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aily Archives: February 14th, 2018

Childhood’s End

Childhood’s End Arthur C. Clarke Eric Michael Summerer (narrator) 0-345-34795-1 继续这一季读书会的主题,最后一个科幻三巨头Arthur C. Clarke,他的书我之前只读过《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和《Rendezvous with Rama》,感觉都很硬很多技术操作的层面,所以兴趣程度并不大。反倒是看库布里克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觉得很赞视野很宏大还有对人类的嘲讽,却也分不清楚到底是库布里克的厉害还是克拉克的厉害。这本《Childhood’s End》我有看过Syfy频道改编的同名连续剧,当初觉得非常一般,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整部电视剧我只能回想起来小说1/3的剧情,难道当初我没看全只看了第一集? 我记得电视剧把很多笔墨放在了Ricky Stormgren的身份背景过往的故事上面,所以当我发现原著非常单刀直入的切入事件的第一个核心的时候,我就觉得小说肯定比电视剧更好看。第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Overlord,它为什么一直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服的,我觉得作者没有想到东方的宗教啊,因为我记得我在看电视剧里Karellen第一次以真面目出现的时候,我都理解大家为什么都很惊慌的样子,因为我都没意识到它是魔鬼的样子。关于这个点,在小说接近最后面的地方还有一个解释,Karellen回答为什么它会是魔鬼的样子。它说并不是因为它们之前就来过地球,给早期的人类造成了某种伤害并且留下了魔鬼原型的模样,而是因为人类作为整个种族有一种对人类的终结的恐怖的记忆,这种记忆其实就是看到Overlord对人类命运的毁灭,而这种记忆又是独立于时间的。为什么东方宗教里的魔鬼不是长这个样子的先不管,这样的记忆可以独立于时间的点子好赞啊,有一点像《你一生的故事》里的科幻逻辑。 总体而言,这本书让我觉得很厉害很喜欢的一点是它的大气,可以感受到作者所站的位子的高度以及他旷阔深渊的视角和心灵。可以写到人类的局限与渺小,并且承认人类的弱点和不足,而不是去争辩人类的伟大、人类的潜力、人类的重要性,这是第一步。这一步是因为Overlord的出现来揭示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步,看到有比人类更厉害的Overlord就结束了那视角还不够高。所以有第二步,在Overlord之上还有Overmind,Overlord是那些连Overmind的想法都无法揣测而心甘情愿作为工具的比人类厉害一百倍的存在。如果说第二步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递归的创建,那么第三步正如书名所展示的一样形成了一种循环的结构。童年的终结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是指整个人类作为物种的发展,在这个物种发展的童年转大人的时候遇到了外星人就此灭绝;还指所有的人类的个人,在那个年代刚刚出生长大的那些小孩,还在他们的童年阶段结束了,却都再也不是人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