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August Strindberg

2024现代戏剧谷

又是一年静安现代戏剧谷,今年一共看了8部戏,最喜欢的是《887》,第二喜欢的竟然是音乐剧《爱情神话》,和我的预期很不一样。每次看完的当下我会简单记一些东西,这次记下的也意外地比之前的多,所以下面也只是纯罗列当时的感想,不过多详细展开了。 朱莉小姐2024.4.25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改编的部分,中国元素除夕唱中文歌。 舞台设计和我看的NT Live版本的舞台设计很像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版本导演(后来查了一下好像不是),楼上变成了一个电子屏幕直播摄影的内容,有点意义不明。 好像整部剧都在讲阶级这件事,但是男女主角的矛盾点明明不在这里,而在于这两个人都太烂了太垃圾了。他俩之外的人的矛盾都在阶级,甚至在有信仰的人眼中天堂没有阶级但是人间阶级必须被遵从否则世界就坍塌了。 剧情简介就是小姐和仆人一夜情之后,相互瞧不起又想要互相依靠逃脱窘境,男主的梦想是开一间酒店要女主天使投资,女主一开始瞧不上但后来还邀请男主的未婚妻三人一起出逃圆开酒店的梦,最后老爷回家了女主自杀了。 关于阶级的剧是很老的剧,现在拿来演本来是有意义的,因为现在的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但是男女主角的种种对话反而变得可笑,特别是那些和现在很接近的话题和观念(比如天使投资、创业圆梦之类的),好像是在说以前人们可以想到逃脱困境的招之前没被经历过(所以感觉有一丝希望)、现在已经被证伪则变得可笑。 女主演员演的有点差,一秒老烟枪一秒少女银铃笑声,一秒S一秒M一秒无助天真,不是说这种情绪起伏不合理,而是这种情绪的转换没演出来它的合理。这不仅是女主一个人的问题,女仆人在听女主开酒店萌的时候也是满脸憧憬一起做梦,转身就说自己怎么可能换个地方做厨娘就要把男女主角的后路全断掉,太不合理了。吕游的戏份很少,贺坪可以去演更好的戏。 Tag: August Strindberg, Hilda Hellwig, 贺坪, 麦朵, 暴风雨计划2024.4.26上戏实验剧院 原本是冲着Peter Brook去的,没想到现场演出原来是法语的。这次演出的优点是法语讲得很清楚、慢慢吞吞的。其实没看出来具体Peter Brook改的是什么,我可以感觉到的特点是 级简化、去冲突化。舞台特别简单,服装道具也几乎没有,但是所有人的叙事非常清晰,让人更容易懂的剧情。同时也没有非常大非常drama的展现,就算是那些坏人要使坏好人大获全胜,也没有那种大戏上演。我觉得蛮好的,这样结束的也早。 对人物的解读,王子和坏仆人两个人是同一个演的,两个角色转换的时候就换一件外套,还是在舞台上在观众面前完成的(可能是故意的)。这两个男人是女主唯一见过的除了她爸的男人,同一个演员,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他爸在施魔法,其实拨乱反正也全是假象,他只是给女儿用现有的材料编了一个梦。 父亲这个角色蛮妙的,一开始他pua精灵,后来他承认自己在用魔法来复仇,最后他放下魔法立地成人。 Tag: William Shakespeare, Peter Brook, Marie-Hélène Estienne, Théâtre des Bouffes du Nord, 浮士德Faust2024.4.27云峰剧院 中国人演的,图米纳斯导的,在剧院门口还有一个给图姆纳斯鲜花的地方。 这部剧的舞台呈现和《奥涅金》的好像啊,配乐、把床拖来拖去,每一个场景都是很唯美的表现。 剧情和我记忆中的浮士德的故事有点不一样(回家一看原来我读的是托马斯曼的小说,不是歌德的),特别是第二幕收的很仓促,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浮士德出卖灵魂以后就变成一个去骗/玩弄小姑娘的娘炮了。 舞台上还有一个很高的男人,一直没看明白他的角色是谁,是作者吗? Tag: 里玛斯·图米纳斯, 歌德, 王砚辉, 尹昉, Femme Capital安·兰德2024.4.29兰心大戏院 这部戏有点难评,因为我自己不确定看懂了,不确定是不是明白这部戏的本意,所以我只能描述我的心路历程。 开始前,我对这个人物一无所知,只知道《耸耸肩》的书名,和这是一部以安·兰德为主人公的戏。我以为这么出名的作者,只要截取她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让一部话剧足够出彩和有意义(结果和我想象的相去甚远,原因却不是我意料到的)。 话剧的原名叫做资本主义女性,原来这个人物真真正正是这样的,她的言论主义就是右翼自由主义、精英主义,她的作用就是普世化了资本主义的价值。 话剧从她的死开始,她一直在她的坟墓里用很得意很自豪的语气讲述自己的丰功伟绩,坟墓上头是她特别要求的美金的标志。 第二部分讲的是她的接班人,在资本主义崛起以后资本家受到压制、打击,决心罢工。让人想到的(《人民公敌》/马斯克)很典型。 第三部分讲的是她的影响、她的传承,美国很多政客,讲到川普(说《源泉》是他最喜欢的,也是唯一读过的书。 这部戏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女主在坟墓箱子里面一个人独白,有时候唱唱歌,有现场伴奏的乐团偶尔穿插扮演一两个角色。还有一个最好的地方是全剧一个小时也不到。 看完以后的想法是:很难去反驳这种思想本身,自私自利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本来也没错。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思想一旦独裁,就像今天唯一的衡量标准变成金钱上的成功,在中国更是畸形。这反而失去了所谓的真正的自由。 […]

NT Live: Julie

Julie 朱莉小姐 2019.8.18 猫悦上城OmS剧场 2018年的National Theatre Live版本把这部19世纪末的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话剧改编得相当与时俱进,丝毫没有感觉故事会和现在有任何脱节的地方,而故事还依旧成立且有意义。情节简单来说,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姐Julie,整日糜烂生活,在生日晚宴上与父亲的司机好上了,并且试图瞒着家人和司机的未婚妻(也是家里的女佣)规划私奔,讨论之中却也连番有矛盾冲突,最后女佣发现,Julie服药自杀。 看到Julie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我第一想到的是和她一样是有产阶级甚至是贵族却落魄的那些虚构人物,包括《欲望号街车》里的Bianca(女主演员Vanessa Kirby恰巧还演了NT Live版的Bianca的妹妹),感觉她们就是很作的有钱人嘛。当然有钱人可以有闲去追求一些比较高级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追求不到、或者追求到了也无法满足他们空虚的精神需求也很自然,然后他们就会为这种失落而痛苦、甚至自暴自弃。这样的人物当然会让人觉得很可怜,说到可怜必须跟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在看到这个Julie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果然到后半段,作者在不断地通过揭露Julie的妈妈的身世和经历来给Julie洗白。知道她妈妈的悲惨对她影响那么大,这就可以合理化一切了吗?这时候还经常会有无关的第三方站在很高的地方,以可怜为由来谴责不原谅这些可恨的人的的人。可恨和可怜不会相互抵消,也并不是mutually exclusive的,我要秉持恨可恨的、怜可怜的。 突然想到这样的身世设定,现在还经常在用。最近比较火的两部英剧《Fleabag》和《Flack》的两位女主角的身世惊人的相似,力量超大的妈妈死了对女主影响超级大,女主和自己唯一的姐姐/妹妹相爱相杀,自己一个人闯荡社会。 Julie最后的自杀,我看来也并不是忏悔,还是在麻烦别人,更不是升华。她的悲剧是啥呢,也不是对下等人好不好吧,而是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剧前谈的时候,主创提到改变到现代,没有了像很久以前那样的阶级接触的明确的界限和规矩,比如女主会很亲密地肢体接触女佣、好像她们是姐妹一样。但是虽然肢体动作语言是这样,但是却看得出来这并不是真正平等地互动,只是换了一个伪装来显露贵族的虚伪开明罢了。 那就再说说另外两位低阶的角色。我非常惊讶,一点也没有想到司机的想法那么成熟和丰富。而女佣的话更是一针见血,她说她所在的阶层的人对事物只是在need的阶段,而女主是在want,女主却在任性地夺走女佣需要的却只是女主想要的东西。这么说来,这部剧好像是关于阶级之间相处的事情?还是在说男女之间对立的事情呢? 最后说两点我觉得剧情不是太完美的地方:为什么女主喝醉了还嗑药了意识那么清晰?女主和司机好了以后,对话其实有很多情绪的反转,一会很要好爱欲交加,一会很对立仇恨,但是却能一直接着演下去,感觉话题的转折稍微不够自然有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