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 Jerusalem: The Biography 賽門•蒙提費歐里 Simon Sebag Montefiore 黃煜文(译) 9789861371689 这本砖头大书其实我只读了四分之一,只读了犹太教和异教的部分,好在小伙伴分别读了并分享了其他部分。我不得不承认,在阅读之前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高的,然后读下来的感觉落差很大。 首先我想要了解的,当然是耶路撒冷这个城市是如何变成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其次是当代的以色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巴以冲突,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这个城市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可惜的是,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新的我所不知道的关键知识。原因在于,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总结出的唯一的重点:耶路撒冷从来不是历史的中心。不管是在耶稣诞生以前,还是中世纪,还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耶路撒冷充其量只是各国战局中的一个点,往往都是罗马打到波斯了,顺便把耶路撒冷拿下,或者是阿拉伯人打到埃及了,顺便把耶路撒冷拿下。耶路撒冷的命运,似乎永远不是站在聚光灯的中心的。作者在这本书里对耶路撒冷的描写是很片断化的,都是在说另一个主角的时候带到一些这个主角对耶路撒冷的所作所为而已;但同时作者几乎不花任何笔墨来解释这些对耶路撒冷有所动作的人们之间的前因后果,所以读的时候还蛮痛苦的。历史之外,则是宗教的作用在慢慢孵化,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宗教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宗教的理解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力量。一开始的时候,我理解这三大宗教:犹太教从不care别的种族信什么,反正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基督教是不管什么种族都可以信仰;伊斯兰教是要求不管什么种族都必须信仰。所以一直要到很后面,耶路撒冷才重新回到了舞台的中心,那就是从锡安主义犹太复国开始的。 我本来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很久以前大家都那么讨厌犹太人,后来我脑补是因为犹太教的狭隘性和犹太人的“自以为是”;然后我又很惊讶于这个流浪的民族为何流浪了几年前后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原有的民族性而不融入当地,为何这个被追杀了几千年的民族现在还那么人丁兴旺。在我看中的犹太复国,感觉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所追寻的虚幻的梦,迟早要被时代的大浪淹没的。没想到以色列国真的建立了,确实建立在把当地的阿拉伯人赶走的基础上,同样是有着被赶走他乡的经历的犹太人应该是最能理解同情并不做出这样的举动的不是吗?至少在真正踏上耶路撒冷的土地之前,我是这么想的。 我要冒着被指控歧视的风险写下我真实的想法。在耶路撒冷,最直观的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判断就是,犹太人有礼貌、英语讲得超好、乐于助人、很有生意头脑却也不会让人感到反感,而阿拉伯人则是low出新境界、脏乱差、时刻想要斩你一刀;而且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自己身处的地方是犹太人的居住区还是阿拉伯人,因为差异真的太大了。我不得不反思,像这样的“入侵”,带来的其实都是正面的东西,充沛的资金、封闭却温和的思想、开化的文明,在我看来似乎都是些好东西呢。话题又说到本次以色列之行让我倍感震撼的马萨达,当年犹太人为了免遭罗马人的奴役,近千人在马萨达全体自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句,原来有如此具体如此真实的一个历史事件的体现。犹太复国,现在的谁应当成为当年马萨达的犹太人呢?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