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9787108015280 这本书分五讲讲了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体系,分别从政府组织架构、人才选拔制度、经济税收制度、兵役制度几个方面一一道来。作者是几十年前的遣词造句,我一开始看的时候有点痛苦,看完整个句子都不知道每个词断句在哪里,到后面就稍微好些。好在作者在讲解的时候又细心又有逻辑,既把所处朝代的事情讲清楚也还会把之前的相关的地方迅速总结并且做比较。我历史这方面很无知,读完这本书收获颇丰。 从开始读汉代的部分开始,扑面而来给我最大的第一惊喜是让我再次感受到中文之美。那些六尚十三曹、三公九卿的名字,看上去都那么陌生和生硬几乎是外文的样子,经过作者附带的字意词源的稍微一解释,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然后我才发现我们平时口中的中国古代那么多朝代,好像就是皇帝姓氏民族衣着不一样,而它们的政治体系原来有那么大的区别。一句话剧透总结,从汉代开始就有皇权(皇帝)和相权(宰相)的分割与互相牵制,但随着汉-唐-宋-明-清一路下来,反而渐渐地削弱了相权慢慢变成了皇权专政;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地方政府权力一路在被中央集权化。 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国,与西方文明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地域之辽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分配显得尤为需要花心思去研究考虑那个度。看到这里我立即想到了自己所在的公司,虽说商界和政界不是一码事,但是我的确见证了业务遍布全国的公司一步步的中央集权-产生总部与地方的矛盾和不信任-地方业绩下滑-进一步中央集权这样的恶性循环。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公司该或不该收权,我就觉得这样的例子特别真实也出人意外地贴合中国历代的政治演变让我觉得很亲切。 作者一直强调一种历史政治观念,就是不能片面地武断一种政治制度,要结合当时当地的背景来看。这种几乎是康德的定言令式的对立面,我下意识地觉得不妥,总觉得这是一种想要为某些东西开脱找借口的方式。但是同时我也想当清楚,在作者的提醒之下也更意识到,说到政治的时候中国人的逻辑和西方人的逻辑的截然不同甚至不能说是在一个体系里面。比如作者说中国人没有什么主权意识,觉得重点不是谁来统治而是谁能统治得好。这种观念潜移默化,我觉得到现在还根植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脑中。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真的没什么绝对的定言令式;但是反过来也并不代表事实自由背景和出处就没有是非对错好坏优劣之分。 中国人的这种”重点不是谁来统治而是谁能统治得好”的政治观,也完美地体现在了作者身上。作者一直都站在当权者的角度看问题、来评判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好,他不看老百姓究竟生活得怎么样,而是用能否长久地维持一个政权的存在来为政治制度作评价。这种爱把自己投射在全能视角的习惯,好像也是中国人历来常有的特性,但是针对作者如此评价政治制度的准则,我无法苟同。另外,我还强烈感受到了作者对清朝满族深深的恶意,站在汉族人角度的沙文主义倾向尽显。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