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Also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