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奖 托马斯·伯恩哈德 Thomas Bernhard 马文韬(译) B08QJ962KW |
在读《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的时候有一段关于领取文学奖的片段,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本伯恩哈德的关于文学奖的非虚构作品集会是怎样的一个心路历程。我猜测应该不可能是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拒绝和鄙视所有文学奖的吧,应该是像《维特根斯坦的侄子》里面一样从某一次颁奖会上受到了侮辱才会开始抗拒的吧。
结果这本书让我着实很惊喜,我之前的设想全部错了。这本书里面包含了近十篇伯恩哈德自己得奖的经历和相关的感悟,另外还包含了几片得奖感言。惊喜的地方是这些文章都很个人,很真实,甚至有点搞笑。所谓对文学奖的抗拒,也都有了合理的心路历程,因为本来从一开始作者看中的也都只是奖金,那些奖项和奖项背后的社团势力的虚伪和不专业从头到尾也是一致的。
我本来觉得伯恩哈德的作品很棒,因为有足够的反思度、也足够严肃和有高度,但是对他本人又有点怕怕的,觉得他自己文化艺术修养很高就有点接近于神来鄙视众人的感觉。结果读了这本书,让我一下子喜欢起来这位作者了,甚至发现原来伯恩哈德有点逗比,他的傲慢也显得更为合理了,如果说这叫傲慢的话。还有那几篇得奖感言也很不错,真的很敢讲,而且足够短。
我总是想,在这方面我这个人性格有缺失。我蔑视文学奖,但我没有拒绝。这一切都令我厌恶,但最令我厌恶的是我自己。我憎恶那些典礼,那些仪式,但我却去参加;我憎恶那些颁发奖金者,但我却接受他们的奖金。今天不可能再是这样了。
总而言之,我只讲了几句话,听众还以为,我讲的是我讲话的一个开头,但它却是全部。我微微鞠躬向听众致意,发现他们颇不满意我的演讲。但是我到达姆施塔特来,不是为了让一些什么人满意来的,而只是来领奖的,这个奖拥有数目为一万马克的奖金,关于这个奖,毕希纳本人根本一无所知,他早在产生设立这个奖项的想法数十年之前就不在人世了,所以毕希纳与毕希纳文学奖没有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