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La Reprise

La Reprise

2020.4.23

正如这部剧的标题一样,这部剧是一种“复述”,更是各种嵌套的复述。从外到里,顺序来看。

一开始是一个人出来讲关于演出的意义,他说演员初上这个舞台是0到1的质变,但是演员固然重要也仅仅是送披萨的人,披萨本身好不好吃更重要。

然后是一场试镜,请了三个演员分别来试镜接下来要演的角色。此时就开始介绍要演的内容,是根据发生在比利时小镇的一件真实的凶杀案件改编的。

再下来,便是试镜的这些演员通过了试镜,直接开始在舞台上分幕来演出这场凶杀案了。这是一场血腥暴力甚至让人有点难以理解的杀害同性恋的案件,有被害者的父母在卧室里等不到孩子回家的着急的场景,还有凶手自己的爱侣之间的交流,还有超级直白的凶杀过程等等。 现场的表演的还原未免过于真实,老年人全裸在床上、被害者被扒光摔在地上、鞭尸、在尸体上小便等等。让人产生了很不舒服的真实感。

嵌套不止于此,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台上的演出,还伴随着同时在背景幕上播放的同样是这些演员扮演的几乎是同样的场景。被投幕的镜头更像是当初真实发生的样子,而现在舞台上的演员们试图把它在舞台上现场还原,两者之间是同步发生的,但是能看得出来总有一点些许的小动作上的不同,或是同步或是一种衍生。

而凶杀的那场,投幕的内容并非是原先的被认为是原型的内容,而是直接把现场舞台上的演出实时拍摄投放。嵌套出现了自指。

回到故事内容本身,同样是讲小镇同性恋受到的不公和歧视,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似乎创作者是想把这段经历和小镇本身的环境历史联系在一起。一直在铺垫和强调,这座比利时的小镇原来是人丁兴旺的一座工业城市,几乎所有人都在同一座工厂里工作几十年一辈子,但是经济衰退之后,整个小镇失业率超级高。不知不觉中,似乎是把资本主义工厂萧条失业的背景联系到了仇视同性恋的暴力。

故事之外,形式很用心,这种用心也让人思考。

我觉得最厉害的地方,是另一层“复述”。在试镜的时候,有一位演员讲到一个场景,说是一个人走上舞台中央有一把椅子,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一跟绳子,主人公站到椅子上然后把绳子缠绕在自己的脖子上。此时他等待着观众的反应,要么观众不管不顾,要么观众上来阻止。说的时候,大家也仅仅把它作为试镜的时候演员描述自己的演出经历。等到把整个故事讲完,整部剧临近结束的时候,扮演被害者的这位演员再次回到舞台中央,我们看到他站上一把椅子上把绳子缠绕在自己的脖子上,他把之前在试镜的时候讲些内容又讲了一遍。接着全剧终。

当着观众的面上吊自杀的事情,前不久我看到Tim Crouch在《I, Malvolio》里刚做过,之不是Tim Crouch是在玩弄观众。但是这部剧真的是在布莱希特式的间离,他是在唤醒呼吁观众的行动,这种行动不是字面上的把椅子稳住之类的,而是和所讲的故事内涵相关的。

之前Milo Rau的《轻松五章》来上海演过,因为我持有偏见(小孩主演)而错过了。这个名字我现在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