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cent 有伤风化 2018.4.22 上海三克映画 这又是一部戏中戏的话剧,戏中戏是一部名叫《God of Vengeance》的意地绪语的原创话剧,最外围的这部名叫《Indecent》的话剧讲的是这部《God of Vengeance》的内容,它的诞生、上演、被禁、传播的整个过程以及这部剧的创作者、编排者、演员们的故事。 我试着总结故事情节。年轻的作家Sholem Asch用意地绪语创作了这部《God of Vengeance》话剧,里面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妓院的故事,妓院老板的女儿和妓院头牌的爱情,以及妓院老板想尽办法赚钱为的是买回犹太教经文书等等。偶然间接触到这部话剧的小伙子Lemml一下子就被它打动了,一路陪伴这部话剧的上演,从欧洲到美国。但是在百老汇上演的时候,同性相爱的情节被删掉了,但是还是被禁了, 所有演职人员都被带走、以有伤风化的罪名被告上法庭。而此时的作家却沉浸在犹太大屠杀的惊吓中,没法上庭自卫这部话剧。Lemml回到犹太依然在被镇压的欧洲,在艰苦的环境下继续排演这部话剧。 这部剧的层次很丰富,每个层次里的情感和主题也很多。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被各种点戳中,又不断给自己做提示怕不快点记下来就忘了。 戏中戏本身讲到的真实却不是最完美的犹太人、对爱情的描述、对家庭和宗教的认识等等。 前半段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部戏里面被讲的最具争议的那一幕关于两位少女之间的雨戏一直没有演出来,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感觉也不需要一定要知道其中具体的内容。到很后面很后面,这一幕真的演出来给观众看了,第一次演了一半没演下去被战乱还是种族搜查打断了,第二次演反而更像是脱离了舞台本身的神化了的表现,好像是在Lemml脑海中的表演一样。这样的处理太完美了,不会很呆板很俗套地复制戏中戏的情节,反而是画龙点睛地表现了很美的场景并把它结合更高层次的内容做交织。 往上一层,这部剧在欧洲受到的欢迎,在美国的剧情阉割和被禁。 虽然是在20世纪初,虽然欧洲的文化氛围一直比美国自由,但是说实话,看到美国版本被阉割被近被告的情节,我还是有点吃惊的。这里的吃惊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所谓的被阉割其实是未经原创作者允许的纯粹站在商业角度思考观众需求的结果,但是被阉割之后的剧情变味了;而被禁则是因为官方认为这部剧有伤风化。但是到底点在哪里呢?是犹太人、同性、妓院、宗教?剧中的Eugene O’Neill说是因为这部剧揭露了主人公为钱出卖灵魂。 再往上一层,演职人员本身的成长和感情的表达,作家从意地绪语文化复兴到对犹太人大屠杀命运的震惊和对自己的无能的悲观失望,Lemml由这部话剧的启蒙、对它的挚爱和坚持。 这些人物塑造得太成功了,最戳中我的是这一层里的这些人物本身。作家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很厉害的一个文学家,但是碰到像大屠杀这种那么大的事情,就觉得一切都已经不足挂齿不再重要,而自己却也好像脑回路短路一样已经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应对。Lemml是全剧我最喜欢的人物,毕竟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借着Lemml的嘴巴在讲述,他对这部剧的爱的伟大不亚于这部剧本身的伟大。他在最艰苦的条件下的追求,让我感动流泪。我看到有海报标题写“It’s times like these when art matters most”,很有道理,但是我又总觉得这部剧想表达的远没那么简单。 再往上那个一层,这部《Indecent》用非常典型的犹太的特色(配乐、舞蹈、哲学逻辑)来讲这么一个犹太人的故事,有泪有笑。 舞台很简单,但是运用了一些很简单的元素整个变得很完整。包括从一出场和最后出场的时候演员们袖子里慢慢留下来的细沙,ashes to ashes的感觉,一下子把整部剧又提高了一个等级,这是在说一个民族的故事、甚至整个人类的故事。 很特别的地方是,背景字幕的作用非常大,除了揭示场景(时间和空间)之间的转换,还有类似“a blink of time”的字样出现的时候,所有演员定格,然后过了一会,故事跳转继续,既有延续性又节约了很多讲废话的时间。 最近看《犬之岛》,故事发生在日本,但是里面有人讲日语的时候并没有翻译,而是会安排正好是新闻发布同声传译之类的设计来再用英语说一遍。和《犬之岛》比起来,我觉得这部戏在语言上的安排太聪明了,整部剧几乎都是用英语在讲话,但是有时背景字幕会显示“in English”或是“in Yiddish”来表明剧中人物原本在用什么语言,再搭配上讲出来的英语的口音,就能明白有的时候是犹太人在讲新学的英语等等。也只有在这样的表现方式和这部剧里面,语言的转换才有意义,因为这种转换体现了犹太人的一大特色,对意地绪语传统文化的追寻和流浪世界对新语言的接受。 此剧有提名去年的托尼奖最佳话剧,输给了《Oslo》。但是这么快可以通过大荧幕在上海就看到这部剧的高清录像,觉得很满足啊,也是多亏了BroadwayHD。
February 2025 M T W T F S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1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