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April 26th, 2012

孤独的池塘

孤独的池塘 L’ÉTANG DE SOLITUDE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 陈剑(译) 9787020087563 我之前对弗朗索瓦丝·萨冈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看了三分之二没有看下去的《你好,忧愁》和几年前在上海法国电影周上看的传记电影《萨冈》上面。抛开文学才华不才华的因素,我对这样的少年得志然后挥霍无度的名人实在不抱有什么好感。《你好,忧愁》是以十几岁的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又自以为是又作的角度切入的,我看的时候不但没有丝毫的代入感反而觉得有点反胃。这次看她的短篇小说集《孤独的池塘》,很薄的一册里面有19篇很短的短篇小说,全部都是各种白富美、高帅富的故事。只要是人总归有烦恼,萨冈笔下的这些烦恼都是属于白富美、高帅富的烦恼,我觉得非常有距离感。不是说黛玉葬花做作,这是这种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的追求,总觉得在老百姓最切实的苦难面前显得有点不值一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萨冈的确可以在短短的几页之间就构造出一个背景足够强大、爆点足够明显、主角足够扭曲的有钱人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虽短,但却不那么让人看了就忘。我印象比较深刻有《风雅的死亡》(挂念真爱前夫并死于马下的富婆)、《躺着的男人》(出轨夫妻档)、《丝绸般的眼睛》(把羚羊假想成猎杀情敌而最终放弃的丈夫)、《穿着帆布鞋的死神》(发觉节制平稳却按部就班的人生失去意义的男配角)等等。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名字从原来的《丝绸般的眼睛》改成《孤独的池塘》。原来的书名是全书的第一篇,现在的是全书的最后一篇。但是怎么看都是觉得那第一篇《丝绸般的眼睛》不管是长度还是内容上的份量要比较重呀,难道仅仅是因为这几年“孤独”这个标签比较流行?

向田邦子 イノセント

这次由向田邦子的小说改编成电视的四个故事,为啥会没有一点时代隔离的感觉呢?明明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影视化后保留主要的故事线条,就好像和当代人写的作品一样。这样的故事现在在发展,几十年前也在发生,能够抓住这些事情最核心的地方,这就是向田邦子厉害的地方吧。 关于故事本身,自然还是非常精彩的。最出彩的肯定是第一话《隔壁女子》,最出人意料的肯定是第三话《三角波》,个人觉得最没意思整个内容和拍摄手法最没水准的是第二话《金鱼之梦》。整个看下来以后,有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困惑,就是观看到后面总感觉和我在读向田邦子的其他小说文本的时候有一丝隐隐的冲突感。冲突感就是在读文本的时候,我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很冷酷的直白,但是这次的影视化却每一集都在结局的时候藏有温情。比如第一话里隔壁女子的美好心愿独白,第二话沦落的小三遇到懂美食的知心人,第三话夫妻破镜重圆,然后我就猜到第四话里的丈夫肯定是真情犹存的。这些温情的结局,和我在读文本的时候得感觉天差地别,就不知道这是我的误读还是改编的特别心思了。 另外,我觉得有点别扭的是,怎么这四个故事都是以三角关系为主题的?向田邦子明明还写了好多没有三角关系的故事呢,弄得好像所谓爱情故事都是和小三有关系似的。还有就是这一系列里面的配乐,开头的时候怎么听怎么都觉得是MUJI店里面的背景音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