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巴卡卡伊大街

巴卡卡伊大街

Bakakaj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Witold Gombrowicz

杨德友/常文祺/李尧/袁洪庚/赵刚/文美惠(译)

9787532152353


这本10篇,我只有一篇没有看懂,觉得自己进步啦。这本短篇小说集充满了惊喜/惊吓,前几篇就能读出很独特的风格,是那种荒诞几近变态的情节,再读下去最后几篇口味越来越重,甚至读到毛骨悚然。我不得不承认,作者那种执拗变态的叙事口吻非常符合我的偏好,我很喜欢这种把一种思想情感扩大到最大然后可以像是火箭一样穿透一切阻碍最终全白灭亡一了百了的感觉。因为这样的过程中,一方面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负能量的力量,另一方面等于是借力推翻打倒了那些名义上的很多正面的东西,非常过瘾。

就具体篇目而言,我很难取舍最喜欢哪一篇,上半本我最喜欢《一件臆想杀人案》,下半本我最喜欢《宴会》。但我想简单地概括一下每一篇的内容,以防我又痴呆忘记,所以以下有剧透请注意。

---------------recap分界线(始)---------------

  • 检察官克拉伊科夫斯基的舞伴

从很小的一次插队冲突开始,主人公突然很莫名得变成了检察官的“脑残粉”,各种跟踪、介入检察官的私生活,甚至使出了全力。读者却很难判断他的意图究竟是真心崇拜还是想要另类报复。

  • 斯特凡•恰尔涅茨基的回忆

第一人称的自白,身为波兰人又是雅利安人和犹太人的后代,有一种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平主义的混乱。

  • 一件臆想杀人案

这篇应该是上半本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了吧,脑洞大开。一位预审法官来到一家人家,却正巧碰到男主人心脏病发死于床上。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预审法官坚持认为这是一场谋杀案,然后不管提出可能的谋杀方案并质问他心中的犯人,即死者的儿子。那个死者的儿子竟然最后认罪了,为了使罪行符合证据,他竟然在那位预审法官的偷窥下去伪造了杀人的证据。

  • 科特乌巴伊伯爵夫人府上的会饮

高级人物的宴会上大谈特谈各种爱、怜悯、同情穷人什么的高尚情感,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尚还吃全素餐;而这道花椰菜其实是一个名叫花椰菜的穷人小男孩。

  • 清纯少女

最清纯的少女的典范,却爱偷东西和吃垃圾。这篇是最明显的一篇讨论打倒名义正面的东西,而它的主题“纯真”又是一个很tricky的概念,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一个永远是正面的概念。在本该拥有纯真的时候拥有它,就算是各种龌龊也是纯真的一部分,那还要拥有他吗?

  • 遭遇

主人公被某位船长各种极尽创意得虐杀,终于逃离魔爪后,自己也爱上了不可自拔的冒险。

  • 班伯里号双桅船上的奇异事件

主人公误搭上一艘船后,在船上的各种诡异经历和见闻。这篇就是我没看懂的那篇。

  • 在厨房楼梯上

主人公就爱小腿粗壮的女佣人,却出于社会压力娶了细脚踝的贵妇,粗腿女佣和贵妇各种争风吃醋(夺权)。

  • 老鼠

退休法官想要惩治江湖大佬,发现大佬的唯一弱点是怕老鼠,并利用这一点折磨了他很多年。大佬逃脱退休法官的囚禁后回到老家要和妻子重逢,没想到老鼠也随之而来。老鼠还在大佬妻子身边游荡,让大佬根本不敢靠近自己的妻子,妻子半梦半醒之间咬下了老鼠的头。这篇最后的结尾还蛮恐怖的,是那种恶心的恐怖。

  • 宴会

国王举行婚宴迎娶邻国公主来换取财力上的支持。赴宴的大臣全部copy国王的一切动作,国王起身所有人像镜面一样起身,国王打碎盘子所有人像镜面一样打碎盘子。国王恼羞成怒,把身边的公主恰死,所有人像镜面一样把所有身边的女伴恰死。国王跑着冲出宴会厅,所有人像镜面一样跟着跑出宴会厅。这篇故事的结尾太震撼了,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描写大臣们反对国王的行为全部是用沉默来对待,而在宴会上虽然依旧是无声的抗议,但是行动上本来没有意义的重复变成了强有力的发声,而这新的发声却似乎马上变成了另一种东西。文本里还用重点符号标出了一句话:“因为国王可耻的逃跑变成了某种进攻,没有人知道,国王究竟是在逃跑,还是在率领众宾客向前冲锋!”

---------------recap分界线(终)---------------

这本书一开始我打算打四星的,全部读完实在赞佩作者的想象力和魄力,所以还是想要打五星。作者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是一位20世纪的波兰作家,出生于波兰,之后流离于华沙、法国、南美、德国,最后定居南法,却一直用母语创作。这本是他唯一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书名取自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诸国的一条街道的名字。我看到他的其他作品的中译文,有一套也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的贡布罗维奇小说系列,一套三本小说,封面风格统一简约荒诞,打算买来也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