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 奥尔德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 陈超(译) B0749H9DXC 十年之后重读《美丽新世界》,情节我竟然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像在读一本新书一样。正是因为我自己也忘记以前读过,所以重读给我的感觉也正好像是没有预设立场的。各种从不同方阵的主人公嘴巴里说出来的观点和想法,已经分不清哪些是作者的正话还是反话了,也很难拿到现在的环境下做非黑即白的判断。但是这不代表不用判断?做不了判断,等同于判断无意义吗?就好像量子力学里,观察不到的存不存在无意义,没有人类(人死了)是非对错价值也无意义。 这次我想用三个我在阅读过程中特别在意的问题,来试图展开我对这本小说的看法。 为什么伯纳德会与众不同?后来却又回归主流? 美丽新世界是如此完备洗脑的世界,从出生就开始严格管控的世界,我觉得十分神奇的是为什么会伯纳德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会拥有和主流社会不同的想法。跟小伙伴讨论的时候,有人说是因为伯纳德矮,因为矮所以意识/觉悟到了自己和主流社会的差异和不融合,所以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我无法接受其中的因果关系,如果有因果关系的话,我觉得也应该是倒过来的,是发现自己拥有不同的想法才和主流社会不融合的。那为什么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应该是在不管如何统一化的进化/洗脑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两个突变的个体。但是为什么在发现野人之后,伯纳德却因为受到了关注又和美丽新世界里的人打成一片了,十分享受成为之前他唾弃的人群的一部分了?我可以说他是在觉悟后自主选择继续的吗? 为什么美丽新世界里的人会对野人那么喜欢? 我想象中的美丽新世界里的人,全部执念于自己逻辑下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提到家族的概念他们都要嫌弃退避三尺的,为什么他们会把野人当作宝贝一样追捧?野人的命运难道不应该是因为是外来的异端直接被人封杀或者唾弃吗?我觉得这里是美丽新世界美好的地方,因为在这个世界里,至少存在这一种宽容。即使是非主流的东西,至少允许它的存在。像是觉醒的人,至少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还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栖身之处。连整个故事的解雇,结果是大圆满结局啊。 美丽新世界的问题在哪里? 不管是生活在美丽新世界里的那些人,还是野人,其实他们都是受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所灌输的理念,谁都执念于自己以为对的想要点东西。所以不能直接地评判两者的高下,甚至可以说,美丽新世界中的一些理念都是很先进并且值得受人称赞的。婚恋的观念、生育的观念、年纪和健康的观念、苏摩,我还都挺接受甚至心向往之的呢。我觉得问题在于那么多东西,美丽新世界却没有给生活在其中的人自主的选择的权利,而是通过洗脑来规定所有人的命运。 而这就是快乐和美德的秘密——热爱你必须去做的事情。培育的目标就是:让人们热爱他们无法逃避的社会使命。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