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Thomas Melle

恐怖谷

Uncanny Valley 恐怖谷 2025.3.14 YOUNG剧场 先从我看到的介绍说起,结果证明这些介绍还是比较忠于实际的。讲的是一个人形机器人(以Thomas Melle为原型),独自在舞台上演出这部戏。这部戏的名字叫做《恐怖谷》,取自于日本机器人专家提出的当机器人和人类的相似度达到一定程度人类会产生恐怖等负面情绪。 实际看下来的感觉是:讲了很多概念性的东西,但是感觉都比较浅,没有那种一下子触及到某种新知的那种恐怖的地方(没有echo到恐怖谷)。包含的内容/概念,自然有恐怖谷,作者Thomas Melle本人的生平和出的书(害怕世界、抑郁等等)、图灵的生平和贡献(图灵测试、模拟游戏)、然后作者建立自己的模型机器让这个机器到时间各地剧院演出,最后自己在电视里出现和机器对话(机器演出逐渐失控还说“哪里不大对”最后被叫停)。 我一直在想怎么会是真的恐怖谷,比如揭晓台上是真人(这样反而很虚伪)。又比如最后的结尾是人形机器人旁边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着从机器人背后拍摄机器人的背影动作和现场的同步,镜头不断zoom out,我以为会拍到现场的我们,其实也没有,其实真的是一段录像视频不是现场的。 有很多和观众的对话,挑战观众行为的意义、自我的认知,但都轻微得有点类鸡汤。还说其实这里也没有演员,大家如果剧中鼓掌是在为观众自己鼓掌。最后的落脚点是图灵的一个观点,等于是在说“错误”的可贵,对“错误”的庆祝。 这部戏让人联想到好多其他的戏,这些概念虽然不新也不深,但是还是很容易引发思考和各种关联。比如《To be a machine》,从肉身到不老机器(人和机器的真真假假);再比如Milo Rau的《关于演员的故事》(当演员Édouard Louis本人不想演)。 最后讲一下形式也挺特别的,短短一个小时的戏,不对号入座。现场讲英语,每个观众发一个收音机耳机同步中文翻译。 Tag: Stefan Kaegi, Rimini Protokoll, Thomas Melle, Alan Turing,

鼠春戏剧挑战月海外波 Kammer 4 (Week 3)

König Lear 2020.4.6 这周本来打算看三部Kammer 4的作品的,结果只有这么一部有英文字幕,但是这部给我蛮多惊喜的。 原本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里,我个人最不待见的就是《李尔王》,总觉得其他三部的悲剧主题都更noble一些,与生俱来便要绑定的亲情的道理是什么,而且原著里面的李尔王那么任性老派,实在是让我喜欢不大起来。而这部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改编,似乎正好是朝我抱怨的方向挖掘了一下。 从一开始,李尔王想拿自己的权贵来交换女儿的爱,这里就有两个很大的问题。首先,如果李尔王本来就只是把亲情和权贵来做等价交换的话,这是不是本身就是对亲情的玷污和侮辱呢,或者换个角度的话,他所放弃的也只是权贵又想到到什么和权贵等价的尊重呢?其次,这种评估交换的思路,就是父权式的思维方式。因为他是国王是掌握一切的人,所以他的选择不能被质疑,所以得到的女儿的爱也是趋炎附势的扭曲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三观有问题的父亲的爱。在这部戏里面,在讲的是两代人的关系,两个不孝的女儿期待着上一辈的消亡自己可以掌权。我突然意识到,这种两代人之间的斗争的戏码其实非常常见,但是我是第一次在看《李尔王》的时候想到这一点。看到别的作品里面,儿子的弑父可以被解读为新生一代对上一代的权威的挑战和新生,但是如果性别变成了女儿,就比如《李尔王》里面的那两个女儿,怎么就定义成为“不孝顺”了呢。这部戏里面好女儿的戏码特别少,重点都在两个坏女儿身上,是不是就在挑战观众对于孝顺的定义呢,不能那么轻易地就把女性对权威的挑战归到孝顺不孝顺上面。 舞台弄得比较现代,服装也相当花哨。有不少的情节是现场拍摄的影响投影在舞台的建筑上,还有从天上钢丝钓下来的弹电吉他的人等等,无感。 Tag: Münchner Kammerspiele, Kammer 4, William Shakespeare, Stefan Pucher, Thomas M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