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eteen Eighty-Four George Orwell Samuel West (narrator) 9781408469002 世界不是无缘无故这个样子的,从原始世界到现在的世界这个样子是有一步一步过来的道理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还会对发生在我们面前的事情感到如此的惊奇或者匪夷所思?当我们看到很荒唐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会觉得不可思议,而且很多事情是没有逻辑甚至自相矛盾的,从上面这个逻辑来的话,这些事情要么不存在,要么仅仅应该存在于某种假设的幻想之中。但是这些事情不仅在《1984》这本书里面存在,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并不是什么作为个体的觉醒的重要性或者是看清真相的重要性,我觉得它更多的是在警示我们一旦社会制度如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就没有了任何逃离的可能性,不管你是清醒的、挣扎的、麻木的还是愚钝的,这样的伪币淘汰真币的制度之下只会延续并且传承适合这样的制度的心灵(伪币),而适合这样制度的心灵则会维护延续这样的伪币淘汰真币的制度,所有的真善美自然而然被重新定义。所以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在教你作为一个个体如何反应,而是希望在为时太晚之前预防这样的制度的执行,可以已经为时太晚了。 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把男主Winston当做一个完全正面的角色,我也无法把自己带入到他的角色里。因为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即使是Winston他可能有意识想要逃离反抗现有的统治,但是他的觉悟仅仅截止于反抗现在,只要是敌人的敌人就是同盟,brotherhood就是他的救赎是一种很可笑的想法,因为在我看来老大哥和兄弟会没差啊。 我们一直在惊叹于一本出版于1948年的虚构1984年会发生的事情的小说竟会如此的接近现实,这本书在50年前竟然就有如此的预言能力。而最恐怖的地方是,难道不会是另一种可能性,是执政者把这本书当做教科书在逐字逐句地学习。 2016.5.27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 我非常惊讶这本书没有被禁,也非常感叹话剧改编上演的尺度。在读小说的时候,里面讲到的社会有熟悉感但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毕竟设定的是20世纪末的英国。但是在话剧改编里,最直接的是中文出演,包括那些特别改编的《新”话”字典》什么的,一下子距离感都消失了。书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越来越靠近,两者的界限也模糊了起来。我读的小说,看的话剧,与其说故事内容是虚构的,但是社会背景真实的很。 另一则不怎么成功的改编,是剧中安排了一个刚刚上场饰演过Syme的演员来出场讲Winston的内心独白,而且奇怪的是之后Winston的内心独白有的是Winston自己讲有的是Syme的演员来讲,有点混乱。 可能因为时间原因,故事已经被精炼了很多很多。那个古董店的部分或者Winston追寻历史真相的部分忽略我觉得都无所谓,但是我觉得相当精彩的也是在书里面占据很多篇幅的——兄弟会的书的内容——却几乎完全被剪掉了。我知道,要费心来解释一则解构那些好不容易才讲清楚的现有社会规则的文章,有很大的难度。兄弟会的书,好像是在抨击老大哥,但从另一个方面,它是在描述老大哥行径背后的逻辑,是在合理化老大哥。必须把老大哥的教条和兄弟会的解读联合起来一起看,才能真正看到事件的真相。
2016.5.22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Damien Rice的歌路独树一帜,当年我开始听他的歌的初衷就是想找一个温和的男声浅声吟唱的感觉(不要那么摇滚撕裂的感觉)来当做作业的背景音乐。那么难得他来上海开演唱会,我本来期待地是一片祥和静静聆听,没想到Damien也可以耍出花样来,并且用Thomas的话来说办出一场篝火晚会的感觉。好多听众上舞台席地而坐同唱《9 Crimes》的景象,的确很唯美吧。 就硬件而言,给我两点深刻的印象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acoustic效果真的超赞,我甚至觉得Damien在现场唱得比专辑里面得还好听,好几首我都有汗毛竖起;另一点就是Damien这次多次使用的那个把各种片段的声音循环叠加播放的东西,刚开始用在《Amie》那首的时候感觉很惊艳也很适合那首歌的氛围、比原来专辑的编曲还要适合,但最后包括终结的时候用了太多的乐器编奏的那段有点过了,好像炫技多于内容了。 Damien自嘲说他的歌都是很苦的、很抑郁的,来他演唱会的听众也都是如此,唯独听众们知道有一个Damien Rice比大家都苦都抑郁所以感觉好点。然后他就唱了一首他号称最不苦的歌,他的别的歌都是在质问索取愁苦的,只有这首是在珍惜眼前的《I Don’t Want to Change You》。《I Don’t Want to Change You》是他新专里面很出彩的一首,我还觉得只有经历了质问的美好才是真正的美好,这种比那些张口闭口就谄媚对方的好不知道几万倍。 演唱会结束回来,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首《The Greatest Bastard》,现在已经进入循环播放模式,大爱。 最后盗一张Thomas拍的篝火晚会的正面照~
虽然我一直鄙视唾弃剧中的感情线,一直强调要抛开感情线去看律政大戏,但是我不得不就感情线再说两点:1)最后一集Will的闪回算是诚意十足了,人(观众)果然还是容易记得美好的遗忘不美好的东西的,当初看到Will带来的情感纠葛的时候觉得编剧好水想用琼瑶戏来凑长度,但能够在最后一集看到Will并在最后一季为他保上真爱的座椅也算是一种很怀念的圆满。2)Jason去死! Alicia的立场一直是很强硬的,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从第一季到现在甚至到最后一集,她的观念一直在与外部正面冲突磨合挑战,同时她的观念也在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她对她的立场/观念决定之后的坚定性。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我们如此坚定的去论证/维护我们所相信的东西,但是殊不知它并不是什么永恒唯一的真理。本来这部剧的名字《好老婆》就很让人觉得困惑,到底是什么使得女主挂上了这个”好老婆”的称号,我能想到的只有她的闺蜜总结的她的一大特性,Alicia难以区分responsibility和love(所以她对老公不离不弃)。或许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带有自我矛盾的,你在扮演”老婆”这个身份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情,你要成为”好的”就不能继续”老婆”这个身份。 不知不觉又一部长寿美剧被我从头到尾追完了,这七年来正好是我回国工作的七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着女主的职场成长有一点伴随我的成长的感觉。我得承认,每周知道有看《好老婆》的那一个小时是一件很值得期待和心安的事情,以后这样的事情又少了一件。不知道spinoff会不会/能不能填补这一空缺。
Le Malade imaginaire 2016.5.15 美琪大戏院 第一次看法语原版的现场话剧,很可惜场次特别空有很多空位。莫里哀的剧本,所以我一开始以为剧情会是比较老套好猜的,一听这个题目就差不多知道从头到尾的剧情,没想到我猜错了。这部话剧有两个中文译名,《无病呻吟》和《没病找病》。看之前我觉得这两个名字也没什么差别,前面那个是官方用的,还稍微更文艺一点。看完以后,我不得不同意其实这部剧更贴近《没病找病》,因为它的重点并非我之前猜的放在那个臆想自己身患重病的男主身上,而是很让我意外地放在了医生这个行当上面。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三四百年前的欧洲就有了如此的对医生行业的重度调侃和鄙视,当然具体的原因和今天的中国不太一样。 医患矛盾的产生,以及各种现在能看到的矛盾,取决于行业的特殊性。因为医生的专业性太强了,拥有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信息和知识,与此同时他们并不保有一种公开分享的态度,而是更强调自身的经验判断,所以才会引发行业外的老百姓的不信任。工程包工、律师、警察、银行等等,都是如此。就这一层面上的矛盾,只有通过整个行业上的规则变化,只有整个行业从业人员都有开放分享的平等的态度才行。 那么老的剧本,在舞台表现上却一点也不老套,那些穿插的歌曲、帽子加冕仪式啥的,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剧本原来的配置、是不是新的导演编剧现在才加上去的。另外,小女儿假死和相亲的人的肢体搞笑表现很突出,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满搞笑的。
QED: The Strange Theory of Light and Matter Richard P. Feynman 9780691083889 这本小册子是由大师费曼的系列讲座集结而成的,主题则是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费曼讲解了如何运用他的理论来解释并且预测光子/电子的行为。费曼还强调他的理论只是在用一个系统理论来描述光子的行为,而不是也不能也不打算来解释为什么光子会这样行为。虽说是小册子,并且看得出费曼已经在用最大力气来用最简易的方式来说明他的理论,他还一再强调看完这一些列讲座还不懂这个理论是完全合理的,好吧,我的读后感很合理。 量子物理,最初始也最让人觉得神奇的起点,就是光到底是什么,是粒子、是波、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物质。费曼一口咬定光是粒子,然后说出了一大篇理论来解释各种用一般粒子理论无法解释的光的各种波的属性和双缝实验等等问题。费曼的理论基础貌似很简单,即把各种可能设定为向量箭头然后叠加来计算最终的结果,箭头的方向取决于虚拟指针旋转的角度、箭头的长度取决于概率。我们观察到最后的结果,其实是所有结果的综合。绝大多数看似不相关的可能,不是不存在,只是箭头相互抵消了。 在看前两讲的时候,我感觉费曼是在作为一个粒子论的拥护者死鸭子嘴硬,千辛万苦创造一个理论来描述用波的理论很容易就能描述的光子的类似波的那些行为。而后两讲,则牵涉到更多的光子、甚至电子的行为,特别是最后一讲,看得我似懂非懂,也无力去吐槽他的初衷了。 我觉得很神奇的一件事情,是在费曼的理论中,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概率的。概率这个概念对我而言相当难以掌握。我比较困惑的地方,下面三则。 用第一讲的一个例子,光子通过某表面的折射率是4%,这个4%是指什么?每100个光子,重复这样的实验,有的时候有4个光子折射,有的时候有3个光子折射,有的时候没有光子折射,有的时候有50个光子折射等等,然后这些实验重复很多很多很多次,平均下来有4个光子折射。那么,如果我用100*10^100个光子来做这样的实验,结果会是怎样呢?是不是也是”有的时候有4*10^100个光子折射,有的时候有3*10^100个光子折射,有的时候没有光子折射,有的时候有50*10^100个光子折射等等,然后这些实验重复很多很多很多次,平均下来有4*10^100个光子折射”呢?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呢? 我不能接受这些概率只要是大数据了就趋向那个稳定数值了,只要是概率,就说明肯定有概率你可以观察到那个极小概率事件,那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观察到极端情况?为什么貌似世界的物理特性是那样的一如预测? 把同样的例子运用到现实中,光子通过某表面的折射率是4%=车牌拍中率是4%。前者可以理解为每25个光子有1个折射,后者则不可能被理解为拍牌25次就会中一次。 第三讲里还讲到电子释放光子/吸收光子这件事情,说实话此时我已经差不多放弃了,但是费曼又讲到有可能是电子在某一时刻释放一个光子然后再回到过去吸收一个光子。如果这样的方式是真实存在的话,也就是说同一时刻我们可以观察到同一个光子存在在3个地方。如果同一时刻我们可以观察到同一个光子存在在3个地方,那理论上我们也可以同一时刻观察到同一个光子存在在个>3地方。那也就是说,是不是有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上的所有的东西其实都只是某一个光子来来回回各种一人扮演所有角色的一场戏呢?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共只有一个光子,想想还蛮有意思的。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学史 Bertrand Russell 罗素 9780415325059 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的哲学家,甚至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现代哲学家(虽然罗素自己个人不这么认为)。康德最重要的书是出版于1871年的《纯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在书中,他提出并且明确了这么两组概念。 分析命题 analytic proposition 综合命题 synthetic proposition 分析命题是指谓语已经包含在主语其中了,比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其他的命题全部是综合命题。 先天命题 a priori proposition 经验命题 empirical proposition 经验命题是那些必须通过自我或者他人的感知经验获得的;先天命题则是指光靠经验无法获得的。简单来说,经验命题是通过感官知觉,先天命题是通过经验+XXX。 这两组概念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经验命题都是综合命题,所有的分析命题都是先天命题,那么综合命题和先天命题是什么关系呢?根据休谟的理论,因果关系其实是综合命题。康德认为因果关系是综合命题,但是同时也是先天命题。他还认为算数、地理都是既是综合命题又是先天命题。 根据康德的理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观察,观察倚赖空间和时间。所以,地理是先天命题。空间和时间,不是概念,而是”直观”(Anschauung)的两种形式。有12种先天概念,分为四组:关于量的(单一性、复多性、全体性)、关于质的(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关于关系(实体与偶性、原因与结果、交互作用)、关于样式(可能性、存在性、必然性)。 理性在实践上的运用,康德提出了著名的概念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自然界的一切按规律而发生,有理性的生物才有按照规律的理念而行动,所谓规律的理念即意志。客观的规律对意志有强制性,这称为理性的命令(command of the reason),而命令的程式(formula of the command)叫做令式(imperative)。令式分为假言令式(hypothetical imperative)和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假言令式是指”如果你想达成某某目标,你必须这么做”,定言令式是指某些行为时必须的,不管它的目的是什么。定言令式既是综合命题也是先天命题。定言令式,也就是说,只按照这么一个准则去行动,自然它就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普遍准则。 康德还强调,美德不取决于某一行为所预期的结果,而取决于它本身基于的准则来作为结果。他还主张,我们应该把每个人当作本身即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来对待,这成为了人权的一种抽象形式。
你(穿著木屐)踩過天鵝屍體嗎? きみは白鳥の死体を踏んだことがあるか(下駄で) 宮藤官九郎 蘇文淑(译) 9789863591733 追剧追的不是主演,不是导演,而是编剧。能够给我如此大的质量保证,应该就只有RTD和宮藤官九郎两人吧。宮藤官九郎笔下的日剧并不是简单的青春偶像剧,就算是青春年代的故事,亲情友情爱情不是玛丽苏,而是真实的,真实中的搞笑、感动、苦难,只有直面真实了才可能有让人信服的正能量不是吗? 这本书,按照宮藤官九郎自己的说法算是两成虚构八成回忆录的综合,讲的是主人公自己在高中年代在家乡的故事。书的标题那么奇怪,是因为主人公的家乡的唯一特色就是每到季节都会飞来一大群天鹅,书中的男二则是一名毫无才华的辍学失业却爱好天鹅的欧吉桑,主人公高中时代读的是统一着装需要脚穿木屐的男校。主人公的成长好似所有宅男的成长,并没有什么高潮起伏、更别说什么轰轰烈烈的剧情,所以即使带有中二潜质也没什么好发挥的地方。天鹅欧吉桑作为男二,你以为是作为人生导师忘年交的存在,其实也不过是没有什么用场的每年只有在天鹅不在的季节贡献出一些多余精力的很无聊的人。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并没有多精彩或者多燃烧,但能看到最真实的男生,生活中充满幻想,同时也有很多碰壁的自嘲。 看着挺轻松的,好多地方蛮搞笑的,但是可能受制于表达方式或者是题材的局限,没有看宮藤官九郎写的日剧那样过瘾。不多说了,这季必须要追《ゆとりですがなにか》啊!每一集都超级好看!
当你意识到一件事情可以被心理理论归纳的时候,这个理论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当你同意上面的内容,它就不成立了。 。。。。。。
未来的序曲:21世纪科幻小说杰作选 Future Preloaded: 21st Century Science Fiction 戴维·哈特威尔/帕特里克·海登(编) David G. Hartwell (Editor) Patrick Nielsen Hayden (Editor) 9787513318396 The Algorithms For Love 爱的算法 Ken Liu 刘宇昆 制造出来再高级的人工智能,能够想出来再完美的算法,也造不出来真正的爱。这是很典型的东方式的对于人工智能的想法,也是刘宇昆最擅长的把情感牌打得让人看不出来科幻点子存在的意义。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框架设定,把无限的可能性拉得太低,把人类的沙文主义太得太高。 The Albian Message 阿尔必信息 Oliver Morton 奥利弗•莫顿 因为读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回想起来根本记不得讲了些什么,再迅速地扫一遍也感觉不知所云。 To Hie From Far Cilenia 幻城追赃记 Karl Schroeder 卡尔•施罗德 主人公通过玩虚拟游戏的方式进入虚拟世界里进行探案。 Toy Planes 玩具飞船 Tobias Buckell 托拜厄斯•S. 巴克尔 莫名其妙,弃。 Savant Songs 学者之歌 […]
Filed in 叶沙读书社
|
Tagged Alaya Dawn Johnson, 刘宇昆, Brenda Cooper, Catherynne M. Valente, Cory Doctorow, Daryl Gregory, David G. Hartwell, Hannu Rajaniemi, James Cambias, Jo Walton, Kage Baker, Karl Schroeder, Liz Williams, Oliver Morton, Patrick Nielsen Hayden, Peter Watts, Ted Kosmatka, Tobias Buckell, 李允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