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魏然(译) 9787544266123 |
-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这其实是一篇中篇的故事,正如故事内容的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故事的一开始也就直接把这件凶杀案的被害人和凶手全部在第一时间告诉了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叙事手法,各个章节有交织有层次有悬念有惊喜,故事讲得顺畅完整还有留白。为什么凶杀还要事先张扬,为什么张扬了以后大家的反应是这样的,为什么最后凶杀还是成功了,为什么凶手杀完人以后无怨无悔还挺骄傲的等等,都是很令人吃惊和想不通的,简直就是很魔幻的。
面对魔幻现实,我个人作为读者经历了三个层次。首先是猎奇,事情还可能这样发展,还有这样的人的存在,都是没见过没想过的。其次,魔幻的背后是真实。在我们无法理解的魔幻背后,在某些地方对某些人来说是真实的,甚至是日常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既定的想法来推断别人,因为他们可能拥有就算我们看来魔幻的合理。但是这还不够,停止于存在差异默认差异,是一种不尊重,或者说是一种傲慢,至少是一种懒惰。比如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尊老爱幼,女士优先这种很政治正确或者很基本的普世价值,但是不去追问一个为什么的执行反而容易导致某种程度的矫枉过正。但是在很多方面,恐怕我们还连第一个层次都没有触及到呢。
- 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
同一本书里收录了另一篇比较短的一个中篇故事,如果说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从某种程度上我还可以理解它的真实存在的缘由,这篇故事正如它的标题一样,如果真的是真的话,那真的太骇人听闻了。我不想纠结于到底这件事情存在的概率到底有多少,这能从它的情节来考虑这个故事的意义。
我的最大的突破口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一个转折,为什么女主在有选择的条件下还会主动重新跟着祖母走。正好结合了近期的一些中国学术界版本的#metoo的故事,我意识到这是不是和一个人从小的价值观设定有关,我惊讶于家庭的从小的价值观设定的强大。我的意思是,我们在长大以后各种价值判断会增加、变化甚至反转,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基础的东西我们以为是恒定不变的,唯有基于此我们有一个支点去做别的价值观的判断。问题是这个很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受家庭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定下来的,这些几乎都是默认的甚至无意识的“真理”。长大以后宗教信仰都能改,价值判断当然也会变,一个人的行为处事都可以变化多端,但是一旦用心去挖掘最基础的东西去试图重新判断或者改变的话,那整个人都不足以说是同一个人了。所以这个故事的女主会这样心甘情愿地跟随听从祖母虽然她痛苦还心存憎恨,所以#metoo故事的施害者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得逞。在我看来,施害者反复得逞的故事也是一种魔幻现实。
在这样的无法审视那以改变的最基础的东西的伴随之下,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女主最后和她的“救命恩人”不辞而别。这还让我想到了《Ex Machina》的结局,这样的受害者其实是双重的被伤害,在受到伤害之后,他们无知去审视最根本的问题,也无力去改变它。
我现在说得好像思路很清楚的第三方视角的感觉,其实只要想到“父母皆祸害”,谁又不是呢?我最多是在审视的阶段跨出了一小步,也是怎么也没有力量去改变的嘴炮。