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December 10th, 2017

2017英伦电影大师展

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 2017.12.8 上海影城 在大屏幕上看4K全新修复的《银翼杀手》感觉真的比在家里的电视屏幕上看好太多了。原来看的时候大家就都在感叹画面的科幻效果根本看不出来是一部1982年的电影,在大屏幕上看的结论更是如此,虽然末世的设定,但是那种宏大的感觉还是超级好的。 其实我以前听过PKD的原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的有声书,虽然情节已经记不清了,甚至在第一次看《银翼杀手》电影的时候情节对我来说都是未知的,但是给我留下来最大的印象是主人公面对屠杀机器人的时候那份内心的混沌不安。这可能是原著和电影改编最大的不同也是最高精神一致统一的地方。面对异人的态度和心态,不该是那么封闭歧视的。电影里面的Decker其实在一路追杀复制人的时候看不出来任何的犹豫,反而通过大boss最后的言行表现出来,为什么他最后去救了Decker,为什么他在临死之前的那段独白(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我觉得都是在唤醒人们心中的一丝同理心,即使对象可能是未知的/不被认可的。 猎人之夜 The Night of the Hunter 2017.12.9 上海影城 爸爸抢了一大笔钱藏了起来,只有两个孩子知道在哪。坏人来到这个家庭想要得到这笔钱,妈妈入套被害,孩子们逃了出来,最后被好心又tough的老奶奶所救。 整个故事其实蛮简单的,配乐也不错。有几个地方我没有看懂,比如说有很多自然界动物的镜头,不理解是想表达什么,还有最后圣诞礼物小男孩送苹果,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电影里有很多关于宗教的东西,在我看来这些宗教的正正反反的好坏,我几乎无法判断。刚开始的时候老奶奶对那些孩子们的宗教的教诲,我都以为这个老奶奶是大boss是在给这些小孩洗脑呢。 我觉得看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要现在来看才有意义。小时候我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古代留下来的书籍来追溯历史,因为我觉得我们怎么知道文字留下来的是真的呢,比如几千年后的人发现我现在随便留下来的一本科幻小说他们怎么可能就会觉得这本科幻小说里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呢。我现在觉得其实是可行的,过去的东西的内容可能是假的,但是过去的东西发生的动机不能是骗人的,所以可以通过推理来判断真假。 就这部电影而言,可能它的视角是片面的,但是它想要通过它的视角来讲的这个故事和传达的信息必然是真的。跨时代可以看到很多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也能看到他们自己看到的点和为此得努力,这是我们现在看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跨时代可以看到很多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可以成为我们可以放任不去试图看到自己的时代的真相的理由。再退一步,就算看不到我们自己时代的全局,我希望至少可以看到自己为自己能看到的点的努力。 捉贼记 To Catch a Thief 2017.12.9 上海影城 我期待的希区柯克的电影,又是很轻松的,故事也挺流畅的,蛮好看的。 可惜我们现在来看悬疑电影的始祖的作品,可能对他有点不公平,因为我们现在的观众已经被各种悬疑因素的脑洞给宠坏了。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可以想到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比电影原故事更精彩更反转更多层次的真正犯人的可能性。 而且男主的主角光环有点太严重了:被偷的美国老太怎么就那么信任他;他明明已经被女主看透身份却还死鸭子嘴硬;变装跳舞制造不在场证明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如果 If…. 2017.12.10 上海影城 精英男校里面有非常严厉的学长制度,被压迫的几个同学起来反抗杀掉全部的老师。 说实话我没看明白。背炸药包上学去炸学校的动机很清楚,而且可以猜到创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但是看不明白其中的逻辑推理。正如电影标题所暗示的,其中有的部分是真实的、有的只是学生们脑海中的那个“如果”,因为更多的情节是学生们很隐忍服从的地方,真的爆炸的情节都是幻想出来的那个“如果”。但是这些情节的堆积和累进,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通顺。我想借用pandakill里的人经常说的台词:不要跟我谈状态,我要听盘逻辑。这部电影的逻辑没有把握说服,就算我感受到了其中的状态和情感,但是我还是不能说我理解了,所以不做更多的评价。 烈火战车 Chariots of Fire […]

悟浄出立

悟浄出立 萬城目學 涂愫芸(译) 9789573332305 在这本里面,萬城目學改编了五个中国历史故事。这样的做法很眼熟不是吗?萬城目學自己在前言就直言自己的这一想法完全来自中島敦,说是自己在考试的时候考到中島敦的《我的西游记》里面的一篇,写得就是沙和尚的角度的故事。我的2017的年度书籍应该就是中島敦的《山月记》无疑了,要把这一本《悟浄出立》拿来和《山月记》有点不公平,因为虽然这一本《悟浄出立》已经很好看很精彩了,但是我心中的《山月记》是神一样的完美的存在。以《山月记》的标准来看萬城目學,缺点一目了然,故事新编很不自然、人物的纠结的点抓得挺准但是略显刻意、故事也是奇幻成分多于朴实等等。但是可贵的地方在于,我在读《悟浄出立》里面的这一系列的五篇故事,还是有读到很多触动到我的地方。 《悟浄出立》题目是沙悟净,其实是借沙悟净的眼光在讲猪八戒,然后再回过头来审视沙悟净自己存在的意义。《趙雲西航》讲的是赵云和张飞/诸葛亮一起坐船往西,短短的时间内赵云经历了一场自己内心的历练。《虞姫寂静》讲的是四面楚歌,虞姬发现自己受宠是因为自己长得和项羽的原配一模一样,接着她在项羽面前表演了最后一支舞蹈。《法家孤憤》说的是一个和荆轲名字声音一样的小官回忆当初考官的时候偶遇荆轲也是因为同音而被录取,没想到没过几年荆轲竟已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父司馬遷》以司马迁的女儿的视角,看父亲受刑出狱后的放弃人生的样子并用自己来鼓励重新燃起了司马迁的写作的灵魂。 后三篇的原创的元素太多了,没有一种很自然的是的的确确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感,我几乎感觉我也可以编得出来的。如果我再一次拿对中島敦的喜爱来要求萬城目學,我最看重的《山月记》的几个元素:不断地自我质问/另外的人作为镜子/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那么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趙雲西航》。 简单地记一下读《趙雲西航》的时候想到的 赵云心里的一丝不安,一开始以为是五十岁的中年危机,后来以为是对战争的意义的疑惑 对战争的意义的疑惑与最终的质问有联系 对故乡的定义,由诸葛亮提出来 对于张飞的嫉妒,是因为张飞的心安(没心思没烦恼),但其实张飞的心安是他对故乡的定已的笃定(家兄即故乡) 嗨,子龙兄 结局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