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阿部寛

2020日本新片展

北斋HOKUSAI2020.12.11天山电影院 这是一部著名的江户时代的浮世画师葛飾北斎的传记电影,讲的是男主身处一个政治独裁的环境下政府对浮世画以及类似的广泛传播于来百姓之间的通俗的文艺禁止打压,然后男主先是在年少时遇到了提拔他的和当局抗争的书店老板蔦屋重三郎(我回家查了一下和蔦屋书店没有什么关系),老了以后到70岁高龄创作了举世闻名的那副《神奈川沖浪裏》,之后还为身边的身为武士却仍旧坚持写作终遭杀害的好友发声。 作为今年日本新片展的开幕影片,我个人觉得是我今年看的里面最好看的了吧。卡司阵容超级强大的,柳楽優弥太适合演这种不是正统门派出生的性格土土痞痞的角色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整个的节奏感有点不足,虽然主创在预告的时候就打了预防针说时间的转换可能会让观众不习惯,其实是指后半段男主从青年突然变成了老年换了一演员。可以猜想到这位老年演员应该也是一个老戏骨,但是他的表演太用力了,让人觉得反而很不真实甚至不够真挚。 这部的主题是在讲政府审查下的艺术,艺术家们如何反抗和坚持。放在这次的日本新片展里特别讽刺,因为正是有一部本来要上的作品,临开票前被撤档了。这里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因为举报才撤档,而不是一开始就没过审查。对艺术作品打压的始作俑者发生了变化。但这里也不排除举报人只是某些真正的始作俑者的工具的可能性。其次,是一个创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最后,是我们如何对待的问题,我最简单的想法是应该用脚投票,你不能接受的导演创作的电影你自己不看不就好了。但是我不在京东上买东西,这样似乎完全不够啊。这些问题以后有机会再展开吧。 tag: 柳楽優弥, 田中泯, 阿部寛, 永山瑛太, 玉木宏, 橋本一, 葛飾北斎, 周围有婴儿的哭声吗?泣く子はいねぇが2020.12.12大光明电影院 故事讲的是男主很年轻就有了小孩,自己却还没成熟。他会去所在的小镇帮忙生剥鬼节,就是扮成吓人的鬼去到人家里大叫“有没有哭鼻子不听话的小孩啊”来吓唬小孩。又一次他在这个活动中喝多了,成了全镇的耻辱,不得不离家弃子到东京。几年后他听说自己的前妻生活发生了转变,便回来想要看看妻子和孩子。 我是在《宽松世代又如何》里认识的柳楽優弥,在那部剧里面还有一个不满意就辞职还要告公司的小角色但是特别出彩,那位演员仲野太賀那时就给我留下的特别深刻的好印象,他在这部很走心的电影里饰演这位年轻的父亲也演的很好。 生剥鬼节的寓意在电影里的阐述是为了彰显在家里保护孩子的父亲,孩子知道自己被保护,长大了也变成保护自己孩子的家长。这部电影的起点可以有很多可能性,但是它没有好高骛远,而是非常平时而精准地讲了一个最现实最普通的点。整部电影不是说如何负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也不是说男主如何成长成熟,而是说男主内在的对小孩的一种感情。很好。我也蛮喜欢最后的结局的,为了看望自己的小孩,以前老外是扮成保姆,现在男主是扮成鬼。 但是我要郑重吐槽一下片名的翻译!我这个不怎么懂日文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标题原来是“哭泣的小孩”,怎么翻译就变成了“婴儿的哭声”?小孩和婴儿的区别就不去管它了,整个主语颠倒了。这个翻译的人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啊?意思完全不一样了呢。 tag: 佐藤快磨, 仲野太賀, 吉岡里帆, 希望望み2020.12.12大光明电影院 故事讲的是一个四口之家的男孩失踪了,他被牵扯到某个少年谋杀案中。然后一家人为此引发的种种反应。 我是冲着导演加演员的阵容来看这部电影的,结果有点失望。这是小说改编的,我可以想象如果是小说的话可能反而会比较好看。电影的节奏有点奇怪,主要还是因为想要传达的东西太多太满了,每一个人物关系、每一个器物的细节都想要表达出来完整的前后起伏因果啥的,反而让人觉得用力过度看得有点烦。从一开始的这家人的介绍,是从建筑师的男主人自己建的房子带客人参观开始,感觉这不像是一个真实的家庭,而是一个样板房的家庭,就是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不是凶手就是受害者”的预设,用这种预设来考虑问题是一条不归路。 Tag: 雫井脩介, 堤真一, 石田ゆり子, 岡田健史, 清原果耶, 松田翔太, 堤幸彦, 海边的电影院海辺の映画館―キネマの玉手箱2020.12.5广州百丽宫影城(IMAX猎德igc店) 最后插一部不是这次上海的日本新片展,是我上周在广州看的东瀛新风映画季影展里的一部日本电影。有三个小时超长的,前半段真的有点看不下去,但是后面力道就上来了。 讲的是一个老旧电影院里的一些观众来看电影,看着看着这些观众变成了电影里面的人物,还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很多很多各种时代地点的电影。电影的主题都是一样的,战争。其实最外围这就是一部反战的电影,里面的人物就好像《云图》一样在每一个电影轮回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的情感和记忆却是贯通的,正好像战争对于人们的影响是贯通的,老百姓们对于战争的认识也是贯通的。最后讲到这个老旧的电影院就位于原子弹爆炸的所在地,里面的人物包括那个女主小姑娘就是死于原子弹,后来又说电影院的售票员大妈是幸存下来的小姑娘。反正表达手法上相当玄幻,甚至前后矛盾和粗糙,像剪贴画或者学生作品一样。但是仔细一想,这些也都是故意的。 Tag: 大林宣彦, 中原中也,

蜷川幸雄×莎士比亚戏剧影像系列3部

自从去年看了现场的《ムサシ》,我就被深度种草蜷川幸雄,很可惜我知道这么好的一个导演的契机竟然是追悼他去世三周年的巡演。其实蜷川幸雄在日本舞台剧更出名的是他排的莎士比亚的戏,这次X-LIVE一下子引进了三部影像版的蜷川幸雄x莎士比亚的剧,一样是众星云集,肯定不能错过呀。 NINAGAWAマクベス Macbeth 2019.1.29 上海黄浦剧场 关于改编。日化没有一点违和的感觉,好像故事就是发生在古代日本很合理(甚至有点像中国战国时代的味道)。就算是麦克白夫人的大提琴也不冲突,反而觉得好有才华。两个老妇人在舞台的两边吃吃喝喝哭哭,很可怜的样子,在场次转换的时候都是她们的镜头,意义是什么呢? 我脑海中的麦克白的故事其实已经符号化成为sleep no more和洗不干净的手,这次看了发觉其实这个故事除了负罪感(而且是被动的负罪感)之外,外围的悲剧在于停不下来的杀戮,这一点在现在看来是很政治的(vs很个人的负罪感)。 不知为什么越到后面,麦克白反而有一种很悲壮的氛围,我理解不能彻底抹黑麦克白否则就称不上悲剧了,其实悲剧在于麦克白的愚蠢鲁莽和自身局限,导致他误读了世界还有的样子而被权力迷住了上眼上了头运用他唯一擅长的暴力,但是这样一来反而会让人误以为悲剧在于英雄式的人物时运不济了。 这次的改编感觉有一点削弱了麦克白夫人的作用。 ジュリアス・シーザー Julius Caesar 2019.2.23 上海黄浦剧场 一开场的全体演员脱披风漏出全白色的罗马衣服,气势很足,太帅气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narrative很重要。杀死凯撒的道理,阿部寛饰演的勃鲁托斯说了一遍,大家都觉得很信服;饼哥饰演的安东尼又说了一遍,不矛盾但是完全另一个煽动性超大的角度,大家又觉得更信服,然后做出了180度反转的暴力行动。这个简直就像狼人杀一样,发言顺序之所以重要性是因为无知的平民(因为全程闭眼)而多容易被煽动和诱导。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剧中的老百姓太弱智了、太容易被利用了,但是身在此山中的现实生活的老百姓又有多大差别呢。 从勃鲁托斯这个人物来看,有点像麦克白,但是比麦克白更微妙。勃鲁托斯的设定挺耐人寻味的。一方面,耿直的人玩不不过用手段的,不以暴制暴无法推翻暴政怎么办?另一方面,杀人的理由是正当的也不能够justify,所以他的悲剧和麦克白一样。 除了饼哥,吉田鋼太郎貌似也是蜷川幸雄的爱将,哪儿都有他出演的身影。勃鲁托斯和吉田鋼太郎饰演的凯歇斯的小两口吵嘴戏码是原创的吗?蛮搞笑精彩的。 全部是军人嘴炮,大声的嘶吼有点烦。说实话,我中间睡着几次。中文字幕的“奥克塔XX”我看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原来就是指“屋大维”,不过屋大维的演员是谁,帅得有点太抢戏了。 有一点想看英国的浸入式的版本,观众是不是演民众?他们会怎么反应? ヴェニスの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a 2019.2.23 上海黄浦剧场 全男版的演出。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因为中村倫也扮演的选盒子娶亲的女主实在太像女的了,就连他演女扮男装的法官的时候还是像真的是女的在女扮男装。 可能因为是喜剧,日化以后反而好多明显日本观众在笑的笑点我作为中国人却没办法get。包括扮演夏洛克的肯定是一个日本名角,他的挤眉弄眼眼睛的戏特别多,应该是他的某种特色吧,但是我看着觉得好别扭啊。 剧情而言,说实话,我有点受不了那么明显和大力地对犹太人的打压、嘲笑、还要逼他转教。后面女主假装法官去解决案子和玩弄丈夫,太机智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可能莎士比亚的意图(至少是蜷川幸雄这次的剧让我想到的莎士比亚的意图),好像是在讥讽定式。因为在莎士比亚其他的作品里,里面的人物经常在说一些贬低女性黑女性的话,所以在这里安排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到拯救了所有人的女性角色,就好像是挑战读者/观众对性别和种族的固有观念。(也好像是我想多了) 本来结尾的时候蛮欢乐了,大家都圆满欢乐收尾,但是最后一幕却定格在夏洛克很悲怆地返场,扯下十字架,握到手帐流血。这更说明一种对反歧视的呼唤(?)

SIFF 2017日本新片展

全部是日本的新片,貌似有的还早于日本上映。但是好多片子我却也找不到很多我想看的,匆忙中选了四部看,都是在大光明。我要吐嘈一下,都已经是上海电影节的一部分了,为什么大光明的电影票不能像电影节那样正常点?我的意思是,大光明的电影票不但正正好好放不进豆瓣收藏夹,连电影片名都显示不出来,全部是“2017上海日本新片…”就结束了。 海边的李尔 海辺のリア 2017.12.2 大光明电影院 借用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的基本设定,把背景放在了当代的日本,男主也变成了患了老年痴呆的已退休的原国宝级演员。 演员都是老戏骨,但是很多独白式的表演尴尬到极点。借用了很多舞台剧话剧的表演形式,里面穿插了很多莎士比亚原著的台词来应证这部电影里的内容,但是和电影的气场不是很搭。如果这样的演技放在话剧舞台上,会让人觉得很厉害,但是在电影里面看到就会觉得很不真实不自然。我猜,把男主的身份设定为退休的演员,可能也是为了弱化这种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吧,可惜还是不怎么成功。很多时候,我实在无法分清男主到底是在演戏、说真话、还是说胡话。 如果把这部电影拿来和原著对比的话。我有一点记不清原著的李尔王的结局了,最后的结局和莎士比亚一样吗?为什么结局的电影画面时一顿一顿的呢,这又寓意着什么没看懂。不大接受全部抹黑大女儿,有点奇怪。读莎士比亚的悲剧,我感觉所谓的悲剧的来源是无法改变无法避免的。在《李尔王》里,我的解读是人类对亲情的依赖和信任。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也是这个吗? 美丽之星 美しい星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改编自三島由紀夫的小说,一家人都各自以为是外星人,太好玩了。这是我这次日本新片展看得最喜欢的一部。 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自己感觉异化,以为自己是外星人。但是可能原因不一样,这部作品以为自己是外星人的都是成年人,可能就是因为异化。 这些大人们以为自己是外星人的执着太可爱太搞笑了,而且还各自不同。爸爸是从浑浑噩噩觉醒热情,女儿是肯定并追求自己内心原有的想法,儿子是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想要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家里面唯一不自以为是外星人的妈妈执迷于传销,这种对比也太讽刺了。一样是被骗,是不是情愿被骗是外星人? 两个星球的人的对决,火星人是想代表太阳系联盟呼吁人类要重视自然环境,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水星人的逻辑是“美本来就是人的概念,但是人又往往觉得没有人的大自然最美,这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还不如全部结束重生人类。”双方观点还都挺有道理的:P 对待真相的逻辑。女儿说自己是异于人类的坚强,所以可以承受男方不是外星人的真相,这也是自相矛盾的,所以最后她执着地坚持。爸爸也是这样,就算知道自己要死了,还是不改变心意。最后带着爸爸临死前的偷偷出行,好像我最近看的什么片子阿,但是死活想不起来了。 总之好看! 不能犯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不能犯的概念,就是用不可能达成犯罪的手段导致他人的死亡不受到法律的约束。比如说你咒骂一个人被雷劈死,他马上被雷劈死了,那你是无罪的。这部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用的就是这个概念,男主就是一个不能犯,他作为都市传说一样为他人满足杀人的愿望,但同时要求他人的杀人愿望是纯粹的。 中二的台词/动作/镜头把悬疑惊悚片变成了搞笑片。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男主的设定是基于科学(心理学)的理论,还是超自然的能力,电影似乎也没有讲清楚。 女主(我觉得她长得好像大野智啊)作为警察站在男主的对立面,想要用希望来杀死坏人。讲到这里的时候,观众们都笑了。这个逻辑行得通吗?女主的说辞是不能用坏人的逻辑来对付坏人,不用坏人的逻辑是不是正中坏人的逻辑? 摇摆的心 ユリゴコロ 2017.12.3 大光明电影院 从一本杀人自白引发出来的悬念故事。 连着看了两部松坂桃李主演的电影,但是其实这部我是冲着松山ケンイチ买票的,结果他一直到电影演了一半才出场。看脸他看上去还是微胖,但是床戏身体又很瘦。 电影画面构图都很好看。一开始感觉很阳光的(郊外的自然田园美景美食),后来变得那么扭曲阴暗挣扎我个人有一点喜欢不起来。这个故事的巧合也太多了,但是也很好猜。故事交待得太慢了,所有都一个个演出来,很多其实都可以一笔带过的。

新年日系推理SP

最近比较密集地看了3部日系推理剧SP,还都是名家作品,有原著、有改编的电视剧、现在又出SP。 我最喜欢的还是《上锁的房间SP》,这是貴志祐介笔下的榎本系列。照惯例,这次依旧是三人组的密室杀人事件。不足的地方是,SP里面其实包含了三个密室故事,但是其中两个根本就是儿童级来陪衬第三个密室的。我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这根本就是作者原来不相关的两个故事,被编剧故意凑在一起编成一个SP来拍。撇开那两个可以忽略的密室故事,第三个可谓是重头戏一直到后半段才出现。我最喜欢榎本系列的地方是,它的密室的设计和推理的过程都比较靠谱,没什么很瞎的自说自说的坑。这次的密室运用到的两个障眼法相当地高端,用的是人的错觉。大家应该都看到过下面左图,既可以看作是顺时针旋转又可以看作是逆时针旋转。而右图则是这次密室的第一个关键破解点(剧透当心!)这是一张四格的卓别林面具像,如果光是看左上和右下的图的话,会感觉很自然都是正常的卓别林像,只不过帽子头发的颜色不同而已。但是如果把这四张图连在一起看,按照Z字形砍下来,你会发觉其实右下这张是把左上这张翻转过来了。也就是说,其实右下这张的卓别林像其实是凹进去的,但是人脑却会自动识别,把它认为是像正常人脸一样凸出来的。这个错觉我以前没看过,觉得挺新鲜的,而这次的密室凶手也正式运用了这一手法。这次密室的第二个关键突破点,过滤光的镜,我个人觉得多少有一点点牵强,也可能是我没试过,我也不知道真实效果会不会真的像剧里面说的那样神。 另外两部SP都是改编自東野圭吾的作品,而且都是鼎鼎有名的作品,分别是福山雅治饰演的伽里略系列和阿部寛饰演的新参者系列。我原来就对这两个系列不是非常喜欢,伽里略系列多少好歹还搭上了《容疑者Xの献身》的顺风车,相较之下我更讨厌八婆一样的加贺恭一郎系列。看完这两部,我不得不说,我更不喜欢这两个系列了。我最最不喜欢的,正好是这两部SP的通病,就是把凶手圣洁化。明明就是杀了人了,还要编织一个巨大的故事背景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来说明其实这个凶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不但不是什么坏人,还要不断把凶手们描绘得很重真情(见《真夏の方程式》)或者是很有人生追求(见《眠りの森》)。看得我好腻烦。 PS:在网上搜视觉错觉的图片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张自指的卡通,很好玩,贴在下面。

麒麟の翼

这部新参者的剧场版…………真的好烂,就单纯地列举各种槽点吧。(剧透反白) 最大地最明显地缺陷,自然就是推理部分。加贺恭一郎怎么那么没用,这个案子根本不算是他破的呀,他在剧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真相大白后狂讲父亲的情义。作为一个多次拒绝参加自己父亲三周年祭的人,这番父爱的演讲一点也没有说服力啊。 新垣結衣就是来打酱油的吧?海报上的头像第二大的就是她了,但是就算是把她所扮演的角色的故事线整个剪掉,故事也完全成立啊。 这就涉及到这个故事最大的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作为噱头的死者的行为。为什么死者明明在还有力气求救的情况下,还是毅然独自跑到日本桥的麒麟像下?東野圭吾的解释一点也不合理啊!如果说他是抱着“因为坚信是自己儿子是罪人而想要鼓舞自己儿子赎罪”的信念坚持走到麒麟像的话,那他怎么丝毫不去思考为什么告诉他这一信息的同学要刺杀他呢? 中井貴一是跟東野圭吾签订什么协议了吗?难道是因为他在这部电影里扮演一个一出场就死掉的人物太出色了,所以就让中井貴一在最近播出的《東野圭吾ミステリーズ》中每一集都以“一出场就死掉的人物”的形象出现? 这位仁兄未免也太苦了,都被人玩弄得失去行为能力了,还要被自己的母亲决定这样的发型。 不是号称向井理有出演吗?人呢? 凶手竟然是根本没有两个镜头的编外人士?!这太不公平了,都不让观众得到更多的信息,太没有公信力了。作为一部推理剧,海报上有9个人,最终的大boss竟然不在其中?!与剧情几乎完全无关的加贺恭一郎他爸都出现了,这个凶手是有多小咖啊? 那么多槽点,我实在忍不住闭嘴安静看完再发作,所以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一路和一起看的同事狂吐。可怕的就是,即使我们把很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讨论上,但是对于观看影片一点也不影响,可见故事讲的有多水。

赤い指

東野圭吾有一个“加贺恭一郎系列”,就是以警察加贺恭一郎为主角的一系列的探案故事。去年的时候,以加贺恭一郎为主角的最新一本小说《新参者》被改编成日剧,由阿部寛主演。今年新年的时候,又推出了SP,改编自“加贺恭一郎系列”的《赤い指》(红手指)。我个人觉得这部SP要比《新参者》常规聚集好看,因为SP的时间短,故事情节比较浓缩,不像是《新参者》十几集其实只破了一个案子。但是其实如此缓慢的破案节奏也是有缘由的,这都取决于主人公加贺恭一郎本身。我认为,这集SP的不足之处和常规聚集一模一样,那就是到了最后十几分钟,故事剧情会变得极度煽情,以至于里面本来觉得有所体会的情感变得很假,让人非常有快进的冲动。而SP在剧情的急转直下的狗血方面更胜一筹,以免剧透就不在这里说了。 正如《赤い指》最后加贺恭一郎的独白:“所谓刑警,并不是解开真相就天下大吉,不仅仅要抓住犯人,还要拯救案件相关者的心灵。”这就是主人公加贺恭一郎所谓的人生准则。同时也是東野圭吾这一系列的故事的卖点,就是说这个警察不仅仅破案,而且还会深入案件相关人物的家庭内部关系。不管是《新参者》还是《赤い指》,加贺恭一郎可谓把别人的家务事当作自己的事情这种行为做到了极致。这同时是我最最讨厌这个人物的地方:“你以为你是谁啊?” 《赤い指》里面的犯人一家让人脱口而出的就是“只有日本人才会有的变态”,但是静下来想一想的话,其实其中安藏着很多即使是中国家庭也很常见的因素。犯人一家的妈妈和孩子,很容易让人想到湊佳苗的《告白》里面的那对母子。这样的母亲,与其说母爱很伟大,不如说这样的爱很恐怖。而且我觉得这样的母亲或者说拥有这样母亲的孩子,我似乎在生活中看到过不少诶,只是好在后果没有那么严重罢了。所以我说,在爱的名义下做的事情未必是什么好事,或者说,很多事情即使有“爱的理由”也没有权利去做。这个道理对剧中的犯人家庭妈妈是这样,对加贺恭一郎也是这样。

新参者

日剧我看的不多,因为实在是找不出来很吸引我的。能想起来完整看完并且很喜欢的最近似乎也只有一两年前的《流星の絆》。但是我还是在默默寻找,至少每一季要看一部吧(看在为了学习日语的面子上)。本季大概浏览了一下海报和剧情简介,决定看《新参者》。看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后来才突然发觉这也是一部東野圭吾的改编作品呀,于是兴致马上上来了。 到现在看了四集,剧情方面,怎么说呢,有点让我又爱又恨的感觉。主题是警察探案,但是真正和主线有关系的探案每集只在最后几分钟才出现。而且每次出现的时间还其短无比,估计到时候整季出全后,可以把这每一集的最后几分钟集合起来成一集完整而紧凑的主线故事。剧集的其他90%的时间都在讲主角警察去到和主线案件完全无关却还要硬扯关系的一个家庭里面,然后把人家自己的家务事调查个一清二楚。感觉已经不是在探案了,而是有点像“老娘舅”的角色,在调解家庭矛盾。我超级讨厌这些每一集的单独剧情,剧情进展缓慢、不但过于煽情而且模式化很严重,每一集到一个地方总归是分集主角各自大吐心声冰释前嫌,这一段的表演超级夸张。不断支撑我看下去的唯有每集最后主线剧情(好几次我都误以为是下集预告而满怀期待)和剧中偶尔的搞笑小插曲。 卡司方面,男女主演是阿部寛和黒木メイサ。我对阿部寛从来没什么特别的喜好,我本来是冲着向井理来看的,谁知道他每一集只出现在最后的主线剧情中,每集出场时间估计可以以秒计时了吧。出演几分钟的剧情就可以拿一整集的酬劳吗?那还挺划算的。另外,溝端淳平扮演的人物表现可圈可点,也算是一个亮点吧。当初我看《流星の絆》的时候根本没有猜出来凶手是谁,但是我妈说她在看第一集的时候就猜出来了,她说肯定是三浦友和咯,否则怎么会只让他扮演一个小配角。所以当我在看第一集《新参者》又一次看到三浦大叔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这次你是不是也是凶手呢?否则我妈的推理要失效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